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度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考试范围:9-15课;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选择题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它建立于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
2、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A.秦始皇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隋文帝杨坚 D.宋太祖赵匡胤
3、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书
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4、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
①秦始皇骄傲自大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项羽和勾践 B.陈胜和吴广C.刘邦和项羽 D.楚庄王和晋文公
6、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7、下列中国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是
①秦始皇 ②秦二世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 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
13、下图是我国古代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请判断,这种纸应该不早于( )
沤竹 蒸煮 抄纸 烤纸
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4、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5、“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
A.台湾府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2017-2018学年度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考试范围:9-15课;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人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说,战国时,各国(田亩大小不一样)。车涂异轨(车辆宽窄不一样),律令异形(法令不一样)。衣冠异制(衣服帽子的式样不一样),言语异声(说话口音不一样),文字异形(文字写法不一样)【原文:“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材料二秦始皇诏令:“廿六年,皇帝尽并兼诸侯,皇帝尽并兼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 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度量衡方面,秦朝在哪些方面作出了整齐划一的规定?
针对“文字异形”采取了什么措施?
后来又推广什么字形?
材料二中,皇帝尽兼诸侯?除了这件事情之外,材料二还提到了哪几件事情?
在秦始皇采取的经济措施中除了上述材料所述外,还有哪一件?
如何看待这些措施?
1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二 《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減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请回答:??????
为削弱诸侯王权力,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为加强对豪强地主和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为加强思想文化统一,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实行什么举措?
(4)材料四中光武帝励精图治,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线路图。
(1)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____;当时的古罗马在汉代被称为______。
(2)图中的西域都护府位于今新疆轮台境内,请写出其设置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内陆的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的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也包括海上航运网络,这一网络支撑着东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海上贸易。丝绸之路上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摘编自《新全球史》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下你心目中的丝绸之路。
19.秦汉时期我国科技和文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你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图片名人榜】
(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三幅邮票中人物的名字。
图一:身为宦官名气大,改进造纸传天下。( )
图二:名为“医圣”贡献大,伤寒杂病论天下。( )
图三:创“麻沸散”行手术,编“五禽戏”健身体。( )
【史著评论组】
材料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材料二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司马迁生活在什么时期?
司马迁在哪部作品中实现了材料一中“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愿望?
这部史书记述了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约多少年的史事?
这部史书的体例是什么?
材料二对司马迁编著的史书进行了评价,这一评价体现了司马迁怎样的治史思想和态度?
材料三中鲁迅的话体现了这部史书怎样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旅游风景点】
(5)上述两座建筑景观让你想到了哪两个宗教?这两个宗教在我国是怎么传播开来的?
参考答案
1、A 2、A 3.D 4、C 5.A 6、C 7、B 8、A 9、A 10、C
11、A 12、D 13、D 14、C 15、D
16.(1)①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②统一文字为小篆。③隶书。
(2)①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建立秦朝,统一全国。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统一度量衡。
(3)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
(4)巩固了秦朝的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17.(1)推恩令 (2)刺史 (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光武中兴 (5)爱惜民力;重视农业;减轻百姓负担;提倡节俭等。
18.(1)汉长安;大秦。
(2)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3) 答案示例: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因为它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赋分标准: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
19.(1)蔡伦;张仲景;华佗。(2)汉武帝时期。《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 000年的史事。纪传体。(3)治史严谨,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力求真实地反映历史。(符合题意即可)(4)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5)道教和佛教。道教中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吸引力,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再加上统治者的扶持,在社会上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