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物质的特性》专题复习课件(附同步word文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物质的特性》专题复习课件(附同步word文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2-29 13:32:22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知识梳理


























































专题讲练
要点点拨
要点点拨
要点点拨
要点点拨
广21世纪数痘
27世纪数育
www.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专题复习课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构成
1.分子间存在空隙。
(1)一般来说,对于同种物质分子之间的空隙,      >      >      (水:固态    液态)。www.21-cn-jy.com
(2)物质的热胀冷缩和三态变化都是由于分子间的     发生变化。
2.分子在             地做无规则运动(也称为热运动)。
(1)        因为温度降低而停止运动。
(2)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    。
(3)宏观表现有          等。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       和      )。
(1)分子间有空隙却能聚集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物质压缩到一定程度就难以被再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www-2-1-cnjy-com
(2)不但物质内部的分子间存在着     ,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同样也存在相互作用的     。
二、质量和密度
1.质量表示             。质量是物体的  ,与   、   、   、  等无关。
质量的单位:      (符号 kg ),    克(符号 ),    (符号t ),   (符号mg)。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       。
2.密度。
(1)密度的定义:              。
(2)密度的公式: ,ρ表示 ,m表示 ,V表示 。
(3)密度的单位:      (符号kg/m3),克/厘米3(符号     ),1克/厘米3=   千克/米3。
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原理:       。
(2)测量固体的密度(以石块为例):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然后用细线拴好石块。
②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
③将拴好的石块慢慢放入盛水的量筒,使之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总体积为V2,石块的体积V=       。
④根据密度公式算出石块的密度。
(3)测量液体的密度(以盐水为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一部分盐水到量筒中。
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③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       。
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⑤根据密度公式     求出盐水的密度。
三、比热
1.热传递:热量从     的物体传向    的物体。
2.热量指       。热量的单位有    和    ,符号分别为J和kJ。
3.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   、    、    有关。
4.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并不相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 ,简称 。21cnjy.com
四、物态变化
1.物质三态间的转化关系
2.熔化的条件是    。2·1·c·n·j·y
沸腾的条件是                      。
3.蒸发要吸收热量,对周围环境有制冷作用。液体蒸发快慢与     、     和
       等有关。
4.       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         的变化。
2.化学变化:          的变化。
3.物理性质:                    的性质。
4.化学性质:                      的性质。
【专题讲练】
【精选题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
A.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速度比在冷水中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 铁块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无空隙
C.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粘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精选题2】下面是某同学对不同状态的水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 水在气态、液态、固态之间转化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 气态水的水分子之间有空隙,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C. 气态水的水分子不断运动,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不运动
D. 气态、液态和固态的水中的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相同的
【精选题3】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克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1教育网
A. 物质的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B. 在0 ℃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C. 当0 ℃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D. 当水温从0 ℃上升到4 ℃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增大
【精选题4】同学们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整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所
  示。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 如图乙所示。
④读出水的体积V1。
⑤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⑥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所
示,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左侧,则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21·cn·jy·com
(2)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
物理量 软木块的质量m/克 水的体积V1/毫升 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毫升 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3/毫升 软木块的密度ρ木/(千克/米3)
数值
(3)小红同学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这一个步骤是 (填序号)。
(4)同学们经过评估交流后,发现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应 (填“大于”或“小于”)软木的实际密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精选题5】因研究石墨烯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安德烈·海姆进而研究氧化石墨烯薄膜并获得新进展。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性质,他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测得总质量m1。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测得其总质量m2。
③一个月后,检查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测得此时总质量m3。
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月后,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是多少?是何种物质?
(2)实验说明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 (写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3)混合前原有水的体积是多少?小明和小张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哪个正确?为什么?
(说明:图乙中液体体积为V2,图丙中液体体积为V3)
小明的方法:m水=m2-m3=57.4克-31.4克=26克,
V水===26厘米3=26毫升。
小张的方法:V水=V2-V3=38毫升-14毫升=24毫升。
【精选题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参加一次课外实践活动时见到一个带有阀门的空心球,他想知道制作这个空心球的材料的密度,于是他将球带到实验室与同学一起研究。他们取来两个水槽(能满足实验测量要求) 和一个小秤,首先他用小秤称得这个空心球的质量约为0.81千克,将一水槽注满水,接着关闭空心球上的阀门,将球缓慢全部压入水槽中,用另一个水槽收集溢出的水,称得溢出水的质量为2千克;再将球从水槽中取出,打开阀门,向球内注水,结果注入1.7升水时刚好注满。请通过分析计算,测得这个空心球的密度是多少?2-1-c-n-j-y
【精选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精选题8】下列各种做法中,湿毛巾最先晾干的是 ( )
A.晴天,打开窗户,毛巾折叠在窗台上
B.晴天,打开窗户,毛巾展开在窗台上
C.阴天,打开窗户,毛巾展开在窗台上
D.晴天,关上窗户,毛巾展开在窗台上
【精选题9】如右图是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
(填“甲”或“乙”)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由图中可知其熔化过程需要 分钟。21·世纪*教育网
【精选题10】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 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 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21*cnjy*com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如图4 7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4 7乙所示,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分钟时温度计示数如图4 7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     ℃。【出处:21教育名师】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4 7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精选题11】 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版权所有:21教育】
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 有弹性      B. 质地坚硬    C. 易锈蚀  D. 有延展性
【精选题12】 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 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复习课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构成
1.气态   液态   固态 > 空隙
2. 永不停息  不会  剧烈 扩散现象
3. 引力  斥力    引力  斥力  引力  引力
二、质量和密度
1.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属性 位置 形状 温度 状态 千克 g 吨 毫克 托盘天平 
2.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ρ= 密度 质量 体积 千克/米3 g/cm3 1000【来源:21cnj*y.co*m】
3. ρ= V2 -V1 ρ=    m1-m2 ρ=
三、比热
1. 温度高 温度低
2.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焦耳千焦
3. 温度变化 质量 物质种类
4. 比热容 比热
四、物态变化
2.温度达到熔点同时还要继续吸热。
温度达到沸点同时还要继续吸热
3.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 有无熔点
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2. 有新的物质产生
3.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4. 只能在物质的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专题讲练】
1.B  2.D  3.D 
4. (1)右 (2)12 40 50 90 0.3×103 (3)④(4)大于
5. 【解析】 (1)由图可知,剩余液体的体积V=14厘米3,质量m=31.4克-20.2克=11.2克,液体密度ρ===0.8克/厘米3=0.8×103 千克/米3,所以烧杯内剩余的液体是酒精。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已知密封的是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一个月后,液体体积明显减小,计算结果表明,剩余液体都是酒精,据此可以得到:①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较好的透水性,烧杯内部的水全部蒸发;②氧化石墨烯薄膜对酒精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水虽然蒸发了,但酒精的质量没有变化。
(3)因为分子间有空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但总质量不变,因此小明的解法正确,小张的解法错误。21*cnjy*com
【答案】 (1)见解析 (2)有较好的透水性 对酒精有良好的密封性 (3)见解析
6. 【解】 由ρ=可得,空心球的总体积V总=V溢水===2×10-3米3,空心球腔的体积V1=1.7升=1.7×10-3米3,球壳的体积V=V总-V1=2×10-3米3-1.7×10-3米3=3×10-4米3,空心球的密度ρ===2.7×103千克/米3。
7. C   8.B   9. 乙 70 需要 10
10.
【解析】 (1)水沸腾时的温度在100 ℃左右,若要使温度计正常工作,则测温材料在100 ℃左右时应是液体状态,由表格可知,酒精在78 ℃时已经变成气态,无法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而水银在100 ℃左右时为液态,可以作为测温物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热水上方有较多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
(3)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98 ℃。
【答案】 (1)水银 (2)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 (3)96 98 (4)见解图
11.C
12.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