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杨氏之子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杨氏之子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30 17:09:12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杨氏之子101.认识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诣、设、应声、夫子”等字词。(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主要作品:撰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原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汉末至东晋名士的遗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书中所载人物言谈行事,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书有八卷,刘孝标作注分为十卷,今本作三卷。诣其父 yì为应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梁liáng 书写指导:上部应当紧凑,下部撇捺舒展。结构:上下组词:梁国 房梁 造句:梁国是春秋时期的小诸侯国。音序:L 部首:木惠huì书写指导:上窄下宽,上部横画间隔均匀。结构:上下音序:H 部首:心造句:楚楚是个聪明的孩子。组词:聪惠 恩惠 诣yì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二笔要稍微长。结构:左右组词:拜诣 造诣造句:他在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音序:Y 部首:讠乃nǎi书写指导:横折折勾要一笔写成,撇要舒展。结构:独体字组词:乃是 乃夫造句:长安乃是唐朝的首都。音序:N 部首:乃曰yuē书写指导:整体要扁,横平竖直、弯折向内。结构:独体字组词:子曰 造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音序:Y 部首:曰禽qín书写指导:上宽下窄,上部撇捺舒展。结构:上下组词:家禽 禽兽造句:鸡是一种家禽。音序:Q 部首:人很。
同“慧”,智慧的意思。
拜见。
先生。
鸟类。甚:
惠:
诣:
夫子:
禽: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人家中的九岁孩子巧妙回答客人玩笑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思维敏捷.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语言幽默。1.给画线的字加上拼音。
( ) ( ) ( )
杨氏 乃呼儿出 未闻shì nǎiwèi2.读拼音,写词语。
liánɡ ɡuó cōnɡ huì
 
zào yì jiā qín
梁 国 聪 惠 造 诣家 禽3.根据拼音填上适当的汉字。
(1)liánɡ 桥( ) 荒( ) ( )食 ( )心
(2)qín  家( ) 弹( ) ( )菜 ( )奋
(3)yì 造( ) 友( ) 容( ) ( )处益梁凉粮良禽琴芹勤诣谊易4.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惠:①受到的好处;②智慧;③敬词。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2)您的惠临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  )
乃:①是,就是;②你,你的;
③才;④竟;⑤于是。
(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②②③ ⑤ ····5.理解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为设果,果有杨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B.他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一种家禽。
B.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BA课件30张PPT。杨氏之子101.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2.体会故事中孩子的机智、风趣及应对语言的巧妙。(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串珠问题:
1.孩子一开始是怎样待客的?说明了什么?
2.孩子又是如何应对客人的逗弄的?
3.孩子的应答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4.杨家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听录音回顾课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惠:同“慧”,智慧的意思。】【甚:很。】【诣:拜见。】【乃:就,于是。】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示:给……看。】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曰:说。】【未:没有。】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及人物特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来看,两家的关系很好,经常来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君平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君平与孩子很熟悉。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显示了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孩子巧妙地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而且他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孩子真是聪明机智。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杨氏子的聪慧幽默,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学习了这篇课文,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核心问题: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感受了杨家孩子的聪明、礼貌,领略了语言的魅力。1.孩子一开始是怎样待客的?说明了什么?串珠问题:孩子端来了水果招待客人,说明了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2.孩子又是如何应对客人的逗弄的?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3.孩子的应答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表现了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4.杨家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杨家的孩子是个很聪明、很有礼貌、思维敏捷、语言幽默风趣的孩子。杨氏之子九岁,甚聪颖(总领全文) 
为设果(有礼貌)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机智妙答)待人礼貌
聪明机智
幽默风趣课文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人家中的九岁孩子巧妙回答客人玩笑话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同时让我们领略到语言的魅力。弥补缺陷
德国大诗人海涅(niè)是个犹太人,
有一段时间,他在公共场合常遭到一些无
耻之徒的侮(wǔ)辱和攻击。有一天,在
一个晚会上,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海涅看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能弥补这个缺陷!”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大意: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三字经》)【夫子】
古时对男子的敬称;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因以特指孔子;后世亦沿 称老师为夫子。1.参考注释,理解每个句子,再流利地朗读课文。(1)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
(2)先借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然后多读几遍完成本题。2.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孔君平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站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3.背诵课文。首先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然后在理解课文每句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一、字典小能手。
“乃”的音序是____,音节是____,共____画。在字典中“乃”有四种解释:A.是,就是;B.于是;C.才;D.你,你的。请你为下列加点的“乃”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
1.父不在,乃呼儿出。( )
2.家祭无忘告乃翁( )
3.失败乃成功之母。( )
4.唯虚心乃能进步。( )Nnǎi2BDAC····二、读拼音,写词语。
liáng guó zào yì

fēi qín ēn huì

恩 惠梁 国造 诣飞 禽三、读一读,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
1. a.孔指/以示/儿曰。(   )
b.孔/指以示儿/曰。(   )
2.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四、解释加点的词。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子:______ 甚:______
2.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___________________儿子。很。陈设,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