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说明:1.本次初三段考为最新中考题型;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设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一、基础(24分)
1.默写。(10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
(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1分)
(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分)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本志,用“□□□□□□□,□□□□□□□”两句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人生态度。(2分)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凡做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
(2)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zìsuī( )而生活。
(3)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 )。
(4)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
以免chóng dǎo fù zhé( )。
3.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 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将“原因”删掉)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把“终于”调到“允许”前)
C.潮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把“具有”改成“让人有”)
D. 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将“开展与策划”改为“策划与开展”)
5. 仿照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使之构成排比。(4分)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 , ;生活是___ , 。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③媵人持汤沃灌
( )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8.下列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文题目中的“生”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交代了本文的文体。
B.第①段通过写先达教学的严厉突出了“我”幼时求师的诚恳和恭敬。
C.第二段写富家子弟的奢华生活是为了对比“我”成年后的求学生活。
D.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来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选自《晏子春秋》
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乘弊车/益州疲弊 B.于臣足矣/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以光先帝遗德 D.君使臣临百官之吏/君临天下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11.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晏子不接受齐景公赐车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晏子具有什么美好品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体(10分)
如何避免碌碌无为的感觉
彭思龙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可随着时间流逝,大多数人并没有如其所愿,于是有人就会产生一种碌碌无为的感觉。人一旦产生碌碌无为的感觉,就可能陷入焦虑,而且可能感觉很无助,甚至还会转化为负能量。
②“碌碌无为”按字面解释是,表现平庸,没有作为。实际上,由于社会资源有限,绝大多数人都必然表现平庸,也不会有惊天动地的作为。人们之所以产生碌碌无为的感觉,可能来自如下三种原因:跟周围人比,自己的地位相对不高,成绩相对不明显;跟自己的理想比,自己的作为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跟自己的能力比,自己的作为没有体现能力。
③从理论上说,所有人在这个世界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但是社会的价值取向迫使大多数人服从集体的选择而非真正适合个人的道路,于是就出现了各种错位的人生之路。例如,不适合学某个热门专业的同学因为跟风而选择了这个专业,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因为待遇和社会地位等原因选择了这项工作。
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质,这些潜质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得到发挥。如果非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内拼命,那只能得到平庸的结果。选对了道路就可能感觉很轻松,甚至很惬意;选择不正确,就处处觉得别扭。这种别扭感往往就是道路错位的结果。
⑤一个从事极限运动的人可以徒手爬上陡峭的悬崖,可以徒手光脚走悬挂在悬崖间的钢丝,可以穿着像翅膀一样的衣服从山上向下滑翔。每一项运动都让人心惊肉跳,他却甘之如饴。他的心声是如果做普通的工作,他将控制不住自己,只有从事极限运动,他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
⑥从事科学研究也是需要天赋的。有天赋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可以比较轻松,而天赋不足的人尽管很努力,效果却不好。华罗庚说,他读书从来没有觉得不自然,而不自然恰恰是不少学习数学的人的感觉。这就是天赋的差别。
⑦要避免碌碌无为,或者避免有碌碌无为的感觉,最好就是自己选择自己的路,而且是一条与他人比有差异的路,避免挤独木桥,避免扎堆,扬长避短。有个科学家一辈子研究中途岛上的信天翁,因此成为动物学界的“大牛”。那个常年待在丛林里与黑猩猩一起生活的女科学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都是自己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当然,一旦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必将遇到很大的阻力。
⑧人的能力先天就有差别,不管在什么领域都是如此。曾有报道称,一个女孩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她不久就自杀了。原来她一直活在父母给予的压力下,对自己的能力缺少认同,在压抑了20多年之后,她终于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对自己能力过高或者过低的认知都可能导致悲剧,因此,学会自我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⑨有时候,可能我们离最后的成功还有一点点距离,好比马拉松的最后1千米,但是由于缺少裁判给出冲刺的哨声,导致我们对路途的长短无法做出判断,于是可能产生一种恐惧,生怕自己走不到自己设定的终点。
⑩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判断这条路是否真的值得走下去。华罗庚强调,做科研要懂得进攻,也要懂得退却。但无论是进攻还是退却,都需要做相对准确的判断。这是一种人生的艺术,并不容易把握,但是缺少这样的判断,进退都可能失据,都可能丧失机会。
(本文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条理分明,先后阐述了“碌碌无为”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
B.从第②段看,绝大多数人“碌碌无为”客观上源于社会资源有限,主观上是因为人们不恰当地把自己与周围人的地位、作为、成绩、理想和能力等作比较。
C.第⑥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有力地阐明了从事科学研究需要天赋的观点。
D.第⑤段的事例从正面阐明了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的重要性,第⑧段的事例则从反面证明了学会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13.下列论据能替换第⑦段中画线语句的一项是( )(3分)
A.李冰冰在当了一年小学教师后,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开始了心仪的演艺生涯,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为著名的国际巨星。
B.经过摸索,爷爷发现河边这块地不能像别人的那样种其他农作物,种番薯反而大丰收。
C.舅舅发现整条街没有一家面包店,于是自己开了一家。但开张以来,顾客并不多。
D.周星驰出身贫寒,曾摆过地摊,送过报纸,做过工人,当了很久的龙套演员,终于凭个人努力逐渐被人们熟识,成为享誉世界的导演和演员。
14.结合选文,谈谈如何避免碌碌无为的感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作品阅读(17分)
?①老治保主任①要退休了,需要物色一个新的接班人。村民经过评议,推荐两个人选:大黑和小白。
②大黑长得五大三粗,皮糙肉厚,站着像半截儿黑铁塔栽在那儿。他走起路来,老远地面就咚咚响,不用见人,就知道是大黑来了。他要当上治保主任,那些歪毛淘气,还不都给镇住!
③小白呢,长得白白净净、文文静静,身子骨单薄。尤其那双娘们儿手,一个鸡蛋都攥不过来。
④一次,市场上有人打架。卖肉的抄起剔骨刀,卖红薯的举起铁秤砣,眼看要出人命,只见大黑往两人中间一横,一出左手,来个空手夺刀,又一挥右手,来个千斤坠砣。两个人都傻了眼。大黑的雄风,展示无遗。
⑤又有一次,在大街小超市,有人丢了钱包。嫌疑人是个女人,穿得很酷。讯问的时候,大黑手里掂一根牛皮带,摇晃着从左手倒到右手,又从右手倒到左手,可那女人面无惧色。小白冷眼观察,忽然一抬头,指着天花板.说:“看哪,顶棚上一对蝎子,正在打架呢!”那女人忙伸长脖子仰头往上看。小白立刻命令大黑:“你马上把这女人身上的衣服给扒下来。”
⑥大黑不敢,小白厉声说:“让你扒你就扒,出娄子我顶着!”
⑦那女人的衣服被扒掉了,原来是个男人。这时,小白一拍桌子:“男扮女装,身上有赃。”一搜,果然是他偷了钱包。
⑧大黑有些纳闷:“你咋看出他不是个女人?”
⑨小白狡黠一笑:“我看这人老缩着脖子,就在他伸长脖子看屋顶的时候,他喉头结就露出来了。”
⑩所以,大黑和小白是各有千秋。
?这天,大黑和小白相伴去村里的盖房工地办事。大黑走路总是扬着头,低头老婆扬头汉嘛。突然,他“哎哟”一声,不好,木板上的一根锈钉,穿透胶鞋底,扎在他的左脚掌上。
?大黑一下子坐到地上,小白忙说:“别动,我给你拔出来。”
? “钉子吃到我的脚上来了。”大黑笑说,“不用,我自己来。”说毕,“噌”的一下,将带钉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
?小白忙捡了那块钉板,放妥在木头垛上,然后很正经地对大黑说:“你先别起来,我马上给你使劲儿挤挤,带锈的钉子有毒。一会儿你赶快到村卫生站,清洗伤口,打破伤风针。必要的话,还要开刀,做一个外科手术,务必将锈钉污染的部。分,进行彻底处理。”
?“嘿嘿、嘿嘿,哪那么邪乎。”大黑轻蔑地嘿嘿完了,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并用脚顿了顿地,“连血筋都没冒,你当我是泥捏的呢?”
?“不流血不见得是好事。”小白分析道,“如果流血,病菌会带出来。不流血,病菌会窝在里边。”
?“我这身子骨,还怕病菌?傻小子睡凉炕,架不住身体棒。”大黑把这还当回事?他当过架子工,磕磕碰碰家常便饭,让钉子扎脚也不是头一回了。
?小白拗他不过。晚上,他特意跟大黑媳妇儿说:“大嫂,您得盯着点,还是让我大黑哥到卫生站,哪怕只是清洗清洗。”
?第三天,小白去县党校学习,一去得二十天。临走时,把此事告诉了村书记。
?二十天过后,小白回来就去看望大黑。大黑的脚脖子有点肿,两只脚掌的颜色也不一样。可大黑仍笑呵呵地说:“这几天好多了,你看,封口了。”
?小白摇摇头说:“封口,不见得就是算好了,可能……”
?结果不幸被小白言中,到大黑伤脚发黑的时候,才住了医院,医生摇了摇头说:“太晚了——要命,还是要腿?”
?当然还是要命。大黑的左腿被截了肢。媳妇儿推着轮椅,他坐在上面。左腿的裤脚余下一截儿,往上窝回来,用黑布带绑着。大黑脸上仍乐呵呵的。
?结果,自然是小白当了治保主任。但一提起大黑的脚,小白就掉眼泪:“怪我、怪我,都怪我,怪我没尽到当弟弟的责任。”
?也有人说,假如大黑不截肢,没准这治保主任就当上了。但村书记一口否决:“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尊重的人,能更好地尊重别人的生命吗?”
(选自2017年1月5日<天津日报》,作者许福元,有改动)
【注】①治保主任:文中指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的村干部。
15.小说写了“大黑”这个人物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4分)
16.“大黑”的脚受伤以后,他和“小白”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举出其中一例,并简要说明作用。(4分)
17.下面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加点的词语具体分析。(4分)
(1)说毕,“噌”的一下,将带钉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
(2)左腿的裤脚余下一截儿,往上窝回来,用黑布带绑着。大黑脸上仍乐呵呵的。
18.关于这篇小说的题目,有人认为用“截肢”准确,有人认为用“锈钉”恰当。以上两种看法,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附加题(10分) 名著阅读
【A】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的,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B】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董超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C】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脆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
1. B段中的林冲被朋友 出卖陷害,生死关头被朋友 相救。(2分)
2. C段中的林冲与A、B段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结合上述文段以林冲这一人物为例,简要分析小说的一个艺术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件12张PPT。1.(1) 燕然未勒归无计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每句1分,错一个字扣掉0.5分)
2.(1)旁骛(2)恣睢
(3)恪尽职守(4)重蹈覆辙
(每个词1分,写错不得分)
3.D(不合语境)
喜出望外: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4.B(无主语,删去“使”)
5、 示例:
生活是一首歌,萦绕着悦耳的旋律;
生活是一幅画,展示着醉人的美丽。6.(1)担心(2)通“披”,穿着(3)热水
7.(1)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8.B(“幼时”改为“成年”) 附参考译文:晏子入朝的时候,每每乘坐破旧的车子,用劣马拉车。齐景公发现了这种情况,惊讶又自责地说:“哎呀!先生的俸禄太少了吗?为什么乘坐这么破旧不堪的车子呢?”晏子回答说:“倚仗国君的恩赐,我得以保全父、母及妻三族的衣食,还能周济国内的游士,使他们得以生存。国家给我的俸禄很多啊,我能够穿暖吃饱、还有车马可以自己用,我已经很满足了。”
晏子出宫后,景公派大夫梁丘据给晏子送去四匹马拉的豪华大车,结果来回送了好多次,晏子都不肯接受。景公很不高兴,立即召见晏子。晏子到后,景公说:“先生不接受我的馈赠,那我也不乘车了。”晏子回答说:“国君派我管理百官,我应该节省衣食,朴素勤俭,给百官和百姓作个榜样。我努力的廉洁节俭,还恐怕他们奢侈浪费而不顾自己的品行。现在,国君在上乘豪华大车,我在下也乘豪华大车,这样,我就没有理由去禁止百姓不讲礼义、追求奢华、铺张浪费的行为了。”最后,晏子还是辞谢了景公的好意,没有接受豪华的车马。
9.D(临:统治,管理)
A破的/物资缺乏、B足够/值得、C赠送/遗留
10.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超过三根竖线的零分;三根以内的每对一根给1分)
11.因为晏子认为这样就没有理由去禁止百姓不讲礼义、追求奢华、铺张浪费的行为了(或他想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为百姓树立榜样)。(2分)晏子为人节俭,能以身作则(或:能做表率)。(1分)
12.(3分)B(应当是把自己与周围人比地位、成绩;理想与现实比、能力与作为比,是自己和自己比。)
13.(3分)A(只有此项符合“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梦想”的观点)
14.(4分)做到:
1)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扬长避短;
2)自我审视,学会正确的自我认知;
3)审时度势,前进或退却,都需要做相对准确的判断。
(每点1分,写出三点得4分)15、
(1)大黑在市场勇敢制止打架
(2)大黑在小白的命令下揭穿男扮女装的窃贼
(3)大黑对脚伤毫不在意,终致左腿截肢。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题意,概括时,主语都应是“大黑”;根据分值,可知应概括出三件事。从第④段,可概括出大黑制止打架。从第⑤~⑨段,可概括出大黑揭穿男扮女装的盗贼。从第⑩段至结尾,可概括出大黑与小白配合截肢。16、
示例一:对于扎伤脚的带钉木板,“大黑”甩在道上,与“小白”放妥在木头垛上,形成对比,突出二人对他人生命的不同态度。
示例二:对于受伤的脚,“大黑”不以为意、听之任之,与“小白”反复叮嘱、慎重对待,形成对比,突出二人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示例三:对于腿被截肢,“大黑”依然如故的“乐”,与“小白”掉泪自责,形成对比,突出二人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把握。大黑的脚受伤后有很多对比,而这些对比都是为了突出村书记的那句话,“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尊重的人,能更好地尊重别人的生命吗?”即二人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17、(1)“甩”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大黑对带钉的木板处理得很随意,表现了他对别人的安全漠不关心的态度。
(2)“乐呵呵”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黑对腿被截肢无所谓的心理,表现了他对身体不珍惜、对生命不尊重的态度。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言表达效果的把握。答题时,应联曝上下文语境,同时结合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比如,第("旬“甩在道上”,可结合第⑩段相关内容回答。18、示例一:赞成以“截肢”为题。理由:“截肢”既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或“暗示了小说的主题”)。病肢若不截去,就会危及生命;基层干部身上存在不尊重生命的思想,类似“病肢”,必须“截掉”。
示例二:赞成以“锈钉”为题。理由:“锈钉”既是导致“大黑”截肢的重要原因,也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或“暗示了小说的主题”)。钉子会生锈,思想也会“生锈”;基层干部不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其实就是一种“生锈”思想,必须摒弃。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标题作用的把握。完成此题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具体答题时,可从标题作用的角度进行思考。比如,能否概括文章内容;是否是全文线索;是否能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是否运用某种修辞,使标题新颖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是否暗示文章主题;是否直接揭示了文章主题。
1、陆谦、鲁达(鲁智深)
2、由委曲求全、妥协忍让到敢于反抗。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遭高俅父子陷害,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路上遭折磨,险遭不测,但他一再忍让。可是高俅父子、陆谦并没有因此放过他,再次设计陷害他,欲烧死他,林冲终于明白反抗才是他唯一的出路,杀死了差人、富安、陆谦,雪夜上梁山。3、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1)把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紧扣住人物各自不同的身份和经历来刻画典型性格。如:林冲原是军官,委曲求全、忍让。(2)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塑造。如:林冲杀陆谦,“提”“丢”“踏”写出他的武艺高强。(3)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性格。如林冲与武松都武艺高强,重亲情、重义气,但林冲起初委曲求全、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