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30 17:36:16

文档简介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列举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百团大战。
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自主探究】
一、平型关大捷
1、1937年9月,八路军 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 一带隐蔽设伏,全歼日军1000多人。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 挺进敌后,建立 ,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晋察冀、 、 、山东、 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 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采取 、 、 、“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根据地建立 ,实行 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与 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百团大战
为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 ”,依托 、 ,对抗战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1940年,为粉碎日军的“ ”和封锁,在 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 ”。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 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 作战。
【合作探究】
1. 观看《平型关大捷》视频,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归纳相关知识点。
2.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根据地?有何影响?
3.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击毙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个,并缴获大量武器。
请结合上述内容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
【拓展延伸】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是什么?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一、1.一一五师;平型关。2.平型关大捷。二、1.新四军;抗日根据地。2.晋绥;晋冀豫;苏南;延安。3.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4.抗日民主政权;减租减息。5.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三、1.囚笼政策;公路;铁路。2.扫荡;彭德怀;百团大战;日伪据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反“扫荡”
【合作探究】
1.
时间
1937年9月
部队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指挥者
林彪
战绩
歼灭日军1 000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意义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措施: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影响: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3. ①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②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③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④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⑤百团大战给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活动以沉重打击。
【拓展延伸】
①抗战路线不同:前者片面抗战路线;后者是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②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③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后者在日本占领区。
④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
⑤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抗战初期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后者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基础达标】
1.某班举行历史知识竞竞赛,右图屏幕提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
2.对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①作者站在共产党立场,赞成共产党的抗战政策 ②作者站在国民党立场,反对共产党的抗战政策 ③反映的可能是1938年的历史现象 ④敌后战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3.铭记历史,我们才能珍惜今天。如果我们要建一个纪念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浴血抗战的博物馆,馆址最好选在( )
A北京 B.南京 C.重庆 D.延安
4.右图是抗日根据地军民采用地雷战打击日军的情景,除此之外,它们还采取了哪些有效的作战战法( )
① 地道战 ②夜袭战 ③伏击战 ④“麻雀战”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一切土地归抗日民主政府所有
C.减租减息
D.组织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6.日本帝国主义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封锁政策是( )
A.“清乡”政策 B.“以华制华”政策
C.“同化”政策 D.囚笼政策
7.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
时间
指挥者
规模
战绩
1940年8---12月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105个团
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
8.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役( )
①规模大,战绩辉煌 ②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③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④提高了国民党的威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面两幅战役地图,从中能提取到这两场战役的相同点有( )

①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②都是彭德怀指挥领导的 ③都是八路军组织发起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战场
A.①② B.②③ C.② D.③④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战役是由谁指挥的?战场战役发生在什么时间?

(2)识读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它反映的是哪一战役的场景?该战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从图片可以看出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3)上述两场战役在意义上有何相同之处?
【能力提升】
11.根据下列简图回答问题。
(1)填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
(2)简图中的E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参考答案:
1.A 解析: 1937年9月,八路军115五师在山西平型关东侧伏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史称“平型关大捷”。故选A。
2.B
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再现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所以D符合题意。
4.C 5.C 6.D 7. C
8.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分析判断能力。百团大战提高的是共产党的威望,因为百团大战属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作战,所以排除④,C正确。
9.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由图中文字信息和作战概况,可判断左图反映的是平型关大捷,右图是百团大战形势图,分析选项③、④正确。
10.答案:(1)李宗仁。1938年3月。
(2)百团大战。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3)都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11.答案:(1)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C:台儿庄战役;D:南京大屠杀;E:百团大战。(2)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任务】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的情况。能够对历史史实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过程与
方法
识读《平型关战斗示意图》《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百团大战形式示意图》等地图,提高通过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人士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重点
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百团大战
难点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师生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电影《太行山上》集中表现了自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期间,从平型关大捷、阳明堡战役到黄土岭战役等战役,正面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了巨大的战绩,抗日根据地也日益发展壮大,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成为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
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自主
探究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求学生将主要知识点在课本上划出,标记有疑问的知识点)
师:明确做题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并完成学案自主探究问题。
生:速读课文,完成自主题,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平型关大捷
阅读教材100页正文:
1.播放《平型关大捷》视频,引导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归纳相关知识点。
2.出示材料:
国民党政府称:“此为华军在平绥线之空前胜利。它给予在侵华以来横冲直撞的日军沉重的打击,尤其因为打击的是日军的王牌师团,因此这个打击对日军特别沉重,也就特别有意义。”
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阅读教材101页正文:
1.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①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
②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在哪里?
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如何开展抗日斗争?(出示地雷战等图片)
2.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根据地?有何影响?
3.敌后战场在抗战时期起到了什么作用?
百团大战
阅读教材102页正文
1.播放《百团大战》视频,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百团大战的相关信息
2.师展示相关史事: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击毙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个,并缴获大量武器。
请结合上述内容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
师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生:看视频,阅读教材,归纳整理,完成下表:
时间
1937年9月
部队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指挥者
林彪
战绩
歼灭日军1 000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意义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师引导生结合当时的国内抗战战况来讨论、分析,生各抒己见,师点拨归纳:
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
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师: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生观察地图,结合教材回答:
①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②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③抗日根据地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师: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
学生读书、归纳总结:
师强调: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减租减租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增加了抗战的力量。
生读书口答: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师:经过发展,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在占领区的统治。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为了打破封锁,八路军发动了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生看视频,研读教材,归纳总结:
①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②时间:1940年下半年。
③规模:100多个团。
④指挥员:彭德怀。
⑤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⑥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
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②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③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④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⑤百团大战给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活动以沉重打击。
拓展延伸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
①抗战路线不同:前者片面抗战路线;后者是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②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
③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后者在日本占领区。
④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
⑤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抗战初期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后者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
反思完善
教后反思
课件19张PPT。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电影《太行山上》集中表现了自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期间,从平型关大捷、阳明堡战役到黄土岭战役等战役,正面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了巨大的战绩,抗日根据地也日益发展壮大,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成为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一、平型关大捷天 津北平大同平型关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林彪歼灭日军1000多人【概况】 国民党政府称:“此为华军在平绥线之空前胜利。它给予在侵华以来横冲直撞的日军沉重的打击,尤其因为打击的是日军的王牌师团,因此这个打击对日军特别沉重,也就特别有意义。” 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材料 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延安【概况】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军民的抗日战争】 形式 抗日根据地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战法 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地雷战地道战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
的土地政策【巩固抗日根据地】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作用】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一、百团大战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概况】时间 规模 目标地位目的指挥员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军发动的一场大
规模进攻。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
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彭德怀100多个团1940年下半年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击毙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个,并缴获大量武器。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百团大战给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活动以沉重打击。【意义】 请结合上述内容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拓展延伸】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抗战路线不同 前者片面抗战路线;后者是执行的全面
抗战路线。
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 前者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后者
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
战场范围不同 前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后者在日本占领区。
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 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后者是小
规模的伏击战。
战略地位不同 前者在抗战初期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
后者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反思完善】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