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课件(课后练A)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三首》课件(课后练A)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30 19:3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1.根据拼音写词语。
mù tónɡ suō yī   zhē zhù
zuì jiǔ mínɡ mèi chú dì

bāo pí xiǎo xī
牧 童蓑 衣遮 住醉 酒明 媚锄 地剥 皮小 溪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 )乐剥lèyuèbōbāo剥皮快乐音乐剥夺3.照样子,写词语。
例:收篙 停棹 张伞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示例:洗脸写字吃饭扫地种树4.给带点的字或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草铺横野六七里。(  ) ①野外。 ②不受约束。
(2)笛弄晚风三四声。(  ) ①愚弄。 ②逗弄。
(3)收篙停棹坐船中。(  ) ①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②划船。
(4)怪生无雨都张伞。(  ) ①怪不得。 ②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5)不是遮头是使风。(  ) ①派遣。 ②利用。①②①①②5.把下面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牧童            生活安逸,精神愉快
舟上两小童 无忧无虑,顽皮淘气
溪边小儿 聪明伶俐,天真童稚
白发翁媪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1.默写古诗《牧童》,完成后面的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的第一句话写________,第二句写________,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的角度来写。诗的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牧童形象。
(2)诗的前两句句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原野笛声视觉听觉吃饱饭后牧童休息安然自乐、无忧无虑广阔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声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从远处传来。2.默写《舟过安仁》,并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3.把《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茅檐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_________,中儿_________。最喜小儿_____,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勾画出一幅优美的____________图,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写出最后两句词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搜集与儿童生活有关的诗词,选择两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锄豆溪东正织鸡笼亡赖农家生活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最喜欢小儿的调皮,他正趴在溪边剥莲蓬。示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收篙(gāo gào) 停棹(zhuó zhào)
翁媪(āo ǎo) 卧剥(bō bāo)
亡赖(wú wáng) 清平乐(lè yuè)
﹒﹒﹒﹒﹒﹒╲╲╲╲╲╲二、看拼音,写词语。
mù tónɡ suō yī táo zuì

jiāo mèi chú tou zhē ɡài
牧 童蓑 衣陶 醉娇 媚锄 头遮 盖三、选一选,体会加点的数字在诗句中的含义。
A.突出原野的广阔   B.形容声势浩大
C.突出乡村傍晚的寂静 D.形容距离大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ACD四、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铺:_______ 弄: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____________ 使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开。逗弄。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绵延数里;晚风吹拂,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荡。怪不得。借助风的力量。怪不得没有下雨他们都张开了雨伞,原来不是为了遮头,而是想利用伞借助风的力量让船前进。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牧童》是唐代诗人_____所写,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等景物,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
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代的词人________。
3.本课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的生活,表现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性。吕岩草地明月宋辛弃疾古代儿童有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放眼望去
1.视觉:原野上_________。“六七里”不是__________,只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铺”的含义:表现了_________和给人_________的感觉。草色葱茏确指的数字原野的广阔草的茂盛平缓舒服侧耳倾听
1.听觉:晚风中________。“三四声”不是__________,只是用______来反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弄”的含义:一方面表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笛声声确指的数字笛声乡村傍晚的寂静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很有情趣二、 牧童晚归
1.情景: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童形象:_______即食,______即眠,无牵无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黄昏后吃饱饭休息饥来困来自由自在诗人的情感流露
1.牧童的生活:牧童生活___________,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天有_____________为友,晚上有_____________相伴,真如_____________的生活。
2.诗人的心境:诗人写牧童,也流露出心灵世界的追求,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安然而恬静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牛和牧笛清风明月世外桃源远离喧嚣、安然自乐诗人所见
1.观察:两个小孩坐在______,______收起来了,______也停在那里。
2.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是为什么呢?船中竹篙船桨坐在船上又不划船诗人所悟
1.再观察:两个小孩___________________。
2.得结论:原来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下雨也撑着伞为了遮雨想利用伞使风来让船前进点化诗境之妙
诗中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__________赞赏有加;作者杨万里______________之情溢于言表,也可以看出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聪明伶俐对儿童的喜爱童心不泯 解题
“清平乐”是___________;“村居”是________,提示______________,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牌名题目词的内容乡村田园的景物村居背景
抓住“茅檐、溪上、青草”三样景物勾勒出一幅__________的图画。一座_________________,门前一条____________,溪边_______________。江南农村低矮的小茅草屋清清的小溪长满青草 人物镜头
1.两位老人:词人看到一对白发夫妻,听到他们__________________带着醉意在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生活的______,精神的______。
2.大儿:大儿因为_________,干的活也最苦,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儿:“中儿”也就是_______,他也劳动了,在_______________。
4.小儿:最小的儿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喜”表达出词人的______之情,“亡赖”说明了小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操着柔媚的吴地方言互相说话取笑惬意愉快年龄最大 小溪东边的
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家门口编织鸡笼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喜爱调皮和悠闲自在整体画面感觉
词人表现的是_______而______的乡村生活:词人刻画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的乡村生活场景。这个普通的农家,他们也许是清贫的,却又是多么地_____________啊!这首词也流露出词人那极富_________、极富________的内心世界。宁静温馨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幸福和快乐生活情趣人情味一、 主题积累
1.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闲看儿童捉柳花。
3.戏掬清泉洒蕉叶,______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日长睡起无情思儿童误认雨声来二、延伸阅读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解释下列词语。
系:____________ 疑:_____________
拴,绑。怀疑。2.对诗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关上。
B.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B3.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这首诗成功地描写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儿童的形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春潮上涨小船随着风势漂进了钓鱼湾。热情淳朴、天真可爱喜爱儿童三、百字练笔
读《舟过安仁》,请发挥想象,以叙事的形式写一段话,描述两个小孩玩撑船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这一天,风儿轻拂,令人神清气爽。村外的小河里,清波荡漾。两个小孩来到小河边玩耍,看到一只停在岸边的小渔船。他们上了小船,用竹篙把船撑到河中心。他们坐在船头的两个小凳子上。船走不动了,他们看到船头上的小伞,灵机一动,撑开伞,举起来。借着风的力量,小船也能行进了。他们玩得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