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学案
一.基本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我能边朗读边想象,从离奇的情节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3.我懂得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我会复述故事。
二.重点难点预测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奇妙,难点是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含义。
三.新知预习
1.学习生字词,重点字词语会读会写。2.根据文章题目了解巨人花园前后的变化,并体会变化的原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品读巨人的语言描写的句段,感受人物形象。4.讨论探究本故事蕴含的道理。5.创设情境,复述故事。
四.课堂探究
1.解决重点词语的朗读特别是多音字。2.看老师范写重点字,然后对易错字进行书写练习。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会在课本上或练习本上做笔记。4.反复诵读描写巨人语言的句段,通过想象感受巨人形象。进一步感受童话带来的无穷魅力。5.根据老师的提示,掌握复述故事的一般方法,并能流利的复述故事。课下继续读王尔德其他童话作品。
五.达标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 孤独──( ) 仍然──( ? )
允许──( ) 凝视──( ) 喧闹──( ? )
2.比一比,再组词。
拆(??? )??复(?? )? 愉(?? )??川(??? )
折(??? ) ? 覆(? ?)? 偷(? )?? 训(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这真是一座??????? 的花园啊!
(2)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 。从他的这些举动中我能体会到?? ?? 。
(3)“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我从课文中找到了“叱责”的近义词???????? 。读到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 。从中我感觉 。
4. 文学知识积累。
《巨人的花园》是???国作家??????? 写的,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
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的,例如丹麦的??????????? ,另一类是在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人搜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 》。
六.自我反思和评价。
我的收获
。
我的不足
。
《巨人的花园》导学案答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美丽) 孤独──( 孤单) 仍然──(依然?)
允许──(答应 ) 凝视──( 注视 ) 喧闹──(热闹 )
2.比一比,再组词。
拆(?拆开 )?复(复习 ) 愉(愉快 )??川(?山川?)
折(?打折 ) 覆(覆盖)? 偷(小偷 )??训( 教训?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春天?鲜花盛开?? ,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瓜果飘香? ,冬天?白雪一片??? 。这真是一座??无比美丽????? 的花园啊!
(2)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一道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从他的这些举动中我能体会到?巨人不想让孩子们分享他的花园??? 。
(3)“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我从课文中找到了“叱责”的近义词??训斥???? 。读到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巨人发脾气的情境????????? 。从中我感觉 巨人真坏,这样是不对的 意思对即可 。
4. 文学知识积累。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 写的,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 ?。
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的,例如丹麦的??安徒生童话????? ,另一类是在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人搜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 》。
《巨人的花园》当堂达标测试
一.读书收获:
谈谈你对“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这句话的理解。
二.精彩片断:
一天早晨,巨人被 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 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 的阳光了。巨人 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 ,有许多孩子在 ,他们大概是从 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 。可是巨人又 了:“好容易才盼来 ,你们又来 。滚出去!”孩子们听到 ,纷纷逃窜。与此同时, , ,花园又被 。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写出与下列句子意思相符合的词语。
1.情绪或气氛充分流露。( )
2.喧哗热闹。( )
3.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 )
4.聚精会神地看。( )
四.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2.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改为“被”字句)
2.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改为“把”字句)
3.我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修改病句)
4.桃树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缩句)
5.花园成了乐园。(扩句)
六.看拼音,写词语。
yáng yì( ) yǔn xǔ ( ) pò sǔn ( )
zēng tiān ( ) xùn chì ( ) diāo xiè( )
七.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 孤独—( ) 喜欢—( )
允许—( ) 凝视—( ) 常常—( )
八.课文道理我明白。
读了这篇童话故事,让我明白了
。
九.课外积累我知道。
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的,例如丹麦的??????????? ,另一类是在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人搜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 》。
《巨人的花园》当堂达标测试答案
读书收获略
喧闹 窗外 明媚 草翠花开 欢快的游戏 围墙的破损处 增添了春意 发脾气 春天 胡闹 可怕的训斥 鲜花凋谢 树叶漂亮 冰雪覆盖
由于巨人的自私和冷酷,花园才变成了这个样子的。
洋溢 喧闹 训斥 注视
1.逗号 逗号 逗号 句号2.逗号 逗号 上引号 下引号 句号
1.巨人宽大的脸颊上被小男孩亲了一下。
2.冰雪又把花园覆盖了。
3.我们经常回忆过去的事。
4.桃树开出花朵。
5.美丽的花园成了许多孩子的乐园。
六.洋溢 允许 破损 增添 训斥 凋谢
七.美丽 孤单 高兴 答应 注视 经常
八.我明白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做人应该宽容,知错就改等等(意思对即可)
九.由作家创作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巨人的花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朗读加想象,从离奇的情节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3.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含义。能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奇妙,难点是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前根据导学案和预习单进行充分的预习。
教学方法
按照导入—感知—感悟—复述的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
教学过程一. 导入
童话,一个让人充满幻想的境界;一个丰富人们思想的空间;一个使人快乐的世外桃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花园》这个奇妙的世界,去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吧!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板书:巨人的花园)。(一点一横都用心,一撇一捺皆有情)
齐读课题。(声音真好听)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组长带领组员交流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题。各小组能进行有效合作,基本解决导学案设置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和学生一起交流。(有读、有写、有讨论、有争辩,咱班同学真会学习呀!)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
训斥 冷酷 脸颊 拆除 注视
1.学生能正确朗读以上词语。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读出词语的味道:训斥、冷酷——加上表情。脸颊——找到正确位置。拆除——强调拆的发音,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注视——做动作(关注了词语的特点才能真正了解它、读好它)3.老师范读,引领学生分组练习;再次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技巧方面有所提高。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
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 鲜果飘香 冰雪覆盖 鲜花凋谢 北风呼啸
生读:男生读、女生读、教师范读、比赛读。(读的朗朗上口,鲜花盛开、鲜果飘香读出了味道,绿树成荫、北风呼啸读出了画面感)师生合作读以上词语。
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拆 脾 添 覆 凝 酷
1.生观察字形和重点笔画。讨论交流每个字的特点:拆——最后一点不要漏掉。脾——强调笔顺,特别强调卑的中间是一笔下来的。添字最后不要漏掉多的一点,覆、凝、酷三个字笔画特别多,写的时候要细心,不要漏掉某些笔画。(关注字的特点,才能写正确;把握笔画的要领,才能写美观。)
2.老师范写“脾”
3.生在练习本上再次进行书写练习。
4.对照检查,教师评价(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生自由朗读或浏览课文,并能结合课文的题目,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用关键词概括花园前后的变化。(抓住关键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方法)板书:美丽 荒凉
三.品读体验,感悟形象
借美丽荒凉的对比提出疑问,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默读相关段落,划出描写巨人语言、行为的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组内一起交流。(学会合作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课件展示巨人语言描写的句子: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
1.生读句子并谈感受:巨人很生气,很霸道,凶恶,很冷酷,是个爱发脾气的人。(引导学生体会巨人的火气一次比一次大)。
2.生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再读相关的句子,读出其中的趣味。(你看,越读越有趣,这就是童话的魅力)
生能体会正是由于巨人的种种表现,花园才由美丽变成了荒凉?(能联系前后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收获更大)学生能找到花园变化的句子进行对比朗读,交流体会读书收获。(边读边想象,读出画面感会有更多的收获)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剩下的部分,结合前面的学习收获,展开交流,探究本文所蕴含的道理:
A.巨人建起的围墙围住了自己,也失去了快乐。
B.巨人这么自私,冷酷,所以花园才变的荒凉。
C.后来巨人在小男孩的引导下,终于醒悟了,果断拆除了围墙,于是花园又变成了乐园。
D.巨人不再自私,它懂得了快乐应该与大家分享。课件出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板书:自私 快乐)生继续交流对课件句子的理解:
生:孩子能给生活带来快乐,生活需要有爱心。
生:要学会分享,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生:要像巨人一样,有错误就改正……。(有自己的感受说明你们很会学习,有不同的理解说明大家很会交流)(板书:分享)
(分享一片枫叶,你会收获整个枫林;分享一泓清水,你会收获整片大海;学会分享,你的人生会更加的精彩!)
花园前后景色的对比,巨人对孩子们态度的对比(板书 对比)作者就用这样的方法将故事写的生动、有趣。让我们印象深刻,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这么美的故事一定要分享给朋友呀)
四.复述故事,体验童趣
生可以试着用开头——经过——结果的顺序(此处并不建议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感觉对孩子来讲太深)叙述故事的大致内容(此处老师评价的点是叙述的顺序,对于内容不做过高要求)学生交流明确故事的基本顺序,并能用这样的顺序来概括其他童话的主要内容。(抓住课文中的主人公,按“开头、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了。)(此处多找几个同学交流,复述故事是此类文章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
1.生在小组内自由复述故事,熟悉巩固复述的要点。老师作相应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复述不仅要把握故事的基本内容,还要注意复述时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
2.老师进行复述故事指导。(此处微课展示)
3.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复述故事,老师相应指导(学会聆听别人,学会评价别人)
4.布置作业: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父母或者朋友听,分享故事的同时体会分享的快乐。
五.推荐阅读 拓展应用
课下搜集并阅读王尔德的其他童话故事,在感受童话魅力的同时,了解王尔德的基本情况。
板书设计
美丽 分享
对比 乐园
荒凉 自私
《巨人的花园》教后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对于童话教学目标的设计太过依赖于教师用书,使目标脱离了实际,反而失去了最基本的东西。例如字词教学,我设计的课,字词都用心思考设计,绝不敢马马虎虎,我认为就常态课而言,如果读书写字做不好,其他的也很难做好。再例如,学习本文,学生能感受巨人的人物形象,能复述童话故事就很不错了。特别是复述故事,是这类题材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往往我们不愿意给学生时间让其复习,这也导致了高年级的学生在复述文章内容的时候捉襟见肘。
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复述故事的微课教学,当然是我亲自复述给学生听,从中让学生明白一些复述故事的方法,我们学校有些老师看了我的设计后,感觉这微课没有必要,我也是反复考虑,要不要去掉,经过几次实践,最终确定留下了,因为我们的学生多数都不会复述故事,老师们可以回去做一项调查,看看你们孩子有多少能够复述故事,哪怕最简单的故事。当前的现状是孩子们要么是整篇的背诵,要么是三两句话的概述,甚至还有不少同学一言不发,更有甚者胡说八道,更谈不上语气语调,表情动作。我想,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课堂中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从而导致了老师、学生盲目的认为复述故事很简单,结果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其实让孩子去复述故事,说到底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训练,今后的教学当中,不仅这类文体,我想只要是记叙或者故事类的文章,都要求孩子复述,借此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件22张PPT。 巨人的花园 训斥 冷酷 脸颊 拆除 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 鲜果飘香
冰雪覆盖 鲜花凋谢 北风呼啸 拆 覆 凝 脾 添 酷 脾拆 美 丽美 丽 荒 凉 美丽——荒凉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 花园变成了乐园,有孩子的地方才有春天! 快乐应该与大家分享!
幸福源于宽容善良和共享! 《巨人的花园》 1.按照开头-经过-结果的顺序复述,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
2.复述时要把握好语气、语调,这样讲出来的故事动听。
3.如果再加上一些表情、动作,你的故事将会非常精彩。 美 丽 美 丽美丽 荒 凉 巨人的花园 我 阅读可以使你的人生更丰富,
写作可以使你的人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