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最后一头战象》(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3《最后一头战象》(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1 09:16:48

文档简介

23《最后一头战象》学案
【学习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品悟嘎羧的优秀品质。
2.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相关语句感受战象嘎羧的重情义的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语句,品析文章语言,体会战象的高尚情怀。
难点:通过朗读感悟,领略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1.我会写生词。
rì kòu xiāng jiāo níng zhòng dàng yàng
(  ) (  ) (  ) (  )
shí bēi juān kè péng zhàng bēi zhuàng
(  ) (  ) (  ) ( )
zhèn ěr yù lóng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  ) (  )
2.我能辨字形,读准字音并组词。
劈( ) 寇( ) 躁( ) 搏( )
弊( ) 冠( ) 燥( ) 博( )
3.我能填写恰当的词语。
( )的老朋友 ( )的气概 ( )的江面
( )的吼叫 ( )的战场 ( )的象兵
4.通过读课文,我知道《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是________,课文以________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的生命里的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______ ________的描写细致入微,如再次见到象鞍时的________,在打洛江边的__________,在“百象冢”旁__________。
5.学习过程中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

课堂探究
1.在大家眼里,嘎羧是善良、坚强、英勇、忠诚的。课文中的许多描写都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读课文6、7、12、14自然段)
A.感悟嘎羧的“怀旧”“善良”。
句子:
从中我体会到
B.感悟嘎羧的“英勇”。
句子:
从中我体会到
C.思考: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用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D.感悟嘎羧的“忠诚”。
句子:
从中我体会到
2.寻找感动。
课文里还有令我感动、令我深思的语段,我想和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延伸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景,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的内心感受,并写下来。?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附:参考答案
1.日寇 香蕉 凝重 荡漾 石碑 镌刻 膨胀 悲壮
震耳欲聋 炯炯有神
2. 劈(劈开) 寇(日寇) 躁(焦躁) 搏(拼搏)
弊(作弊) 冠(冠军) 燥(烦躁) 博(博学)
3.久别重逢 英武豪迈 清波荡漾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 威风凛凛
4.沈石溪 时间 英雄垂暮 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 动作 神态 举止与神情 久久凝望与全力吼叫 默默掘墓的情景
5.略
二、A.例如,句子: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从中我体会到:嘎羧对佩带过的象鞍有着深厚的情感。
B. 例如,句子: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从中我体会到:象鞍破旧,却仍然凝重华贵;嘎唆年迈,却仍然英武豪迈。
C.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唆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勃勃雄心仍在!
D.例如,句子: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从中我体会到:嘎唆走了,但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
三、例如:嘎羧走了整整一夜路,天亮时,它来到了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地凝视着清波荡漾的江面,仿佛在想:昔日,这江水是多么澎湃啊!我和同伴们都在这儿洒过鲜血啊!可如今,江水怎么能这般平静呢?然后,嘎羧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的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嘎羧又昂起头来,想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吼叫,仿佛在说:“和平,你怎么能这么晚才来呢?让我和同伴们阴阳相隔,如果你早些来,我的同伴们就不会命丧黄泉了!”这时,嘎羧的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嘎羧在犹豫着,它犹豫着:是去祖宗留下来的白象冢呢?还是与同伴一起长眠于地下呢?最后嘎羧决定了,它不去祖宗留下的白象冢了,它要和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们躺在一起,完成它一生的使命!
23《最后一头战象》当堂达标题
一、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礁石(qiáo jiāo)  气概(ɡài kài)?
  饲养(sì sí)  瞌睡(ké kē)
  甘蔗(zhé zhè)  竹篾(miè mì)
  中弹(zhònɡ zhōnɡ)  混合(hún hùn)
  镌刻(juān jùn)  剥落(bō bāo)
二、词语改错。
  焦燥不安(  ) 漫不精心(  ) 血迹班班(  )
  英武毫迈(  ) 天色苍芒(  ) 浴血博杀(  )
三、补充词语,解释所填字义。?
  势不可(  ):_________ (  )遭不幸:_________
  恍然大(  ):_________ (  )毙荒野:_________
  体力不(  ):_________ (  )不成声:_________
四、据意写词语。?
  1.来势凶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   )
  2.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   )?
  3.生活悠闲自在。      (   )?
  4.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   )
  5.眼睛明亮,很有精神。     (   )
五、佳句赏析。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摩挲”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句子从_________和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嘎羧__________________。
  2.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读着这几句话,嘎羧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让人肃然起敬,在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我们对一头战象的_________之情。
六、理解感悟。
荣获勋章的狒狒
  南非比利埃利有一个叫阿尔博特的村庄。一天,农场主马尔在野外工作时遇到一( )生病的小狒狒,他把这只狒狒收留下来,细心照料它,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杰克”。杰克生性温和,聪明伶俐,马尔非常喜爱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马尔带着狒狒杰克一同应征入伍。上级破例接纳了这位编外“士兵”,还发给它一( )特制的军装。训练时,杰克规规矩矩地站在队伍中,见到了上级,还学着士兵的样子行举手礼。年底,杰克随马尔跟着队伍一同开赴前线。?
  夜晚站岗时,马尔总带着杰克。作为哨兵,杰克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它的感觉比人敏锐许多倍,士兵们很难发现的敌情,却逃不过杰克的眼睛和耳朵。一天,士兵们经过长途行军,疲劳不堪,一到宿营地就睡倒了。月上中天时,有几( )敌人要偷袭营地,情况紧急。就在这时,杰克发现了敌情,立刻拉住主人马尔的上衣,并发出短促的叫声。酣睡中的士兵们被惊醒了,拿起枪很快投入战斗。战斗中,马尔肩部负伤了,杰克像发疯一样又跳又叫,寸步不离地守护着马尔,直到战斗结束。
  第二年初春,马尔所在的军团在比利时遭到敌人猛烈攻击,士兵伤亡很大。杰克冒着横飞的弹片和翻滚的浓烟,拼命地在自己和马尔周围垒石头,构筑掩体。这时,一( )炮弹呼啸着飞来,杰克立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马尔。炮弹爆炸,一( )弹片击中了杰克的腿部,它昏了过去。得救的马尔伤心极了,他背着杰克撤出了战场。由于伤势过重,野战医院的医生不得不为杰克做了截肢手术。?
  战争结束后,马尔去医院接回了杰克狒狒。在兵营里,杰克受到官兵们的热烈欢迎。由于杰克在整个战争中表现得英勇无畏,上级晋升它为下士官,还特别授予它一( )勋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接纳——(  ) 守护——(  )
  2.从下面选择适当的量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套 只 枚 颗 块 股?
3.为什么说“作为哨兵,杰克是不可多得的奇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主要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狒狒可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一、jiāo ɡài sì kē zhè miè zhònɡ hùn juān bō?
二、躁 经 斑 豪 茫 搏?
三、当 抵敌 横 意外的 悟 明白 暴 突然 济 补益 泣 小声哭?
四、1.排山倒海2.威风凛凛3.优哉游哉4.震耳欲聋5.炯炯有神?
五、1.(1)轻轻的抚摸?
   (2)神态 动作 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2.善良 忠诚 崇敬?
六、1.采纳 守卫?
  2.只 套 股 颗 块 枚
  3.它的感觉比人敏锐许多倍,士兵们很难发现的敌情,却逃不过杰克的眼睛和耳朵。
  4.(1)规规矩矩参加训练 (2)敌人偷袭时及时报警
   (3)寸步不离守护受伤的主人(4)战斗中拼命垒石头,构筑掩体
(5)炮弹飞来时用身体掩
23 最后一头战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劈、寇”等11个生字。
2.继续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感受战象嘎羧重情义的情怀,品悟嘎羧身上凝聚的善良、忠诚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描写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语句,品析文章语言,体会战象的高尚情怀。
难点:通过朗读感悟,领略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创作意图。
三、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一)设置悬念,引入课文
1.导入新课
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
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2.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3.检查预习
(1)快速默读课文时,下面的这些文字信息都留意了吗?
课件出示:
曾经,西双版纳有一群威风凛凛骑象作战的象兵;
曾经,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排山倒海般向敌人扑去,势不可当;
曾经,战象在打洛江畔与日寇浴血奋战,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曾经,人们发现了一头浑身是血还在喘息的公象……
看完之后,你读懂了课题中的哪个词?
(2)象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临死前它都能找到从未去过的祖宗留下的象冢。这也是课文向我们传递的又一个信息,文中的嘎羧是怎么做的呢?
①课件出示: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②齐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它为什么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里去?)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二)速读课文,了解内容
1.这是一篇动物小说,篇幅很长,怎样把长文读短,方法得当是关键,先来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出示阅读提示:
快速默读课文,并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 将预习时觉得难读的词或句子多读几遍,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 用恰当四字词语分别概括出课文的几个主要事件,并写在书上。
(1)谁愿意汇报第一题?(投影“学习单”)
生:“横遭不幸”的“横”应选第②个读音,原因是它表示意外的、不吉利的。
评:看来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预习,这是学习一篇课文的良好开端。
(2)通过默读同学们都概括出哪几个主要情节呢?记住要用四字词语概括。
①生交流师归纳板书:战后幸存、重披象鞍、再回战场、庄严归去
②要求学生把这些四字词语写在课本上。
2.课文正是以时间顺序,向我们记叙了这样四个事件,谁能看着板书,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生命终结前再次披挂战甲,重回战场凭吊,庄严埋葬自己的故事。)
小结:今后我们在阅读很长的文章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只要抓住文中的几个重要事件,就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别看只是几个词语,每个情节文字背后都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到最打动你的情节,画出最感动你的词句。并写下你的阅读感受。(生默读课文)
1.讨论交流“重披象鞍”部分。
(1)出示: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①交流感受(26年过去了,它还能记得他在战争时披挂的象鞍,说明它很怀旧)
②文中说“它一下子安静下来”,之前的嘎羧是什么样子的?(焦躁不安的)
③从焦躁不安,到一下子安静下来,你看出了什么?(嘎羧对佩带过的象鞍有着深厚的情感)
④再来读读这句话,还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象鞍对嘎羧的重要性?(生交流)
⑤让我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在这些词上(课件点红:呼呼吹去、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
⑥“摩挲”,观察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换个词就是“抚摸”,生活中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去做这样的动作?(生交流)
⑦是啊,这象鞍在嘎羧羚眼里分明就像它的亲人和朋友,看到这样一幅象鞍,又26年没见了,应该怎样去读呢? (指生读)
(2)你读懂了嘎羧,嘎羧心情的变化都源于这样幅象鞍,自己看一看。
课件出示: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①看到这象鞍上的弹洞、血迹,它一定想到了什么?(生交流)
②想到这些它能不激动、不流泪吗?于是才有了这样的一幕(课件):没想到……(齐读)
③26年没有忘记,也就永远无法忘记,多么有情有意,嗄羧不会说话,我们是怎么体会到它的这份情感的?(生交流)
④我们抓住了它的动作、神态(板书),就走进了嗄羧的内心,看来人类身上所拥有的亲情、友情在嗄羧身上也同样存在,作者沈石溪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出示)——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沈石溪
2.自学“重返战场”,转换角色,体会情感。
(1)展示动物世界的神奇,描写动物的情感世界是动物文学的迷人之处,也是动物小说的特点,我们抓住了关键词去细细地品味,就走进了嗄羧的心。重披象鞍的嗄羧英武豪迈,让我们印象深刻,那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感动的情节呢?
①出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āo)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péng)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jǒng)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②找到重返战场的段落,我们也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找一找,你又找到了哪些关键词?
生1:久久凝望 迥迥有神
生2:亲了又亲 震耳欲聋
③通过这些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生交流)
点红:久久凝望 亲了又亲 震耳欲聋 炯炯有神
④它久久地凝望着,这凝望中它仿佛望见了什么?这深深的吼叫中它又吼出了什么?想一想完成学习单第二题(课件出示)。
⑤交流感受,指导学生朗读。
自由读——同桌互读——配乐读
(2)这吼声让它变得异常激动,我们一起来读读后面的部分,(课件出示)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齐读)
(3)此刻站在我们面前的仅仅是一头战象吗,它是什么?(像人一样有感情的战象)
3.学习“庄严归去”,复述训练,表达情感。
(1)正是因为它有人一样的情感,所以它才没有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百象冢,耗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为自己挖掘了一处坟冢,而我们只能远远的看着它的身体沉下去,看着它的脊背沉下去,终于嗄羧走了。在最后这个部分老师提取这样的几个词,依照这些词说说庄严离去这个部分,自己先想一想。
课件出示:挖掘 埋头挖着 卧在坑底 凝望天空
(生根据词语复述)
(2)把书中的文字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多好啊!把它变成第一人称还可以吗?此刻你就是嘎羧,谁来试试?
(生第一人称复述)
(3)嗄羧就这样走了,听了刚才同学们的复述,结合上面的学习,之前的问号都解决了吗?
小结:嗄羧有了人一样的情感,他带着对同伴们的思念,回到了百象冢。它身上有了人一样的情感,它用行动谱写着善良,诠释着忠诚,它没有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回到了百象冢,它没有选择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而是选择了和他的战友在一起。
(四)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1.嘎羧走了,带着他的情义走了,这一路我们陪他走来,也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
课件出示(生齐读)——“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2.让我们永远铭记着嘎羧,永远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
课件出示(生齐读)——“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死了!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3.推荐阅读
正如作者沈石溪所说的: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这节课,我们抓住了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品味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到嘎羧像人一样有丰富的情感。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课下可以再看看沈石溪的另外两部作品《斑羚飞渡》《第七条猎狗》。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
重披象鞍 动作
凭吊战场 神态
庄严归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