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知识链接
1.创作背景
?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名篇佳作。在零零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跟回忆对象鲁迅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关于萧红
原名张遒(qiú)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也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阅读“知识链接”,勾画出重点内容并识记。
2.标出文中其它你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默写在下面)
3.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调羹( ) 草率( ) 舀( ) 揩( )
咳嗽( ) 校对( ) 阖( ) 碟( )
4.鲁迅,原名 ,又名周樟寿,字豫才。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被人民称为“民族魂”。第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集 、 ;散文集 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 ;杂文集 、 等。
5.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6.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来描写鲁迅先生?(至少写出六个)
合作探究
1.其中上面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结合细节进行分析)
2.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认为?
3.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可从他对待亲人、朋友等方面的态度来考虑)
展示交流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拓展提升
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答案
自主学习
1.2.略
3.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gēng shuài yǎo kāi
sou jiào hé dié
4.周树人 文学 思想 革命 《狂人日记》 《彷徨》 《呐喊》 《朝花夕拾》 《野草》 《坟》 《热风》
5.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6.(1)笑声明朗(2)走路轻捷(3)待客饮食(4)调侃玩笑
(5)读青年来信(6)处理校样(7)看电影(8)鲁迅休息
(9)吃鱼丸(10)包书(11)拼命工作等。
合作探究
1.(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笑”“拿不住”“咳嗽”,写鲁迅笑的神态,形象生动。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抓”“扣”“伸”“走”这些动词写出了走路的轻捷,表现出鲁迅做事敏捷果断、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3)“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整整齐齐”“压”写出鲁迅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本文用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读了这篇课文,我对鲁迅先生有了新的认识:他是一个珍惜时间、关爱青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人。
拓展提升
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你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如灯塔一般的文学家,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夜行路;你是以笔为枪的革命家,大刀阔斧地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天地;你是作为中华民族守夜人的思想家,教会了中华儿女要以国之复兴为己任.
2、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沉着冷静勇以斗争
《回忆鲁迅先生》当堂达标题
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调羹( ) 草率( ) 舀( ) 揩( )
咳嗽( ) 校对( ) 阖( ) 碟(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忧郁 明郎 角落 安静
B.藤椅 幻想 稀奇 稍微
C.咳嗽 间断 校样 鸡鸣
D.疙瘩 起劲 悠然 翻译
下列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
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 、 ,等,她被 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阅读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 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边睡着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
选文第一段用了7个“陪”,能否将其简化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为什么?
作者写鲁迅的夫人和儿子海婴睡觉的原因是什么 ?
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如果你所在的班级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你会向大家推荐鲁迅的哪一部作品?为什么?
《回忆鲁迅先生》当堂达标题答案
一、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gēng shuài yǎo kāi
sou jiào hé dié
A
D
萧红 《生死场》 《呼兰河传》 鲁迅
阅读
1.鲁迅先生不得不花大把时间陪客人;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写作到清晨家人都起床了才上床休息;家人为让鲁迅先生休息好会很小心不打扰他。
2.不能简化,连用“7个陪会”起到强化感彩的作用,给人以更深的意境,使读者对鲁迅先生花大把时间专心陪客人产生更强烈的反响。
3.这里起到对比的作用,以此反衬鲁迅先生因为陪客人不得不把工作时间调到后半夜到清晨,同时也起到表达鲁迅先生的敬业与辛苦;
4.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以及对鲁迅先生辛苦写作的同情。
5.推荐《呐喊》吧!这是鲁迅早期的重要著作,是鲁迅的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里面收有《阿Q正传》等经典之作,成功刻画了当时社会那一代人的形象,以至于出版后很多人都以为鲁迅是在谩骂自己。此外,《<呐喊>序》更是记录了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导出了自己惬意从文的缘由。即:凡是愚弱的国民,不管体格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都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因此,中国社会最需要的兴起文艺,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课型 自读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2.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介绍本篇作者——萧红。(板书作者)
萧红,原名张遒(qiú)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也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二、自主学习
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调羹( ) 草率( ) 舀( ) 揩( )
咳嗽( ) 校对( ) 阖( ) 碟( )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
1.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2.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
(1)笑声明朗(2)走路轻捷(3)待客饮食(4)调侃玩笑
(5)读青年来信(6)处理校样(7)看电影(8)鲁迅休息
(9)吃鱼丸(10)包书(11)拼命工作等。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思考:
1.文章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结合细节进行分析)
过渡语: 大家通过初步探讨课文,都感到鲁迅是非常平凡可亲的。但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鲁迅的平凡可亲,也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笑”“拿不住”“咳嗽”,写鲁迅笑的神态,形象生动。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抓”“扣”“伸”“走”这些动词写出了走路的轻捷,表现出鲁迅做事敏捷果断、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3)“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整整齐齐”“压”写出鲁迅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认为?
本文用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可从他对待亲人、朋友等方面的态度来考虑)
读了这篇课文,我对鲁迅先生有了新的认识:他是一个珍惜时间、关爱青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人。
展示交流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拓展提升
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你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如灯塔一般的文学家,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夜行路;你是以笔为枪的革命家,大刀阔斧地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天地;你是作为中华民族守夜人的思想家,教会了中华儿女要以国之复兴为己任。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沉着冷静勇以斗争
总结
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这就是鲁迅,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板书: 笑声明朗 走路轻捷
待客饮食 调侃玩笑
回忆鲁迅先生 读青年来信 处理校样 可亲可敬
看电影 鲁迅休息 热爱怀念
吃鱼丸 包书
拼命工作
课件9张PPT。 回 忆 鲁 迅 先 生萧 红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萧红(1911—1942)代表作:《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自主学习 看清字形给红色字注音。
调羹( ) 草率( ) 阖( )
咳嗽( ) 校对( ) 碟( )
揩 ( ) 舀 ( )
整体感知1.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2.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合作探究1.文章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 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结合细节进行分析)
2.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认为?
3.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可从他对待亲人、朋友等方面的态度来考虑)
1.文章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 印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结合细节进行分析)(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笑”“拿不住”“咳嗽”,写鲁迅笑的神态,形象生动。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抓”“扣”“伸”“走”这些动词写出了走路的轻捷,表现出鲁迅做事敏捷果断、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3)“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整整齐齐”“压”写出鲁迅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拓展提升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你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如灯塔一般的文学家,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夜行路;你是以笔为枪的革命家,大刀阔斧地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天地;你是作为中华民族守夜人的思想家,教会了中华儿女要以国之复兴为己任。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沉着冷静勇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