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少年闰土》(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7《少年闰土》(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31 21:56:06

文档简介

17《少年闰土》学案
【学习目标】
1. 会写7个生字“扭、胯、厨、套、猬、畜、窜”。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4.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难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自主学习】
一、新知预习
1.搜集资料,初识鲁迅。
鲁迅,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人。“鲁迅”,是他在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时用的笔名。鲁迅一生创作的作品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____,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他自己在《自嘲》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
2.读课文,我能把生字读准字音,还能正确写出来。
kuà chú wei chù cuàn
( )下 ( )房 刺( ) ( )生 逃( )
3.这篇课文中的多音字很多,我能为加点字标出正确读音。
五行( ) 正月( ) 供品( ) 畜生( ) 畜牧业( )
4.文中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我查资料懂得了它的意思,并能正确连线。
其间 无缘无故
无端 稀奇
素不知道 如 此
如许 向来不知道
希奇 其 中
二、课堂探究
1. 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从中看出闰土是个 的少年。
2. 我能概括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哪些事?并写出小标题。
① ②
③ ④
3. 回忆往事,“看瓜刺猹”成为了作者心目中最难以抹去的画面。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1)我要跟同桌交流:为什么“看瓜刺猹”是作者最难忘的?


(2)这段景物描写很美,色彩鲜明,对闰土进行了生动的 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男孩。
(3)我要试着背诵这一段。
4. “我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什么?

三、拓展延伸
搜集鲁迅的名言,学以致用。
1.一次,我和同学约好九点在新华书店门口等,可他却十点才到,我生气地说:“你太不守时了,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是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男同学特别喜欢看《冒险小虎队》之类的书,不喜欢看关于文学、地理的书,因此,老师常常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来教育我们:只看一个人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附: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周树人 浙江绍兴 《狂人日记》 《祝福》 《故乡》 民族魂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
2. 胯 厨 猬 畜 窜
3. xíng zhēng gòng chù xù
4. 其间——其 中 无端——无缘无故 稀奇——希奇
素不知道——向来不知道 如此——如许
二、1.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健康可爱
2. ①雪地捕鸟 ②看瓜刺猹 ③海边拾贝 ④看跳鱼儿
3.(1)【解析:因为“看瓜刺猹”很刺激,在作者的印象里很深,还可以凸显闰土机智勇敢的特点,体会出了作者对闰土的无限思念。】 (2)动作 机智勇敢
4. 【解析: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鲁迅和他的朋友像井底之蛙一样不能知晓外面的事情,表现了鲁迅对闰土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羡慕之情,也表达了鲁迅对少爷生活的无奈和不满之情。】
三、1. 不要无缘无故浪费别人的时间
2. 结果是不大好的 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7《少年闰土》当堂达标题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
yǔn xǔ fǎnɡ fú zhènɡ zhònɡ
( ) ( ) ( )
cì wèi chú fánɡ chù shenɡ
( ) ( ) ( )
二、选词填空。
注重 郑重 隆重
在乡下,有些大户人家到现在还保留着祭祀祖先的习俗,同一家族的按宗谱轮流,几年才轮到一回,所以都很( )。同时,他们都很( )排场,叫的人很多,事情往往办得很( )。
三、我会选解释。
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1.祭器很讲究。 ( )
2.插花是一门大有讲究的艺术。 ( )
3.客厅布置得十分讲究。 ( )
新鲜:①食物没有变质,也没经过腌制干制等;②没有枯萎;③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④(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少见。
4.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
5.这些都是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水果。 ( )
6.只有常开窗户才能保持教室空气新鲜。 ( )
四、文中有很多与现在用法不太一样的词语,你能写出它的近义词吗?
熟识—( ) 如许—( ) 伶俐—( )
五、课文精彩回顾。
(一)
( )的天空中挂着(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 ),向一匹猹( )刺去,那猹却( ),反从他的( )逃走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二)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达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些希奇的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跳鱼儿。表现了少年闰土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思想家、革命家。
4.“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们被大人们关在院子里,只看到四角的天空。
②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们不能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眼界狭窄,目光短浅,知识贫乏,如井底之蛙。
附:参考答案
一、允许 仿佛 郑重 刺猬 厨房 畜生
二、郑重 注重 隆重
三、1.① 2.② 3.③ 4.④ 5.① 6.③
四、熟悉 这样 机灵
五、(一)1.深蓝 一轮金黄 一望无际 项带银圈 一柄钢叉 尽力地 将身一扭 胯下2.机智勇敢
(二)1. : ; …… !
2.看瓜刺猹 沙地捕鸟 海边拾贝 见识丰富、聪明能干 真挚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3.故乡 鲁迅 文学家 4.②
17 少年闰土
一、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脉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的人物特点。
4.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印象的方法,迁移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1.迁移运用文中描写人物印象的方法进行写话小练笔。
2.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理清顺序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少年闰土》。
板书课题,齐读。
2.课前通过预习,文中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少年闰土和我的相识的?(回忆 见面 相处 离别)
评:你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如果按照两个人相识一场的顺序,回忆应该是在分别之后,我为什么要放在最前面写呢?(闰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了我对闰土的怀念)
评:你真会读书。
小结:把回忆内容提到开头去,倒着写,就可以突出这一印象的深刻,突出我对闰土的怀念。
(二)品读课文,感悟印象
1.品外貌
(1)这真是一场难忘的相识,那闰土到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默读课文,勾画有关语句,用关键词概括。
(2)谁先来说说,闰土外貌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健康可爱)
(3)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读句子)
·紫色的圆脸说明他很健康,小毡帽是当时绍兴乡下孩子特有的穿戴,那带着银圈又是怎么回事?
·评:你们看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特点去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少年。
(4)指导朗读。
关注闰土特有的外貌,朗读。
2.知性格
(1)这是闰土的外貌留给我的印象,那闰土还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继续交流。(板书:机智勇敢 知识丰富)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看瓜刺猹......)
·这件事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闰土给我讲的)
(2)文中闰土给“我”讲了几件稀奇事,勾画一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交流,指导用四个字来概括。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评: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3.看瓜刺猹
(1)通过刚才理顺序我们知道了“看瓜刺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闰土是如何看瓜刺猹的,大家注意看这段文字,(出示)这是什么描写?
(2)他俩你一句,我一句。原来这是段精彩而生动的对话。自由读读!
①谁说的多?谁说的少?
②我只说了8个字,其他都是闰土在说,为什么?(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③在这组对话里,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闰土心里的稀奇事是无穷无尽的?(省略号)
④是啊!闰土生活在广阔的农村,而我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四角的天空”说明什么?(师补充资料:鲁迅六岁就开始上私塾,他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家和私塾,他的见识少,生活非常枯燥。)
⑤创设情境,理解“四角的天空”
·同样是同龄人,当闰土在月下看瓜刺猹的时候,我——(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当闰土在雪地上捕到鸟儿欢呼雀跃的时候,我——(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当闰土在夕阳的余晖照射的沙滩上看跳鱼儿的时候,我还是——(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闰土知道这么多的稀奇的事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生)见多识广。
⑥鲁迅在听到这样的稀奇有趣的事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好奇、羡慕,其实就是一种向往)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走进看瓜刺猹吧!谁来读。
评:我听到了,看瓜刺猹是这样的惊险有趣啊!
(三)扣住“回忆”,学习写作
1.出示第一段。
(1)关于看瓜刺猹,文中还有一处,请你来读一读。
(2)刚才咱们学习的是闰土讲给我听的,这一段是什么?(作者在回忆时脑中浮现的画面)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一起来看。
(3)齐读第一句,这句描写了什么?景中都有那些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让我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美丽)
(4)再来看第二句,写的是什么?(人)
·作者抓住什么去描写的?(项戴银圈)
评:项戴银圈是他的外貌。
·作者还抓住了什么?(动作)哪个词?(捏、刺)
·这一捏、一刺两个动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看到了一个勇敢、机智的闰土。)
(5)我们再来关注全段,从段的构成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①生1:前面写景,后面写人。
生2:作者用了一个词“其间”把景与人衔接了起来。
评:前面是静的,后面是动的。静动相生,一静一动,富有变化。
②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引导:一般写一幅图的时候,可以从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天-地-人)
·在这样的天地之间,站着一个少年,此时此刻,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词语——(顶天立地)
·可见,闰土留给了我怎样的印象?
(6)小结:蓝天、圆月、沙地、西瓜、少年、猹,就是这样一个闰土,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齐读此段。
(7)试背诵。
2.动笔练写
(1)其他三件事也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现在请读课文对话部分,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写一写!
(2)学生写作。
(3)交流。
评价点:你的表达能力真强,让老师看到了一个机灵的闰土。你想象很丰富,也很合理。
(4)小结:美丽的画面,稀奇的事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我在回忆中盼望和闰土相见。
(四)拓展阅读,对比印象
1.三十年后的一天他们终于相见了,闰土还是我印象中的闰土吗?请同学们一分钟快速浏览。
中年闰土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2.交流。
和少年闰土相比,中年闰土有什么变化?读句子,谈感受。
3.推荐阅读。
是什么原因让闰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请大家课下去读鲁迅的《故乡》。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健康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了解了鲁迅对他深刻的印象,学习了一种写印象的方法。如果你们课下有兴趣,可以仿照我们今天学习的写法,按照文中的顺序,来写一个人给你留下的印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