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宇宙空间科学[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宇宙空间科学[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4-07 17: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江北区妙山中学 黄建刚
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单元:人类生存的地球 一、四季星空 1、识别大(小)熊座和北斗七星、北极星
例题1:下列图形中,属于大熊座的是( ) C2、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天文现象及阳历、阴历
①天文现象有:四季更替、二十四节气、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②阳历也叫公历,以地球公转为基础编制的历法。
③阴历也叫农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标准制成的历法.例题2:在有关时间单位中,1公历年有12个月,1农历月约有30天,1天24小时等,这些计时单位与某些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接近于( )
A、地球公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B、太阳自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C、太阳自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D3、月相变化规律
例题3:“2005年7月28日,乙酉年六月廿三,星期四”。
这一天出现的月相与下列诗句中表示的月相相似
的是(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楼上黄昏欲望时,玉梯横绝月如钩。 C4、了解日食、月食的成因 例题4:下列有关日食、月食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日食与月食可能发生在同一时间。
B、日食是太阳被地球遮掩的天象。
C、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时发生的天象。
D、月食是太阳被月球遮掩时的天象。
C二、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1、了解太阳基本概况 ①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②燃烧的气态星球,地球能量的主
要来源。
③其表面为光球(温度可达6000℃)
④太阳活动现象:日珥和太阳黑子
⑤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 引起地球磁场的压缩和膨胀
B、 扰动地球周围的电波通信
C、 使地球气候发生变化
2、了解月球基本概况 ①表面没有大气、水,昼夜温差大、
无生命。
②广布环形山
③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且周期都是27.3日,所以总是同
一面对着地球。
例题5:下列对月球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天和夜晚的温差达数百摄氏度。
B、经常可以听到陨石撞击月面产生的巨大的声音。
C、天空是蔚蓝色的,飘着一丝一丝的云。
D、火山不时地喷发,形成了月面众多的环形山 A3、太阳系 (1)构成
(2)行星运动情况:
①太阳
②九大行星及各自的卫星
③彗星及其它小天体
自身都在自转且自西
向东绕太阳公转
4、彗星的构成:彗核、彗发、彗尾(扁长的椭圆形)
如:哈雷彗星,回归周期76年
5、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①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②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
③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从而实现多人、多天航行和穿舱实验。 例题6:如图所示是太阳系部分行星轨道的示意图,根据
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水星,则C为_______ 。
 质量最大的行星为_______ 。(填字母)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
 和_______之间(填字母) 。
地球EED三、银河系和宇宙 1、了解银河系概况
①形状:侧看铁饼状(凸透镜),俯视漩涡状
②直径8万光年、年龄100亿年 2、宇宙由大量不同层次星系构成 ①各天体按体积大小排列为: 3、了解宇宙在大尺度分布上的特点:
①均匀 ②各向同性 ③无边 ④不断膨胀(多普勒效应) 行星 恒星 星团 星系
4、宇宙的演化 ①了解目前的主要理论:俄国伽莫夫的热大爆炸学说 ②了解热大爆炸证据:微波背景辐射 ③理解热大爆炸: A、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热大爆炸
B、爆炸引起的膨胀一直在延续
C、宇宙的未来取决于现在宇宙密度
大小(有可能永远膨胀下去)
5、恒星的演化
①了解恒星的演化过程: 星云收缩 主序星 红巨星 白矮星 黑矮星 (<1.4m太阳) 中子星 黑矮星 (1.4m—3m太阳 )黑洞 (>3m太阳) 6、地球的演化
①了解诞生于约46亿年前。
②了解地球历史可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
和新生代。
7、生命起源和进化 ①了解起源的三个阶段 A、从无机小分子 有机小分子
B、从有机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 C、原始生命出现 ②理解生物的进化
A、生物进化证据: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
B、生物进化趋势: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等到高等
例题6:关于原始地球和原始生命的演化,有以下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
①原始大气与当前大气成分基本一致,只是前者不含氧气。
②原始大气中含氧量随火山的喷发而增加。
③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最早诞生在原始海洋中。
④在大气中存在氧气之后,地球上生命才得以出现。
⑤在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
伤害主要靠原始海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⑤
C第二单元人类生存的地球 一、地球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了解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例题7: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证据的( )
①登高可望远
②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③从空间拍摄的地球照片
④发生月食时,投射到月球表面上的地球
阴影边缘呈弧形
⑤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后见到船身
⑥太阳系中其它八大行星均为球体
⑥3、知道经线 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书写: 如东经10°:10°E
如西经10°:10°W
4、知道纬线 纬线: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
书写:如南纬10°:10°S
如北纬10°:10°N
5、了解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①东半球范围:20°W——0°——160°E
②西半球范围:160°E——180°——20°W
③南半球范围:赤道以南
④北半球范围:赤道以北
6、了解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①低纬度:0°——30°
②中纬度:30°——60°
③高纬度:60°——90°
7、了解几条特殊纬线:
①回归线:23.5°S(N)
②极圈线:66.5°S(N)
例题8:下列位置中,既属东半球,又属北半球、
低纬度的是( )
A、50°E、10°S B、10°W、10°N
C、50°W、20°N D、0°、40°N
B一、二、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1、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壳
地幔
地核
2、了解地壳运动
①地壳是不断变动的(既有地球内部力量,也有地球外部力量)。
②火山和地震是剧烈的地壳运动,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③火山和地震两条主要分布带:
A、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3、地震的预防
①工程性防御措施:加强各类工程的抗震能力。
②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推进地震灾害保险,进行防震减灾规划。 例题9:如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世界上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哪两个地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可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在板块交界处,特别是板块相向运动的边界上,由于板块碰撞,容易引发火山和地震。
4、理解板块学说
①形成过程: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说”基
础上发展形成。
②主要内容:
A、地壳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
流圈上。
B、软流圈的物质运动使板块移动,板块上面的大
陆和海洋随之发生漂移(目前仍在漂移)
C、板块之间是地震、火山容易发生的地方。
5、外力对地形变化的作用——主要使地形变得平坦
主要外力有:风化、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6、主要地形的特征
①山地:海拔较高、坡度较陡、峰峦高耸
②平原:海拔较低、宽广平坦、地伏很小
③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较缓
④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较陡峭
⑤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周围有山岭环绕
例题10:下列有关地壳变动及地形变化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动力。
B、内力作用影响地壳变化,使地表趋于平坦。
C、地壳变动时断时续,有时变动,有时不变动。
D、地壳变动有的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有的表现为
地壳的下沉。
D7、等高线地形图的研读
①特点:A、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
B、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高度差相同。
C、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会交叉。
②几种地形:
A、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
B、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
C、缓坡:等高线较疏处。
D、陡坡:等高线较密处。
例题12、读夏令营营地地形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红队和黄队相比:
①上山的路线_______队的坡度较陡。
②攀登的相对高度_______队较高。
③攀登的路程_______队较长。
④两队同时出发以同样的速度上山______队先到“未名山”。
(2)该等高图的等高距为______米。
(3)红队的行进路线(图中虚线)为________(填山脊或山谷)黄黄黄红50山脊
1、土壤构成: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不同
物质混合而成。
2、土壤类型:
三、土壤部分 3、我国土壤的水上流失、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的现状。 四、地球上的水体: 1、地球水体分布 按物理性质分 按化学性质分
按存在空间分 固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咸水
淡水
海水
大气水
陆地水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降水 B、蒸发
C、水汽输送 D、蒸腾作用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3、水资源
①了解我国水资源特点:
A、总量丰富,但人均量少,属于贫水国。
B、时间上分布不平衡。
C、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②知道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A、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充分利用。
B、防治水库污染,保护水资源。
C、修建水库,进行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时空
分布。
五、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与气候 天气:某一地区短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气候: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一般状况。 例题12:下列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四季如春 B、终年高温
C、鹅毛大雪 D、冬冷夏热
C2、人工降雨的主要方式
①冷云催化剂式人工降雨(利用干冰、碘化银等)
②暖云催化剂式人工降雨(利用盐粉等)
3、空气质量报告
①概念: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有关空气质量状况等方
面的环境信息。
②主要指标 空气污染指数:现有项目:CO2、CO、NO2
及可吸入颗粒等
空气质量状况:Ⅰ级、Ⅱ级、Ⅲ级等
首要污染物:SO2 等
①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如温室效应
②向大气释放热量:如全球气候变暖
③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如城市热岛效应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例题14:下图是宁波市环保局某日首页上发布的宁波及部分县市
的空气质量报告。
(1)上表中各地点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指数?其含义是什么?
(2)该日各监测地点中,空气质量最佳的是_______ ,其空气质
质量级别分________.空气污染指数。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为数值形式,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宁海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