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声音的特性》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知道声音的特性。
2、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
3、能通过自学和亲身体会得出人耳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重点难点】
1、学生能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2、能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3、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新知预习】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
二、学习活动
(一)体验与思考:
请学生利用、音叉、尼龙丝、文具盒、木梳、硬质塑料片手边的器材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小组合作填写下面的空。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等等。
小组讨论:声音的响度是指上面的哪些?声音的音调是指上面的哪些?总结一下 音调和响度的定义。
响度:
音调:
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下面我们来探究:
(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请同学们大胆填写: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总结: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三)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请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总结: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讨论: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四)探究声音的特性之三──音色
(1)耳朵“辨”乐器。播放录音:梁祝1(古筝演奏) 梁祝2(二胡演奏)
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2)耳朵“辨”人。
请后面的两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前面的同学说出朗读者的名字。
请同学们讨论,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不同的乐器的声音,不同人发出的声音?
总结: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课堂练习: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
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
3、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
A.说话声的响度B.说话声的音调C.说话声的音色D.敲门声音的不同
5、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
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
【学后反思】
3.2《声音的特性》学案答案
【新知预习】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学习活动
(一)体验与思考
响度:声音的强弱
音调:声音的高低
(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三)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蚊子;老黄牛
(四)探究声音的特性之三──音色
音色与材料和结构有关
三、课堂练习:
1.响度;音色;音调2.音调3.响度;音调、音色4.C5.B3.2《声音的特性》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音调高
B、“细声细语”中的“细”指的是音调低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音调高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
2、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①“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
②“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 低 。
③这小孩说起话来“脆如银铃”说的是声音 高
④“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
3、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4、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6、(1)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如果声音较沉闷,就是熟瓜.( )
(2)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胸腹内器官是否正常,脏器不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同的.( )
(3)有趣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奥地利人用敲击酒桶的方法来判断桶中酒的多少( )
上述实例中都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共同特征来判断的
音调 C.响度
音色 D.声速
7、下列有关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
B. 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响度不同
C. 同一根琴弦拧得越紧,音调越高
D.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8.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①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_________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_________ ;
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_________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_________ 有关.
3.2《声音的特性》当堂达标答案
1.C 2响度,音调,音调,音色3.A4.B5.D6.A7.B8.慢,低;快,高
物体振动的快慢3.2《声音的特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声音的特性。
2.能理解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能理解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2.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叉、尼龙丝、文具盒、木梳、硬质塑料片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各样声音。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我们称为乐音,但有些声音听起让人心烦,难听刺耳,我们称为噪声。声音为什么会有这多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声音的奥秘吧。
二、进行新课
1、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
(一)响度:
活动1:(1)用耳朵倾听变化的一段声音
请思考:你听到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2)在声音变化的过程中,变化的是什么?
活动2: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1.)你用力轻敲鼓面和重敲鼓面,在用耳倾听声音的响度变化的同时,仔细观察两次鼓面上塑料泡沫小球的是如何变化的?
(2.)你用力分别轻敲和重敲音叉,在用耳感觉响度变化的同时,并观察悬挂的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是如何变化的?
(3.)当你远离音量不不变的录音机时,你对声音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当你把肥皂膜在喇叭的不同距离处时,你观察到肥皂膜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5.)用手增大耳廓,听老师讲课的声音,有何不同。
由1.2.实验可以得到响度跟什么有关系?由3.4.实验又可以得到响度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由5.实验又可以得到响度大小还跟什么有关系?
学生总结:响度的影响因素:振幅大小、声源的距离、发散程度
(二)音调:
活动3:让学生依次听两组声音(声音由低音到高音),请思考:
你听到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活动4: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
(1)用硬纸片刮木梳,快速刮一次,缓慢刮一次,比较两次音调的有何不同?
(2)将钢锯片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按住一段,拨动钢锯片,使锯片上下振动,观察振动快慢情况,并听声音,再改变伸出的长度,发出的声音和原来相比有何变化?
(3)多媒体展示纸片划自行车声音的变化?
由上面的实验,你可以得到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学生总结:音调的影响因素: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
(三)音色:
活动5:
(1)耳朵“辨”乐器。播放录音:梁祝1(古筝演奏) 梁祝2(二胡演奏)
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2)耳朵“辨”人。
请后面的两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前面的同学说出朗读者的名字。
请同学们讨论,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不同的乐器的声音,不同人发出的声音?
总结: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总结: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称为音色(音品),与材料结构有关。
【针对练习】
1、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________,响度越_________。
2、音调表示声音的________,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_____。
3、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两个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叫___________。
4、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他们谁的音调高? 谁的响度大?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_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
2.噪声的防治:
活动:多媒体展示图片思考
1.请你说说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噪音?
2.噪音有什么危害?
3.你知道有哪些防治噪音的方法?
学生总结:防止噪声的渠道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接收处出减弱
小结:
1、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2、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源振动的距离决定的。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噪音的防治:
从噪音的产生、传播、接收三个环节进行。
【达标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音调高B、“细声细语”中的“细”指的是音调低”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音调高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
2、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①“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
②“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 。
③这小孩说起话来“脆如银铃”说的是声音 高
④“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
3、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4、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6、(1)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如果声音较沉闷,就是熟瓜.
(2)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胸腹内器官是否正常,脏器不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同的.
(3)有趣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奥地利人用敲击酒桶的方法来判断桶中酒的多少.
上述实例中都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共同特征来判断的 ( )
音调 B.响度
音色 C.声速
作业设计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100 0.76
F 钢 80 1.02
G 尼龙 80 1.02
H 尼龙 100 1.02
①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3 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②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 ____.
③在研究一个物理量对某个现象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它物理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 _________ ,它是很重要的一种探究方法.
教学反思
我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听声为主线,通过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性。
第二,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第三,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我不足的地方:
1.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熟练,更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对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2.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在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我会努力改正的。
教案答案
【针对练习】1.强弱;大(小);大(小)2.高低;高3.音色4.女高音5.男低音5.牛;蚊子
【达标练习】1.C 2响度,音调低,音调高,音色3.A4.B5.D6.A
作业设计
1.A 、 B 、 C ; A 、 D 、 F
2.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的频率,然后改用不同大小的力拉紧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频率,重复三次,进行比较分析
3..控制变量法(共27张PPT)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三章 声的世界
请听听以下几段声音,你喜欢哪些声音?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污染环境,也都属于噪声。
——声音大小(音量)不同
请听下面两段音乐,说出有什么不同?
物理学将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音量的大小)称为响度。
敲鼓时怎样才能改变声音的响度?
一、乐音的特性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越大,响度 。
思考:响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振幅
越大
振幅
传播距离、发散程度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
请听下面两组声音
每组中哪个声音更高些?
物理学将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大提琴
小提琴
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
示,称为频率。振动得快则频率高。
振动得越快,则频率越高,音调越 ;
频率越小,音调越 。
快慢
高
低
探究吉他弦线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弹拨时发出的音调高?
(粗、细) ( 长、短)
(松、紧)
用橡皮筋模拟吉他弦
蚊子声和牛叫声,哪个音调高?
哪个响度大?
音调和响度不是一回事,音调高的声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也不一定音调高
蚊子
牛
但你见过用试管做的乐器的演奏吗?
实验
1、用相同的力吹不同的试管,每个试管所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声音高低不同
2、分别用不相同的力吹同一个试管,试管所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声音大小不同
水
请听下面几段声音,说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叫音品)是不同的,音色(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我们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人的讲话声与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强弱(响度)
高低(音调)
音色
响度、音调、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乐音的特性
二、噪音的防治:
请你说说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噪音?
噪音有什么危害?
你知道有哪些防治噪音的方法?
路面噪音 –引擎、排气管、车胎、喇叭声 …
飞机噪音 – 低空飞行时、 降落及起飞…
建筑噪音 – 机械、拆卸土程 …
工业噪音 –抽风和空调系統…
家居噪音 –闹钟声、婴儿的哭闹声、谈话声 …
噪音的来源:
时钟滴答声
安眠
空调响声
影响睡眠
环境中的噪音对人的不良影响示意图
耳疼
分贝
睡眠
影响学习
干扰交谈
工作效率降低
噪音的影响:
噪音可以使人类的听觉受损。
噪音是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脑部的神经,影响我们的:食欲、神经紧张、暴躁、精神不集中 、血压增高、心跳加速、听觉不灵 、干扰谈话。
如何才能减小噪音的影响
从噪音的产生、传播、接收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摩托车排气管的消声器
(1)从噪音产生环节
使用较新及较宁静的技术,比传统的高噪音设备更能减低施工产生的噪音。
例如使用油压夹碎机代替传统的破碎机进行拆卸工程。
有一些地下公共设施工程,使用较宁静的顶管法以代替明挖法。
在马路旁建造隔音屏
(2)从声音的传播减小噪音的影响
利用绿地缓冲地带或屋苑的平台/商场一方面将居民与马路隔离;另一方面制造了隔音屏的效果,挡住路面的噪音。
防噪音耳罩
(3)、从接收环节减小噪音的影响
3.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
从噪声的接收入手——在人耳处减弱(戴护耳器)
从声源处入手——控制噪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从噪声的传播入手——阻断噪声传播 (隔声、吸声和消声)
1、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2、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
音调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强弱
振幅
高低
频率
小结:
3、噪音的防治:
从噪音的产生、传播、接收三个环节进行。
1、音调表示声音的________,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_______。
2、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________,响度越___________。
3、乐音除了音调、响度两个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叫___________。
4、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他们谁的音调高? 谁的响度大?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_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
高低
高
强弱
大
大
音色
女
男
牛
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