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第2课时习题
基础题
1.填空
1、影子产生的条件为( )和( )。
2、影子与太阳运动的方向( )。
3、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 )。
4、夜间活动的动物有( )、( )等,
白天活动的动物有( )、( )等。
5、( )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是利用( )照射指针投影在刻度盘上。
综合题
1.判断
(1)所有的动物都是在白天开放。 ( )
(2)只有人才有生物钟。 ( )
(3)猫头鹰只在白天活动。 ( )
(4)动物也有随昼夜变化的生物钟。( )
提高题
说一下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的事项?
2.搜集资料
搜集有关昼夜交替对动植物影响的资料。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填空
(1)透明物体 光
(2)相反
(3)行为
(4)猫头鹰 刺猬 狗 鸡
(5)日晷 晷针
综合题
1.判断
(1)×
(2)×
(3)×
(4)√
提高题
1.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的事项:
(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动小动物。(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2.搜集资料
答案略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学案——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2.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3.能观察记录动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
学习过程
1.课前搜集日常所见动物的图片。(自己及借小朋友的、上网搜集等)
录像、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2.观察现象,提出疑问
思考自己的作息时间和什么有关?
3.记录学习,搜集结论
通过观看多媒体刺猬、狗的作息,了解这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想一想,你还知道那些动物作息受昼夜影响?
4.交流总结,解决疑问
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5.总结学习,感悟升华
了解光是影响动物行为的重要因素。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2.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3.能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
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教学难点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教学方法
课件演示、交流讨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板书课题)
新课学习
添加学生课前完成‘导学’作业中的典型成果。
师: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生:白天学习工作,晚上休息。
师:下列哪些动物是夜行动物?
生:猫头鹰、刺猬。
演示刺猬和狗的生活作息。学生观看学习。
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作息习惯?
生1:白天活动的动物:老虎,大象,牛,羊,鸡,鸭,鱼,猪,鹿、蝴蝶、蜜蜂等很多。
生2:晚上活动的动物:刺猬、蛾、蝎子,猫,蝙蝠,老鼠,猫头鹰,刺猬,河马是晚上出水觅食的,萤火虫,独角犀等。
师: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生:……
师:动物作息习惯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光是影响动物行为的重要因素,很多动物的活动都与光照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 各种动物的活动行为都与一定强度光的照明有关。有的动物适应弱光的生活方式,称为夜行性动物。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条件,称为昼行性动物。
师:动物有许多活动都和光线有关。鸟类醒来和鸣叫与光照强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不同季节便有鸣叫时间的不同变化;蝗虫迁飞时如果遇到太阳被云遮住,立即停止飞行;金龟子在日落后五六分钟出现。这些都说明光照对动物行为的作用。
师: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
随堂练习
1、影子产生的条件为( 透明物体 )和( 光 )。
2、影子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
3、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 行为)。
4、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 刺猬)等,
白天活动的动物有( 狗 )、( 鸡 )等。
5、( 日晷 )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是利用( 晷针)照射指针投影在刻度盘上。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给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积极点评。
作业布置
搜集昼夜对动植物影响的资料。
板书设计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2
光是影响动物行为的重要因素,很多动物的活动都与光照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件16张PPT。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年级上册第5课第1单元导入新课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第2课时新课导入 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新课学习添加学生课前完成‘导学’作业中的典型成果。昼夜对人的影响新课学习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白天工作学习
晚上休息讨论:下列哪些动物是夜行动物?新课学习 昼夜对动物的影响刺猬喜静怕光昼伏夜出
新课学习狗白天活动晚上休息新课学习 昼夜对动物的影响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作息习惯? 晚上活动的动物:刺猬、蛾、蝎子,猫,蝙蝠,老鼠,猫头鹰,刺猬,河马是晚上出水觅食的,萤火虫,独角犀等。新课学习 白天活动的动物:老虎,大象,牛,羊,鸡,鸭,鱼,猪,鹿、蝴蝶、蜜蜂等很多。 光是影响动物行为的重要因素,很多动物的活动都与光照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课学习动物作息习惯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新课学习 各种动物的活动行为都与一定强度光的照明有关。有的动物适应弱光的生活方式,称为夜行性动物。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条件,称为昼行性动物。新课学习 动物有许多活动都和光线有关。鸟类醒来和鸣叫与光照强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不同季节便有鸣叫时间的不同变化;蝗虫迁飞时如果遇到太阳被云遮住,立即停止飞行;金龟子在日落后五六分钟出现。这些都说明光照对动物行为的作用。新课学习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随堂练习1、影子产生的条件为( )和( )。
2、影子与太阳运动的方向( )。
3、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 )。
4、夜间活动的动物有( )、( )等,
白天活动的动物有( )、( )等。
5、( )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是利用( )照射指针投影在刻度盘上。
总结提升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把你的收获给同学们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