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圆锥的认识
学科 数学 六 年级 班级
课题
圆锥(1)
课型
复习
课时
1
主备人
责任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经历认识圆锥和探索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学习
重点
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学习
难点
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学习
准备
铅锤、课件、圆锥形冰激凌、锥形草帽、纸圆锥模型、圆柱形杯子,与杯子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沙子、尺子。
学
习
过
程
自 主 实 践
学习要点与学法指导
课前
三分钟
前置小研究
11..逐1.拿出圆锥冰激凌,锥形草帽,钻锤等物品,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观察,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说一说圆锥的特征?
3.想象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会是一个什么图形?
4.圆柱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呢?我们先来从图形上认识一下。
观察、触摸、想象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圆锥的特点。
利用课件,使学生体验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再认识图中各部分名称的过程。
小组 交流
教师将圆柱圆锥放在课桌上,用尺子放在上面,显示等高;再把圆锥放在圆柱上,两个底面对齐。
1.看观察圆锥和与它等底等高的这个圆柱体,说一说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2.观察老师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3.用这个圆柱和圆锥做工具。先在圆锥形容器中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中,看几次能倒满。大家先来估计一下几次能装满?
4.分组实验,把实验结果填在实验记录表中并填写实验结论。
5.想一想,刚才实验用的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关系?实验的结果说明什么?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等底等高的一组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理解等底等高的含义。在比较体积大小说明原因的过程中,自然引出要研究的问题。
让学生经历实验的过程,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直接体验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班级
展示
1.看书42页的试一试,说说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该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巩固
拓展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1.指名回答。
2.求圆锥的体积,由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
检测
练一练第3题
练一练第4题
练一练第3题,图中分别已知圆锥底面积、底面半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练一练第4题,先读题,理解零件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加圆锥的体积, 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圆锥和圆锥体积
只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个圆。
侧面是个曲面,展开是个扇形。
只有一条高
教学反思
总评
课件21张PPT。第5课时 圆锥的认识JJ 六年级下册 四 圆柱和圆锥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圆锥的认识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圆锥有哪些特点?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用h表示。圆锥有哪些特点?( ) ( ) ( )1.小法官,巧判断。(下列图形中是圆锥的画“√”,不是圆锥的画“×”) ×(1) (2) (3)√√2.(创新能力题)转一转,想一想会产生哪种立体图形,用线连一连。3.填空。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面。从圆锥的( )到( )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2)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 )。
(3)把一个圆锥沿底面直径纵向切开平均分成两份,切面是一个( )形。圆曲顶点底面圆心扇形三角4.先填出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再量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 答:略。5.下面四种测量圆锥高的方法,你认为( )正确。C A B C D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归纳总结:找出下图中哪些是圆锥。第2个图形和第4个图形是圆锥。6.“圆锥和圆柱一样也有无数条高”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辨析:没有正确理解圆锥的高的意义。答:不对,因为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1条高。用“旋转法”解决问题7.将下图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图形?所得的图形的底面直径和高各是多少厘米?答:得到的是圆锥。
(1)以6 cm长的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时,底面直径为16 cm,高为6 cm。
(2)以8 cm长的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时,底面直径为12 cm,高为8 cm。8.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将梯形绕这个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图形,请问这个立体图形的组成是什么?答:上面是一个底面直径为6,高为3的圆锥,下面是一个底面直径为6,高为3的圆柱。9.将一个底面直径是36 cm,高是9 cm的圆锥形木块沿着高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