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段考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段考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2-29 23: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华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e:20 Na:23 P:31
S:32 Cl:35.5 Fe:56 Zn:65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均只有1个正确答案。)
1.金华市金东区环保部门为了使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2.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气 B.金属铝 C.氯化钠 D.汽油
4.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
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
A.食盐加碘(盐) B.面包加碘(盐) C.大量食用海带 D.注射含碘药剂
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40Ca和40Ar B. D和T C. H2O和H2O2 D. 红磷和白磷
6.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鉴别NaOH溶液和KC1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Ba(NO3)2溶液 C.CuCl2溶液 D.焰色反应
7.下列关于Fe( 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l0-7 m之间 B.是一种纯净物
C.具有丁达尔效应 D.具有净水作用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
B.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钽等从其熔融盐中置换出来
C.常温下钠和钾的合金为液态,可作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D.Cl2和NaCl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9.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微粒X2+,它的质量数等于137,中子数是81,则核外电子数为
A.56 B.54 C.58 D.137
10.我国的自来水一般是用氯气消毒的。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的是
A.AgNO3 B.KI C.Na2CO3 D.FeCl3
1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22.4 L
B.配制1 mol?L-1 NaCl溶液 1 L,其方法是将58.5 g NaCl溶于1 L 水中
C.1 mol NH3中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
D.1molO2的质量是32 g? mol-1
13.用1 L 1 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A.1∶3 B.1∶2 C.2∶3 D.3∶2
14.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D.漂白粉溶液蒸去了部分水分,其浓度增大了
1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为8︰1
B.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 NA
C.室温下,1 L 0.1 mol?L-1的H2S04溶液中,H2S04电离出0.2NA个H+
D.将1 mol Cl2通入H2O中,生成NA个HC1O分子
16.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有四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以下不同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A.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
C.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分别加到盐酸中
D.分别加热,再用石灰水检验是否有CO2产生
17.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A. B. 2Na2O2+2H2O=4NaOH+O2↑
C.2F2+2H2O=4HF+O2 D.Cl2 + H2O ? HCl + HClO
18.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Na2CO3试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Ca(OH)2溶液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HNO3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甲烷比氖气所占有的体积小
B.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64 g? mol-1
C.0.5L 1 mol?L-1 FeCl3溶液与0.2L 1 mol?L-1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15: 2
D.150ml 1 mol?L-1NaCl溶液与50ml 1 mol?L-1AlCl 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20.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其中KMnO4和一般浓度的盐酸即可反应,K2Cr2O7需和较浓盐酸(大于6 mol?L-1)反应,
MnO2需和浓盐酸(大于8 mol?L-1)反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数均为2NA
C.盐酸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 D.氧化性:KMnO4>K2Cr2O7>Cl2>MnO2
21.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得到氯化钠、次氯酸钠、氯酸钠的混合液,经测定溶液中次氯酸钠和氯酸钠的浓度之比为1 :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5 B.4 :1 C.3 :1 D.11 :3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2.(2分)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1)G→Q+NaCl (2)Q+H2O→X+H2↑
(3)Y+NaOH→G+Q+H2O (4)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23.(8分)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以表述为:
KClO3+ HCl(浓) → KCl+ ClO2↑+ Cl2↑+ H2O
⑴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和系数填入框内)
⑵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⑶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为_________mol。
⑷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24.(8分)实验室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 mol?L-1的NaOH溶液和稀H2SO4各500mL。
提供的试剂是:NaOH固体和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cm3)及蒸馏水。
(1)应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__________g,应用10mL量筒量取浓H2SO4____________mL。
(2)配制两种溶液时都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 。
(3)在配制上述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以控制加水量
D、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E、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趁热转移进容量瓶进行后续配置步骤
F、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25.(8分)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停止加热;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放置酒精灯;?⑤加热搅拌;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填序号) (2)在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检验NaCl溶液中SO42-是否除尽?_____ _。
如果还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_____ _。 (3)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______ 。
26.(14分)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填空。
①请根据小明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   接    ,    接    ,
    接    。(填字母)
②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  ;
③装置C中CCl4的作用是  ;
④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小红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F。你认为装置F应加在    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  ;?
⑤小强看到小明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        ,如果观察到        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27.(12分)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请回答:
(1)写出C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实验现象1: 。
(2)依次写出B→F和F→H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A→D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
甲.加入CCl4后振荡 乙.静置分层 丙.分离
甲、乙、丙3步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甲”、“乙”或“丙”)。
(4)将SO2气体通入D溶液,D溶液变为无色,生成两种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计算题
28.(6分)取某镀锌铁片5.69 g,将其投入足量稀硫酸中,镀锌铁片完全溶解,产生氢气2.24 L(标准状况)。试计算:
(1)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
(2)镀锌铁片中锌的质量。
高一化学第一次段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C
A
B
B
B
D
B
D
A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
C
C
D
A
D
C
D
B
22.(2分)GYQZX
23. (各2分,共8分)
(1) 2 KClO3+ 4 HCl(浓) = 2 KCl+ 2 ClO2↑+ 1 Cl2↑+ 2 H2O
(2)②
(3)0.2
(4)2.6
24. (各2分,共8分)
(1)4.0, 5.4
(2)玻璃榜、烧杯、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3)ABC
25. (各2分,共8分)
(1)④②③⑤①;
(2)
静置片刻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氯化钡,若出现浑浊或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否则不含硫酸根;在溶液中继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
(3)除去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
26. (共14分)
①b e f d c a(e、f可互换) 
②CuSO4 
③吸收Cl2 
④A、C  湿润的KI淀粉试纸(或润湿的有色布条)
⑤紫色石蕊试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褪色
27. (共12分)
(1)AgI ,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
(2)2HCl+NaClO+H2O=Cl2+NaCl+H2O
Cl2+2NaOH=NaCl+NaClO+H2O
(3)丙
(4)SO2+I2+2H2O=H2SO4+2HI
28.(1)0.1mol(3分)(2)6.5g(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