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去年的树》学案
班级 姓名
【基本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融入课文描绘的情景。
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认识到友情和诚信的可贵。
【重点难点预测】
本文重点是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难点是感受童话在主人公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新知预习】
1、我通过预习,会读、写文中的生字。
2、我读懂了课文内容。
鸟儿和树是( ),鸟儿( ),树(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于是它四处寻访,问了( )、( )和( ),知道( )。于是,鸟儿( )。
【课堂探究】
读文中四次对话,体会小鸟与大树分别时的感情以及小鸟到处寻找大树时的心情。
想象小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
【达标练习】
一、品读对话
1、找出四处对话,用“ ”划出鸟儿说的话,用“~~”划出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话。
2、体会感情:在( )里填上一个恰当的词来表示他们说话时的心情、表情或者语气。
树( )地对鸟儿说。 鸟儿( )地说。
鸟儿( )地问树根。 树根( )地回答。
鸟儿( )地问大门。 大门( )地回答。
鸟儿( )地问女孩。 小女孩( )地回答。
3、分角色朗读,先和同位读,再在小组中读,大家评价。最后选出朗读的最好的在班级展示。
4、展示。
二、想象创编。
1、选择下面的一组关联词语想象说话。
不管……都…… 哪怕……也…… 只要……就……
鸟儿向山谷飞去,( ),鸟儿向村庄飞去,( )。
一路上,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
2、创设情景说话:
第一次看: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仿佛看到了( )。
第二次看: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也许在想:( )。
面对着鸟儿的深情,灯火会向她传递大树的心声:( )。
我想对鸟儿说:( )
三、我能做。
1、课文的体裁是 ,写了 与 之间的友谊。主要通过 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2、比较下面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在意思相同的句子后面打“√”。
A.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 ( )
B.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
鸟儿对树说:“再见了,树!” ( )
C.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鸟儿天天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 )
3、你知道下面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吗?请选一选。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解释说明 C.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1)、芝麻开花——节节高。 ( )
(2)、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 )
(3)、“今天好热呀!——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 )
4、小鸟和大树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 );小鸟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 );面对火柴点燃的灯火,小鸟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并带着忧伤飞走了,因为他们是( )!无论多么辛苦,小鸟都要找到树,它是多么( )啊!
5、名言、诗句对对碰:将有关友情、守信的名言诗句收集两三条: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参考答案:
一、品读对话
2、依依不舍、 肯定 。疑惑、 伤感。焦急 、 平淡 。急切、 天真(能体会鸟儿一次比一次着急、忧伤即可)
二、想象创编。
1、帮助学生体会鸟儿的执着,只要符合故事发展即可。
2、符合情境即可
三、我能做。
1、童话 小鸟 大树 对话
2、√??×??√
3、B A C
朋友 朋友 朋友 真诚守信
11、 《去年的树》当堂达标测试
班级 姓名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讲述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去年的歌”是________唱给________的。
2、文中共有四次对话,分别是第一次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第四次________。
①鸟儿与树根的对话 ②鸟儿与小女孩的对话
③鸟儿与树的对话 ④鸟儿与门先生的对话
二、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huà shèng xià fá mù méi yóu dēng
( ) ( ) ( ) ( )
三、语境注音我能行。
1、树已经被切( )成细条条儿,你来晚了,一切( )都来不及了。
2、清洁工人把垃圾箱放倒( ),倒( )出垃圾。
四、点球大战(选词填空)
融化 溶化 熔化
1、太阳出来了,地上的积雪开始( )了。
2、钢铁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 )。
3、把糖放进水里,很快就( )了。
五、我会填量词。
一( )树 一( )鸟 一( )灯
一( )火柴 一( )工厂 一( )歌
六、我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好朋友。
2、山谷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要求写句子。
1、鸟儿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它很伤心。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来了。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伐木人用斧子把树砍倒。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树被工人们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读短文,回答问题。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1、写出反义词。
细—( ) 卖—( ) 朋友—( )
2、短文中“细条条儿”加儿化音,突出了树被做成火柴时的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之情。
3、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说的,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自评
☆ ☆ ☆
师评
《去年的树》当堂达标测试参考答案
1、童话 小鸟 大树 小鸟 灯火
2、③鸟儿与树的对话 ①鸟儿与树根的对话
④鸟儿与门先生的对话 ②鸟儿与小女孩的对话
二、融化 盛夏 伐木 煤油灯
三、qiē qiè d?o dào
四、融化 熔化 溶化
五、棵 只 盏 根 个 支
六、句子通顺连贯即可。
七、按要求写句子。
1.鸟儿的好朋友树不见了,难道它不伤心吗?
2.万紫千红的春天在和煦的东风中缓缓地来了。
3.雪融化了。
4.树被伐木人用斧子砍倒。
5.工人们把树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
八、读短文,回答问题。
1、粗 买 敌人
2、细小 轻微 惋惜
3、声音的延长
4.小鸟 急切 担心
11、《去年的树》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悟小鸟与大树深厚情谊,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小鸟对大树的友情。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对话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与文本对话,拓展想象,丰富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品味“天天相伴”的美好。?
1、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
(屏幕出现: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生读,师相机指导评价
2、师: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引导学生体会小鸟和大树天天相伴。
生发言:(预设):在不同季节、在大树不同心情时、在每天不同时间……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
(课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教师引读: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迎着风,迎着雨——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走过春,走过夏——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课件呈现文字: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你再听,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优美的歌,树呢?
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你再听,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快乐的歌,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夏日小情歌,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晚安小夜曲,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引导学生体会小鸟和大树的友情之深厚。
师:孩子们,由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说自己的体会。(板书:友谊深厚)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体会他们那段形影不离十分深厚的感情。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是的。在千万棵树中遇见这样一棵树,在千万只鸟儿中遇见这样一只鸟儿。这是一段多么深、多么深的缘分哪!可是,孩子们,你一定发现了,在我们这个故事的开头,并没有写树的模样,也没有写鸟儿的外貌,是吗?读了这样的开头,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说自己体会。
师:是的,这样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叫平淡。你可以在开头标注“平淡”这个词。(教师板书:平淡)至于平淡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感觉?你还可以继续往下读这个故事。打开课文,自由地朗读《去年的树》,看看这个故事接着发生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
二、品读人物对话,体悟小鸟寻找的执着。?
1、师: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一共出现了五个会说话的人物,谁还记得是哪五个?
生:树、鸟儿、大门、树根、小姑娘。
找出鸟儿和各个人物之间的对话
鸟儿和树、鸟儿和树根、鸟儿和大门、鸟儿和小女孩
(屏幕出示四次对话)
学生自己自由读,然后小组内分角色读。体会对话人物的心情。
分角色朗读,师读旁白。
5、补充旁白,体会人物内心。
(大屏幕出示:
树( )?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 )?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大家看,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为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到来了,鸟儿必须离开这里,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过冬,眼看着这么一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手了,这个时候,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说自己的体会(预设:依依不舍、恋恋不舍、难过、伤心……)师相机板书。
6、师生再次合作朗读鸟儿和树的对话,体会离别时的难舍难分。
7、带着自己的体会,生再读原文(屏幕出示: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8、体会鸟儿和树根对话时的心情。(大屏幕出示: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
生:焦急(板书:焦急)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9、引导生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鸟儿与大门、鸟儿与女孩的对话。
(大屏幕依次出示:鸟儿与大门、鸟儿与女孩的对话)
10、小结:从鸟儿一次又一次的寻找中,从鸟儿一次又一次地询问中,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她跟树之间的那一份感情。这份感情如果用一个词儿来形容的话,那就是——
生:(齐答)深厚。
11、师生合作,再次朗读文中四次对话(屏幕出示四次对话)。
三、品读小鸟的歌唱,感受无价的深情。?
1、(屏幕出示: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生齐读一遍。
孩子们,在鸟儿唱歌之前和唱歌之后,她有一个看起来很简单很简单的动作,前后几乎完全一样的动作,你留心到这个细节了吗?这个细节就是——
生:看
3、师:当小鸟在看的时候,她想起了什么呢?
(大屏幕出示: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教师引读: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迎着风,迎着雨——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走过春,走过夏——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4、师:她想呀,看呀,她看到了什么呢?
生:看到了灯火。
师:是的,她还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她的好朋友树。
师:是的,她看到了树,那已经是去年的树了,此时她的心里有多少话想对好朋友树说呀!孩子们,拿起你的笔写一写鸟儿最想对树说的话,写一写她内心的真情告白。写的时候,请你用“树啊树”开头。
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朗读交流自己写的话。
四、拓展阅读,升华真情。
1、学生取出补充阅读材料,自由阅读《她是我的朋友》。
2、思考交流:阮恒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可为什么还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呢?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寻找 唱歌
鸟儿
树根
大门
小女孩
课件16张PPT。中华听课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