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拼音找出来。
潺潺(chán)
吝啬(sè)
飞溅(jiàn)
涟漪(qī)
2.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太阳所反映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晃动着。
A.水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纹。
B.有些草早已从水下结出来了,现在立在溪流中频频点头。
C.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
D.它们都变成了我的,就像是我亲手种的一样。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①chán
chán
流水
②水上lián
yī
③枯叶sù
sù
④黑黑的kē
dǒu
1.选词填空。
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这边一片哗哗声,那小湖上却悄悄地泛着(波纹、涟漪、波浪),密集的小白杨树被冲歪在水下。
②我在树根之间坐了下去,紧靠在树干上,举目望那(温暖、温和、和煦)的太阳,于是,我的梦魂萦绕的时刻翩然而至。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吝啬涟漪 干hé 和xù
3.解释下列词语。
a.涟漪
b.乏味
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障碍:
毫不在乎:
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港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这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为人类和平利用大洋资源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词语。
干涸:
纹丝不动:
7.下面一段话中标序号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在原文上改正。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萎缩。(1)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2)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8.这条小溪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请你送它几句赠言,你会对它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
B.原来,这是200多年前,引自锡兰国(今名斯里兰卡)的两棵菩提树。
C.寺内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
D.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鼎湖山的森林,虽经历代变迁而未遭大的破坏,还有赖于庆云寺的保护。
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资金匮乏,二是人才紧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
B.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日本大坂举行的第46届乒乓赛上,我国男女健儿奋力拼搏,一举囊括全部七项冠军。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景色的赞美上,而是归结到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开头一段却首先写山中蒙蒙的细雨和雾气,这是因为雨和雾遮挡了视线,“眼不见,耳则愈灵”,突出了本文“听泉”的特点。
C.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但文中却用大量的文字写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这是因为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都和佛教有关,这样写更能衬托出鼎湖山环境的清静,突出“听泉”的特点。
D.课文写景之中注意显示自己感情嬗变的历程:有些怅然——萌生爱意——“顿生雀跃之心”——听中悟理——美好祝愿。
听泉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流出来,跌扑回环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的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华彦钧),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器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了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与阿炳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来,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啊是啊,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松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戏水草。斗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淡淡的哀伤。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该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与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注】华彦钧(1893—1950)现代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出身贫寒,做过道士和吹鼓手,后沦为流浪艺人。传谱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琵琶曲《昭君出塞》《大浪淘沙》等。
1.(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
2.杨荫浏先生把阿炳弹奏这支曲子取名为《二泉映月》原因是什么?分三点说明。
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从《听泉》一文中,我们听出了《二泉映月》清丽、柔婉、摇人心旌的美妙旋律,更听到了一支完全用心去感受的乐章,那是创造与发现的合奏,是两颗音乐的心灵相遇之后产生的恒久的共鸣。
B.小泽征尔说《二泉映月》应该跪下来听,这是对净化人们心灵音乐创造者的虔敬和感激,也是对这首“只应天上有”的中国名曲的极大赞誉。
C.文章用寻访、谈心、谈艺、谈琴、录音、取题等来详细地描述杨荫浏抢救并传播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的过程。
D.《二泉映月》表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旋律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伤”,是他对自己身世的诉说。
E.文章除了运用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外,还运用了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二泉映月》的旋律之美,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第二课时
基础攻坚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肇②怅惘③yíng④清lǎng。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引我假想顿生雀跃寻声而去盘旋曲折伸手欲缆。
错别字:。
改正:。
3.给下列词语注音。
泠泠淙淙怅惘汩汩。
1.从《鼎湖山听泉》一文的结构来看,它是由两条线索交织写就的:一条是游览顺序,另一条是。后者从,,,这些词语的运用中可以看出。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
②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
③眼不见,耳则愈灵。
④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
⑤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
⑥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青纱遮面,看不真切。
⑦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蹦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⑧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
A.④①⑥⑧⑤③②⑦
B.④①⑤②⑧⑥③⑦
C.④①⑧⑥⑤②③⑦
D.④①⑤⑧⑥③②⑦
3.下列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______,无处不______。山间林密,泉_____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______过亮亮一______,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A.鸣涌在闪潭
B.有响隐闪泓
C.涌鸣隐闪泓
D.鸣涌隐掠汪
4.本文作者是,主要有作品有散文集《
》报告文学集《
》。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①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a,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b,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c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d
,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儡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②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③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1.根据上下文内容,请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句子。
a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用乐声来比喻泉声,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1.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
B.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
C.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
D.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
2.按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句话。
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
3.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1.答案:qī
解析:分析:漪应是yī不能写成qī,注意声母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答案:C
解析:分析:A、B、D
都是拟人,只有C是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3、答案:潺潺|涟漪|簌簌|蝌蚪
解析:分析:潺潺的部首不要写错,涟漪不能写成连奇。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字形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课堂探究
1.答案:涟漪|和煦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结合诗句与作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点评: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根据人物的性格和事迹,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2、答案:lìn|sè|yī
涸|煦
解析:分析:“啬”不要写成qiáng;“漪”
不要写成qí;,“涸”不要写成固。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3、答案:细小的波纹。|没有趣味;缺少情趣。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4、答案: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阻碍。|毫不在乎:一点儿也不在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5、答案: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
解析:分析:考查新闻内容的概括。概括时抓住导语,就是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按照谁怎样结果如何概括。
点评:新闻内容的概括,要按照方法来写,谁怎样结果如何。
6、答案:河道、池塘等)没水了。|一点儿也不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7、答案:删掉“大约”与“左右。|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解析:分析:“大约”与“左右”重复,删掉其中一个。|“强烈增加”搭配不当,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8、答案:应该是赞扬、鼓励的话语。
解析:分析: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对小溪提出表扬,鼓励性的话语即可,语言要通顺。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合理表述即可。
当堂达标训练:
1.答案:C
解析:分析:C(“千人锅”是一个特别的称谓,应该加引号)。
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2.答案:D
解析:分析:A“抓好”与“三项工作:一是资金匮乏,二是人才紧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搭配不当,造成语意相悖。应将“抓好”改为“解决”;
B造成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应将“能否”删去。C项“囊括与全部”意思重复,D项是正确的。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3.答案:D
解析:分析:通过课文句子来体会作者情感变化,作者游鼎湖山,惟钟于“听泉”,因为泉声带来了作者情感上的愉悦享受。文章开始写自己“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江没有得到浏览之趣,到鼎湖山时,不仅时近黄昏,且雨虽歇,雾却浓,不能尽视觉之一娱,但“泠泠淙淙”“极清朗”的泉声却热情迎客,“扑面而来”,引发作者快意的联想,“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先前游兴未足的感受一变而为“顿生雀跃之心”,而且“身不由已,循声而去”,愉快的情感,及至作者见泉影,“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说它像自己的爱女;再闻泉声,说“是孩子如铃的笑语”,说幽曲山径,青翠林木,“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喜爱之情溢于言表。D项听中悟理不算情感变化。
点评:此题考查文章的线索。通过课文句子来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课后能力提升:
1.答案:因为我们多数人没有用心灵去抚摸自然,感受自然。
解析:这里的“盲人”应该是特指心灵缺少敏感,感受能力不强的人,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双目失明的人。”
点评:理解词语要结合语境来理解。既要注意词语本义又要弄清引申义。
2.答案:①这支曲子用的是回旋曲式(曲子如泉水回环悠扬,让人回味品咂)。②能感受到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和对生命自然的热爱。③曲中淡淡的哀伤如泉水轻咽。
解析:注意按照题目要求去筛选相关的语句,然后再分点概括陈述。
点评:解答此题要按照题目来仔细梳理内容,筛选相关语句,分条概括陈述。
3.答案:CD
解析:C项中“详细地描述”一说不恰当,因为文中对这一过程写得较简略。D项中“是他对自己身世的诉说”过于坐实。
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1.答案:zhào|wǎng|楹|朗
解析:分析:zhào不能写成jin,wǎng不能写成wǎn,与“朗字形相近的字有狼、郎等,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字形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答案:假|暇|缆|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汉字都是音同形不同,选择汉字时要结合语境,如“假”和“瑕”部首不同,拼音也不同。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的字形容易混淆,要结合语境加以辨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3.答案:línglíng|cóngcóng|chàngwǎng|gǔgǔ
解析:分析:líng不能写成lín,cóng不能写成zóng。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字形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课堂探究:
1.答案:时间顺序|黄昏|晚饭后|入夜|又一夜。
解析:分析:做此题时要注意抓住文中的词语已近黄昏、晚饭后、入夜、又一夜。
点评:解答此题用倒推法,先找词语在回答顺序。
2.答案:D
解析:分析:句子排序要梳理清句子间的关系,本题按照由远及近,地点转换来安排的。
点评:句子排序要知道写作的顺序,由远及近,由总到分等来考虑。
3.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
点评: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本题要求填的都是动词,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4.答案:谢大光|《落花》|《天鹅之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谢光大的相关常识,他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散文作品,所以有必要要求学生识记他的相关知识点。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当堂达标训练:
1.答案:柔曼|清脆|厚重|雄浑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多读文章,养成熟练的语感。
点评: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本题要求填的都是动词,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2.答案:用几种乐声比喻泉声,写出泉声的层次变化。
解析:由“如提琴者”“如弹拨者”“倍司轰响者”可知是比喻修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课后能力拓展:
1.答案:A
解析:分析:这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都是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2.答案:示例:未经历缺衣少食的酸楚,哪会体会到丰衣足食的幸福!
解析:分析:要搞清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并要注意语言的组织,既要生动形象,又要内含丰富。
点评:注意要按照例句的结构和写作手法的特点仿写,依照例句中的喻体拟作同类的事物作仿句喻体,注意第二分句要承接前句的比喻义陈述,句子要连贯。
3.答案:苏州的美是古典的,苏州的美是含蓄的,苏州的美是多样的。
解析:用排比修辞手法写出苏州的美。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
基础知识达标
课堂探究
当堂达标训练
课后能力提升
基础知识达标
课堂探究
当堂达标训练
课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