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七下第6章活动课 认识欧洲
【课题课型】第6章活动课《认识欧洲》 活动课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1、通过读欧洲地理位置图,能够说出欧洲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欧洲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说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3、通过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能够说出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
4、通过读伦敦气温和降水资料图,能够说出温带海洋气候的特征。
5、能够分析欧洲气候、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教学内容】:1、认识欧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了解欧洲的地形特征。
3、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及其主要特点。
4、探讨欧洲气候、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交流展示。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启发诱导、读图思考;交流展示、精讲点拨。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亚洲的方法,分别运用研究亚洲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方法,以助学的学习过程为有利抓手,结合地图册和填空图册,自主探究学习欧洲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教具准备】欧洲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运用研究亚洲的方法来探究学习欧洲。
二、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读欧洲地理位置图,能够说出欧洲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欧洲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说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3、通过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能够说出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
4、通过读伦敦气温和降水资料图,能够说出温带海洋气候的特征。
5、能够分析欧洲气候、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解读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分别运用研究亚洲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方法,以活动的形式自主探究学习欧洲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认识欧洲地理位置特点 教师:1、指示方法:2、巡视指导:3、精讲点拨: 认识位置的基本思路: 找出相应的地理参照物依据标准进行判断。1、半球位置:依据南北纬度判断南北半球;在图6-2-10上找出20°W判断东西半球。2、纬度位置:在图6-2-10上找出穿过欧洲南部边缘和北部边缘的纬线进行描述。3、在五带中的位置:在图6-2-10上找出穿过欧洲北部边缘的北极圈进行判断。4、在高中低纬的位置:明确高中低纬的划分,在图6-2-10上找出40°N和60°N进行判断。5、海陆位置:在图6-2-10上找出欧洲北、西、南面濒临的海洋进行描述。 指示研究地理位置的方法,让学生读图6-2-10,探究欧洲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学生:1、探究欧洲地理位置特点;2、指图讲解知识、展示活动成果:(答案)3、订正知识。 活动方案:1、半球位置:纬线A、B、C、D、E度数分别是北纬40°、50°、60°、66.5°、70°,所以欧洲位于北半球。经线F为20°W,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所以欧洲位于东半球。纬度位置:依据纬线A、E的度数可以判断欧洲的纬度位置为40°N~70°N。在五带中的位置:依据纬线D可以判断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在高中低纬度中的位置:依据纬线A、C、E的度数可以判断欧洲位于中、高纬度。海陆位置:欧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 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把握知识、培养其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指图讲出,检验其学习成果,适度加压;培养其敢于发言的心理素养。
活动二:了解欧洲地形特征 教师:1、指示方法:2、巡视指导:3、精讲点拨: 认识地形的基本思路:按以下几点读图6-2-121、颜色对比图例(陆高)获取海拔数据。2、关注图中大片单一颜色为一种地形区。3、读注记(文字)明确地形区的名称,后两字为地形。4、较比几种颜色的面积大、小明确主要地形。5、联系方位归纳地形地势特征。 指示研究地形的方法,让学生读图6-2-12,探究欧洲的地形及地势特点
学生:1、探究欧洲地形特点;2、指图讲解知识、展示活动成果;(答案)3、订正知识。 活动方案:读图可知:欧洲大致可以分为欧洲西部和欧洲东部。图中A地为黄色,海拔应为500米以上;B、D地为绿色,海拔应为200~500米;C地为黄色,海拔应为1000米以上。在图中,A、C所在区域地形应为山地,B、D所在区域地形应为平原。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名称: 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B、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C、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巴尔干山脉; D、东欧平原。图中A、C所在区域与B、D所在区域相比较:绿色的面积大于黄色,说明: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占2/3,山地占三分之一。基于以上学习,可以看出:欧洲东部地势低平,平原广阔;欧洲西部地势为南部、北部高,为山地,中部低,为平原。 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把握知识、培养其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指图讲出,检验其学习成果,适度加压;培养其敢于发言的心理素养。
活动三: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及特征 教师:1、指示方法:2、巡视指导:3、精讲点拨: 认识气候的基本思路:颜色对比图例,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气候类型。颜色的分布和面积代表气候类型的分布和面积大小。记忆气候分布可通过一些较熟悉的地理参照物,如海洋、半岛、高山等。气候特征的归纳需要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和人的生活感受相结合,将数据转化为人们的生活感受描述出来。 指示研究气候的方法,让学生读图6-2-13,探究欧洲气候类型、分布及归纳气候特点
学生:探究欧洲的温带海洋气候:2、指图讲解知识、展示活动成果;(答案)3、订正知识。 活动方案:上图中有5颜色,说明欧洲西部有5种气候。面积最广阔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气候。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参照物名称,并读图回答问题: A、北冰洋,沿岸为寒带气候;B、大西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C、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D、波罗的海,沿岸为温带大陆气候;E、阿尔卑斯山区,为高原山地气候;F、内陆(填“沿海”或“内陆”),为温带大陆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特征(以伦敦为例):气温在5℃~25℃之间,人们的感受是温暖,伦敦一年12个月,每个月降水量都接近100㎜,给人们的感觉是湿润,所以温带海洋气候的特征是终年温暖湿润。 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把握知识、培养其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指图讲出,检验其学习成果,适度加压;培养其敢于发言的心理素养。
活动四:探讨欧洲气候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教师:1、指示方法:2、巡视指导:3、精讲点拨: 探究河流的基本思路:考察当地降水量的多少。考察当地的地势特征。水往低处流的科学常识。研究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大河。 指示研究河流的方法,让学生读图6-2-15,探究欧洲的河流特点及影响因素。
学生:探讨欧洲气候地形对河流的影响:2、指图讲解知识、展示活动成果;(答案)3、订正知识。 欧洲河流的特征有:河流数量多,河网密布,原因: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流程短,原因:区域面积狭小。河流水量丰沛,原因:降水丰富。4、欧洲河流的水流平稳,原因: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把握知识、培养其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指图讲出,检验其学习成果,适度加压;培养其敢于发言的心理素养
小结: 内容探究方法亚洲特征欧洲特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其特征河流及影响因素 检验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方法,既温故又知新。
当堂达标
读图、回答问题:
由①线可以判断欧洲西部位于 纬度,大
部分位于 带,小部分位于 带。
欧洲西部濒临的海洋:填写代码和名称。
北临: 、 ;
西临: 、 ;
南临: 、 。
A地海拔为 米,为 山脉,
B地海拔为 米,为 山区。
平原:C、 ;D、 ;
E、 ,以上区域海拔都在 米以下。
5归纳:
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欧洲西部的地势特征:
河流:
(1)② ,其流程很 ,但水量 ,其水流速度也较 ,试分析该河流具有以上特征的原因?
(2)③ ;注入 海。
二、读图、回答问题:
1、Ⅰ、 ,沿岸为 气候;
Ⅱ、 ,沿岸为 气候;
Ⅲ、 ,沿岸为 气候;
Ⅳ、 山区,为 气候;
Ⅴ、 ,沿岸为 气候;
其中,对欧洲河流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气候。
由A经过B到C,你会发现降水会越来越
,气温年较差越来越 ,是说明
其原因: 。
教后记:本节活动课的设计最关键之处
在于:1、明确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
去学习,特别是涉及到学科学习的一些具体
的学习方法,如:把握地理位置的方法、读
地形图的方法、读气候图及归纳气候特征的方法,及研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思维方式。
为学生明确探究学习活动的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一步一步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掌控好探究学习活动的规则和组织纪律,让学生有秩序的进行学习活动而不致于乱堂。
4、课堂评价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到奖优罚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