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布上的阳光
①光源:橙红色,天空受光照射变成橙色,水面有的直接变成光源色,受影响有的偏黄,有的偏紫。
②物体的色彩:强调瞬间的色彩氛围,没有仔细描绘物象的具体轮廓。银灰色的海面,在光与物的影响下,色彩丰富多彩。
③笔触:短小而清晰的笔触,把不同的色彩一点点地排列上去,看上去有一种光影在颤动的效果。
3、欣赏印象派前的作品和印象派的作品
对比讨论:印象派前的作品与印象派的作品比较:①印象派前的作品的特点②印象派作品的艺术特点(印象派绘画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
作品欣赏
欣赏莫奈的作品《卢昂大教堂》。卢昂大教堂六幅一天不同时间的景色。作品《草垛》。讲述莫奈的睡莲喜欢莫奈的画,尤其喜欢“睡莲”系列。1903年至1908年,莫奈以睡莲为题材,画了48幅画,莫奈本人把这些画取名为《睡莲,水景系列》。最后一年,莫奈一只眼睛已经半瞎。画家的眼睛,就像贝多芬的耳朵一般,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莫奈没有理会这一套。此际他正沉浸在自己的“水上花园”项目中。这位于巴黎和鲁昂之间的村庄吉维尔尼的花园,池塘面积比原先扩大了三倍。菖蒲、百子莲、杜鹃花科的观赏植物、绣球花、粉红色的睡莲之外,竹子和日本樱桃树也夹杂其间。每到晚上,云尽月升,柳树和紫藤则直泻水面,水的色调变得更深、更蓝。所有这些画,流露出完美的和谐,既壮美,又宁静。播放二胡曲贾鹏芳的《睡莲》,在美妙的旋律之中,欣赏莫奈的作品学生边欣赏边考虑:
4、思考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运用有关色彩知识和学习方法,分析画面的色彩关系;感受画面上表现早晨的朦胧气氛;比较学院派严谨的造型结构和细腻的形象塑造、庄重严肃的主题等等,逐步整体把握印象派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1)、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褐色调。(2)、提倡户外写生,把习作当创作对待,强调瞬间视觉印象,色彩丰富而富有个性。
(3)、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不在乎其内容或画什么,重复地对同一题材和同一对象进行描绘。
2、拓展其他画家(影响):马奈:印象派的导师和先驱——马奈。马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他第一个把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他的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现代主义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雷诺阿:提起雷诺阿,令人不禁浮现女性盈盈含笑的妩媚画面,或是孩童纯挚的容颜、轻松欢乐的聚会,还有阳光下款款起舞的人群......他的作品呈现一种优雅自然的美,除了最直接的愉悦感受外,不会让人有任何思考性的负担。在他的画中找不到对人生负面的反应与答案。德加:做为现实主义巨匠的德加,他精于捕捉动态的一瞬间形象,有着敏捷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并且以自己精确的素描技巧表现出那些生动的形象。这种方法给后来的表现派艺术以启示,特别是他后期的作品更体现出这种特色。他把色彩仅仅看作是从属因素,而侧重于用素描来“捕捉动态”,用线来表现芭蕾舞女,以及妇女脱衣、洗澡、梳发等各种动态。毕沙罗:毕沙罗是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他品德高尚赢得所有人的钦佩,在印象派画家心目中,他是这个松散大家庭的家长,是印象派的先驱,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印象派的摩西。
3、活动:谈谈你最喜欢其中哪幅作品,为什么 尝试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讨论,请三个学生发言。印象派所注重的光色的表达,其实还影响着后来许多的绘画流派。(展示修拉的作品。)比较一下,这幅作品和印象派作品有什么不同?新印象主义的修拉、西涅克等人。他们更注重用机械的手法研究光 色变化,用点色的形式机械性作画,后人称其为“点彩派”。(展示凡高作品。)这张作品和印象派作品有什么不同呢?后期印象派,如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凡高、塞尚、高更等人。他们在印象派的影响下有所注重,如凡高的风格,注重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用一些较强烈的色彩和变幻多样的线条来作画。如塞尚注重内在结构的表达。后人称其为现代主义绘画之父。
三、总结与拓展
印象主义(1874-1886):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画家们
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
西斯莱、德加、科罗、莫里索、巴齐约以及保罗·塞尚等。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Re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人们喜爱的艺术珍宝。
代表作品: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
《吹笛少年》
莫奈-- 《日出·印象》《睡莲》《鲁昂大教堂》
雷诺阿-- 《红磨坊的舞会》
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静物苹果篮子》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洪水泛滥中的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