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上册讲义【内容标准】 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三个发展阶段。
2.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和应用过程,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
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和主要表现。
4. 讲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学习他锲而不舍的精神。
5. 说明电的使用对人类带来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本的小字、史料和图片再现历史知
识,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和应用过程,使历史知识鲜
活起来,以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不怕失败、勇于进取的精神。
3.通过讨论的方式,认识电的使用对人类的
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中感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
2.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了“电气时代”。本课讲述“电气时代”兴起的历程,共分为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人类对‘电’的认识”介绍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第二子目“能源领域的巨变”讲述了“电气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第三子目“围绕‘电’的发明”介绍了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的生平事迹和与电有关的一系列的发明创造,还讲解了电器的发明和使用给为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
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
教学难点
1.“电气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2.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 三、学情分析
1.本课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产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气时代”。
2.本课具有较高的分析理解难度,教师可以采用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学生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手工工场时代”和“蒸汽时代”的内容导入新课。先展示这两个时代的发明创造,介绍这两个时代的特点。展示课题
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部分,让他们带
着好奇和想要知道答案的心理学习这一课。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来临第17课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1.通过图表的展示,介绍人类认识电的过程:摩
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
2.通过图表的展示,介绍电能的利用过程:手摇
发电机—实用发电机—自激式发电机。人类对“电”的认识认
识
过
程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人类对“电”的认识电
能
的
利
用手摇发电机实用发电机自激式发电机发电量逐渐增加人类对“电”的认识电
气
化
时
代
的
到
来标志: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在本目的学习中,通过课本的思考题“为什么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指导学生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并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二、能源领域的巨变能源领域的巨变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1)19世纪下半期,世界上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 (2)政治稳定带来了经济繁荣,为
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3)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
主义发展所要求得新技术革命准备了
条件。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1.通过图片和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爱迪生在电的发明和创造上的成就,并强调他的成就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培养学生艰苦拼搏的奋斗精神。
2.通过介绍电话、电报等生活用品的发明者,思考课后自我测评的题目,同时,让学生谈谈“电气时代的来临”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围绕“电”的发明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1000多项专利,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机
从爱迪生的事迹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天才不过是百分
之一的灵感,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想一想贝尔早期的电话贝尔与助手华生试验电话电报发明家塞缪尔·莫尔斯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何重要作用?讨论 学习了本课后,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何了解? 学习心得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年级
九年级(上)
拟授课学校
科目
历史
拟授课班级
主备人
拟授课教师
拟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教案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概念和内容及特点。
2、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讲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科书中的一切资源和师生查阅的教学资料,充分展示课文中有关电气化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由于列强的激烈争夺,使巴尔干成为了欧洲的“火药桶”。
2、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进一步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增强维护和平、热爱人类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电的发明及应用
教学难点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电气时代的意义)
板书设计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1、 背景:政治制度稳定,经济繁荣。
人们潜心研究,产生新技术革命。
2、表现: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
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二、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1、特点: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围绕电的发明:发明大王爱迪生—电灯、留声机等。
3、电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个性思考栏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每当同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什么呢?
学习新课
一、 人类对“电”的认识
其实人类最初对“电”的认识是从天空中的“闪电”获得的,知道它是一种会发光、发热、伴有声响、可以杀人毁树的力量,人类对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小字部分,并结合自己的课外调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小组学生介绍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
教师从学生的介绍中注意引导归纳人类认识电的过程: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发电站的建立―电力的广泛应用。
利用学生介绍的材料帮助学生形成两点认识:
(1)有时人类对某种自然现象或规律的认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但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现或发明都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个承前启后、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
(2)科学研究对生产不仅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二、能源领域的巨变
1.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人类从认识电到广泛使用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人类开始进入到电气时代则由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大门的。那么为什么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时间里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呢?请各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注意点拨学生充分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
师生共同归纳:
当时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政治的稳定带来了经济繁荣,从而使人们有条件潜心研究科学,使自然科学有了新突破。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大发展,自然科学有了新的突破,这就为新的科技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从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研究对生产不仅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提醒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应用。(教师提醒学生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应用这两个内容在下一节课中学习,本节课重点了解电力的广泛应用)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课本中的一句话:“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和亮点。)
三、围绕“电”的发明
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成就最为突出。
1. 发明家爱迪生。
爱迪生是同学们很熟悉的一个发明家,他的很多发明创造都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第二小组的同学给大家介绍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并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所收集到的爱迪生的发明成就。
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却对人类贡献这么大,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的发明创造都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吗?他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小组开展讨论)
教师出示爱迪生的一段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帮助学生开展讨论。
师生在讨论中加深认识:爱迪生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创造性才能和他所依靠的集体的力量。一个人的成功不会从天而降,努力才有回报。
2. 电器的使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电熨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家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那么我们国家的人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使用电器的呢?我国比西方国家在电气化方面落后了多少年?请第三小组给我们介绍他们的调查结果。
教师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迅速地改变着社会上生产与生活的面貌。由于使用电力,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能力拓展: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认识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那么,假如现代人离开了电,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提问:从发生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的停电事故,同学们得到什么启发?(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并进行总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 电力的使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作用。
2. 人类是否只能一味地依赖电力这一能源?
3. 你对能源的开发有什么建议?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