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写神》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以形写神》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12-28 15: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备课人:金锦达 备课时间 2015年 月 日
课题
2、以形写神
授课时间
第 周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总共2课时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以形写神”的含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情感与态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本课重点
?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
本课难点
体会“以形写神”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第1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一、导入
??赏析?《韩熙载夜宴图》教学过??程?以形写神是中国人物画艺术表现最突出的特征。中国传统的人物画,不拘泥于对外形和环境逼真的模仿,把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作为最高的艺术境界?1、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局部)?2、思考·练习????从神情、姿态、线条、色彩、人物之间的呼应关系等方面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这组箫管乐女的造型,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神形兼备的人物形象?传统人物画的人物造型既体现自然形貌,又强调自我表现;注重刻画人物神情,形式与神似合二为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拘??
媒体运用
二、赏析:
媒?体?运?用?赏析???
《魏晋砖画一组》????????
《清明上河图》????
《挖耳图》????
《乐女》????????
泥于时空的约束,利用必要的道具、景物表现?场景,省略多余的细节以突出人物的表现??
魏晋砖画一组?
这组魏晋砖画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情景,笔法简练,人物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郁。?
?
画头部要注意面部朝向。身体轮廓从大处着手,先画出最长的线条,注意用笔的轻重提按,体会线条的趣味。画细节要简洁,省略不必要的部分。??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其中形形色色人物的生动刻画,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老翁风趣幽默,惟妙惟肖,体现了画家在生活中的细微观察。款识,印章与画面完整一体,丰富了作品内涵。??
《乐女》一画以平整的背景、简洁的线条、淡雅的墨色和端庄典雅的人物神态营造了静谧的气氛,让人放佛置身于悠扬的琴声之中。?从画面中的、墨色、线条、神态、气氛等方面描述这幅画给你的感受。??
媒体运用
三、总结
“以形写神”是传统人物画重要的审美标准,即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地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个性与内心世界,同时也揭示其品格,反映其社会属性,并给予或尝试新的审美判断。????
作业与课堂评价
学习活动一?
与同学交流,谈谈你对中国人物画的认识和感受。模仿课本上的绘画作品,尝试用简洁的线条画出生动的人物????
教师示范,讲解要领。???
展示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交谈临摹过程中的体会和对自己的评价。
板书设计
第一课:《以形写神》?
1、?赏析: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魏晋砖画一组?清明上河图?
???????????乐女????????????挖耳图?
2、?思考练习: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这组箫管乐女的造型,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3、?学习活动一:用简洁的线条画出生动的人物??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教学
回顾

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备课人:金锦达 备课时间 2015年 月 日
课题
授课时间
第 周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总共课时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方法与过程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本课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第 2 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一、导入
二、赏析:
媒体运用:
视频短片。
三、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
四、总结与 思考
作业与课堂评价
板书设计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教学
回顾

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备课人:金锦达 备课时间 2015年 月 日
课题
授课时间
第周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总共课时
授课班级
195-200班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方法与过程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本课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第3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一、导入
二、欣赏:
媒体运用:
图片欣赏
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
三、尝试
?
四、总结
作业与课堂评价
板书设计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教学
回顾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