《对鲜花》说课稿
陈 婷 一、说教材 《对鲜花》是一首北京儿歌,也流传于河北一带,深受儿童喜爱。全曲由do、 re、 mi、 suo、 la五个音构成,旋律优美而流畅,每段歌词形象而押韵,节奏平稳中有变化,×.×和 × .×的点缀,给人一种神气、得意又调皮的味道。歌曲为五声宫调式、一段体、一问一答的对唱演唱形式。 二、说目标 根据音乐教学大纲要求。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前提,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为路线。再加上我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活泼、乐观的情绪熟练地演唱歌曲;了解对唱歌曲的艺术特点;进一步掌握衬词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2.情感目标: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学唱本土民歌,激发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标: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提高创编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多元化的综合知识。 三、说重、难点 1.重点:因为是歌表演教学,所以学唱歌曲、表演歌曲是教学重点。 2.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是难点。所以我改变了以往枯燥的节奏练习,改为按节奏读歌词,化难为易、化枯燥为趣味。 四、说设计理念 我认为音乐课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知识结构的分析,我的设计教学理念是从以下8点进行考虑: 1.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 2.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究、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 3.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过渡要自然合理,衔接应紧密连贯。 4.多用丰富的语言去评价、调动、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5.整个课堂要建立师生平等互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7.鼓励创造性思维,提倡创新,使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8.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丰富课堂内容,给学生多一些相关的综合知识。 五、说教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所以好的教法使人受益终身,好的教师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本着这个目标我采用了比较法、演示法、引导法、谈话法、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手、口、脑并用,说、唱、思、练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参与性。从而达到感知、 认知,应用新知巩固旧知的目的,在教学上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六、说学法 托夫斯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学习方法的人”。根据音乐课的特点,我对学生进行一下5个方面的学法引导。逐步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 1.听: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所以听非常重要。通过聆听让学生听意境、听内容、听色彩、听情绪,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2.思:思是听的继续。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启发学生善于思考,进一步了解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 3.唱:引导学生用亲切、活泼、乐观、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情绪感染自己,用声音打动听众。 4.练:练就是实践。人常说“熟能生巧”只有多练、多参与、多实践,知识才会更牢固。 5.能力:人是社会人,是需要在社会大环境中生存的,所以结合音乐课的内容,我都会给学生一些多元化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七、说过程 (一)说导课 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认为导课非常重要,所以用以下环节进行导课。 谈话引入:从学生所熟悉的鲜花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突出本课所学歌曲和花有关系为新课教学做好了自然的过渡。 (二)说歌曲教学: 1.带着问题,闭目聆听歌曲:这样既明确了歌曲的段落、歌词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2.突破难点,打节拍。学生根据节拍特点,拍出附点音符的强弱规律,这样既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又鼓励创造性思维。 3.教师范唱:给学生以直观的示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4.按节奏读歌词: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化难为易,化枯燥为趣味。 5.对唱:让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达到熟练歌曲的目的,突出对唱的效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现了师生平等互动。 6.艺术处理: (1)用听辨对比的方法,强调歌曲的地域特点—方言及衬词。 (2)用形象的比喻,分析歌曲乐句,帮助学生积累音乐知识。 (3)师生合作。按要求理解,圆满地将歌曲唱一遍,将歌曲教学推向高潮,为下一环节做好过渡。 (三)说拓展 我认为拓展一定要丰富、新颖,而且实用。所以设计了以下三个方面: 1.创编动作:它是对本课歌曲的升华和再生成,让学生从创编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也检验了教学效果。 2.对唱表演:把歌曲、对唱、动作三者结合起来,形成表演唱。使歌曲得到一个完美的表现。 (四)说总结: 1.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知识要点。我觉得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而且快速的回顾本课的内容,既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 2.唱着歌曲《对鲜花》离开教室。为本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说教具:(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多媒体课件、琴、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节约时间,容量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