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学习目标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3、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
验证” 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来探索未知液
体的性质。
4、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
证据。
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可能是杯子中的液体
1、看
2、闻
3、尝
4、加热
酒精灯(蜡烛代替)、火柴、药匙(易拉罐外壳代替)、木筷、滴管(自制)
1、用滴管分别从两个烧杯中各取一些液体,分别在两个药匙上各滴加2—3滴。两支滴管分开用;
2、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对药匙进行加热,待液体快要完全蒸发时停止加热;
3、用酒精灯(蜡烛代替)盖熄灭火焰;
4、观察比较两个药匙上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1)加强小组合作,活动有秩序,声音
小,速度快,动作轻;
2)正确使用实验用品,不要让实验用
品污染环境;
3)依据操作步骤,注意安全,避免烫
伤;
4)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用品。
加热后的结果 估计是何种液体
1号 无明显痕迹 清水
2号 白色颗粒状物 ?
液体编号
我们的发现:
2号烧杯中的液体里溶解了其他物质,使马铃薯浮了起来。
实验材料:水、筷子、烧杯、马铃薯 、
食盐、白糖、小勺
1、选择一种物质,在调制过程中,要一次次地加入,
每次加入一平勺,不要一下子把全部的物质都倒入
杯中;
2、用筷子对加入的物质进行充分地搅动,加速其溶解
速度,但不要用力过大,谨防液体溢出杯外 ;
3、加入的物质完全溶解后,等到液面平静时,观察马
铃薯的沉浮情况;
4、随时做好实验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5、实验时随时记录现象,实验完毕清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
当液体达到一定浓度时马铃薯才会浮起来。
淹不死人的湖—死海
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因为水太咸了,湖边很少
长草,水里没有鱼,一片死气沉沉,所以得了个死海的名称。可是死海却淹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不会下沉,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悠闲地躺在水面上读书看报呢。
http://6.cn/watch/9996229.html
“中国死海” 一个位于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另一个在山西运城,其海水含盐量超过22%,类似 “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地漂浮不沉。海水中富含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一些疾病具有理疗作用。
根据实验研究,我发现( )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 )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而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达到一定浓度
液体的性质
一、填空题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 )。物体在液体中,重力大于浮力就( ),浮力大于重力就( ),重力等于浮力就(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 )越大。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 )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不大相同
下沉
上 浮
上浮
体积
重力>浮力
密度大于水
密度小于水
二、判断题
1.沉在水中的物体要使它上浮只有放盐才可以。 ( )
2.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 )
3.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肯定是盐。 ( )
4.同一种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一样。 ( )
×
×
√
√
三、选择题
1.要使浮在液面的马铃薯下沉,可在液体中( )。
A、加清水 B、加糖 C、加盐
2.马铃薯放入( )中会浮起来。
A、淡盐水 B、清水 C、浓糖水
3.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是浮的,放入乙水槽是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B、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C、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A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