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5.1相交线教案(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5.1相交线教案(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31 14:35:00

文档简介

5.1.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理解对顶角的概念,会在图形中找出对顶角.
2. 掌握对顶角的性质,了解它的推证过程,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推理和计算.
3. 了解邻补角的概念,会在图形中找出邻补角,并会用它进行有关的推理或计算.
4. 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5. 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点
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性质.
教学难点
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21教育网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右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21cnjy.com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
学生口答:∠2和∠4也是对顶角.
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21·cn·jy·com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www.21-cn-jy.com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并口答为什么.
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l=∠3(同角的补角相等).
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
或写成:∵∠1=180°-∠2,∠3=180°-∠2(邻补角定义),
∴∠1=∠3(等量代换).
学生活动: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
解:∠3=∠1=40°(对顶角相等).
∠2=180°-40°=140°(邻补角定义).
∠4=∠2=140°(对顶角相等).
三、范例学习
学生活动:让学生把例题中∠1=40°换成其他条件,而结论不变,自编几道题.
名称
特征
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对顶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
③没有公共边
对顶角相等
都是两直线相交而成的角,都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都是成对出现
对顶角没有公共边而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两条直线相交时,一个有的对顶角有一个,而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
邻补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
③有一条公共边
邻补角互补
变式1:把∠l=40°变为∠2-∠1=40°
变式2:把∠1=40°变为∠2是∠l的3倍
变式3:把∠1=40°变为∠1∶∠2=2∶9
四、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表格中的结论均由学生自己口答填出.
五、布置作业
教材P3练习.
教学反思:
5.1.2 垂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理解垂线的性质,掌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结论.www.21-cn-jy.com
2. 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3. 经历观察、分析、概括、论述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2·1·c·n·j·y
4.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垂线,理解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用垂线定义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及垂线的画法.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教学内容
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垂直”两个字对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垂直的意义,垂线有什么性质,我们不一定都了解,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21·cn·jy·com
2. 学生观察教材P3图5.1-4并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b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中,应学生明白:当b的位置变化时,角α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α是直角是特殊情况. 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α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b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也就是都相等.21·世纪*教育网
3. 师生共同给出垂直定义
师生分清“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
4. 垂直的表示法
垂直用符号“⊥”来表示,结合教材图5.1-5说明“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则记为AB⊥CD,垂足为O,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www-2-1-cnjy-com
5. 简单应用
(1)学生观察教材P6图5.1-6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线条,并再举出生活中其他实例.
(2)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
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
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
二、画图实践,探究垂线的性质
1.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
(1)已知直线l(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l),画出直线l的垂线. 学生上黑板画出l的垂线后,教师追问:还能画出l的垂线吗?能画几条?21教育网
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明确直线l的垂线有无数多条.
教师再问:怎样才能确定直线l的垂线位置?
学生回答:在直线l上取一点A,过点A画l的垂线.
学生动手画出图形.
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经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从中你又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教师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所得两条结论合并成一条,并板书: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1cnjy.com
2. 变式训练:巩固垂线的概念和画法,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过点P画射线MN的垂线,Q为垂足;
(2)过点P画射线BN的垂线,交射线BN反向延长线于Q点;
(3)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AB延长线于Q点.
学生画完图后,教师归结: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三、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还学习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画法,并得出垂线一条性质,你能说出相关的内容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1.2 垂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展示教材图5.1-8,提出问题: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
二、新课教学
1. 垂线
(1)教师以问题串形式,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1 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什么最短的知识,还记得吗?
学生说出:两点间线段最短.
问题2:如果把渠道看成是线段,它的一个端点自然是P,那么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呢?把江河看成直线l,那么原问题就是怎么的数学问题.21cnjy.com
问题2 使学生能用数学眼光思考:在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2)教师演示教具,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在硬纸板上固定木条l,l外一点P,转动的木条a一端固定在点P.
使木条l与a相交,左右摆动木条a,l与a的交点A随之变化,线段PA长度也随之变化. PA最短时,a与l的位置关系如何?用三角尺检验.21·cn·jy·com
(3)学生画图操作,得出结论.
画出直线l,l外一点P;
过P点出PO⊥l,垂足为O;
点A1,A2,A3…在l上,连接PA,PA2,PA3…;
用叠合法或度量法比较PO,PA1,PA2,PA3…长短.
(4)师生交流,得出垂线的另一条性质.
教师板书: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或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关于垂线段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垂线段与垂线的区别联系;垂线段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2. 点到直线的距离
(1)师生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命名.
结合教材图5.1-9,深入认识垂线段PO:PO⊥l,∠POA=90°,O为垂足,垂线段PO的长度比其他线段PA1、PA2…都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按照两点间的距离给点到直线的距离命名,教师板书: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21教育网
在图5.1-9中,PO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其余结论PA、PA2…长度都不是点P到l的距离.
(2)练习
教材P6练习.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呢?
四、布置作业
教材P8习题5.1第6题、P9习题5.1第10题.
教学反思: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
1. 明确构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条件,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 结合图形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 通过变式或复杂图形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找到在千变万化的图形中的不变之处,能够抓住概念的重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 从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从图形变化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位置美. 2·1·c·n·j·y
5. 通过观察,探究“三线八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能力;发展图形观念,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重点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
教学难点
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两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四个角的位置关系及性质。
(在两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四个角的位置及大小关系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八个角的位置关系。)www.21-cn-jy.com
二、新课教学
如图,直线AB,CD与EF相交(也可以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八个角.那么,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21·世纪*教育网
(1)图中的∠1和∠5,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一方(上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www-2-1-cnjy-com
思考:∠2和∠6是同位角吗?图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同位角?标记出它们.
学生思考后回答:∠2和∠6是同位角. 图中的同位角还有∠4和∠8、∠3和∠7.
(2)再看∠3和∠5,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分别在直线EF两侧(∠3在直线EF左侧,∠5在直线EF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21·cn·jy·com
思考:图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内错角? 标记出它们.
学生思考后回答:∠4和∠6是内错角.
(3)图中∠3和∠6也都在直线AB,CD之间,但它们在直线EF的同一旁(左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21cnjy.com
思考:图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同旁内角? 标记出它们.
学生思考后回答:∠4和∠5是同旁内角.
思考:这三类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都不相邻即不存在公共顶点;(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截线)上。
三、实例探究
如下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
(1)∠1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角?为什么?
(2)如果∠1=∠4,那么∠1与∠2相等吗?∠1与∠3互补吗?为什么?
解:(1)∠1与∠2是内错角,因为∠1与∠2在直线DE,BC之间,在截线AB的两旁;
∠1与∠3是同旁内角,因为∠1与∠3在直线DE,BC之间,在截线AB的同旁;
∠1与∠4是同位角,因为∠1与∠4在直线DE,BC的同方向,在截线AB的同方向。
(2)如果∠1=∠4,又因为∠2=∠4,所以∠1=∠2;因为∠3+∠4=180°,又∠1=∠4,所以∠1+∠3=180°,即∠1与∠3互补。21教育网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教材P7“练习”第1、2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