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了解因特网本章节采用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了解因特网》这节是学习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是迈入网络海洋的第一步。本节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学生初步认识因特网的服务功能,提高学生对Internet的吸引力。
教材分析初一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因特网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们特别想接触,学习兴趣高 。
上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有一定的上网(浏览网页,QQ聊天)经验或者听人说过。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重点——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教学难点——IP地址的含义及表示和主机名的表示教学内容分析(1)情感目标:
体会网络给我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改变,激发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
力求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未知知识探索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自我创新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3)认知目标:
知道因特网的组成、概念
了解因特网对现代生活、文化、科技的影响。
了解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掌握因特网的一些基本常识。教学目标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多,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及用提问,讨论等方法讲述因特网的概念以及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功能。
用教师演示,学生上机实验操作(浏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任务驱动模式达到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学法指导: 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教学环境: 电脑室(网络教室)、投影机
学法指导和学习环境(一)知识回顾及导入
??? (1)复习上节课,认识计算机网络、网络的连接。
???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Internet对于大家来说也许并不陌生,因特网就是Internet的中文名称。教师提问因特网是什么?因特网对我们来说有哪些实际的用处呢?请大家思考。(学生回答)。 教学过程(二)新课
1.介绍基本的因特网知识——时间15分——以课件形式——老师活动
a、因特网提供的服务(网上冲浪、网络信使、文件下载、自由论坛、谈天说地、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等等)
b、TCP/IP协议的含义(还有http、ftp、telnet等)。
c、 IP地址的表示和主机名的表示
d、与因特网的连接(拨号上网、专线接入、局域网接入等)
e、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教学过程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时间10分
a(老师指导个别差生)主机名的输入,与因特网连接的设置
b、发挥小组作用(小组内协同完成操作,操作好的同学指导小组内同学)
①熟悉在IE地址栏输入的主机名(域名)组成
②熟悉IP地址的组成
教学过程3.总结学生操作内容并补充讲解——时间5分——采用板书归纳法
a、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
b、认识IP地址和主机名的组成及表示
c、举出几种常见的上网方式,你家里的计算机是用什么方式上网的?学校里的计算机是通过什么方式上网的?
d、思考:你身边有没有关于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事例发生,举例!!
4.布置课堂任务——时间8分——老师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本次课是在学习了计算机的网络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主要是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第二阶段,讲练结合。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第三阶段,进入交流讨论期,主要是学
生之间互相观摩学习,教师查漏补缺。 教学体会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