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槐乡的孩子(课件+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 槐乡的孩子(课件+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9 22:29:24

文档简介

《槐乡的孩子》学案
学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 习
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课前
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
导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导入新课   出示槐花图片及诗句。
槐林飘香   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   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预习检测
我会读词语
槐乡 花苞 米粒般 染料 黎明 耷拉 一簇簇 塞着 觅食 满载而归 月落柳梢 缕缕炊烟 初读感知
三、初读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生字、新词,并将课文读通顺。
2、了解槐米的特点。
3、 理解槐乡的孩子为什么要割槐米?
四、品读欣赏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纠错:“酿”读niàng,不要读成liàng;“塑料”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uò。) 2、你最喜欢槐乡的那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1)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点拨: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陶醉,处处浸润着槐乡特有的风情。)
(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 点拨: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合作交流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这样写得好处。   (1)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点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描写更生动形象。)  
(2)鸡热的耷拉着翅膀,狗热的吐出舌头,蝉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点拨: 侧面烘托的描写。道尽了八月的炎热,更衬托出槐乡孩子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
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七、 小结:
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槐乡的孩子练习题
一、照样子,把课文中的词再写十个。
槐树 花苞 仔细 树丛 染料 勤劳
耷拉 翅膀 黎明 飞舞 觅食 晴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形近字组词。
槐( ) 苞( ) 淡( ) 飘( ) 换( ) 钩( )
愧( ) 包( ) 谈( ) 漂( ) 唤( ) 沟( )
粒( ) 丛( ) 青( ) 捡( ) 投( ) 蜜( )
立( ) 从( ) 清( ) 脸( ) 没( ) 密( )
三、填合适的字。
( )人( )意 ( )( )炊烟
( )人( )目 满( )而( )
( )风( )动 月( )柳( )
( )上( )下 ( )丽多(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淡淡的( ) 长长的( ) 蜻蜓的( )
快乐的( ) 甜蜜的( ) 火热的( )
五、把下面的句子按顺序排列好。
( )到了那里,老师给我们分了工,我们就干起来了。
( )不到两个小时,三十五棵小树就挺立在公路两旁了。
( )李强扛树苗,亮亮挖树坑,我和老师抬水,大家忙个不停。
( )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到东郊公路旁种树。
( )望着一棵棵小树,同学们蹦呀,跳呀,别提多高兴了。
答案:二、形近字组词。
槐( 槐树 ) 苞( 花苞 ) 淡(淡然) 飘( 飘扬 ) 换(调换) 钩( 鱼钩 )
愧( 惭愧) 包(书包 ) 谈( 谈话 ) 漂(漂泊 ) 唤( 呼唤 ) 沟(水沟)
粒(米粒 ) 丛(花丛) 青( 青草 ) 捡(捡起) 投(投球) 蜜(蜜蜂)
立( 立刻 ) 从(从来) 清( 清水 ) 脸( 洗脸) 没( 没有) 密( 秘密 )
三、填合适的字。
惹人注意 缕缕炊烟 引人注目 满载而归
随风飘动 月落柳梢 七上八下 绚丽多彩
四、清香 钩刀 翅膀 歌声 微笑 劳动
五、24315
课件20张PPT。槐乡的孩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 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 了解一下槐乡的孩子!槐乡的孩子是 的孩子。 课文中的哪些地方
写到了槐乡孩子的勤劳?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
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槐乡的孩子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
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
到小山上了。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
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
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
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
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槐乡的孩子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
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
到小山上了。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
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
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
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
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
的歌声。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
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槐米染料:以槐树含苞欲放的花,即槐米为原料,利用生物技术提取而成的天然着色剂。
用途:天然黄色染料,用于纺织品的染色。槐花糕槐花小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