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目标】
1.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
2.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自主探究】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原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2.表现:①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_______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②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组织工会,开办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出版______________,马克思主义开始与__________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早期组织: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________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_____、_____、_____等地也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中共“一大”
(1)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
(2)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3位。共产国际代表________等出席了会议。(3)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_。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________了。
3.中共“二大”
(1)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
(2)内容: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___,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______,推翻_________,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_____________。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_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领导: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____________,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概况:从_______年初到_______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______年____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了顶峰。
【合作探究】
1. 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在中国传播的?涌现出哪些先进代表人物?
2. 阅读教材65页第一段——66页第一、二、三段。找出有关中共一大的相关信息。
【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一、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劳动补习学校;工人识字班;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中国工人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陈独秀;北京、长沙、武汉。
2.(1)1921年7月;上海。(2)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马林。(3)资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陈独秀。(4)焕然一新。
3. (1)1922年7月;上海。(2)建设共产主义;军阀;帝国主义;民主共和国;反帝反封建。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 1922;1923;1923;2;京汉铁路总工会;“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吴佩孚。
【合作探究】
1.传播:(1)1917年,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2)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等。
师:(总结)五四运动时期,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 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马林等。
内容:①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确定党的工作中心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③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总书记。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拓展延伸】
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4)新的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5)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基础达标】
1.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
2.“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求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的结束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 “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 )
A.1840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49年
4.他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是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毛泽东
5.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所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 )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和科学 D.共产主义
6.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
A.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B.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确定了党的主要任务是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7.右图是今上海市业兴路76号的建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最后一天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这次大会( )
A.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始
B.开启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中国共产党为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而成立的领导机关是( )
A.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B.中国同盟会
C.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D.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0.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进行镇压并酿成惨案的军阀是( )
A.张作霖 B.吴佩孚 C.段祺瑞 D.冯国璋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又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
(1)根据材料,判断这次“大会”是指 ,发生于 年。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次“大会”参会人员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次“大会”重要历史意义的认识。
【能力提升】
12.开天辟地,换新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图说历史】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反映的地点分别在哪里?它们与中国历史上哪件大事有关?用两个词语概括其历史意义。
(2)与“开天辟地”大事有关的重要人物是“南陈北李”, 请问“南陈北李”指的是谁?他们与“开天辟地”大事有什么关系?
【史料再现】
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毛泽东选集
(3)请结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史实,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参考答案:
1.C 解析: 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的人物是李大钊。
2. D
3. C
4.B解析: 李大钊、胡适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中共一大陈独秀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故选B。
5. D
6.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1961年”,可知“四十年前的会议”是中共一大。A、B、D三项都是中共一大的决议,C是中共二大的内容,故选C。
7. C 8. A 9.D 10.B
11.(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2)地域分布特点:国内代表来自地区较广泛;既有国内代表也有国际代表。(3)内容:①通过党纲,确定当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③成立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4)认识: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表明中国开始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2.答案:(1)上海、浙江嘉兴南湖。大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2)陈独秀、李大钊。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3)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新的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识读《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历史图文资料,讲解历史图文资料,讲解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运用自学、质疑、分组讨论法,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走向了繁荣富强。
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难点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师生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情境引入 近期众多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十九大盛会使用头版头条、图文并茂及滚动播出形式进行了报道同学们,你可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之后中国革命又出现了哪些崭新的面貌呢?今天就上我们一起走近那段峥嵘岁月,共同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自主探究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中的“自主探究”部分。(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求学生将主要知识点在课本上划出,标记有疑问的知识点) 师:明确做题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并完成学案自主探究问题。生:速读课文,完成自主题,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阅读教材63页第一段——64页整个正文部分,请找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在中国传播的?涌现出哪些先进代表人物?②阶级基础:师:展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无产阶级成长和工人运动对比表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1919年工人人数60万200万左右罢工次数65次左右130多次规模几百人几千人斗争的形式分散斗争同盟罢工、联合斗争斗争目标多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的经济斗争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工人阶级发生了什么变化?3.组织基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思考: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快速发展及其活动,表明了什么?4.出示表格,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外部条件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阅读教材65页第一段——66页第一、二、三段。1.找出有关中共一大的相关信息。2.请大家思考一下,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会被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回答。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4.找出有关中共二大的相关信息。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了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做出了哪些努力?2师.出示材料:在汉口,2月7日当夜,天降大雪,反动军警把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绑在江岸车站站台的木桩上,让他下令复工,遭到断然拒绝,林祥谦英勇就义。这场气壮山河的工人运动是怎样进行的?结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 生:阅读教材,讨论、发言1.传播:(1)1917年,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2)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涌现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等。师:(总结)五四运动时期,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生:(讨论、发言)师:(总结)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在不断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 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生:讨论、发言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师:(引导)它表明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条件成熟了。学生讨论、归纳回答师总结: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生:读书,找出中共一大相关信息: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马林等。内容:①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确定党的工作中心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③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总书记。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生回顾旧知,讨论答:陈独秀因为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并且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师总结: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呢?生读书归纳: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师:中共一大工作内容还有一些局限,中共二大的召开就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生:读书,列表格归纳时间地点1922年7月, 上海奋斗目标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生: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从1922—1923年春,领导了大小工人罢工100多次。其中以京汉大罢工最为著名。生读书,结合材料,讨论,总结:时间:1923年2月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结果: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意义: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学生回答: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经验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师总结: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投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人民大革命洪流。
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4)新的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5)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反思完善
教后反思(共22张PPT)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近期众多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十九大盛会使用头版头条、图文并茂及滚动播出形式进行了报道。同学们,你可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之后中国革命又出现了哪些崭新的面貌呢?今天就上我们一起走近那段峥嵘岁月,共同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历史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在中国传播的?涌现出哪些先进代表人物?
传播 (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2)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3) 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4)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李大钊
陈独秀
李大钊
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天津的觉悟社
长沙的新民学会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长辛店劳动补习所旧址
10万人
120万人
195万人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工人数量
2.阶级基础——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中国工人阶级发生了什么变化?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在不断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快速发展及其活动,表明了什么?
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条件成熟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召开
时间
地点
代表
意义
【概况】
1921年7月
上海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马林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①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工作中心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③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总书记。
【内容】
中共一大会址
望志路106号
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只游船上举行
中共“一大”召开(1921.7.23--31)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中共一大代表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讨论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历史意义】
时间地点
最终目标
最低纲领
意义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 上海
建设共产主义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了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做出了哪些努力?
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从1922—1923年春,领导了大小工人罢工100多次。其中以京汉大罢工最为著名。
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时间
1923年2月
口号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结果
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
意义
教训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
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材料:在汉口,2月7日当夜,天降大雪,反动军警把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绑在江岸车站站台的木桩上,让他下令复工,遭到断然拒绝,林祥谦英勇就义
林祥谦英勇就义
施洋
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
(4)新的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5)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反思完善】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