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布上的阳光》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能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
2、增进学生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3、通过欣赏,提高运用比较欣赏绘画作品的能力,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它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教学难点:
如何鉴赏、运用相应的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日出_印象》问:当大家看到这张画时你的最初感受是什么?
学生:一张草图、朦胧的等。
旭日初升,雾气迷蒙,画家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水面流光溢彩,显得生机勃勃。透过淡紫色的晨雾,港口的船只若隐若现,具有含蓄的气息。画家运用神奇的画笔将这瞬间的印象永驻在画布上,使它成为永恒。
印象派的由此而来。
问:画家是如何来表现日出时的色彩的?
学生:
二、新课教授:
1、印象派前的作品与印象派的作品比较
①、印象派前的作品的特点
②、印象派作品的艺术特点
(印象派绘画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
2、作品欣赏
①、欣赏莫奈的作品《卢昂大教堂》。卢昂大教堂六幅一天不同时间的景色。作品《草垛》。
②、讲述莫奈的睡莲
喜欢莫奈的画,尤其喜欢“睡莲”系列。1903年至1908年,莫奈以睡莲为题材,画了48幅画,莫奈本人把这些画取名为《睡莲,水景系列》。最后一年,莫奈一只眼睛已经半瞎。画家的眼睛,就像贝多芬的耳朵一般,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莫奈没有理会这一套。此际他正沉浸在自己的“水上花园”项目中。这位于巴黎和鲁昂之间的村庄吉维尔尼的花园,池塘面积比原先扩大了三倍。菖蒲、百子莲、杜鹃花科的观赏植物、绣球花、粉红色的睡莲之外,竹子和日本樱桃树也夹杂其间。每到晚上,云尽月升,柳树和紫藤则直泻水面,水的色调变得更深、更蓝。所有这些画,流露出完美的和谐,既壮美,又宁静。
③、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
运用有关色彩知识和学习方法,分析画面的色彩关系;感受画面上表现早晨的朦胧气氛;比较学院派严谨的造型结构和细腻的形象塑造、庄重严肃的主题等等,逐步整体把握印象派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④、学生分组发言,总结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1)、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褐色调。
(2)、提倡户外写生,把习作当创作对待,强调瞬间视觉印象,色彩丰富而富有个性。
(3)、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不在乎其内容或画什么,重复地对同一题材和同一对象进行描绘。
三、活动:观察莫奈不同时期画的《白杨树》重复的对同一题材和同一对象进行描绘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根据莫奈《白杨树》创造不同时间的学校风景。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能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今天的学习,是一个开始,我想大家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研究其他画派。希望同学们在研究的过程脚踏实地,从多方面寻找资料,丰富自己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