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中访友》(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山中访友》(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31 21:11:40

文档简介

1《山中访友?》学案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瀑布、陡峭、身躯、蕴含、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感受作者描绘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2.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积累语言。
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了解作者。


生字词我会写。
yāo qǐng?? pù ?bù? dǒu qiào?
(???? ? )? (??? ??) ( ? ? ???)
jīn jīn? lè? dào ? fǔ shēn níng? wàng
(???? ????????) (??????? ????????? )
3.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唱和 (hè hé)? 树冠 (ɡuān ɡuàn) 旋转(zhuàn zhuǎn)
扎进(zā zhā ) 细数(shǔ shù)
二、课堂探究
1.读课文,我知道《山中访友》一文中作者拜访的朋友是

2.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读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体会和同桌交流。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通过这段话我体会到: 。
(2)“我脚下长出的须根,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我从中体会到了: 。
我感受深的句子还有:

我从中体会到了: 。
三、延伸提升
1.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作者拜访了很多朋友,他是怎么称呼他们的呢?得到什么感悟和启发?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什么关系?从这两段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习评价】
自评: 互评:
附:参考答案
一、新知预习
1. 李汉荣,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2. 邀请 瀑布 陡峭 津津乐道 俯身凝望
3. 唱和 (hè )? 树冠 (ɡuān ) 旋转(zhuàn ) 扎进(zhā) 细数(shǔ)
二、课堂探究
1.古桥、树林、鸟儿、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
2.(1)老桥默默为人们付出,做出了很多贡献,很谦虚、忠诚。
(2)我和树林这个知己已经融为一体。
三、延伸提升
1.作者把山中的一切都当作好朋友,一山一水、一花一水、一鸟一石,都成了有生命的人。能跟我们说话、交流,因此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
2.?第二人称“你”。 像两个人在面对面说话、聊天,让人感到亲切。
3.首尾呼应。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和大自然亲密无间。
1《山中访友》当堂达标题
1.生字词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shēn qū? yùn hán xiá kè dé gāo wàng zhòng
( ) ( ) ( ) ( )
2.课文积累。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是( )。你弓着腰,(??? )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 ),泡沫聚散,唯有你( )。
(2)走进树林,( )呼唤我的名字,( )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 )。?
3.将下面句子变换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友”指作者在山中拜访的自然界的各种景物。? ? B.本文是按时间的顺序来写的。? ? C.本文清新自然,通篇用拟人手法把大自然中的花、鸟、云、雨、泉、树等自然景物写得“活”起来,富有生命力。 D.文中的作者说落叶在敲击中回荡着“时间的回声”。?
5.课文链接,完成练习。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文中哪一句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横线画出来。
仿照上面的句子,试着写一句。
①你好,芬芳的落花!

②你好,路旁的石头!

附:参考答案
1.身躯 蕴含 侠客 德高望重?
古桥 俯身凝望 波光明灭 依然如旧????
鸟儿 露珠 知己
3.?(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都是我的朋友。
(2)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 D
5.(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2)你好,芬芳的落花!你绽开的笑颜,你散发的清香,是要留住路人吗??
你好,路旁的石头!坚硬的外壳,折射出你坚强的意志。
???????????????????????????????
   1 山中访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陡峭、邀请、身躯、蕴含、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乐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导入
(学生背诵一些写山的诗句)
当我们背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心情往往会无端地平静下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迷恋着山,寄情于山。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散文家李汉荣的散文《山中访友》。
2.板书课题,齐读。   “访”是?(拜访)   3.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课前根据《导学案》充分预习了课文,首先听写词语:
邀请 俯身 瀑布 陡峭 津津乐道 蕴含
同桌互查,纠正。
(2)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再次默读课文,在书上圈画出来。   谁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说说拜访了哪些朋友?(古桥、树林、鸟儿、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   小结:大自然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他的朋友。
(3)再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作者说这些事物都是他的朋友?)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随着学习课文你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品读赏析,体味情感
1.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进山中,首先拜访那座古桥--第一个老朋友,请大家默读第三段。(板书:古桥 老朋友)   全班交流:   (1)文中说“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作者眼里,桥仅仅是桥吗?(德高望重的老人)   “德”是什么?“望”是什么?(德是品德,望是威望)   (2)名望高声望重,为什么在作者的心里桥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呢?
a因为这座古桥在这涧水上站了很多年,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
b“你把多少行人……”看出古桥作出过很多贡献,还是很谦虚;
c因为老桥很古老。   ·从哪里看出来桥很古老?(弓着腰,俯身凝望)
一个“弓”字,一个“俯”字,你读出了什么?(默默为人们付出)   ·从最后一句“岁月悠悠……”看出来桥很古老。   这么多年过去了,唯有老桥依然如旧——德高望重,默默无闻。   (3)面对这位一如往常的,为人们做出贡献的老桥,谁来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情感?   评:他读出了对老桥的----?(尊敬、怀念、感激、亲切)
一座老桥让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把老朋友的那份情感融在了文字里,读起来才更加动情。齐读。
板书:联想
作者其他段落又是怎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朋友对话的?默读4--5自然段,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并做批注。   3.指名读第四段。课件出示:   (1)作者对树林又是怎样的情感?(知己)(板书:树林知己) 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互成为知己?(知道你内心的想法。对对
方都是无话不谈。非常亲密的朋友)
知己就是至交,认真读读这段话,哪些文字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感觉到作者和他们确实是知己?(从“鸟儿呼唤我的名字”看出;从“露珠与我交换眼神”看出;从“无边的青翠,每棵树都望着我”看出……)   小结:在鸟儿的呼唤中,在迎面送来的青翠里,在每一棵树的凝望中,这些朋友有多少话儿跟作者讲啊。   (3)转换角色,师生对话
这些树和鸟会说些什么知己话呢?我是你的知己,你想跟我说什么?   生:今天怎么样? 师:我很好,又来看你了。   生:你有什么烦恼,我来分担。 师:谢谢你。   师:你就是山中的鸟儿,你想对我说什么? 生:让我们一起放开喉咙愉快的歌唱吧!
师:露珠,你呢? 生:把我抹在脸上,感受清凉和舒服。
师:大树,你还想说? 生:你有什么开心事,跟我说。累了就靠在我的背上打个盹儿。
……   (4)许多许多的知己话,课文说出来了吗?没有,都在那轻轻的呼唤中,都在那默默的眼神里,都在那深情的凝望中,谁来读这段话?   (5)此时此刻,作者也变成了山中的树、鸟……他们已经融为一体了。请听我的诉说,齐读。 (板书:物我相融)
4.过渡:老桥是我的朋友,树林是我的知己。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放声读第五自然段,看看作者又是怎样联想的?又有怎样的感受?
(1)交流:请你先读句子再谈感受。  
·生读句子:你好,清凉的山泉……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谈感受:我的朋友是山泉,作者联想到山泉捧出明镜,要给我重新梳妆。
师:回答清楚、完整。谁能和他一样继续交流?
·读:你好,汩汩的溪流……与你唱和吗?
谈:我的朋友是溪流,联想到汩汩的声音是邀请我与他唱和。
· ……
·小结: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展开联想,为我们一一介绍了他的朋友。(板书: …… 朋友)
让我们也跟山中的朋友热切地打招呼。(配乐,学生接读、师随机范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接读
生1:你好,清凉的山泉……  生2:你好,汩汩的溪流…… ·范读
我会这样打招呼:你好,飞流的瀑布……
·男生读:你好,陡峭的悬崖……
·女生读:你好,悠悠的白云……
·齐读:喂,淘气的云雀……   (3)想象说话,拓展练习
·除了文中描写的这些,还会有谁?(绿油油的小草;连绵起伏山峰;五彩斑斓的蝴蝶……)   ·还有很多很多,你愿意也跟他们热切地大招呼吗?  
出示句子:    你好,可爱的蝴蝶,    你    你好,漂亮的野花,    你    你好, ,    你   生:你好,可爱的蝴蝶,你扇动着漂亮的衣裙,是邀我共舞吗?   生:你好,漂亮的野花,你露出动人的微笑,是欢迎我的到来吗?
生:你好,翠绿的小草,你在微风中摇曳,是向我打招呼吗?
生:你好,可爱的蚂蚁,你是不是想到我身上爬来爬去?   小结:我们和作者一道与山中的好友亲密对话,仿佛我们也和大自然中的一切融为一体了。   5.带着满怀的好心情,继续前行,----(出示第六自然段,师生直接读)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1)看这段话中圈出的动词:捡 捧 嗅 拾 数 看 捧 敲 听
作者用词准确,用一个个富有变化的动词写出了他和落花、落叶、石头亲密对话的情景。关注这些动词,谁再读?
(直接出示、师生自然接读第七自然段)忽然,雷阵雨来
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雨也在和我对话呢!很快的,雨停了----(齐读最后一段)
……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师:诗一般的语言,亲人般的情感,真美。
(三)总结全文,感悟表达
1.刚才,我们和作者一道拜访了古桥、树林、山泉……好多好多的朋友,现在你明白作者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了吗?(因为他把山中的一切都当作朋友)
师:是呀,在作者的眼里,山中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水、一鸟一石,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好朋友,因此作者进山观景,就变成了“山中访友”。
2.作者在《又见南山》里说:“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作者对南山的一切充满了无限的眷念,如此的一往情深。
(1)明明是山水树木、花鸟雨露,在作者的眼里却变得含情脉脉、有情有义,请同学们绘声绘色地朗读全文,仔细发现文章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
生:全文是以第二人称来写的。(板书:“你” 第二人称)
你很善于发现。全篇以第二人称“你”的口吻来写的。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像两个人在面对面说话、聊天,让人感到很亲切。这
就是第二人称的独特之处。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课后同学们选做两个作业:
1.背一背:背诵课文喜欢的部分。
2.读一读:搜集作者李汉荣的作品阅读。
3.写一写:以《园中访友》为题练笔。建议使用第二人称,展开联想写作。
板书设计:
????? 1?山中访友
古桥????物???老朋友 联 “你”(第二人称)
树林????我???知己 想
……????相???朋友
???????? 融?
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给人美的享受。
我在教学本课的时候,以“联想”为串联点,引导学生和作者一道去感受和老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这些朋友之间的真情实感,适时拓展用课文的句式和其他朋友进行对话,既丰富了想象,又进行了口头表达的训练。同时,欣赏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自然而然的解决了上课开始的质疑“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做到课堂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效果很好。
品读赏析后,再次让学生朗读全文,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运用第二人称。谈谈第二人称的好处,这一点学生感悟的不够深刻,也许是接触第二人称文章少些的缘故吧。
教学本课,我在品读赏析课文的同时,努力有机地点出作者的表达方式,如联想、第二人称等,感觉融合度还不够无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这一方面。
    
课件13张PPT。山中访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 邀请 俯身 瀑布 陡峭
津津乐道 蕴含
听写词语,你都写对了吗?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惟有你依然如旧。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惟有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理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唱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川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刻着玄奥的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好风景。

你好,可爱的蝴蝶,
你 ________________
你好,漂亮的野花,
你 ________________
你好,__________ ,
你 ________________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我赶快跑到块可以遮雨的岩石下。满世界都是雨,我站立的地方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该回家了。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作者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
----《又见南山》 作业:
1.背一背:背诵课文喜欢的部分。
2.读一读:搜集作者李汉荣的作品阅读。
3.写一写:
以《园中访友》为题练笔。 建议使用第二人称,展开联想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