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生命科学人、健康与环境07.4.29[上下学期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总复习--生命科学人、健康与环境07.4.29[上下学期通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2-29 10: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5张PPT。中考总复习生命科学 人、健康与环境人体保健[中考要求] [导学体系]1.健康的含义: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最佳状态。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2.人体免疫⑴非特异性免疫:⑵特异性免疫①体液免疫②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直接发挥作用释放淋巴因子抗体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在体液中消灭病原体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泪液、胃液杀死病菌抗传染免疫
(自然免疫)皮肤
胃壁的黏膜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组成:功能:第二道防线 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比一比抗体B淋巴细胞细胞内 淋巴因子T淋巴细胞细胞外直接或间接消灭溶解、附着使易吞噬、粘结读图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读图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在体液中消灭病原体B淋巴细胞是在体液中起作用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内时,人体还有什么免疫方法?寄生虫、异物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
→细胞免疫[课内练习] 1.下列免疫作用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是
(  )
A.细胞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特异性免疫
2.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只有第1道防线 B.只有第2道防线
C.1、2两道防线 D.1、3两道防线BC3.当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物质,这种物质叫 (  )
A.抗原 B.抗体
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B4.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属于 ,从免疫学角度看属于 ,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
成分。病原体抗原分解者5.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泪液的杀菌作用
B.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
C.T淋巴细胞直接消灭病原体
D.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完成免疫反应
6.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在于
(  )
A.产生抗体 B.释放淋巴因子
C.免疫记忆能力 D.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AC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2、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3、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4、免疫细胞主要是 ( )
A、吞噬细胞 B、腺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反馈练习5、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6、溶菌酶有杀菌的作用,是因为它能够 ( )
 A.阻止多种病菌的呼吸  B.阻止多种病菌的消化
 C.溶解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D.吞噬多种病菌人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分类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接种抗原,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注入特异性抗体或淋巴因子人工免疫人工自动免疫:
获得免疫作用速度__,维持时间__;
人工被动免疫:
获得免疫作用速度__,维持时间__.特点慢久快短定义计划免疫 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1.把乙肝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这种措施和这种免疫分别是( )
A.控制传染源,人工免疫
B.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免疫
D.保护易感人群,细胞免疫B练习2.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的原因是 (  )
A.直接杀死天花病毒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天花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C3.下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在第二次感染时,虽时隔一年,但抗体不像上一次那样感染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产生,而是迅速产生足量的抗体,其原因是B淋巴细胞对接触过的抗原具有____能力。利用这一原理,人们可以通过____的方法来预防该传染病,接种的疫苗属于 __(“抗原”或“抗体”)物质。这种预种传染病的方法属于_____免疫。免疫记忆预防接种抗原人工自动3.平衡膳食
⑴七大营养素的作用水分:体内物质的运输、转化、利用都必须在水环境中进行
糖类:主要供能物质
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细胞生长及修补的主要原料
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促进肠道蠕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维生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 主要无机盐及其缺乏症- 钙?佝偻病- 铁?贫血- 碘?甲状腺肿⑵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七种营养素,任何一种营养素缺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
4.健康的生活模式
⑴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⑵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皮肤粗糙夜盲症神经炎 脚气病坏血病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四、吸烟危害健康烟碱
(尼古丁)焦油CO致癌物(苯并芘)诱发肺癌。减慢血液中氧的运送速度,诱发冠心病吸烟的危害过量饮酒(酗酒)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消化不良、腹泻和便秘等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胃酸过多、胃出血和消化道肿瘤等酗酒的危害----导致酒精中毒慢性中毒急性中毒酒醉状态吸毒的危害(1)毒品有成瘾性
(2)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使免疫功能损害
损害神经、内分泌、生殖系统等
(3)毒品使吸毒者倾家荡产,走上犯罪道路
(4)吸毒、贩毒破坏国家的安宁和经济发展6月26日-----国际禁毒日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肿瘤上皮性肿瘤(癌)非上皮性肿瘤区别:能否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 良性肿瘤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 引起癌症的主要因素读图食物、吸烟如何加以防治呢? ① 冠状动脉的作用?② 冠状动脉硬化,会引起什么疾病?为心肌提供血液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①高血压的判断依据?高血压②只有老年人才会患高血压,对吗?③青春期高血压的原因? 收缩压持续大于18.7千帕或舒张压大于12.0千帕不对 性成熟期间内分泌腺体的剧烈变化、神经调节功能不平衡、心脏比血管发育明显增快 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属于近亲。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遗传病患病率高。遗传病白化病、先天性聋哑、措施:5.人类常见的疾病及预防(非传染性疾病)
①冠心病: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②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引起,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
③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血糖浓度过低,以至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血糖随尿液排出。
④遗传病:由人体的染色体、DNA、基因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性愚型、白化病等。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健康与环境我不舒服,大家离我远点![中考要求]1.传染病
⑴概念:由病原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常见病原体:主要是一些微生物,包括
和 。
⑵特点: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
⑶传播的三个环节:病毒细菌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⑷常见的传染病例1:甲型肝炎是一种急性的消化道传染病。有一次小王全家吃毛蚶,这些毛蚶曾被甲肝病人粪便污染过,结果小王患上甲肝,而其妹妹未患病,其父亲就将小王送进隔离病房治疗,并给小王妹妹服用了甲肝疫苗预防药,并与其哥隔离分食,以防传染。据上所述,用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肝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
A.细菌  B.病毒
C.寄生虫 D.不洁毛蚶B(2)小王食用不洁毛蚶而患病,说明甲肝这种病具有 的特点,若人们食用这种毛蚶出现大量的病人,则说明甲肝这种病具有 的特点
(3)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小王患病前是 ,病中又 ,食用毛蚶这种带病毒的食物属于 。
(4)从预防传染病的三项措施看,小王父亲给小王妹妹吃预防药属于 ,让小王住进隔离病房属于 。传染性流行性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例2.下列做法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项措施?⑴我校发现红眼病学生后,为防止蔓延,采取让学生回家休养的方法 ; 医务室提倡勤洗手可以有效预防红眼病,这属于 ;⑵接受水痘疫苗的注射措施属于 。⑶大力消灭苍蝇、蚊子属于 ;⑷杀死并火化患了疯牛病或者口蹄疫的牛羊,属于 ;⑸宾馆和饭店对每一名客人使用过的食具和床铺、毛巾等物进行全面消毒。这属于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2.防毒与急救:(1)中毒:由环境毒物引起的疾病毒蕈、木薯、苦杏
仁、马铃薯芽、河
豚鱼、酸败脂肪农药污染食物死亡率高砷、锌、亚硝酸盐等污染食物死亡率低食物被病原菌污染,含活菌或毒素1.某患者送医院急诊,确诊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他可能食用了 ( )
A.不经正确烹调的河豚
B.被农药污染的蔬菜
C.发芽的马铃薯
D.过期变质的面包D练习⑵列举急救的基本方法a.触电 b.蛇虫咬伤 c.中风
d.心肌梗塞 e.煤气中毒 触电急救时首要的行动是 。恢复呼吸的方法是 ,恢复心跳方法是 。毒蛇咬伤后,应迅速采取结扎和清洗,必要时吸出毒液。 脱离电源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法1.下列抢救措施正确的是 ( )
A.发现有人触电马上用手把他拉开
B.对心跳停止者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蛇咬后伤口处理的方法是应立即在近心端结扎
D.遇到煤气泄漏引起人中毒,应该立即打开排风扇C练习[中考要求]1.人口问题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人口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人类活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污染问题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酸雨水污染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森林急剧减少珍稀动植物的灭绝土地沙漠化全球自然灾害噪音污染核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农药污染光污染气候恶化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光化学烟雾人类面临的两类环境问题2.生态平衡
⑴生态平衡的特点:
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②食物链、食物网相对稳定;
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稳定。
⑵生态平衡的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⑶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为了人类能更好的利用自然,以取得长期而稳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保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协调和统一。3.保护生物多样性
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⑵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应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考点导学]例1:我国目前规定对12岁以下儿童实施“四苗”常规预防接种。这种方法从免疫的分类来看,属于 ( )
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④人工免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解析:本题考查的目的,是把课本中介绍的抗传染免疫类型归类,使已学知识系统化。
人体的抗传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类。特异性免疫又可以分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两种。自然免疫指人得过某种传染病后,就对这种传染病有了抵抗力的免疫。人工免疫指根据自然免疫的原理,用人工方法,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四苗”常规预防接种,是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显然属于人工免疫,也属于特异性免疫。例2:酣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下图中甲是某个人群里15岁以上的人中死于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图乙是其中15~34岁年龄组中死于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有人分析了该图,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35岁以上的人无人死于吸毒
B.死于其他不良生活习惯的
人的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多
C.酒精对老年人的伤害比年
轻人大
D.随着年龄的增大, 烟草的
危害日趋明显D解析:图形分析判断题, 解题的重点在于挖掘题干与图载知识相关连的信息。甲图是指某个人群里15岁以上的人中死于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百分比, "15岁以上"包含了青年、中年、老年;乙图是青年组死于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百分比。通过甲、乙两图显示的死亡数据大小的比较, 不难筛选出正确结论。所以, 选项D正确。例3: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②积极开发氟里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③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措施。④保护大气环境 , 需要全球合作(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目前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即温室气体增多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危害。全球变暖会使温带变干、高纬度地区融雪增加;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故①、③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保护臭氧层的关键是禁止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如:氟里昂) 的排放;因污染不受国界限制,污染的危害具有全球性,所以保护大气环境,还应全球而合作,共同行动, 故②、④的叙述是正确的。所以选项C正确。D例4:下列关于人口发展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
A.人口增长必须符合生态规律 B.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决策
C.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不利于经济发展 D.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控制环境污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正确认识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生物圈可提供的食物和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将会导致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界可能提供的资源、能源之间产生很大的矛盾,同时人类随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加剧,使生态环境难以得到保护,并且,人口的快速增加,给就业、教育、医疗等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滞社会的发展。因此人口的增长必须符合生态平衡的规律,否则,将会给人类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了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达标训练]1.2003年10月19日,乐清白石镇发生重大火灾造成六死四伤,其中死里逃生的一对恋人都受到大面积的烧伤,在医院救治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发生感染,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量流失体液,身体虚弱
B.营养物质不能及时供应皮肤
C.非特异性免役功能降低
D.特异性免役功能降低C2.被狗咬伤的人,应及时注射狂犬病血清,血清中含有的物质和注射血清的措施分别是 ( )
A.抗体、控制传染源
B.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C.抗原、控制传染源
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以上都是DB4.2003年9月,香港最新研究进一步认定,人类非典冠状病毒起源于动物中的非典冠状病毒。研究人员在观察人类非典冠状病毒时需要使用的工具是 ( )
A.放大镜 B.幻灯机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D5.不要随地吐痰是为了预防(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6.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AA7.早在宋代,人们观察到某些患轻微病症的天花病人,只在脸等部位出现较少天花痘,没有其他症状。于是将这类病人康复时所结的痘痂干燥减毒后碾成粉,吹到健康人鼻孔里,使其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这里的痘痂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人工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人工免疫B8.关于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能能使相应的病原菌凝集
C.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9.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其中能跟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一种气体是 ( )
A.CO2 B.O2 C.CO D.N2CA10.关于吸烟危害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到损伤;②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③烟雾能使肺活量增加;④烟雾会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B11. 和其他脂肪类物质在动脉管腔内壁堆积,使动脉失去弹性而变硬,同时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就会使人得 病,脑动脉硬化容易形成 。脑血栓胆固醇冠心12.法国细菌学家卡默德和介兰自1907年起,经过13年努力发明了卡介苗:把驯化了的结核杆菌,接种到人体后,人体就会获得结核病的抵抗力。问:⑴从免疫学角度来看,卡介苗中含有的结核杆菌属于 ;从传染学角度来看,卡介苗中含有的结合杆菌属于 。⑵从预防传染病角度来看,上述措施属于 。⑶结核杆菌在人体中原始寄生部位是 ,其主要是通过 传播。⑷结核杆菌进入人体,能使B淋巴细胞产生 ,这种物质的成分是 。13.街头露天烧烤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而且设备简陋,容易导致肉类烤焦。在烧焦的肉类中含有一种强致癌物质:苯并芘,它的化学式是C20H12。
⑴癌是 形成的恶性肿瘤,其细胞特点是 。
⑵苯并芘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不间断分裂、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上皮细胞25214.关于爱滋病这一世界性的顽疾,你了解多少呢,下表是2000年
我国HIV通过血液传播的
统计表,据数据,请回答⑴你能否从数据中看出,
爱滋病在血液传播的三种
途径中 是主要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需拒绝 。
⑵你能不歧视爱滋病人吗? 。与他们握手会感染爱滋病吗? 。原因是什么? 。静脉注射毒品毒品能或不能不会爱滋病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输进带爱滋病毒的血液及血制品传染,单纯体表接触不传染15.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病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十天后,同时对甲、乙两组绵羊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绵羊全部死亡。请回答:
⑴此实验的原理是: 。
⑵实验中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现象属于 免疫。
⑶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对照抗原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16.夏季,青岛的海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但也有人因洗海水浴染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尝试解答下列小常识:
⑴这种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是 。
⑵如果家人中有患此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⑶教室中有同学患此病,应让其 ,从预防的角度看,目的是 。
⑶也许你接触过这样的患者,但未染病,可能的原因是体内产生了 ,这种物质其实是一种特殊的 所以患病期间加强营养,多吃 的食物。肉、奶等蛋白质含量高眼睑结膜与病人手帕、毛巾、洗脸盆分开隔离控制传染源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蛋白质?
⑴图(一)所示过
程属于 免疫,
图(二)所示过程
属于 免疫。
⑵图(二)的免疫
过程可以使人体在
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
⑶图(一)和图(二)免疫反应中死病毒和活病毒在上述反应中所起的相同作用是
。17.下图是人体对某种病毒感染产生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抗原物质自然人工健康18.目前, 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 )
A.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问题B19.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宫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D20.“好好对待每一种生物,这对大家都好!”这句生态保护的宣传广告反映出的生态观是 ( )
A.人是生物圈的统治者,有权处置任何一种生物
B.人类应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而不能加以利用
C.人类应充分地利用每种生物,这对人类有好处
D.人和各种生物都是生物圈的成员,彼此密不可分D2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A.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B.开发新能源,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
C.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
D.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C22.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被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结果。下列现象在地球变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是( )
①极地的冰将更多地融化;②海水的蒸发量将增多;③大气中水的含量将增大;④植物的生长将趋缓; ⑤海水中二氧化碳溶解度将升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A23.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绿色食品是指 (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2)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
(3)倡导“兔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BDC24.某校自然科学小组调查温州某城镇的环保情况发现,城市随人口的增长,住房、交通变得拥挤不堪。根据此情况请分析:
⑴城市随人口的增长,人均土地占有量变

⑵城市内汽车尾气增多且无风,气体没有被吹散,在光照下会导致 。
⑶居民住宅区附近的工地上彻夜工作的机器声给居民造成 污染噪声少光化学烟雾25.右图是温州市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第三次和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可以发现人口增长速度逐渐 (填“加快”或“减慢”),这是由于我国实行 政策的结果。
⑵人口普查属于(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全面调查
D.典型调查减慢计划生育C⑶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了一系列的后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资源和能源的人均占有量逐渐减少
B.人口的迅速增长使我们的环境污染加剧
C.人口的迅速增长阻滞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D.人多力量大,人口的快速增长可以加快经济发展
⑷要将温州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工业、港口、旅游城市,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坚持 和 两大基本国策,处理好人和 的关系,以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D 环境保护计划生育26.在西双版纳海拔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有着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有大量的热带植物种类,近几年的保护工作做得也非常好。但是,在自然环境下,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其原因是
。生物居住的区域内,生活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27.在美国南部,有一片草原用来养殖鹿。人们为了扩大鹿群,从1900年开始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虎、狮等。截止1910年,狼、虎、狮等捕食者被有效地消灭了。右图表示1900~1940年间鹿的群体所发生的变化,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鹿群在1900年~1920年
间,数量上升的原因是

⑵1921~1940年间鹿群
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⑶人类在美国南部的如此
行为将可能会对这片草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狼、虎等天敌的减少,使鹿大量繁殖28.2004年6月5日是第33个世界环境日,其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右图是珠江口附近海域污染状况图,从污染标准指数分析,珠江口附近海域的首要污染物是 ,这种污染物和磷大量排入珠江口后,会污染水体,导致水
体富营养化污染,形成赤
潮。为防止赤潮的发生,
保护海洋环境,我们在日
常生产和生活中可采取
等措施(一种即可)。
用无磷洗衣粉、工业及生活废水先治理再排放等氮29.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接触中,最有可能遭受病毒污染的是相关医务人员和特殊执法的公安人员等,这称为艾滋病职业暴露。专家指出职业暴露者“出事”也不用太紧张。在等待专家到来的同时可立即用肥皂和自来水冲洗感染部位,然后用消毒药水搽擦,因为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的抵抗力弱。艾滋病是属于 (填传染病类型)。职业暴露者属于 (填传染病流行的某个环节)。艾滋病病毒为什么不易在人体外存活? 。
艾滋病传播的三条途径是什么?
、 、 。 性传播疾病易感人群艾滋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性接触传播30.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限制》一书,报道了某些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模型从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自然资源以及工业污染的变化数值为依据,预测曲线变化如图,分析回答:⑴图中①~④曲线分别代表:
① ② 。
③ ④ 。
⑵从该曲线的发展趋势分
析,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人类应该要采取的三
条措施是
。自然资源粮食工业污染人口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31.一片小树林中,生活着许多种动植物,有一天,从外地迁来几只昆虫安家入户。下列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昆虫必须具有适应小树林环境的能力才能生存
B.这些昆虫已经成为其他生物的环境因素
C.这些昆虫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小树林的环境
D.小树林的环境会被这些昆虫改造掉D32.某乡镇有一个池塘, 塘中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 后来由于池塘附近办了一个小型化工厂,经常将污水排入池塘中,结果是池塘水质恶化,各种水生生物先后死亡。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⑴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池塘的这种变化说明池塘的 遭到了破坏。⑵造成这种破坏的原因是:化工厂污水的有毒物质对水质的影响,超过了池塘生态系统的 能力。⑶要池塘恢复本来的面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首先要恢复的生物应该是 。 生态平衡自动调节或自净化工厂污染水生植物33.西部大开发必须注意改善和保护西部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如果外来因素对西部生态系统的干扰超过该生态系统的 时, 将遭到破坏,其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②近年来,采取禁止砍伐,封山育林的措施,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的 功能,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还能减轻长江中下游水患。 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自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