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只有一个地球》(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3《只有一个地球》(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31 21:45:34

文档简介

13《只有一个地球》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学习重点】
1. 解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自学生字,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晶( jīn jīng)莹 和蔼(ǎi ài ) 滥用(làn nàn )
扁(piān biǎn)舟 破碎(suì cuì) 威胁( xié xué)
2.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
目(赌 睹) 慷(概 慨) (竭 揭)力
(资 姿)源 (摇 遥)望 威(胁 协)
3.课文内容填空。
《只有一个地球》从四个方面对地球进行了介绍:(1—2)段写 ;(3—4)段写 ;(5—8)段讲________________,最后呼吁____________。
二、课堂探究
(一)品味地球美丽渺小
1.找出描写地球美丽渺小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2.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个句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这个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味地球资源有限
1.找出描写地球资源现状的句子读一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说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2.品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好在什么地方。
(1)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不加节制”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本来”不能去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读无法移居别的星球
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好处,并理解句子。
科学家已经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通读课文,想一想,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1)地球的可爱表现在________ _________,同时又容易破碎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附参考答案:
一、1. jīng ǎi làn piān suì xié xué
2. 睹 慨 竭 资 遥 胁
3. 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的星球。
二、(一)2.(1)打比方 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2)列数字 作比较 说明人类生活的范围是很小的
(二)2.(1)指为所欲为,不管外界怎么样。在文中指人类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体会人类的自私。
(2)【解析】“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三)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
三、1. 地球外形美观 无私给人类提供资源 2.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13《只有一个地球》当堂达标题
一、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字组成词语。
映入(  )(  )  相互(  )(  )  (  )(  )可亲
一叶(  )(  )  (  )(  )提供  不加(  )(  )
二、巧妙关联(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源( )上帝的恩赐,( )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 )这些设想能够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
3.( )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会别无去处。
4.我们( )要好好保护地球,( )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三、改写句子
(1)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成反问句)

(2)地球是一个很小的星球。(用上比喻,使句子更形象)
四、含英咀华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ó báo]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 bi?n piā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 ”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一、 眼帘 交错 和蔼 扁舟 慷慨 节制
二、1.不是 而是 2.即使 也 3.如果 就 4.之所以 是因为
三、1. 人类怎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
2.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四、1. báo piān 2.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3.比喻、拟人 说明了地球的渺小。
13 只有一个地球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三、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时代周刊》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是地球,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就我们走进课文,寻找原因吧!板书课题,齐读。
2.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也叫文艺性说明文。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科学小品文?(《松鼠》《鲸》)
3.回忆一下这些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有的说幽默通俗易懂,它有说明文特有的特点:严谨和准确。)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
滥用 枯竭 威胁 不加节制 随意毁坏 不顾后果
指名读,齐读。
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读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些词语都是贬义词,读的时候很压抑,沉重)再读。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一叶扁舟 薄薄的纱衣 提供
指导书写:蔼 竭
(3)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情况?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
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4)遨游太空的宇航员遥望地球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品读重点,读中悟写
过渡: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地球“可爱”的语句。
全班交流:
1.了解地球的可爱
从哪儿看出地球“太可爱”了?(学生读有关的句子)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A.从“水蓝色”“纱衣”“晶莹”“和蔼可亲”这几个词语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B.指导朗读
你们读得真棒,我仿佛置身太空,遥望地球,在许许多多一片死寂的星球中,我一眼就看到了我们的地球妈妈,它晶莹透亮,美丽壮观。
(2)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哪里?
出示: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A.你能说说她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矿产资源吗?(银矿、铜矿、煤矿、油田、金矿等)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B.除了矿产资源,它还向人们提供着什么资源呢?能从文中举例吗?
(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这些是可再生资源。相机解释“慷慨”。 
C.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指名说)相机点击知识点:
表面积只有5.1亿平方公里。
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
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D.就是这样一个星球(齐读知识点)却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我们一起来走近地球,欣赏一下我们的地球妈妈(学生点击进入录像《地球妈妈》)。要求:边看边听,再说说你的感受。
E.看完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小结:的确,地球太伟大了、太可爱的,是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就是生命的摇篮。
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是那样和蔼可亲。(指导朗读)
2.了解地球易“破碎”
师过渡:地球妈妈把所有的资源全部向她的孩子贡献出来,有广袤的沃土,长出金灿灿的粮食和白生生的棉花;有纵横的山脉,生长了茂密的森林,贮藏着丰富的矿产;还有江河湖泽、大洲大洋……人类的祖先在这颗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地球妈妈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
(1)播放《地球妈妈哭了》的微课,让学生直接感受。
(2)看完后你想说什么?
(3)出示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4)默读课文内容,谈谈课文是怎样写地球的“易碎”,结合句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A.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
B.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C.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
(“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
(5)面临着不可再生资源即将枯竭的磨难,承受着可再生资源即将毁坏的威胁,地球母亲在一次次灾难中变得越来越脆弱。
①是谁在不加节制地开采,使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了?(是人类)
是谁在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是人类)
是谁在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是人类)
是谁在不断地破坏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还是我们人类)
②地球母亲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有限的资源,可是我们人类正用罪恶的双手,使我们的地球母亲伤痕累累,奄奄一息。此时此刻,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自由发言)(板书:资源有限)
③可是有人不这么想,有许多人对保护环境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
5.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1)但是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为什么呢?
出示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②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板书:难以移居 范围很小 事实)
③指导朗读。
(2)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设想,这样的说明方法是假设。(板书:假设)
难怪宇航员说:“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看到地球这样遭受自己儿女的破坏,我们是不是可以袖手旁观呢?为什么?
因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
因为能为人类提供资源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
因为能使人类世代生存下去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
(三)课外拓展,形成能力。
1.师生共同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写出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 ),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 )到别的星球。所以作者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星球)。
2.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可爱的,同时,地球又是容易破碎的!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吧!
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写一篇读后感。
2.办一期环保专刊手抄报。
3.设计一则环保公益广告。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范围很小 事实 资源有限
  难以移居 假设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用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图片,使学生初步感受地球的可爱。紧接着我让学生谈谈对地球的了解,然后我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后再谈谈对地球的了解又增加了哪些。其次我引用宇航员的话引出可爱,让学生围绕可爱一词从文中找出描写地球可爱的语句或段落,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谈体会等。最后我用地球四季图片激发学生保护地球情感。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这一节课的教学,也还有很多遗憾。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理解课文第二段时,学生的理解面较窄,没有联系生活来理解。出现这种情况和我的引导没有引导好有很大关系,也说明了我课前备课不够充分。另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不到位。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由于学生对地球了解不够,朗读课文不能融入到情境中去,课文朗读缺乏美感。这时我应该及时给学生范读或者准备录音让学生听读,但是我没有这样做,而是草草结束。
课件31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13 只有一个地球文艺性说明文
也称科学小品文 滥用 枯竭 威胁不加节制 随意毁坏 不顾后果lànjiéxié bò (薄荷)竭蔼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情况?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当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划出表现地球“可爱”的语句。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打比方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地球表面积只有5.1亿平方公里。
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
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美丽的地球妈妈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600万年 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精心保护地球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写出了她的样子非常( ),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 )。她所蕴含的( ),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 )到别的星球。所以作者向人类发出了呼吁( )。 美丽壮观渺小自然资源有限只有一个地球
无法移居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写一篇读后感。
2.办一期环保专刊手抄报。
3.设计一则环保公益广告。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