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23课 内战爆发(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第23课 内战爆发(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30 17:46:44

文档简介

第23课 内战爆发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
难点:内战爆发后两党实力与战争结果的反差和出现这一反差的原因。
【自主探究】
重庆谈判
1、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 到重庆面商国家大事。其目的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 身上。
2、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 ,即“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 为基础,建设 的新中国;召开 ,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3、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再一次确定了 的方针。 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1、1946年6月,蒋介石全力进攻 ,发动了全面内战。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 ,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2、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 与 的重点进攻。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 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
2、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制定了以 为主要方式,以 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3、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 ,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 先后取得 、 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 消灭国民党 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 的重点进攻。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 结合教材第一段,回答问题:
材料: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
(1)重庆谈判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重庆谈判是一场“鸿门宴”,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却不顾个人安危,去重庆谈判,说明了什么?
2. 阅读教材“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一目内容,归纳中共中央制定的作战方式、目标、方针分别是什么?解放区军民在具体实践中是怎样应用的?取得了怎样的战果?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一、1.毛泽东;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中国共产党。2.《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独立、自由和富强;政治协商会议。3.和平建国;重庆谈判。
二、1.中原解放区;张家口。2.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三、1.敌强我弱;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2.运动战;歼灭敌人有生力量。3.延安;西北野战军;青华砭;沙家店;孟良崮;山东解放区
【合作探究】
1. 重庆谈判国民党目的:一方面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说明: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作战方式: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实践及战果:(1)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全面进攻。(2)转战陕北,粉碎对陕北的重点进攻。(3)孟良崮战役,打退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第23课 内战爆发
【基础达标】
1.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 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2.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右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右图是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本次谈判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
A.联合进行北伐战争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和平问题
4.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 通过了《共同纲领》
C. 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签署了《双十协定》
5.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受到普遍欢迎,主要原因是( )
A.签订了《双十协定》,停止内战? B.出现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局面? C.通过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D.解决了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
6.毛泽东一次出行前指示:“党内绝对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希望国民党发善心,它是不会发善心的。”下列事件证实了毛泽东论断的是 ( )
A.“双十协定”的签订 B.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
C.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围剿” D.蒋介石亲赴西安督促张、杨剿灭红军
7.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过程中,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
A.打退国民党军队的各自进攻 B.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C.抢占重要战略要地 D.争夺城市和道路交通线
8.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兵团领导干部说:“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毛泽东此时离开延安开始( )
A.前往北京 B.转战陕北 C.挺进中原 D.主力决战
9.1947年,陈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整编七十四师的战役是( )
A.青化砭战役 B.羊马河战役 C.孟良崮战役 D.沙家店战役
10.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观察上面“转战陕北示意图”,当时在陕北作战指挥者的是谁?西北野战军在他的率领下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
(2)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胜利的意义是什么?同一时期人民解放军还粉碎了国民党对哪一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能力提升】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材料二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电报:“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订大计……”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蒋介石电邀毛泽东的理由是什么?而其真实目的何在?
(3)对此,中共作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国共两党这次历史性的会晤,取得了什么成果?
(4)这次会晤并没有阻止战争的爆发,有人认为,这次谈判没有任何意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
1. A 2. B
3.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该历史现象发生在重庆谈判时期,即就是 1945 年。这一时期抗战已经胜利结束,摆在人民面前的就是实现国内和平,故 D 符合题意。
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倭寇投降”“ 特请先生惠临陪都”等信息,可判断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是指重庆谈判,其结果是国共双方签署了 “双十协定”。
5.C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对重庆谈判的理解,重庆谈判其实是蒋介石的一个阴谋。“双十协定”签订不久,蒋介石就违背“双十协定”, 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内战,从而证明了毛泽东论断的正确性。
7.B
8.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材料中“1947年3月18日”时间和“离开延安”等信息可知是转战陕北。
9.C
10.答案:(1)彭德怀;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2)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1.答案:(1)重庆谈判。 (2)理由:面商国家大计。 真实目的: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并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3)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成果:国共双方签署《会谈纪要》。(4)这种观点不正确。重庆谈判后,尽管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但是表达了中共追求和平民主的诚意,揭露了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的面目,必然会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
第23课 内战爆发

【教学任务】




知识与
能力
了解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等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坚持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思考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
方法
在分析讨论重庆谈判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解释和回答历史问题的方法;在师生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与讨论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有关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战局分析情况的表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⑴. 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重点
重庆谈判。
难点
内战爆发后两党实力与战争结果的反差和出现这一反差的原因。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2005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访问大陆,是国共领导人自1949年以来,近60年来的首度会面?,开启了“破冰之旅”?;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又会见了时任国民党主席的洪秀柱。这两件事情,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国共两党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同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国共敌对分裂的状态是如何形成的?在抗日战争中栉风沐雨、同仇敌忾的国共两党为什么在和平到来之际反而走向对峙和分裂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23课探究答案。
师:补充国共两党最近时期交往的材料,通过设问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明确本节所学内容。
自主
探究
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师:出示自主探究问题,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生:根据题目引导快速浏览教材,标注重要内容。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篇章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重庆谈判
【问题1】目的:
阅读材料, 结合教材第一段,回答问题:
材料: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
(1)重庆谈判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重庆谈判是一场“鸿门宴”,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却不顾个人安危,去重庆谈判,说明了什么?
【问题2】结果
阅读教材第二段,归纳重庆谈判的结果有哪些?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阅读教材第三段,讲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情况是怎样的?。
过渡:蒋介石策划的重庆谈判本来就是一场“鸿门宴”,其本质目的是为内战赢得准备时间。重庆谈判后不久,蒋介石就在1946年6月违背“双十协定”、合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了。
篇章二:黑云压城城欲摧
阅读教材“国民党发动内战”一目,找出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国民党全面进攻的目的、高潮和结果如何?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哪几个?
篇章三:守得云开见月明
【问题1】利用教材p111“相关史事”以表格形式归纳“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回答内战初期,哪方占优势?
【问题2】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如果你是一位军事指挥家,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呢?
【问题3】阅读教材“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一目内容,归纳中共中央制定的作战方式、目标、方针分别是什么?解放区军民在具体实践中是怎样应用的?取得了怎样的战果?

师:补充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答案。
生:按要求做题,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展示合作成果。
师:明确答案。
重庆谈判国民党目的:一方面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说明: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师:要求学生阅读,指导学生归纳。
生:阅读教材,归纳出谈判的结果:(1)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师:指导学生角色互换,自主讲解本目内容。
生: “我来当老师”。先让 “小老师”自告奋勇上台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师:点评学生交流情况。提示学生讲解包含的要素,如: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师:利用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学习。
生:根据导学题目,梳理知识点。
师:师生采用问答方式巩固记忆。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协议,围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进攻的目的:消灭解放区;高潮:战领张家口;结果:被粉碎。
重点进攻的解放区: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

师:提活动要求,指导绘图。
生:根据材料自主设计表格、分析表格,得出结论:国民党明显占据优势。
师:利用“长征的背景”作为反面材料,引导学生讨论。
生:讨论,自主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对学生的观点做简单评价。只要不是以卵击石的方法都要肯定。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
生:概况知识点,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学习。
师:明确答案。
作战方式: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实践及战果:(1)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全面进攻。(2)转战陕北,粉碎对陕北的重点进攻。(3)孟良崮战役,打退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拓展延伸
讨论:从实力上看,国民党明显占优势,但从结果上看,国民党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共产党先后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造成这种反差的因素有哪些?
师:利用“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和“解放区军民取得的战果”引导学生对比思考,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生:在分析的基础生,从战争性质、战略战术、军队士气讨论出问题答案。
师:强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与现实结合,读史明智。
反思完善
第23课 内战爆发

重庆谈判
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政协会议
爆发标志
内战爆发 国民党发动内战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战略战术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实践及战果
教后反思
课件23张PPT。第23课 内战爆发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这两件事情,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国共两党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同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历史上国共敌对分裂的状态是如何形成的?在抗日战争中栉风沐雨、同仇敌忾的国共两党为什么在和平到来之际反而走向对峙和分裂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23课探究答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一、重庆谈判【目的】 材料 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 1945年8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在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左三)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左一)的陪同下,偕周恩来(左四)、王若飞(左五)
飞往重庆。这是起飞前在延安机场合影。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 重庆谈判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国民党人民渴
望和平制造假象
争取民心内战准备
尚未完成赢得备
战时间假和平,真内战不去重庆共产党中蒋介石圈套去重庆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阴谋争和平,反内战国民党目的 一方面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
面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
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共产党的目的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重庆谈判是一场“鸿门宴”,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却不顾个人安危,去重庆谈判,说明了什么?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双十协定》 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结果】 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重庆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二、国民党发动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目的 消灭解放区;高潮 战领张家口;结果 被粉碎。
国民党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陕北山东







攻【力量对比】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信心】 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攻势,解放军采取怎样的策略最终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的?取得了怎样的战果?战略战术 自卫战争主要方式 运动战主要目标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战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自卫反击】战果
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全面进攻;转战陕北,粉碎对陕北的 重点进攻;孟良崮战役,打退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粟裕视察前线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130
万人430
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5
万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7年夏战略反攻时机成熟【战略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拓展延伸】 讨论 从实力上看,国民党明显占优势,但从结果上看,国民党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共产党先后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造成这种反差的因素有哪些? 从战争性质、战略战术、军队士气讨论出问题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与现实结合,读史明智。【反思完善】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