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课件+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9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课件+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9 23:48:22

文档简介

《夜书所见》学案
自学检测:
1、题目《夜书所见》的意思:将夜里看到的写下来。 2、读第1、2句,自己说说大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体会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孤独、郁闷。) 3、读第3、4句,想象诗人的童年是怎样的? 课前检测:
一、辨字组词。
悟( ) 帜( ) 离( ) 客( )
梧( ) 织( ) 篱( ) 容( )
二、用“”划掉不同类的词语。
1.爷爷 哥哥 妈妈 老师
2.黄色 色彩 绿色 粉红
3.文具 尺子 铅笔 文具盒
三、补全诗句。
夜书所见
萧萧( )送( ),
( )秋风动( )。
知有( )挑( ),
夜深( )一( )。

     
《夜书所见》练习题
一、填空,用本课学过的生字组成词语。
( )织 ( )夜 回( ) ( )客
( )节 加( ) ( )望 ( )花
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挑促织”的意思是“捉蟋蟀”。( )
2.“动客情”与“异客”两处的“客”的意思是相同的。( )
3.“篱落”就是指“篱笆”。( )
三、默写古诗,然后对照课文自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萧萧梧叶送寒声”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这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的景色。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五、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夜书所见》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六、选读乐园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书河上亭壁
寇凖
岸阔樯稀波涉茫,
独凭危栏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七、动动脑
1.“江上秋风动客情”中“动客情”是哪方面的情感?
2.“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一人”少的是谁?
参考答案:
一、促织 深夜 回忆 异客 佳节 加倍 遥望 遍地 插花
二、1.× 2.√ 3.× 4.√ 5.√
四、1.夜书所见 叶绍翁 深秋季节 思念家乡 2.唐 王维 秋天里 思念家乡的亲人
七、1.思念家乡的情感 2.王维
课件15张PPT。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你知道叶绍翁吗?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
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著《四朝闻见录》,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cù shēn
促 深

我会写: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叶绍翁梧叶秋风儿童促织篱落灯
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萧萧:风声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动寒
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萧萧的秋风吹落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阵阵 吹动 ,发出 的声音, 让人感觉 , 江上的秋风使 不 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料想挑:拨弄促织:蟋蟀篱落:篱笆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深夜,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孩子们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他看见) ,料想到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