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用雕塑记录时光 教学设计 (1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用雕塑记录时光 教学设计 (1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12-28 17: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美术 课题 用雕塑记录时光1雕塑造型特征
教材(学生)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对教材中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等美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在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学好本册教材打好了一定的基础。但初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不够,参与获得的主动性较差。对美术知识的系统不够明确,知识结构层次不是很健全。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目标: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雕塑美。2、方法目标:通过图片举例演示法,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陶冶良好的艺术情操。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雕塑的形体美,体会作品构思和掌握雕塑的材质。
教学难点 通过感受形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班班通使用(是、否) 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请你们认真回忆一下有没有见过印象特别深刻的雕塑作品呢?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吸引你的?学生反应 教师举例校园雕塑,要求学生说出感受,做简单评述。(积极向上)导入课本内容,学习雕塑的相关知识(一)雕塑的概述:以雕刻、塑等手段创作的具有实在体积的三维空间美术作品。随着经济的腾飞发展,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何改造,雕塑被纳入艺术美化生活的设计体系中来,并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外面常见于城市建筑的主干道、步行街、公园以及是内外环境中。(举例步行街的墙雕壁画)雕塑的种类按其功能科分为宗教、陵墓、纪念碑、装饰性、园林、民间、架上、功能性、卡通造型雕塑等。(于学生互动举例:洛阳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人民英雄纪念碑、民间的木雕多与家具相结合、架上室内陈列 )(二)雕塑造型特征体积感与空间感。(一件作品,它的形体与它形体的空间变化构成了它独特的意味。) 提问并尝试让学生做出某人物雕塑作品的姿势,如自由女神像、思想者、掷铁饼者等。 <四>、雕塑的艺术特征1、雕塑的形体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觉,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2、雕塑的“影像”效果,就是作品形体大的起伏呈现的总体轮廓。这个“影像”可能给人以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或是一种形体结构的美,这是形体“影像”传达出的作品内容信息之一,也给人们带来各种感受。3、雕塑在各方面的表现力,通过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等方面的表现意向,使雕塑形体更具表现力。4、雕塑的体积有一种量感。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
板书设计 用雕塑记录时光1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1)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造型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