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的种族和人口(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要素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经济贸易大国。
2.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工业发展和分布特点。
3.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媒体学习法 。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把任务分配给各小组;要求提前预习文本内容;各组做好教材有关材料搜集;选好小组发言人;教师可作课前指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同学们在网上搜集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来自日本的工业产品标识,一起交流,开阔一下同学们的视野。
师:今天我们就要重点的来了解日本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工业发展及分布特点。
板书课题:
日本的经济和文化
展示搜集的资料,交流:
日本汽车标识:
日本电子、数码、家电标识:
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培养学生使用网络媒体的习惯。
启
迪
思
维
导
学
新
知
正
反
辩
论,
激
发
兴
趣
分
析
讨
论
拓
展
思
维
赏
图
思
意,
归
纳
总
结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日本的资料,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么,有请第一组来展示。
一组主题:日本是一个经济贸易大国
(课件出示资料)
读下面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读下面资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结合下面数据和教材57页内容,请分析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
(3)读下图,分析日本主要进口的商品是哪些?来源地是哪里?说明了什么问题?
(4)再读下图,分析日本主要的出口商品是什么?主要的出口地区是哪里?
(4)(教师补充提问)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有哪些?
(对发言积极、准确的学生,提出表扬。)
二组主题:了解日本的工业发展
【教师】二组的同学搜集的资料虽然简单,但提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探究的问题。请同学们就日本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和市场对日本经济带来的好处来分析。
师:从这两组的表现来看,大家在课下准备的很充分,付出了努力,值得表扬。希望下面的小组表现更好。
三组主题:了解日本工业的分布。
(课件出示资料)
请同学们读图并阅读课本P58-59页的内容思考、分析下列问题: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
日本的主要工业区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是什么?
日本的主要工业中心是哪些城市?
(4)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框图,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停靠
D.产品主要出口
(5)讨论目前日本的工业分布有和变化,为什么呢?
四组主题:介绍日本的文化特点
(课件出示四组搜集的图片)
和服与西装并存
鉴真和尚像
京都-模仿我国唐代长安建造
一组代表发言: 我们组搜集到了日本的进出口货物比例图及货物来源和商品出口地区图,请同学们看图分析能否得出日本是个经济贸易大国的结论?
(1)认真读图;然后进行自主学习;组织语言,解答 一组提出的问题。
(2)以辩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得出统一的答案。
(3)认真阅读课本P56-57文本内容,找出问题答案,并组织简洁的语言回答。
一组代表整理学生的答案,总结发言:
二组代表发言:我们搜集了两个资料,了解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进程。我们迷惑的是日本为啥要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呢?请同学们帮我们解答。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进行辩论、归纳总结。结论:
三组代表发言:我们是研究日本工业分布的课题组,以下是我们小组在网上搜集、整理的一些资料,展示给大家,请大家分析讨论我们提出的问题。
(1)认真阅读课本文本内容,再读图和资料;先自主学习,认真解答提出的问题。
(2)以辩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得出统一的答案。
三组代表整理学生的答案,总结发言:
四组代表发言:我们搜集了日本的一些文化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学生欣赏图片,思考图片反映了日本文化有何特点,给大家交流。
四组代表总结发言:
通过这些图片资料和同学们的发言,我们组总结了日本的文化特点是:
寓教于乐,既让课堂教学变得轻松而活泼;又助于学生掌握新知,实现高效课堂。
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培养学生使用媒体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宽思维
开阔视野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辩论探究的习惯。
总结盘点
梳理知识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
经济贸易大国: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工业分布特点:沿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分布,新兴工业向中小城市扩散。
主要工业区: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海、北九州工业区。
东西兼容的文化。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当堂训 练
巩固提升
1、巩固落实地理填充图册上的日本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的分布图。
2、独立完成助学P43的当堂达标内容。
1、抽查,优秀的放到投影仪上展示。
2、独立完成助学P68的当堂达标题。
巩固和迁移应用所学知识。
【达标测试】
1. (目标1) 下列属于日本进口的商品是 ( )
A.照相机 B.船舶、车床 C. 铁矿石、棉花 D. 轿车、合成纤维
2. (目标3)日本的主要民族和传统服饰分别是 ( )
A.汉族和旗袍 B.高山族和西装 C.大和民族和和服 D.蒙古族和牛仔服
3. (目标1)(2011.济南中考)关于日本经济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出口导向型经济 B.经济特点为“单一商品经济”
C.转口贸易经济 D.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4. (目标2)(山东烟台中考)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把工厂迁移到国外。 对迁入国来说,好处是 ( )
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②引进先进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提供丰富的资源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目标2)下列城市位于关东平原上的是 ( )
A.北九州、长崎 B.神户、大阪 C.名古屋、北九州 D.东京、横滨
6. (目标2)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强,为使经济高速发展,从根本上应做好: ( )
A.大力发展海上航运,大量进口原料 B.大量出口初级产品
C.国内人口众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量出口高新技术产品
7. (目标1、2)下图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
(1)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区填在下面相应空格处: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这些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地带,其集中分布的原因是 ,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是 。
(3)日本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教学反思】:
这节课首先在课前对本课知识分解成四个任务,安排给四个小组,完成四个主题。
要求学生自主去利用网络搜集有关资料,去自学和研究相关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
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思考认真、辩论热烈,学习后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然后检测,发现学生对本课内容掌握较全面、牢固。
七下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
【课题】第一节 日本(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概况。
●收集相关的图文资料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方面的特点。
3、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分析、启发诱导。
【教学准备】地理图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一组关于日本的图文资料。
导入: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从古至今,一直与中国保持密切的贸易往来,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文字、古建筑、服饰、宗教、饮食等都带有中国文化的印记。同时,日本又是发达国家中的重要一员,其科技水平名列世界前列,汽车、电子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深受许多国家的喜爱。日本的国民素质总体也比较高,在环境保护、遵守交通法规、资源节约等许多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我们的近邻-----日本。
第一节 日本
地理位置
【活动】读图8-1-2,结合地理图册31-3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读图找出太平洋、日本海、濑户内海、朝鲜海峡的位置,以及韩国、朝鲜、俄罗斯、中国等邻国的地理位置。
用不同的符号在图中标注所找出的地理事物。
通过图片感受日本的文化
认真回顾学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结合问题,认真思考,读图分析,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整理答案,由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日本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跨亚热带和北温带。东临太平洋,西邻日本海,周围与韩国、朝鲜、俄罗斯、
直观系统的图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读图分析方面的能力,及总结归纳方面的能力,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自主学习
领土组成、地形地貌、主要城市
【活动】读图8-1-2,结合地理图册31-32页的内容,认真阅读55页“多山的岛国”完成下列要求。
1.读图标注日本四大岛屿,并填写四大岛屿的名称。
中国隔海相望,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
填图训练:填写日本的地理位置各地理事物的名称。
在地图上标注完之后,及时在空白图上进行填图训练.
四大岛屿、关东平原、富士山、主要城市。然后组内相互交换,进行批阅。指出出错的地方,进行改正.
从大到小:本州岛、北海道岛、九州岛、四国岛。
从北向南: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学生边观察填图,边理解记忆,让学生自学,相互批改,纠正错误,体现了合作精神,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
2.将四大岛屿分别按从大到小、从北向南进行排序。
3.找出关东平原、富士山的位置,并填写在相应的位置。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4.在图中找出东京、横滨、大阪、神户等城市的位置,并填在空白图相应的位置。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占全国总面积的75%,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合作探究 衔接过渡
5.比较日本和印度两国的海岸线的曲折程度,有什么不同?分析它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介绍日本的火山和地震概况:播放日本
3.11大地震的视频资料和2014年9月27日御岳山火山喷发的资料。
日本是一个火山和地震多发的国家,每年发生1500多次有感地震;境内有200多座火山,其中30%是活火山。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关于日本火山和地震方面的问题。
火山和地震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这里有包括首都东京、横滨在内的多个城市,在东京西南方向有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同时也是日本最高峰、旅游胜地。
通过比较,印度的海岸线较为平直;而日本的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发展来料加工和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日本海上交通的优越性,为后面学习日本工业的分布奠定基础。
视频和图片资料给学生强烈的直观感受,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拓展提升
【活动】读图8-1-3,并阅读图文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观察地图,说出日本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处。
你认为日本火山、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比中国汶川5.12地震和日本3.11地震的相关资料进行思考:
震级
死伤(失踪)
中国汶川
8.0级
62万余人。
日本
9.0级并引起海啸
1.8万余人。
说明:震级相差1级,能量相差约30倍。
中国地震震级小于日本,但是死伤人数却远多于日本,思考有哪些原因。
结合之前东南亚的学习,思考火山活动带来的有利的影响是什么?
日本对防震、抗震所采取的措施,对于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日本的气候
【活动】阅读日本的气候资料图和东京、北京的气候资料.分析日本的气候分布和特点。
观察以上图片,思考回顾地球上两大火山----地震带的位置。小组内进行研讨,积极踊跃参与,交流意见,归纳答案。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交界处。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球内部能量释放,从而形成火山地震。
数据对比,学生很惊讶,也有疑惑。带着疑惑,进入日本“抗震、防震知识”的学习。
日本建筑物设计和选材都有严格的要求,并定期进行防震演习,而且,防震安全教育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火山灰,使的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温泉也和火山、地震活动有关。
我国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通过学习日本的防震、抗震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地震对我国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东京
北京
最冷月均温
3.7oC
-4.7oC
最热月均温
25.1oC
26.1oC
年降水量
1610mm
636mm
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总结归纳答案。由小组“发言人”进行发言,其他学生补充完善。
日本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同纬度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降水丰富。(东京和北京的对比)具有海洋性特点。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对地震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通过学习日本,掌握最基本的抗震常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从地理知识中,体验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
日本的资源
【活动】1.将班级学生分为两个大组,进行一次小型的辩论赛。
辩题--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所以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十分匮乏。
正方:日本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十分匮乏。
反方:日本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十分匮乏。
对学生的辩论进行总结,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据报道,日本从中国进口木材,然后在国内加工成“一次性筷子”,出口到中国,却很少砍伐自己国内的森林,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结合收集的材料.正反两方分别就本方观点进行阐述论点、论据;展开激烈的辩论。
日本的资源有丰富的一面,也有匮乏的一面。
丰富:森林、水力、渔业等资源。
匮乏:能源和矿产等资源。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热烈讨论,认真总结,积极踊跃发言。
日本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并且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是值得所谓“地大物博”的我国国民借鉴和学习的。
通过辩论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外阅读,收集整理资料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提高国民综合素养。
知识梳理和建构
学生通过知识建构进行知识梳理、总结,明确重难点知识,照应学习目标,便于理解和记忆,提高总结、归纳方面的能力。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
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2.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A.琉球群岛 B.富士山 C.濑户内海 D.金刚山
3.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舟山渔场
4.下列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受海洋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与亚洲大陆同纬度位置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C.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全国并不是都处在东亚季风区范围内
5.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缺乏的是
A.森林资源 B.水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渔业资源
6.关于日本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北部
B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C位于中国的南面
D地跨南北半球
二.下图是“日本略图”,读图后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岛??????? ?B???????? 岛???? ?? C??????? 岛?????? D??????? 岛?
E ????????海????? ?? F ????????洋???? G???????? 海????????? H ?????????山(日本最高峰)
K????????(城市),它是日本的首都,位于????????平原上。
日本处在????????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发????????和????????。
观察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其有何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