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乘法除法》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式的定义、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内容特点,考虑到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3.情感目标: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确立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理解
2、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
一、复习回顾
1、化简:(1) (2)
设计意图:当分子与分母是单项式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约分化简;但当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时候,就要先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约去公因式化简,所以设计这一题考查学生对约分的定义的理解,约分一定要求在分子与分母是乘法的状态下才能进行。
2、计算:
(1) (2)
3、思考:(1)说出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数除以分数,把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与被除数相乘.
(2)试一试计算:猜一猜: ;
你能总结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吗?与同伴交流。
,
二、小组讨论与归纳
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你能得到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设计意图:通过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帮助学生回顾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让学生体会一下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而讨论归纳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三、例题学习,计算:
例题1:(1)
例题2(1)
注意:计算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
四、巩固练习,计算:化简:(1) (2) (3) (4)
5、先观察下面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与第1到第4题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做一做:
尝试之后老师提问:
1、按法则来做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你是先做乘法运算吗?
2、分子与分母能进行约分吗?
3、总结:当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应注意哪些细节?
五、例题学习,计算:
1、 2、
注意:当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时:(1)乘法运算步骤是,①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②约分
(2)除法的运算步骤是,把除式中的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其它与乘法运算步骤相同。
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中有多项式,①先分解因式;②如果分子与分母有公因式,先约分再计算.③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的符号是负号时,应把负号提到分式的前面.
最后的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式.
六、巩固练习与测评
计算下列各式:
1、 2、 3、
4、
七、布置作业
课件13张PPT。分式的乘除法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
2、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一、复习回顾1、化简(1) (2)2、计算 (1)(2)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分数除以分数,把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与被除数相乘.猜一猜 两个分式相乘,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用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将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用符号语言表达:合作学习例题(1)(2)练习:1.计算下列各式:
.(7)先观察下面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与第(1)到第(6)题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做一做:分子分母都是
多项式!解:分解因式约分解: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分解因式约分负号提到分式的前面计算下列各式:=1 小结
(1)分式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2)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的解题步骤是:
①将原分式中含同一字母的各多项式按降幂(或升幂)排列;在乘除过程中遇到整式则视其为分母为1,分子为这个整式的分式;
②把各分式中分子或分母里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③应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注意:结果为最简分式或整式.)志当存高远
祝同学们学有所成!《分式的乘除法》教学反思
学生前面已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对学好本课时内容有一定的帮助。八年级学生有一定逻辑推理能力、代数式的运算的能力,但数与式的差别也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乘除法运算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在分式的乘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在观察、类比、猜想、尝试当一系列思想活动中发现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代数表达能力、运算能力和有理的思考问题能力。 这堂课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一堂新授课。
一、教材处理?
分式乘除法类比分数乘除法,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法学法?
对于这堂课,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学、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自学检测明确了法则,达到了预计的目标,分层训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计,效果非常好。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易错点都找得挺准。整个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对分式的乘除法进行了训练,避免了教师一种讲法部分学生不理解的尴尬,既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三、不足之处?
1.对基础差的学生关注不够,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可是由于在课堂上需要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另外在课堂上时间也是一个原因,如果是小班型授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2.对于错误的处理方法需要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合理教育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协作获得双赢。
《分式的乘除法》评测练习
1、已知,则分式的值是( )
A、 B、 C、 D、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