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31 22:4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作者: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它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产物,是维新派克服了顽固守旧势力的重重阻挠建立起来的高等学府。辛亥革命后,严复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1912年5月改名北京大学,大学堂总监督改称大学校校长,各科的监督改称学长,原来附属的高等学堂亦改称为大学预科了。演讲辞的特点 3 、观点鲜明、
逻辑性强 2、具有针对性、
思想性和鼓动性1、语言的口语化,多用短句 4、运用多种修辞手
法和表达技巧,增
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毛泽东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
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周恩来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绍兴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投身教育,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前后共11年。不拘一格,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蔡元培正音 干( )禄( ) 肄( )业
孜孜( ) 店肆( )
沦丧( ) 訾( )詈 ( )
冶( )游 塞责( )
会晤( ) 相勖( )
商榷( ) 切磋( ) 砥( )砺( ) 鲜( )为人知gànlùyìzīzīsìsàngzǐlìyěsèzéwùxùquècuōlìdǐxiǎn 结构与观点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2-4段):


第三部分(5段):
① 改良讲义,
② 添购书籍,能裨实用旁稽博采回顾与北大的渊源三点希望
①抱定宗旨, 为求学而来
②砥砺德行, 以矫颓俗③敬爱师友,以整校风 两个计划
抱定宗旨①大学性质:

②多年弊端:
皆有做官发财思想。
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
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
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③提出要求:
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④正反对比论证:
求学者:爱惜光阴,
孜孜求学,
造诣容有底止。
求官者:放荡冶游,
敷衍塞责,
学问毫无,
误己误人误国
⑤结论:
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文章特点 
    
    
     (内容) (结构)(语言)1.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2.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3.用浅易的文言文与口语
      揉和而成, 简洁凝练中
      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
      典雅,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 讨论: 读了本文,
你觉得蔡元培
先生的三点希
望对今天的我
们有何现实意
义?作业: 设想自己当了班长,写一篇“就任班长之演说”的文稿。要求:观点明确,有演说稿特点,不少于400字。我有 一个梦想演讲现场自由女神美国精神的象征马丁·路德·金的坟墓马丁路德金的坟墓马丁·路德·金的近照近照马丁·路德·金的雕像雕像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神学博士、牧师,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终年39岁,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在美国民权运动者的心目中,马丁·路德·金永远是引导他们前进的旗帜。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本文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们不谋而合。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梦想的是什么?(17--32) 怎样实现梦想(5--16) 为什么要实现梦想(1--4)一、回顾《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1)
二、揭露黑人生活的现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
. 一面,提出自己正当的要求(2~16)
揭露黑人_________________的现状
讽刺当局_________________的许诺
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提醒当局 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
讲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策略
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三、展望:斗争必胜(17~26)全文的结构层次受歧视空头支票式自由、民主、平等不兑现许诺非暴力斗争坚持斗争,直至胜利演讲词的特点三多:(形式上)
多用整句(排比,气势强大)
多用短句、呼唤语(感召力,煽动性)
多用修辞格(比喻、排比、反问等增
强感染力)
三性:(内容上)
针对性
逻辑性
思想性课堂小结本文感情充沛,词句优美,设喻巧妙,感召力强
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生活现状,号召黑人投入争取民主、自由、民主的非暴力战斗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未来作结。
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
体现了作者的才情,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
——同学们也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才,为伟大祖国的繁荣、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伟大的一生(1818-1883) 德国人。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他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马克思 马克思逝世后,他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领导和顾问。他一生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给无产阶级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恩格斯(1820-1895)学习目标1.了解马克思的伟大功绩。
2.抓住标志性词语,把握课文结构。
3.反复诵读,把握关键词语,品味 语言的感彩。
文体特点悼
词介绍死者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理论贡献两个“对于”(总纲)不可估量的损失马克思逝世实践贡献两个发现(点~面)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的规律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用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连接上下段)宣传(编报著书)组织(创立工人协会)思想家革命家深远的影响敌人人民驱逐诽谤诅咒尊敬爱戴悼念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一)(二)(三)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马克思在特里尔的故居 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犹太人,律师。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荷兰人,家庭妇女。马克思共有兄弟姊妹九人,图为马克思正在给姐妹们讲故事。 马克思在柏林上学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组成的博士俱乐部,很快成为其中最年轻的精神领袖。不久便与青年黑格尔派发生分歧。 24岁的《莱茵报》主编
  马克思常在《莱茵报》 上发表文章,揭露普鲁士社 会欺压劳动人民的反动实质,公开为劳苦大众辨护。 1841年春,马克思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回到特里尔,与深深相爱的燕妮在一起。普鲁士当局曾企图以“肥缺”收买马克思,马克思不为所动,毅然与燕妮一起离开了德国。 1843年10月底马克思来到巴黎同阿·卢格合办《德国年鉴》,进一步批判旧制度。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中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这次会晤为两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被驱逐出巴黎 
1845年1月,法国政府在普鲁士政府唆使下,下令驱逐马克思。一天,警察闯进了马克思家里,勒令他24小时内离开巴黎。 1845年7月,马克思在恩格斯陪同下,用一个多月时间,访问了世界工业最发达的英国,在曼彻斯特与纺织女工交谈。 马克思离开巴黎后,来到布鲁塞尔。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马克思在这里生活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布鲁塞尔。 1948年6月1日,由马克思担任主编的《新莱茵报》在科隆出版。
法庭上的胜利 1849年2月上旬,普鲁士当局以侮辱和诽谤罪传讯《莱茵报》主编马克思和编辑恩格斯,在科隆法庭上,马克思以有力的证据,详尽地驳斥了反动派的诬蔑,法庭不得不宣布马克思等人无罪。
阅读萨士比亚
作品
马克思常
常同家人一起
朗读诗歌、剧
本和小说。向
他们指点作品
中美好的东
西,培养他们
的高尚情操。 逼债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黑暗的反动势力统治着欧洲,革命报刊在许多国家被取缔,马克思在经济上没有固定收入,经历着一个极端贫困的时期。 瞻望亚洲曙光
  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马克思十分关注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写了一系 列文章。      
从1843年起,马克思就开始研究经济学。经过二十五年的辛勤劳动,读了一千五百多本书,做了难以数计的笔记,终于在1867年3月底写成《资本论》第一卷。《资本论》第一卷的 封面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上   巴黎公社失败后,西方资产阶级政府和反动势力对国际工人协会和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反革命围剿。《法兰西内战》的发表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的一片叫嚣。马克思顿时成了:“伦敦受诽谤最多,受威胁最大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帮助法国工人制定纲领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时三刻,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工作室的坐椅上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