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你会计算吗?
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你知道吗?
目镜内
看到的像
倒像
上
上
6
6
左
左
你会了吗?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和( );
2、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 );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5、把玻片标本放上( )后,要用( )压住,
标本要正对( )的中央。
请你选择
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 ( )
A、双眼睁开,右眼观察 B、双眼睁开,左眼观察
C、左眼观察,右眼闭上 D、右眼观察,左眼闭上
2、用物镜45×的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正在分裂的细胞,使物象放大675倍,请选择合适的目镜 ( )
A、8 × B、10 × C、12 × D、15 ×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需使物镜和目镜
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在选择不同倍数的
物镜时,应该用手转动 ( )
A、 转换器 B、低倍物镜
C、高倍物镜 D、转换器或物镜
4、用低倍物镜观察装片上时,看到视野
右上方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不动,转动
高倍物镜后污点看不到了,请问该污点的
位置是 ( )
A 、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 、载玻片
1、镜座
2、镜臂
3、倾斜关节
4、载物台
5、压片夹
6、遮光器
7、反光镜
8、镜筒和物镜
转换器
9、粗准焦螺旋
10、细准焦螺旋
11、目镜和物镜
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步?
1、安放
2、对光
4、调焦距
3、放片
5、观察
调焦和物镜升降的关系:
1、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升
还是降? 幅度大小怎样?
2、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镜会
怎样升降?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之间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1.取干净的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3.用镊子取盖玻片,将一侧先靠近清水,待清水顺盖玻片展平后,慢慢放下,盖在洋葱表皮上。
4.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5.把制作好的载玻片装片,放在载物台上观察。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片细胞临时装片过程
右图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的植物 细胞
左图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的动物 细胞
显微镜下的细胞(共49张PPT)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光学显微镜
使用导航
你好!
请点击你所要认识的显微镜的部位
目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象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物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象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有低倍物镜、高倍物镜、油镜三种
载物台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玻片标本
反光镜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作用:反射光线
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镜座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稳定显微镜
镜柱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支持作用
镜臂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握镜作用
粗调节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又名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细调节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又名细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镜筒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镜头
把目镜和物镜聚合起来
转换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镜头
弹簧夹片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固定玻片标本
通光孔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使光线通过
遮光器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作用:调节通光量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9
请指出图中标号的名称
单击鼠标后,答案将依次出现
1、目镜
2、粗调节器
3、细调节器
4、镜臂
5、物镜
6、镜柱
7、镜座
8、镜筒
9、弹簧夹片
10、载物台
11、遮光器
12、反光镜
点 击
此处进入显微镜使用的学习
使用导航
1、准备
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如右图所示)
实验桌
人
显微镜
注意事项
next
1、准备
2、对光①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粗调节器,使低倍镜前端距
载物台约1-2厘米的距离。
(如右图所示)
低倍物镜
通光孔
载物台
注意事项
next
2、对光②
将光圈放大;
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同时用手将反光镜转向光源;
调节反光镜,直至从目镜里看
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如右图所示)
光圈
反光镜
注意事项
next
1、准备
2、对光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弹
簧夹片压住载玻片两端。
(如右图所示)
3、低倍镜观察①
注意事项
next
1、准备
两眼从侧面注视,将物镜降至距标本约0.5厘米时停止。
(如右图所示)
3、低倍镜观察②
注意事项
next
1、准备
2、对光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调节器,缓慢上升镜筒,直到
视野中出现物象,再用细调节
器调节。
(如右图所示)
3、低倍镜观察③
注意事项
next
1、准备
2、对光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象,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正中央。(如上图所示)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①
中期
注意事项
next
1、准备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节细调节器,直到物象清晰。
(如上图所示)
4、高倍镜观察②
注意事项
next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5、显微镜复原
4、高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
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揩净镜体。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begin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1、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
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切勿用 一只手斜
提,前后摆动,防止目镜滑出跌落。
2、揩试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尘或污
物,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切勿用手指、
手帕、纱布和普通纸擦。
返回
next
3、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以免使
光轴发生弯曲。
4、镜检时,如有必要使镜筒倾斜,注意倾
斜角度不能超过45 ,以免整个镜体重心
不稳而翻倒。
5、转动粗、细调节器时,不要用力过猛,
以防止机件损伤,调节失灵。
返回
next
6、镜检时,坐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物
象,用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两眼
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
7、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一面使镜筒
下降,这样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
而损坏;也不能持续转动粗调节器,使
镜筒一直上升,这样会使镜筒内的齿板
和齿轮脱钩,以致镜筒跌出。
返回
next
8、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如使用新鲜材
料做临时装片,必须在载玻片上加盖盖
玻片。切勿让材料、水滴、试剂接触物
镜和载物台。如沾上,应立即揩擦干净,
以免镜头等被污染和腐蚀。
9、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切勿使用粗调
节器,以免压坏标本,损坏物镜。
返回
next
10、高倍镜使用完毕,必须先上升镜筒,移
开镜头后再取出玻片标本,以免取玻片
时擦损镜头的镜面。
11、绝对禁止随意取出目镜或拆下显微镜
的其他部件,以免灰尘掉入镜筒、部件
失落或损坏。
返回
begin
3、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2、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1、如何操作使物象更容易找到?
1、如何操作使物象更容易找到?
如右图所示,在放置载玻片时,使观察对象置于通光孔的中央。
因为,通光孔的中央与物镜的光轴在一条直线上,通过调节调节器,就比较容易找到物象。
返回
2、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在目镜中往往装有一根指针,便于在视野中指出所要观察的对象。
(如下图所示)
指针
若要用指针指在指针下面的一个细胞上,该如何操作?
2、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方法之一:可以转动目镜
因为,指针是装在目镜之中的,当旋转目镜时,指针也会跟着旋转。旋转之后的指针,可能会指在所需指出的对象上。
(如图所示)
2、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方法之二:
可以移动装片,使物象移动到指针针尖的部位。(如图所示)
返回
3、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如上图,物象在视野的下方,若要移至中央,则装片应镜臂方向移动。
装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象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镜臂侧
镜臂侧
3、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操作如上图所示
载物台
通光孔
镜臂侧
返回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二.对光
转换器、低倍(物)镜、左眼看、转反光。
三.观察
压标本、放中央;降镜筒、侧面看;左眼看、升镜筒;先动粗,后动细。
注意:
1.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透明的物体。
2.物象是倒象,而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3.物象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4.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5.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视野中个体数越少。
1.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 最小放大倍数是 ,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选用的目镜为 ,物镜为 。
2.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 )
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5×, 物镜---40×
C. 目镜---10×,物镜---10×
D. 目镜---10×,物镜---40×
15×
600×
50×
10×
A
3.在载玻片上写上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放大的图象形状是 ( )
A.b B.d C.q D.P
4.当显微镜的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C.目以物镜倍数为准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D
C
B
6.显微镜观察发现所看到的目标在视野的左下方,如果想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D(共17张PPT)
显微镜的历史
1590年代荷兰眼镜制造商J.Janssen和Z.Janssen父子制作了第一台复式显微镜,尽管其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罗伯特·虎克制造的显微镜(1665)
罗伯特·虎克观察
到的细胞
1665
列文虎克和他的显微镜(约1680)
列文虎克观察到的“小动物”
光学显微镜
1、复式显微镜(compound microscope)
利用穿透光,也就是光线透过物体再进入眼,因此,观察的物体必须很薄,成透明状时,光线才能穿透,常需染色。通常显微切片,先将标本固定、封蜡,再利用切片机将标本切为5~15μm的厚度,最佳复式显微镜倍率不超过1000X,解像力约为人眼的500倍。
普通光学显微镜
2、位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复式显微镜中较复杂者,此种显微镜在光线通过物体的各部时,会改变光线的位相,而使各部呈现对比的情形,此种显微镜标本不需要经过一般复式显微镜的处理,可以观察活细胞内的各种构造。
【位相差显微镜】
位相差显微镜是能将光通过物体时产生的相位差(或光程差)转变为振幅(光强度)变化的显微镜。人的眼睛只能鉴别可见光的波长(颜色)和振幅的变化,不能鉴别相位的变化。但是大多数生物标本高度透明,光波通过后振幅基本不变,却存在相位的变化,人的眼睛感觉不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泽尼克首先设计并于1942年制造了第一台相差显微镜,能将这种看不见的相位变化转变为看得见的振幅变化,由于此项发明,泽尼克于1953年获诺贝尔奖。相差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活细胞,不染色的组织切片或缺少反差的染色标本。
相位差显微镜
3、立体解剖显微镜(stereoscopic dissecting microscope) 此种显微镜放大倍率为4X至40X或更高,其倍率虽然不高,但是可以观察不透明的物体,因为光线是物体表面反射入镜,与复式显微镜不同,使用时用两眼观察,可观察到立体物像,且可边观察边解剖。
解剖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利用波长较可见光短的电子产生影像。
1、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1932年,德国科学家用电子替代可见光制成,其解像力是人眼的10000倍,放大倍率达250000倍或更多。使用穿透式电子显微镜的标本需要非常薄,(7.5-15nm)。
2、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不穿过标本,所以标本无需切片处理,而代之在标本表面涂上一层铂金,当电子撞击标本表面各点时,便产生次及电子,呈现立体状态,可观察标本的形状及表面的特征。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
我国制造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镜下的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