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请看右图蒋介石退守台湾,他为什么要退守台湾呢?他发动的内战是怎样一败涂地的?南京国民政府又是怎样在大陆上覆灭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神秘的历史。 土地改革农民欢欣鼓舞
1.抗战胜利后的土地改革: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1)目的:
(2)时间:2.战略反攻后的土地改革: 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人民解放战争的人力、物力支持。1947年10月(1)目的:
(2)内容: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3)文件:
(4)内容:①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②按农村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土地。(5)成效:到1948年秋,已有1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这是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土地。大纲不但肯定和发展了1946年提出的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其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成为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 为什么说《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农村开展起土地改革运动。图为土改工作人员把《中国土地法大纲》抄写在墙壁上,向农民广泛宣传。土改中分得土地面带喜悦的老贫农土改后农民生产热情高涨土改后农民用投豆方式选举新政府委员解放区的农民送亲人参军(6)意义:①打碎了几千年来套在人民身上封建枷锁,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②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激发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③翻身农民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同人民解放战争不断胜利的关系是什么? 土地改革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农民群众的积极支援,使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可靠的人力、物力保证,这是人民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探究: 三大战役歼敌势如破竹
1.背景:二、三大战役的胜利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示意图决战时机成熟130
万人430
万人195
万人373
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1948年秋280
万人360多
万人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吗?你知道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材料一:东北(国民党军)为卫立煌集团,共48万人。分布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地点上。我军的正规军(在东北)70万,地方军30万,合计百万人,是全国五大战场上兵力超过蒋军的唯一战场。
材料二:东北解放区广大军民,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奋斗,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东北工业发达,经济上居解放区的第一位。
依据材料,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首先发动辽沈战役呢?①军事上:敌军孤立分散,敌弱我强;②广阔的根据地,便于得到支援;③经济上:资源丰富,经济力量雄厚;④胜利后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材料探究2.辽沈战役:(1)时间:
(2)参战部队:东北野战军(3)战术:1948年9月——1948年11月 辽沈战役的关键在于取得哪个城市?为什么?关门打狗(4)作战地点:锦州等和平解放林彪罗荣桓(5)战果:歼敌47万余人(6)意义:使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战略后方,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基础。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1)时间:
(2)领导人:
(3)参战部队:
(4)战术:
(5)作战地点:
(6)战果:
(7)意义:3.淮海战役:(1)时间:
(2)领导人:
(3)参战部队:
(4)战术:
(5)作战地区:
(6)战果:
(7)意义:3.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中间突破以徐州为中心,碾庄、双堆集、陈官庄歼敌55万余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歼敌10万歼敌12万歼敌20万淮海战役示意图3.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各个歼灭敌人张家口、天津 基本解放华北地区,华北、东北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1)时间:
(2)领导人:
(3)参战部队:
(4)战术:
(5)作战地点:(6)战果:(7)意义: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歼敌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解放军总部华北野战军东北北野战军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北平和平解放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视频:北平和平解放意义:1.使北平悠久的文物古迹得以完美保存,为新中国留下了一笔文化财富。2.傅作义的投诚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起到了宣传作用。3.增加了人民军队的信心。三大战役情况汇总表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党中央、中央军委及时把握决战时机,正确选定决战方向,有利地保证胜利。2.解放军广大官兵英勇作战。3.解放区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援,国统区的中共地下党和革命群众也为战争的胜利,积极贡献力量。分组讨论: 南京解放宣告统治覆灭
1.背景:三、解放南京(1)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军事、政治、经济领域陷入崩溃,美国不愿意再提供军事援助。(2) 为了保存反动残余势力,1949年4月,国民党代表团到北平与中共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政府最后却拒绝签字。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阴谋宣告彻底破产。 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西起江西的湖口,东到江苏江阴(1)时间:
(2)路线:
(3)结果:上海江阴湖口南京浙 江安徽江 苏江 西渡江战役示意图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政府覆灭了。 读一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21cnjy 1.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不顾人民的和平愿望,悍然挑起内战,不得民心;2.国民党对内独裁,对外卖国,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3.战争的非正义性导致军队士气低落等。 国民党南京政权迅速覆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组讨论:21cnjy 1.下列对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是一次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B.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D.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土地 ?
2.辽沈战役首先攻克的城市是( )
A. 锦州 B.沈阳 C.营口 D.长春 D A3.下列著名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有( )
①台儿庄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4.下列选项中,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消灭是在什么战役之后( )
A.淮海战役后 B.平津战役后
C.三大战役后 D.渡江战役后 C B21cnjy 5.读图说史题:
请看右图《平津战役的支前民工》这幅图,谈谈你的感想。(1)华北解放区人民在支援平津前线同时,还担负着平津战役的支前任务,民工为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从人力、物力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有力地保证了战略决战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顺应了抗战后的历史发展趋势,在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由弱转强。经过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中国人民迎来了新的曙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的胜利解放南京1.背景
2.渡江战役:时间、路线、结果1.背景
2.辽沈战役
3.淮海战役
4.平津战役
5.三大战役的影响1.抗战胜利后的土地改革
2.战略反攻后的土地改革:目的、 时间、文件、内容、成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