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编印:徐小姐(联系方式:zkst04@或13018920074)
TOC \o "1-3" \h \z \u 陕西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1
青海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5
宁夏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课标卷 9
新疆乌鲁木齐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科综合 13
2006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A) 17
2006年兰州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B) 23
陕西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蛋白质、维生素都是食品中的营养素
B、氢、氧、铁、锌等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C、棉花和羊毛都属于合成纤维
D、聚氯乙烯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
3、齐药二厂违规用二甘醇(化学式为:C4H10O3)代替丙二醇(化学式为:C3H8O2)作溶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下列关于二甘醇和丙二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B、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C、各元素质量比相同 D、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4、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K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C、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
D、CuO不能与水反应,则CaO也不能与水反应
5、对下列实事的解释错误的是( )
实 事 解 释
A 打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用打气筒可将空气压缩到蓝球内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将活性炭放入冰箱内,可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冰水由同一种分子构成
6、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aCl KNO3 B、CuSO4 NaOH
C、AgNO3 HCl D、NaOH H2SO4
7、如图所示,给饱和澄清石灰水加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由澄清变浑浊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个小题,计19分)
8、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l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下列反应:
2NH4ClO4 N2↑ + Cl2↑ + 2O2 ↑ + 4X,回答下列问题:
(1)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X的化学式为 。
9、(5分)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右图所示,发现小白鼠仍可成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成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
;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 ;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10、(4分)Ⅰ、Ⅱ两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用燃油日趋紧张,因而开发车用燃油替代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我省在神木即将建成规模较大的甲醇(CH3OH)生产基地。请回答:
(1)甲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醇作为燃料(和煤相比)的优点是 (填一点即可)。
Ⅱ、以下是几种常见化肥的主成分:
①NH4HCO3 ②K2CO3 ③(NH4)2HPO4 ④KCl
(1)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
(2)NH4HCO3受热易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
。
11、(4分)右图是某市环保部门绘制的四年来全年降雨的平均PH变化示意图,请回答:
(1)四年来,该地区的雨水酸性逐渐 ,
要改变这种状况,你能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是
,
(2)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 ,改良措施是向土壤中加入 。
12、(3分)将同规格光亮的铁钉同时放入下列装置中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铁钉无变化的是 (填字母,下同)
(2)整个过程中铁钉表面没有铁锈出现,但质量改变的是 ;
(3)同时结束实验后将铁钉取出烘干,其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个小题,计12分)
13、(5分)右图是李华同学设计的分解过氧化氢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①为分液漏斗,活塞可随时开关以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
(2)MnO2的作用是 ;
实验后回收MnO2的方法是 ;
(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4)用此装置还可以制取并收集的一种气体是 。
14、(7分)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到了黄金。小宝说他曾在网上看到过,有一种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黄金。于是他与小新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 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
[猜 想] ①小新认为是黄金,
②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
[查阅资料] 合金中的金属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锌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设计实验] ①小新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②小宝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与结论] ①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则他的猜想是 ;黑色物质是 。
②小宝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个)。
[反思与应用] ①假如你的观点和小宝的观点相同,你还可以设计的一个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 溶液中;
②你设计的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5、将右图所示的稀盐酸滴入盛有10g氢氧化钠溶液(滴有两滴酚酞试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此稀盐酸的质量为5g。回答并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现象为 ;
(2)求此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酚酞试液质量不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B 4、C 5、B 6、D 7、B
二、填空及简答题
8、(1)+7 (2)分解 (3)水
9、(1)瓶内有氧气,可供小白鼠呼吸 (2)略 (3)上升 (4)氮气
10、Ⅰ:(1)有机物 (2)略 (3)对环境污染小
Ⅱ:(1)③ (2)略 (3)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11、(1)增强 开发使用新能源(或使用脱硫煤) (2)造成土壤酸化 熟石灰或草木灰
12、(1)D (2)A (3)B>C>D>A
三、实验及探究题
13、(1)集气瓶 (2)催化作用 过滤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4)CO2
14、(1)错误 氧化铜 (2)黄色金属表面有白色物质附着 方程式略
(1)稀盐酸或稀硫酸 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
四、计算与分析题
15、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4g,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0.585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9%
青海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本卷共5大题,22小题,满分60分,考试时N4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O:16 Na:23 Cl:3 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表中相应题号下的空格内)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光合作用 B.煤的燃烧 C.冰雪融化 D.菜刀生锈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铁锅 B.医用酒精 C.蒸馏水 D.牛奶
3.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①蛋白质 ②糖类 ③油脂 ④维生素 ⑤无机盐 ⑥水,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⑤⑥
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组内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
A.磷矿粉 B.硫酸钾 C.硝酸铵 D.氯化钾,
5.洗脸的毛巾用过之后,常常会变硬.这是因为用于洗脸的水中常含有较多的 ( )
A.氧气 B.钙镁化合物 C.氧元素 D.氢元素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 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7.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 ( )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人
B.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立即涂上大量的氢氧化钠
C.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8.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将正式运营,青藏线上的铁轨全部采用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如下反应来焊接钢轨间的缝隙:2Al+Fe2O3 Al2O3+2Fe.该反应属于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在①H2、N2、O2、CO;②SO2、Na20、P2O5、H2O;③HCl、H2SO4、NaHCO3、HNO3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
A.H2、P2O5、H2SO4 B.N2、SO2、HCl
C.CO、Na2O、HNO3 D.CO、Na2O、NaHCO3
1O.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p点表示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11.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SO4、NaOH、Ca(OH)2、Na2 CO3、NaCl,请你整理归纳,这六种物质两两相互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共有 (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12.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间/分钟 O 1 2 3 4
pH 4.7 3 4.62 4.56 4.5 5 4.5 5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污染情况
B.在测定的时间内,雨水酸性逐渐减弱
C.一段时间后雨水酸性逐渐稳定
D.酸雨可腐蚀某些建筑物和金属制品
13.要探究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选用下列哪组试剂进行实验 ( )
A.ZnSO4溶液、Ag、CuSO4溶液 B.Cu、Ag、ZnSO4溶液
C.Zn、Cu、稀H2SO4 D.Zn、CuSO4溶液、A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3分)
14.下列化学用语均有错误,请将正确的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2个氢分子2H ,(2)1个铁离子
15.八角(俗称大料)是常用的烹调香料.通过适当的方法,从八角中可以提取到莽草酸,它是制取抗禽流感药物(商品名:达菲)的基本原料.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C7H10O5,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请写出两点:
(1) ;
(2) .
16.下图是镁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序号)
(2)镁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3)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7.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试回答:
(1)从下表中找出一种不溶性碱 (填化学式).
(2)HCl、Ca(NO3)2两种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填“能”或“否”),理由是 .
(3)完成Na2SO4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u2+ 不 溶 溶 溶 不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8.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的汞产生的汞蒸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此时可洒一些硫在上面,使硫与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化汞(HgS).
(1)写出硫与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的现象
19.在牙膏和一些药品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或载体,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1)请写出方框中生成物的名称(直接填在图上即可)
(2)写出上述方案中③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你评价方案的优点是 ;
(4)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的方法是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0.小明同学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请你一起参与以下探究.
(1)提出问题: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2)查阅资料:①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炭黑.
②炭黑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3)猜想与假设:黑色物质可能是a:氧化铜,b:炭黑,c:
(4)实验方案:取一小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 (填化学式)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5)现象与结论:若现象是 ,则猜想a正确,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假如现象为 ,则猜想 成立.
21.根据下图所示仪器或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E的名称 ;指出仪器D的用途 (任写一种);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 装置(填编号),选择该装置的理由 .甲同学欲从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应进行溶解、 、洗涤、干燥等操作.
(3)乙同学用A装置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无色气体,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 ,
五、计算题(共5分)
22.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我省一造纸厂排放的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他们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 7%、密度1.18g/cm3的浓盐酸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200g.然后取80.Og污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配制好的稀盐酸7 3.Og,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配制稀盐酸时,量取了溶质质量分数为3 7%的浓盐酸多少毫升
(2)污水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青海省 (课改区) 2006年中考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共18分)
1.C 2.C 3.B 4.A 5.B 6.C 7.D 8.C 9.D 10.C 11.A 12.B 13.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3分)
14.(1)2H2 (2)Fe3+
15.(1)分子式量为174
(2)属于有机物
16.(1)12 E
(2)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3)MgCl2
17.(1)Cu(OH)2 .
(2)不能,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Na2SO4+CaCl2==CaSO4↓+2NaCl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O分)
18.(1)S+Hg==HgS (2)在常温下,金属汞是金属晶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测量体温时温度上升,根据原子之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可解释汞柱升的现象.
19.(1)氢氧化钙 (2)Ca(OH)2+CO2==CaCO3↓+H2O2
(3)反应及生成物循环使用 (4)在牙膏中加入少量稀HCl(或稀H2SO4),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0.(3)氧化铜与炭黑的混合物 稀H2SO4(5)黑色物溶解,溶液变蓝CuO+H2SO4==CuSO4+H2O,黑色物不溶解,b
21.(1)量筒 溶解物质,作小量物质反应器(2)B 防止冷凝的水蒸气回流到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炸裂,过滤 (3)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变浑浊.
五、计算题(共5分)
22.解:(1)据:质量混合前后相等,设体积为V mL、
V=22.9(mL)
设污水中含量NaOH质量为x
(2)HCl+NaOH==NaCl+H2O
x=4 w=5%
答:略
宁夏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课标卷
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0—16
一、选择(选出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1~11题每题2分,12~13题每题3分,共28分。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
1.“绿色能源”是当今人类理想的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煤 B-氢气 C.天然气 D.石油
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酒精 C.白糖 D.食盐
3.下列各足量的物质分别在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4.小亮同学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补充蛋白质,你建议他平时应多食用下列哪种食物( )
A.西红柿 B.馒头 C.瘦肉 D.奶油
5.“沙枣子花开哎……香万里……”,这是宁夏花儿中的唱词。这句唱词说明( )
A.沙枣花的分子质量很大
B.沙枣花的分子分裂成原子
C.沙枣花的分子体积很大
D.沙枣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6.为了发挥宁夏的煤炭资源优势,在宁东化工基地开始建设“煤变油”的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生产线。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氧化物
B.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相对分子质量为45
D.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7.过滤是净化水过程中的_道重要工序,它是将( )
A.硬水转化为软水
B.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
C.污水转化为纯水
D.有气味的杂质除去
8.聪聪同学测定了几种常用物质的pH,结果如下:
物质 厕所清洁剂 牙膏 肥皂 厨房清洁剂
pH 1~2 8~9 10 12~13
上述物质中,最容易腐蚀铁制下水管道的是( )
A.肥皂 B.牙膏 C.厕所清洁剂 D.厨房清洁剂
9.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要求,你认为小东同学进行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
B.为节约药品,把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C.酒精灯的火焰用灯帽盖灭
D.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纯碱用于蒸馒头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醋用于除水垢
D.木炭用于除冰箱异味
11.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12.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地倒入试管中,不能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钠和水
B.铁粉和稀硫酸
C.生石灰和水
D.石灰石和稀盐酸
13.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反应,需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铁锈和稀盐酸
B.烧碱溶液和稀硫酸
C.石灰浆和稀盐酸
D.氢氧化镁和稀硫酸
二、填空(共11分)
14.(2分)小丽同学经常喝糖水,发现多种方法都能使大粒糖尽快溶解在水中,说出你知道的两种方法:
15.(4分)你能从C+O2CO2这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两条):
16.(5分)小林同学在探究铜、银、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有关实验记录如下:
2AI+6HCl==2AICl3+3H2↑,Cu、Ag与盐酸不反应。
(1)从上述实验中,你得出的结论是 。
(2)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探究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
三、应用(共18分)
17.(12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化学式为C6H806,可溶于水,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请写出维生素C所属的物质类别: 。
(2)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证明维生素C药片中含碳元素并具有酸性。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验1:用坩埚钳夹持1片维生素C药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维生素C药片中含碳元素
实验2: 维生素C药片具有酸性
(3)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A.食盐 B.纯碱 C.链条 D.硫酸钾 E.苛性钠
(4)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说说,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5)若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维生素C注射液100 g,需水的质量为 g。
18.(6分)剧烈运动后,人体产生了较多乳酸(化学式 C3H6O3),感觉肌肉酸胀。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和氧气反应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酸胀逐渐消失。
(1)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消除体内180 g乳酸需要多少克氧气 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 .
四、实验探究(共18分)
19.(7分)选用如图装置(仪器a是分液漏斗,上面的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行实验。
(1)将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滴加到二氧化锰中,常温下即可制得氧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2)说出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哪种气体
(3)若选用该装置制某种气体,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20.(11分)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支试管,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后,将一支试管倒插入水中,另一支试管倒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现象。
(1)请你推测并叙述该小组能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参与探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乙中试管内生成的物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课改区)理科综合2006年中考化学答案
一、选择
1.B 2.A 3.B 4.C 5.D 6.D 7.B 8.C 9.C 10.D 11.A 12.A 13.B
二、填空
14.可以用筷子搅拌,可以把大粒糖放入热水中使之溶解
15.①1个C原子和1个O2分子反应成1个CO2分子
②此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CO2是由C元素和0元素组成的
④1个CO2分子是由1个C原子和2个。原子构成的(答出两条即可)
16.(1)Al的活泼性大于金属Cu、Ag的活泼性
(2)取等量Cu(NO3)2和AgNO3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
在甲中加入单质银,在乙中加入单质铜。 甲中无现象,乙中红色单质消失,出现银白色沉淀物 Cu的活泼性大于Ag的活泼性
三、应用
17.(1)有机物
(2)
在其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2:把维生素C片溶于水,然后取紫色石蕊试液,向其中滴加几滴 可以看到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3)B、C、E
(4)因为维生素C在高温时易被破坏,因此食用黄瓜可以加一些食醋凉拌即可。
18.(1)C3H6O3+3O2==3CO2+3H20
(2)解:设消除体内180 g乳酸需要xg氧气,同时产出y g二氧化碳
解得:x=192g y=264 g
答:消除体内180 g乳酸需要192g氧气,同时产生264 g二氧化碳。
四、实验探究
19.(1)2H2O2 2H20+O2↑ 分解反应
(2)CO2、H2等(只要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溶体混合且不用加热的都可以用此装置)
(3)考虑装置的气密性等因素
20.(1)CO2可以溶于水,但是溶解的量少 CO2+H20 ==H2CO3
CO2也溶于碱性溶液并且溶解的量很多
2NaOH+CO2==Na2CO3+H20 Na2CO3+CO2+H20==2NaHC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取乙试管中溶液少许放入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把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此溶液中含有CO32-或HCO3-,因为乙试管上部有CO2气体剩余,因此可以说明生成的是NaHCO3,即乙试管中的物质是NaHCO3溶液。
NaHCO3+HCl==NaCl+CO2↑+H20
2NaOH+CO2==Na2CO3+H20
Na2CO3+CO2+H20==2NaHCO3
新疆乌鲁木齐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科综合
1.全卷满分为150分,化学部分60分,物理部分9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O一16 K一3 9 Mn一5 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选出后,填在答卷相应的表格中)
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鲜奶制酸奶 B.水果榨果汁 C.糯米酿甜酒 D.黄豆酿酱油
2.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根据人体气味识别犯罪嫌疑人。请从微观角度分析警犬能闻到犯罪嫌疑人气味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小
3.人体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元素中,因摄人量不足容易导致幼儿、青少年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的是( )
A.锌 B.碘 C.铁 D.钙
4.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一种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过滤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6.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NH4Cl B.CO(NH2)2 C.K2CO3 D.Ca(H2PO4)2
7.下列实验一定不能成功的是( )
A.酚酞试液检验溶液是否显碱性
B.用排水法收集O2
C.用过滤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
D.蒸发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
8.将充满下列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在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9.化学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B.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质量一定相等
C.稀释前后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10.在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等四类物质中,经一步反应可以生成盐的是( )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①②③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4分)用化学式或符号表示:①2个氢分子 ;②1个钠离子 ;③;④正二价的镁元素 。
12.(3分)有下列物质:①烧碱②活性炭③千冰④纯碱⑤甲烷,请用序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2)能用来蒸馒头的盐是: ,
(3)可作气态燃料的是 。
13.(3分)食物的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油脂、水等六大类。某品牌脱脂奶粉包装袋上标出的配料如下:①脱脂乳②白砂糖③乳酸亚铁④维生素A⑤维生素D等,请你写出:
(1)该产品配料中属于营养素的有(填写序号,下同) ;
(2)配料中能产生能量的物质是 ;
(3)人体缺乏铁会引起贫血,该奶粉中可以补充铁元素的物质是
14.(2分)在实验室中,有一烧杯盛有无色透明的液体。
(1)若该液体是纯净物,它可有是 (填一种具体物质即可)。
(2)若该液体是混合物,它可能是 (填一种具体物质即可)。
15.(3分)同学们,中考就要结束,您就要初中毕业了,离开母校之际,您要留下最后一个好印象,做到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乱扔东西……假如您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清理出如下物品:①废作业本②易拉罐③烂苹果④生锈的铁尺⑤霉变了的馒头⑥矿泉水瓶
(1)您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填写序号)
(2)用盐酸可除去铁尺上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请您写出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3)请您写出一句劝告其他年级同学爱护学校环境的话语:
16.(5分)下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
试回答:
(1)6号元素属于 (填写“金属”或“非金属”);
(2)17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它与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请写出图中氦元素形成氦气的化学式 ;
(4)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 。
三、实验探究及计算(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7.(6分)今天是彬彬的生日,爸爸、妈妈为他准备了漂亮的生日蛋糕。彬彬对蛋糕疏松多孔的结构很感兴趣,他从资料中了解到焙制糕点常用的物质是碳酸氢钠(NaHCO3),该物质受热易分解。彬彬对碳酸氢钠进行了实验探究:
(1)取少量干燥的碳酸氢钠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口有水珠,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由此说明生成物中含有 和 ;
(2)加热碳酸氢钠至完全分解后,试管中仍有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呢 彬彬认为是一种盐;请你帮助彬彬猜测这种盐是 。
(3)请设计实验并验证你的猜测(将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和结论填入下表中)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和结论
18.(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研究“氧气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时,需要制取一定量的氧气。
(1)上图中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几种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选用的试剂,其中有错误的装置是 (填写字母代号);
(2)指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
(3)在气体制取的实验操作中都应该注意先后顺序,请你在下列小题的横线上填入“先”或“后”字:
①若用图A装置制取氧气, 向试管中加入KMn04固体,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 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
(4)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其优点是 (填序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要加热③需要加热
(5)利用C装置除制取氧气之外,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请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6)该小组在实验中需要制取氧气的质量为O.9 6 g,你可任意选择上图中正确的装置及试剂,计算出所需试剂的质量。
新疆乌鲁木齐理科综合2006年中考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B 5.D 6.C 7.C 8.A 9.D 10.A
二、填空题
11.①2H2 ②Na+ ③O;④Mg
12.(1)③ (2)④ (3)⑤
13.(1)①②④⑤ (2)①② (3)③
14.(1)水 (2)氯化钠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15.(1)①②④⑥(2)Fe2O3+6 HCl==2FeCl3+3H2O
(3)爱护校园环境,如同爱我家(其他有意义的答案均给分)
16.(1)非金属 (2)l7 HCl (3)He (4)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均给分)
三、实验探究及计算
17.(1)水(或H20)和二氧化碳(或CO2) (2)碳酸钠(或Na2CO3)
(3)取少量白色固体,放人试管中.加人适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此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18.(1)B (2)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3)①后,先②先.后(4)②
(5)CaCO3+2HCl==CaCl2+CO2↑+H2O
(6)解:若选A装置制取氧气;设需要KMnO4的质量为x
x=9.48 g
答:需要KMnO4的质量为9.48 g。
若选C装置制取氧气;设需要30 %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y
y=6.8 g
答: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6.8 g。
2006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A)
一、选择题(题中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相应小题前的括号内。共25小题,1~10小题每题1分,11~2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 )1.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酸碱性 C.氧化性 D.挥发性
( )3人体中有11种必需的常量元素,以下元素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
A.钙元素 B.铁元素 C.钾元素 D.碘元素
( )4.玻璃钢是一种
A.硅酸盐材料 B.塑料 C.合金 D.复合材料
( )5.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Cl2 B.2N2 C.Cu D.CO2
( )6.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干冰、石油 B.水、啤酒 C.氢气、氯化钠
D.水银、石灰水
( )7.人们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关注不断加强,我市也是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下列气体中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有:①NO2、②NO、③CO、④CO2、⑤SO2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 )8.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 )9.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这种物质是下列中的
A.KCl B.NaNO3 C.HNO3 D.Mg(OH)2
( )10.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推测下列元素的单质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11.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为:2R+2H2O+7O2=2FeSO4+2H2SO4,推断R的化学式为
A.FeS B.Fe2S3 C.FeO D.FeS2
( )1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碘裳中的“碘”通常是指碘单质
B.铝是不活泼金属,所以铝制器具不易锈蚀
C.可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D.可用纯碱替代洗洁净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 )13.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A.H2、O2、CO B.H2、O2、HCl
C.H2、SO2、CO D.O2、CO、CO2
( )1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将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
B.在未说明用量时,一般液体取5毫升左右,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
D.给试管中的个体加热,试管口应稍稍向下倾斜
( )15.下列条件中,铁最容易发生锈蚀的是
A.表面喷涂油漆 B.埋在湿润疏松的土壤里
C.浸没在水中 D.放置在干燥的氧气中
( )16.有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乳酸,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使用这种塑料制品主要可减少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生物污染
( )17.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B.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X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D.X、Y都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 )18.小明测得某食盐溶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9%,如果以计算,则该盐水中所含的质量分数为
A.0.71% B.1.42% C.2.18% D.3.61%
( )19.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
A.H2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NaOH溶液 Ba(OH)2溶液 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
C.CO气体 CO2气体 通过灼热的CuO
D.Cu(OH)2固体 CuCl2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20.给一无色溶液滴入数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这说明该溶液是
A.酸性溶液 B.酸的水溶液
C.碱性溶液 D.碱的水溶液
( )21.在5.6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A.大于0.2g B.等于0.2g C.小于0.2g D.无法确定
( )22.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A.硝酸亚铁,硝酸银 B.硝酸亚铁,硝酸银
C.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D.硝酸亚铁
( )23.检验某可燃烧的化合物是否含有氢、碳、氧3种元素,在该物质完全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是: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 )2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像是
A.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m表示加入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
( )25.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再恢复到25℃,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质的质量减少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二、填空题(共31分)
26.(8分)把下列符号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 ②Ca2+ ③2S2- ④2O ⑤2O2 ⑦⑧
⑴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是__________
⑵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
⑶表示两个硫离子的是__________
⑷表示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27.(6分)现有H+、OH-、NO3-、Fe3+四种离子,请写出它们可能组成的酸、碱、盐的化学式:酸_______________碱_______________
盐_______________
28.(8分)某品牌脱脂奶粉包装上标出的配料如下:①白砂糖 ②脱脂乳 ③乳酸亚铁 ④维生素A ⑤维生素D等,请写出(填序号)
⑴配料中能产生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⑵该产品配料中属于营养素的有_______________
⑶人体中缺少铁元素会引起贫血,该奶粉中可以补充铁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⑷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很大。除奶制品外,很多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下列食物a.大米、b.花生油、c鱼、d大豆、e萝卜。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__________
29.(4分)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中所显化合价_____(填“相同”或“不同”),所显化合价是_____。
30.(5分)
⑴农业上将磷酸二氢钾(KH2PO4)当作__________肥料使用。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保护江河水质不被污染,某些城市已经禁止销售含磷洗涤剂。如果大量含有含磷洗涤剂的废水排入江河,可造成的危害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
①水生植物疯长 ②水中缺氧 ③水质变坏 ④鱼类死亡 ⑤水土流失
三、简答题(共18分)31.(4 分)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例如: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请再举两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6分)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
①在t1℃时,A的溶解度比B__________(填“大”或“小”)
②在t2℃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配成40%的A溶液
③在t2℃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填“大”或“小”)
33.(8分)有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他们分别是硫酸钠、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钠中的一种,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的反应:①A+C→E↓+F ②B+C→G↓+F ③B+D→H+J+K↑ 根据以上关系推断:(填化学式)
A.为__________ B.为__________ C.为__________ D.为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22分)
34.(5分)填空
⑴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
⑵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进行__________,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
⑶量取10毫升某液体时,如果俯视量筒的刻度(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填“>”、“<”、“=”)10毫升。
⑷在粗盐提纯的各部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35.(9分)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氢氧化钠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离开实验室。三天后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三天后片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了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固体物质是什么?”
建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方法及操作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 反思与应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质还具有这样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
应如何保存这些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8分)下图为常见的实验装置(各具用途),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提示: H2+CuOCu+H2O
⑴将含水蒸气的氢气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装置_____。(填序号,下同)
⑵如果验证混合体中有H2和H2O,需连接的仪器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验证混合气体中有H2、CO和H2O ,则需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____。
⑷如果验证混合气体中有CO2、CO、H2,则需连接的仪器顺序是。
五、计算题(共9分)
37.(4分)某生产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的企业,作了一个大型户外广告。如图所示: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①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氢、氧、碳四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01%)
③通过计算判断该广告属于__________(填“虚假”或“真实”)广告?
④每袋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kg。
宇宙牌化肥――国际首创主要成分: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居全球化肥之首:24%净含量:50kg/袋“宇宙”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38.(5分)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CO2气体。
试计算:⑴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⑵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
2006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题1分,其余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D B D A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D B C B D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B D
二、填空题(共31分)
26.(8分)⑴① ⑵⑤ ⑶③ ⑷⑥
27.(6分)略 (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28.(8分)⑴①② ⑵①②⑷⑤ ⑶③ ⑷c d
29.(4分)2AgNO3==2Ag+2NO↑+O2↑
不同; +5 +4价
30.(5分)⑴复合肥料;混合使用后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⑵①②③④
三、简答题(共18分)
31.(4分,每空2分)⑴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⑵参加化学反应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32.(6分)⑴小于 ⑵不能 ⑶小
33.(8分)Na2SO4 Na2CO3 Ba(OH)2 HCl
34.(5分)⑴试管夹 ⑵预热 1/3 ⑶小于 ⑷玻璃棒
35.(9分)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
操作:取白色粉末少许置于试管中加稀盐酸
现象: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有碳酸钠存在
熟石灰 密封保存
36.(8分)⑴B ⑵ABEA ⑶ABEAD ⑷DCBEAD
五、计算题(共9分)
37.①14:5:48:12 ②17.72% ③虚假 ④〈8.86
38.(5分)84.8% 200g
2006年兰州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B)
一、选择题(题中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相应小题题前的括号里。(共25小题,1~10小题,每题1分,11~25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1.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做出结论
(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湿衣服晾干 C.海水制碱 D.玻璃破碎
( )3.青少年和老人都需要补钙,以强壮骨骼。这里的“钙”是指
A.钙单质 B.钙元素 C.钙分子 D.碳酸钙
( )4.在以下人体所需摄入的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食盐
( )5.现代生活中人们逐渐用可降解塑料,纸制品或其它易分解材料代替传统的塑料制品,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白色污染” B.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C.便于工业加工 D.节约制造的原料
( )6.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振荡,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木碳 C.蔗糖 D.面粉
( )7.将化学知识用到生产、生活中,是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B.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止生锈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
( )8.人们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关注不断加强,我市也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下列气体中可以造成空气污染的有:①NO2 ②NO ③CO ④CO2 ⑤SO2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 )9.下列挥霍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药品,其中正确的是
A.CaCO3中混有CaO(稀盐酸) B.FeSO4溶液中混有CuSO4(铁粉)
C.CuO中混有碳粉(水) D.CO2中混有CO(氢氧化钠)
( )10.下表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
农作物 西瓜 苹果树 小麦 甜菜
PH 6.0~7.0 6.0~8.0 5.9~7.0 7~7.5
某地区由于空气被污染,经常降酸雨。以上农作物中最不适宜在该地种植的是
A.西瓜 B.苹果树 C.小麦 D.甜菜
( )11.在海水、地壳和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氢元素 B.碳元素 C.氮元素 D.氧元素
( )12.检验某可燃烧的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氢、碳、氧3种元素,在该物质完全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是: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 )13.现有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甲稀释浓硫酸时,把成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B.乙做完实验,将余下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中
C.丙做过滤实验时把玻璃棒的末端斜靠在过滤器内三层滤纸处
D.丁做实验时,将蒸发皿中的溶液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 )14.2006年5月29日我市某公司苯胺(C6H7N)生产车间一废酸单元发生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下面有关苯胺(C6H7N)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胺是由6 个碳原子、7 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
B.苯胺的相对分子质量93
C.苯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苯胺分子中C、H、N原子的个数比为6:7:1
( )15.选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鉴别盐酸、澄清石灰水、食盐水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A.烧碱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氯化钙试液
( )16.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A.FeS B.Fe2S3 C.FeO D.FeS2
(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Cu粉 Cu+FeSO4=Fe+CuSO4
B.将NsOH溶液滴入BaCl2溶液中 2NaOH+BaCl2=Ba(OH)2↓+2NaCl
C.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混合 NaCl+KNO3=KCl+NaNO3
D.炼铁的反应原理 Fe2O3+3CO2Fe+3CO2↑
( )18.小明同学想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活动,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小明能完成的实验是
①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②用食盐水洗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③用化学方法鉴别食盐和纯碱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 )19.王浩同学的父亲买了四袋化肥,化肥袋上印有如下图所示的说明,父亲让王浩根据所学知识帮他确定与其它三袋具有不同有效元素的一袋化肥,这一袋化肥是
A B C D
( )20.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
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3:1:2 B.2:1:2 C.1:2:2 D.3:2:2
( )2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经过对图示的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小
B.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D.图中M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 )22.在5.6克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A.小于0.2克 B.等于0.2克 C.大于0.2克 D.无法确定
( )23.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相互间都能发生反应,且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的一组是
A.NaOH、HCl、BaCl2 B.Na2CO3、BaCl2、H2SO4
C.HCl、NaOH、NaHCO3 D.NaCl、H2SO4、AgNO3
( )24.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氢以前的金属
B.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X是金属时,Y一定是金属
D.X、Y都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 )25.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当蒸发掉6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A.12克 B.60克 C.120克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40分)
26.(14分)在O、H、C、S、N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按题意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
①2个氧分子__________;②m个硫原__________;
(2)用化学式表示:
①可作最理想清洁,高能燃料的单质__________;
②天涯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③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
(3)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所用的反应物必须从上述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
①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分)现有H+、OH-、NO3-、Fe3+四种离子,请写出它们可能组成的酸、碱、盐的化学式:酸_______________;碱_______________;盐_______________。
28(1分)小刚同学洗衣服时,发现洗衣粉在冷水中溶解的较慢,他思考后向冷水中加入部分热水,结果发现洗衣粉在温水中溶解的速度变快。结合这一现象回答,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分)有下列两组物质,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它物质不同,请找出来填写在短线上。
(1)CO、SO2、MgO、CO2、P2O5;⑴__________。
⑵烧碱,纯碱,食盐,氯化钙,硫酸铜;⑵__________。
30.(5分)⑴农业上将磷酸二氢钾当作肥料使用。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保护江河水质不 被污染,某些城市已经禁止销售含磷洗涤剂。如果大量含有含磷洗涤剂的废水排入江河,可造成的危害有(填序号)__________。
①水生植物疯长②水中缺氧③水质变坏④鱼类死亡⑤水土流失
31.(3分)小华同学近日胃不舒服,常常吐酸水,医生对她检查后说:“没事,吃点药就好了”
⑴医生给小华开的药方中有一种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其作用是__________;同时,医生提醒小华要注意饮食,少吃__________(哪一类)的食品。
⑵类似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大量的应用,请任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18分)
32.(4分)比较下列三种微粒的结构,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6分)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化合成一种物质,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试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8分)有失去标签的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四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B、C、D,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
实验 A+B A+D B+C B+D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试推断并写出四种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22分)
35.(6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请从下列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将其编号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a。胶头滴管 b.漏斗 c.10ml量筒 d.25ml量筒 e.烧杯
f.细口瓶 g.玻璃棒 h.药匙 i.坩埚钳 j.酒精灯
⑴取用粉末状固体用__________;
⑵氢氧化钠溶液存放在__________;
⑶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__________;
⑷做镁带燃烧实验时用到的仪器__________;
⑸量取15.0ml水用到的仪器__________;
⑹将硫酸铜粉末溶解于水中__________。
26.(9分)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氢氧化钠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离开实验室。三天后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三天后片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了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粉末状固体物质是什么?”
设计实验: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方法及操作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反思与应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质还具有这样的性质?__________,应该如何保存这些物质__________。
37.(7分)鲁教版教科书上册P86有一活动天地,探究乙炔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小明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当氧气不足时,乙炔就会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为检验生成气体中是否有一氧化碳气体,小明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
⑴装置中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
⑵当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为保护环境,应在E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9分)
38.(4分)某生产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的企业,作了一个大型户外广告。如图所示:
宇宙牌化肥――国际首创 主要成分: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居全球化肥之首:24.0%净重:50Kg/袋“宇宙”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荣誉出品
相关信息计算:
① 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氢、氧、碳四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②②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的0.01%)
③通过计算该广告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写“虚假”或“真实”)广告?
④每袋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Kg.
39.(5分)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25.0g ,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二氧化碳气体。
试计算:⑴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⑵反应中消耗的盐酸的总质量。
2006年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B)(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D A C C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A B D D B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B B A
二、填空题(共31分)
26。(每空2分,共14分)
⑴2O2;mS ⑵H2;CH4;H2O⑶略
27.(每空2分)略
28.28.(共1分,答对一个得0.5分)溶质的种类、温度
29。(29.(每空1分,共2分)⑴MgO ⑵烧碱
30.(5分)⑴复合肥料;混合使用后会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⑵①②③④
31.(每空1分共3分)⑴中和过量的胃酸;酸性强的一类食物;⑵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三、简答题
32.(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23分)略
33.略
34.(每空2分共8分)AgNO3;Na2CO3、Ca(NO3)2;HCl
四、实验题
35.(每空1分)⑴h;⑵f;⑶beg;⑷ij;⑸ad;⑹eg。
36.(共9分)
建立假设:白色粉末固体可能是碳酸钠(2分)
方法及操作:取白色状固体少许置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2分)
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结论:有碳酸钠存在(1分)
反思与应用:熟石灰;密封干燥保存。
37.⑴澄清石灰水(1分)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净(1分)
⑵中黑色粉末变红、中澄清石灰水浑浊(各1分,共2分)
CO2+Ca(OH)2=CaCO3↓+H2O
⑶点燃(1分)
五、计算题
38.①14:5:48:12(1分) ②17.72%(1分) ③虚假(1分) ④〈8.86(1分)
39.碳酸钠质量分数为84.8%
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为200g
2
8
8
+1877
2
8
8
1
+19
+8
2
6
2
8
7
+1777
硫铵
(NH4)2SO4
净重:50Kg
硝酸钾
KNO3
净重:50Kg
尿素
CO(NH2)2
净重:50Kg
硝铵
NH4NO3
净重:50Kg
℃
溶解度
0
20
30
40
10
20
30
40
甲
。M
乙
10
+11
2
8
+100
2
8
+9
2
8
NaOH溶液
A
B
浓硫酸
C
D
澄清石灰水
E
CuO
资料编印:徐小姐(联系方式:zkst04@或13018920074)资料编印:徐小姐(联系方式:zkst04@或13018920074)
TOC \o "1-3" \h \z \u 山东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 1
山东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6
山东省临沂市2006年中考试题理综课标卷 11
山东省济南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课改非课改 18
山东省滨州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 31
山东省淄博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 45
山东省聊城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物化生) 56
山东省临沂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物化生) 69
山东省枣庄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物化生) 84
山东省日照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化) 94
山东省潍坊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WAT)化学试题 102
山东省青岛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108
山东省济南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116
山东省济宁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 121
山东省菏泽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127
山东省淄博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试题 131
山东省威海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138
山东省烟台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143
山东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
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 B.二氧化碳制干冰 C.粮食制米酒 D.石墨制金刚石
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搜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3.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利用化学变化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不相符的是
A.合成药物 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农药 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 增进人体健康
4.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
5.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 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8.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性质相对应的是
9.分析以下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时,用试管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
B.用pH试纸测得某NaOH溶液的pH为12.7
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
D.蒸发皿和烧杯都可以作为液体反应或给液体加热的容器,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2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Ba-137
二、填空与简答题( 本题包括6小题 共20分)
10.(4分)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需要密闭保存,如酒精溶液和碳酸饮料。因为酒精易挥发,挥发出的是 __________(填名称)分子;碳酸饮料中碳酸易分解,分解出的物质是_________。结合以上两个实例,谈谈你对挥发和分解反应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分)小巍同学通过实验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从右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条)。
12.(4分)在H、O、C、S 、Fe、Cu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②常用的黑色金属____;③配置波尔多液的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以上物质写出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3.(3分)小聪和小明对竹子中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把竹子浸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了一个小孔,看到有气泡从小孔中冒出,就用 _______________法收集了两瓶气体。
第一瓶:采用右图所示的方法点燃红磷,有白烟生成。把装置放在水中,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10。
第二瓶: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推断:竹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气体 。
通过实验,他们将竹子中两种气体的含量与空气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过程中,鉴于制得的氧气有氯气的气味,认为反应过程如下
①2KClO3+2MnO22A+Cl2↑+B↑ ②2A K2MnO4+MnO2+B↑
③Cl2+K2MnO42KCl+MnO2+B↑
写出A、B的化学式:A _______B __________。通过以上实例,谈谈你对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分)右图是某种治疗胃酸过多药片标签的部分说明,你认为此药片特别注明是咀嚼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三、实验题( 本题包括 1个小题 共6分)
16.(6分)“禽流感”是一种H5N1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从禽类发病到人类染病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预防这类病毒的方法是消毒,常见的氧化剂、甲醛、碱类物质等都有较好的杀死病毒的作用。其中NaOH溶液因消毒效果好且廉价易得被广泛使用,从而使工业烧碱用量增加。但工业烧碱中含有杂质碳酸钠,为了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某工厂甲、乙两实验员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Ⅰ 甲的实验方案是: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烧碱样品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1)甲实验员洗涤沉淀的具体操作是: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然后过滤,重复2~3次 。确认沉淀已洗涤干净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钙溶液都可以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但使用氯化钡溶液比氯化钙溶液所得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乙的方案如下图所示:
(1)根据乙的实验装置图分析,请你说出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乙的方案进行测定,将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误差,例如: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该设计中还有一项也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误差,你认为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填序号)______________。
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②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③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2)经测定知,该工业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0%,某养殖户需配制2000g 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禽舍进行杀菌消毒,需这种工业烧碱_______________g。
四、计算题( 本题包括 1个小题 共6分)
17.(6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此,汽车的安全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研究证明,汽车尾气系统中,可以安装催化转化器,将尾气中的CO、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CO2和N2,以减少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请写出CO和NO在催化剂
的作用下生成CO2和N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计算NO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NO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2)为增加驾乘人员的安全,驾驶室中设计了安全气囊。当安全气囊受到强烈震动时,气囊中的叠氮化钠(NaN3)会发生分解,迅速产生氮气和固体金属钠,此时,气囊的体积迅速膨胀,以达到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目的。试计算,在通常状况下,要产生60L氮气,需要分解多少克叠氮化钠?(已知: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密度约为1.25g/L)
山东省二○○六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8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B D D C B C D C A
二、填空与简答题( 本题包括6小题 共20分)
10.(每空1分,共4分)乙醇(或酒精) 二氧化碳和水(或CO2 和H2O) 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分解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只要说明是两种不同的变化,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
C2H5OH+3O2 2CO2 ↑+ 3 H2O
11.(3分)(1)30g;(1分) (2)①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乙大;②1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温度低于15℃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温度高于15℃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2分)
12.(每空1分,共4分)CH4 Fe CuSO4 Fe + CuSO4 = Fe SO4 + Cu
13.(每空1分,共3分)排水集气法;氧气(或O2)和 二氧化碳( CO2)气体;竹子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4.(每空1分,共3分)(1)KMnO4 O2 ;二氧化锰参与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其它答案合理也得分)。
15.(每空1分,共3分)增大反应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Mg(OH)2 + 2HCl == MgCl2 + H2O 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三、实验题( 本题包括 1个小题 共6分)
16.(每空1分 共6分) Ⅰ(1)取适量洗涤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无沉淀产生。 (2)Ca(OH)2微溶于水,使沉淀偏多;等量Na2CO3分别与CaCl2、BaCl2反应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大,称量时误差小(只要答出一项就得分)
Ⅱ(1)吸水;吸收生成的CO2; ③ (2)50
四、计算题( 本题包括 1个小题 共6分)
17.(1)(每空1分 共3分) 2CO + 2 NO 2CO2 + N2
7:8 46.7%
(2)解:设需要分解叠氮化钠的质量为X
2NaN3 = 2Na + 3N2 ↑ 1分
130 84
X 60L×1.25g/L 1分
130:84 = X:60L×1.25g/L
X = 60L×1.25g/L×130÷84 1分
= 116 g
答:要产生60L氮气,需要分解116 g叠氮化钠。
山东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第I卷(选择题 共1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石器 (B)青铜器 (C)铁器 (D)塑料器具
2.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K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
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得旺,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着火点低 (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 (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花香四溢 分子不断地运动
B 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则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KMn04和K2SO4溶液的颜色不同 两种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
5.下面是王小莉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元素与物质的组成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金属铜——由Cu原子构成氧气——由O2分子构成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C)物质使用与安全常识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验纯汽车到加油站加油——严禁烟火使用燃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D)环境保护与物质使用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使用乙醇汽油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6.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 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Q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
7.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要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通常有两种思路:①将杂质从混合物中除去;②将有用物质从混合物中取出。以下除去混合物中杂质的方法中,与②的思路一致的是( )。
(1)已知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分别是一18 3℃和一19 5.8℃。要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可根据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液态空气的方法。
(2)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3)海盐厂以海水为原料,用太阳能蒸发法晒得粗盐。
(A)(1) (B)(2) (C)(1)(2) (D)(2)(3)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 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O一16 Na一23 S--3 2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9分)
8.(6分)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和 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 有关。
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
(3)一天,小松不小心将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精清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你认为小松应该采用的方法是这种方法和用洗洁精除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9.(9分)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迅速增长的巨大的物质和能源需求与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要维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
从化学的角度看,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我们通过应用和控制化学变化,研究重要元素(如H、C、O、S、Cl、P…)的循环利用模式,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和重复利用。
材料1:
右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
材料2:
下表是目前自然界中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及相对值。
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及相对值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及相对值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10 光合作用11O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5 二氧化碳的溶解和生成石灰石2
材料3: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碳元素循环模式,它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实现碳元素的循环。其中“ ”表示参与反应的物质,“○”表示物质发生的变化,“”表示在变化中伴随的能量变化。虚线框内表示理想的碳元素循环体系。
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利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材料1中,通过化学变化,人们利用氢元素循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 能转化为 能。请写出实现这种转化所依据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材料3和2中可以看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能量,但同时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据材料2和3提供的信息,在材料3循环体系中,要保障能量的
供给,同时要维持该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从物质变化的角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写出三种不同的措施即可)
(3)根据材料3,试分别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消耗二氧化碳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变化。
10.(4分)如果我们呼吸的清新的空气需要用金钱来购买,如果清澈的水是来自我们的眼睛,那我们的生活还会这样充满快乐吗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以“我们周围的人喝的是什么样的水”为主题,开展一次科学调查活动,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和他们一起踏上科学探究之旅。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如果没有了问题,科学研究就无从谈起,科学的发展也就走到了尽头。请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和方法,紧扣“我们周围的人喝的是什么样的水”这个主题,围绕生活用水的质量和水污染,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需要探究的问题。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1.(6分)2005年11月上旬的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上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一名三岁的儿童不慎将某种食品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撒入眼中导致一只眼睛失明,这个悲惨事件给她和她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1)请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酿成悲剧的原因。
(2)看到这则报道后,小静留意到,家里有一包包装破损的生石灰干燥剂。小静通过下表中的实验1证明这包干燥剂完全失效了。现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这包变质后的干燥剂其成分是什么 将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I)问题与猜想 (Ⅱ)实验步骤 (Ⅲ)实验现象 (Ⅳ)实验结论
实验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①取小纸袋中适量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水②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①样品不溶于水②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干燥剂已经完全变质
实验2变质后的物质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6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发现和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有的很快,如爆炸,有的相当慢,如铁生锈。决定物质之间能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内因是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除此以外,催化剂也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旺;这说明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烂;这说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那么,温度和浓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2)猜想与假设:a.浓度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b.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3)收集证据: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量筒;锌粒、5 %盐酸、20 %盐酸。
利用上述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探究,如果假设是a,你认为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如果假设是b,你认为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在实验中,通过观测 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4)结论与解释:实验证明,条件相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与金属的反应速率越快。
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从反应物的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角度,你认为其原因分别是 和 。
(5)交流与反思: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个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快慢的事例。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
13.(5分)水是宝贵的资源,防止水污染的根本措施是消除污染源。已知某化工厂工业废水中含有硫酸。科技人员设计了边排放边中和硫酸的工艺来处理该工厂的废水,方案如下: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要使该工厂废水达到排放要求,NaOH溶液的流量应为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O.1)
山 东 省2006年中考化学答案
1.A 2.B 3.D 4.C 5.A 6.C 7.B 8.(1)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2)温度;溶剂的量 (3)将有斑点的部分浸泡在酒精(或汽油)中;酒精除去斑点,是污渍溶解于酒精中,形成的是溶液,而洗洁精除去油污,是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
9.(1)化学能;电能;;2H2+O2 2H20 (2)一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三是促进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发酵转化为生物燃料。(或更多推广使用生物燃料) (3)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
CH4+2O2 CO2+2H20 (或C2H5OH+3O2 2CO2+3H20) 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
6 nCO2+5nH20 (C6HlOO5)n+6nO2
10.饮用水是否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哪些因素能够引起水源污染 (或:如何防止水源污染 如何治理水污染 如何开发利用水资源 节约用水的措施有哪些 其他符合题意的合理问题也可)
11.(1)生石灰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有强烈腐蚀性的氢氧化钙。 (2)(I)碳酸钙 (Ⅱ)①取少量的样品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Ⅲ)①观察到有气泡放出 ②石灰水变浑浊
(Ⅳ)CaCO3+2HCl == CaCl2+CO2↑+2H20 Ca(OH)2+CO2== CaCO3↓+H20
12.(3)温度,锌粒和盐酸的量; 锌粒的质量、盐酸的浓度和体积; 气泡产生的速率(或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量) (4)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就
快;温度越高,反应物的粒子运动的速率就越快,反应物的粒子接触机会就越多,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就越快。 (5)学生做答时,只要是通过使用催化剂、改变温度或浓度,来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的事例均可。
13.解:设NaOH溶液的流量为x。
x≈8.2L/s
答:NaO H溶液的流量为8.2L/s。
山东省临沂市2006年中考试题理综课标卷
第I卷(选择题 共5 7分) 物理部分
1~12.·物理 化学部分略
1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洁净的空气 C.稀硫酸 D.澄清石灰水
14.下列做法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擦酒精的办法给发热病人降温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稀硫酸除铁锈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B.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补钙
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可用燃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16.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力度,且已取得明显成效。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增大绿化面积 B.倡导使用清洁能源
C.污水处理后排放 D.就地焚烧垃圾
17.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碘晶体与酒精 B.氯化钠与水 C.汽油与水 D.蔗糖与水
18.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
1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gO==Hg+O2↑ B.2H2+O2 2H2O
C.2CO+O22CO2↑ D.Zn+2HCl==ZnCl2↓+H2↑
20.欲证明三种二价金属X、Y、Z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Z>X>Y,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 )
A.Z+YSO4==ZSO4+Y B.X+YSO4==XSO4+Y
C.Z+H2SO4(稀)==ZSO4+H2↑ D.X+H2SO4(稀)—→(不反应)
21.把下列物质分别放置于敞口的玻璃容器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浓盐酸 B.碳酸氢铵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生物部分
22.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希望能在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你认为他应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组合( )
A.10×和10× B.10×和40× C.5×和10× D.15×和40×
2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常在盖玻片下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B.为草履虫提供营养
C.有利于草履虫的呼D.供草履虫附着
24.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玉米.你认为造成这些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水分不足 B.光照不足 C.无机盐不足 D.传粉不足
25.为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两株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均生长良好
B.均生长不好
C.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良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不好
D.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不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良好
26.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婴儿的出生依次要经历的场所是( )
①卵巢 ②睾丸 ③输卵管 ④子宫 ⑤输精管 ⑥阴道
A.①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⑤④⑥ D.③④⑥
2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方面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脊髓能把大脑所发出的“指令”传导给所支配的器官
C.小狗能计算简单数字属于简单反射
D.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
28.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膈顶部上升 B.胸廓容积缩小
C.肺内气压增大 D.气体进入肺内
29.“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哪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类植物和藻类植物
30.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几位同学在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时,用曲线表示出两者的关系,下列所绘曲线正确的是( )
31.小刚的爷爷奶奶都是近60岁的老人,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则摘掉眼镜;奶奶相反,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要戴眼镜,小刚的爷爷和奶奶眼镜的镜片最可能是( )
A.变色镜和凹透镜 B.凸透镜和变色镜
C.凹透镜和和凸透镜 D.凸透镜和凹透镜
32.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B.若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骼
C.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D.若虫身体较小,有翅,有外骨骼
33.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很多已经死的鱼中,她可根据下列哪一特征来判断鱼是否新鲜( )
A.鳞片是否完整 B.鳃丝的颜色
C.身体有无伤痕 D.体表是否湿润、
34.下列哪一个生物变异现象是可遗传的变异( )
A.黑发染成金黄色
B.成肤较白的人常在阳光下曝晒皮肤变得黝黑
C.玉米的白化苗
D.暗处培养的韭菜呈黄色
35.据济南植物园记载,每年都有一到两万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可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或措施不科学的是( )
A.自觉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B.为某些濒危物种建立种质库
C.用法律制裁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D.将濒危动物全部放在动物园中饲养
36.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有利于保护声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 3分)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O--16 S一32 Cl—35.5 K—39 Mn一55
一、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共19分)
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3个氮原子 ,2个甲烷分子 ,硫酸亚铁 。
2.从氢气、氧气、盐酸、干冰、醋酸、石墨、活性炭、石油、煤中,选出适当的物质,
按要求填空。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2)可用作清洁的高能燃料的是 ;
(3)食醋具有酸味,是因为其中含有 ;
(4)可用来吸附有毒气体的是 ;
(5)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
3.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 。
4.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0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则维生素C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千分位)。
5.试比较、分析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C+O2CO2②2Mg+O22MgO
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写出三点:
一是
二是
三是
6.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信你能从中发现、总结出许多关于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等方面的信息。请你写出其中一条: 。
7.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它们均由Na、H、S、C、O五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S元素在组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显+6价。又知:甲+乙—→丙+H2O,乙+丁—→丙+H2O+CO2↑
请你根据上述提供的物质变化、物质组成等方面的信息,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甲 ,乙 ,丙 ,丁
二、实验探究题(“原因”2分,其他每空1分,共6分)
8.在某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
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填写下列有关内容:
(1)为什么生石灰能作干燥剂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块状固体B的成分是什么 甲同学认为,块状固体B中有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块状固体B中有碳酸钙;丙同学认为……(丙、丁、戊等同学的猜想从略)。甲、乙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各自的猜想,实验结果如下: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块状固体B中有氢氧化钙 将块状固体B研碎后,取少量加水充分搅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块状固体B中一定有氢氧化钙
乙同学:块状固体B中有碳酸钙 取少量块状固体B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稀盐酸,立即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试管的口部 ①块状固体逐渐溶解并放出热量②有气泡生成③ 块状固体B中一定有碳酸钙
你认为甲同学的探究实验方案是否严密(填严密或不严密) ,原因是 。
请你写出实验现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本题共7分)
9.除了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在实验室里还常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现把14.8 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到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称得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0 g。试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3)请你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大试管内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大小变化趋势并解释原因 ;反应完全后,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千分位)。
生物部分
1.(5分)农业生产中,在保证水、肥等充足的条件下,要让农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下图(一)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图(二)示叶面积指数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生理过程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 ,此时,物理B是通过运输到其他器官的;若C表示水,此时图(一)表示叶片正进行 ,
(2)叶面积指数为 时.对农作物的增产量有利。
(3)通过对图(二)曲线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
2.(6分)右图示人体血液循环的一部分,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血液循环路线的起点是心脏的 。
(2)健康人饭后一小时后,[ ]血管中血糖浓度最高,此时体内 的分泌量增加,调节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
(3)血管[f与[e]中的血液相比,除氧气含量明显降低外, 的含量也明显降低。原因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 和两个过程,该物质与其他废物一起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3.(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通过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孩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无事。
材料二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乙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
材料三 今年元月27日,湖南浏阳某乡3岁幼女被恶狗的严重咬伤,当日在诊所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仍于2月23日不幸死亡。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
(1)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病毒的结构是由 组成。
(2)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弱化病毒疫苗属于 ,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 免疫。
(3)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 。
(4)现在,很多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近年来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防治狂犬病(提出至少三条具体措施)
4.(8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下图甲所示;这一原理也被用于解决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城市居民生活污水以其中的有机物为主,直接流入江河湖泊会使水质发黑发臭,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排入曝气池中,利用“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泥絮状团块,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菌)净化污水。图乙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角。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2]和[3]分别代表 。
(2)污水处理厂中利用的“活性污泥”和图甲中[1]的作用原理是一致的,即都能够 。
(3)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需要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为保证活性淤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曝气池还应保证合适的 等条件。
临沂市(课改区)理科综合2006年中考化学答案
第I卷
13.A 14.B 15.B 16.D 17.C 18.D 19.B 20.A 21.C
生物部分
22.C 23.A 24.D 25.C 26.D 27.C 28.D 29.B 30.B
31.C 32.A 33.B 34.C 35.D 36.B
第Ⅱ卷
一、填空与筒答题
1.3N 2CH4 FeSO4
2.(1)干冰 (2)氢气 (3)醋酸 (4)活性炭 (5)石油
3.Na2CO3
4.3 4.5%
5.都是化合反应:都与氧气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都是氧化反应;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气体与固体反应;都是单质与单质的反应……
6.tl℃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大;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乙物质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O℃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小……
7.NaOH H2SO4 Na2SO4 Na2CO3
二、实验探究题
8.(1)CaO+H20==Ca(OH)2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严密 CaO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不能说明滤液中的氢氧化钙 一定是干燥剂变质生成的 Ca(OH)2+CO2==CaCO3↓+H20
三、计算题
9.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8 g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x=12.25 g
(3)大试管内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固体的质量不变,而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逐渐放出,致使大试管内固体质量逐渐减小 25.5%
答:(略)。
生物部分
1.氧气 筛管 蒸腾作用 (2)40
(3)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需合理密植
2.(1)左心室 (2)d胰岛素 (3)尿素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 (或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或重吸收作用)
3.(1)蛋白质外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2)抗原 特异性
(3)抗病毒血清的抗体
(4)①为狗、猫等定期注射狂犬疫苗;②被猫、狗等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毒血清等;③注意不要被猫、狗等咬伤或抓伤;④有患狂犬病的猫、狗等要杀死深埋;⑤尽量不养宠物和与宠物接触;
⑥要养经过检疫的宠物并定期检查。
4.(1)二氧化碳和气 (2)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3)腐生细菌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彻底分解,达到净化目的(或为腐生细菌提供氧气彻底分解有机物) 温度
山东省济南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课改非课改
理科综合
(满分:150 考试时间:12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发Ca—40 Fe—56Cu一64 Ba—137
第1卷(选择题 共6 0分)
一、选择题(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非课改)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遗传病 ( )
A.呆小症 B.坏血病 C.糖尿病 D.血友病
(课改)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缺乏激素引起的 ( )
A.白化病 B.夜盲症 C.佝偻病 D.侏儒症
2.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
A.转动粗准焦螺旋 B.调节光圈 C.转动转换器 D.移动装片
3.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
A.青霉素的过敏反应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吞噬细胞清除病原体 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4.下列关于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鲫鱼在游泳时,靠尾部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B.蝗虫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外骨骼,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气囊
C.鸟类动物和哺乳动物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D.脊椎动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卵生的又有胎生的
5.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筛管
B.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C.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D.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6.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面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此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代表脊髓的神经中枢
B.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睛的视网膜
C.若此图表示学生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部结构的鼓膜
D.若此图表示使运动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c代表小脑的神经中枢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云消雾散. B.滴水成冰 C.铁杵磨针 D.蜡炬成灰。
8.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改善我市环境质量的是 ( )
①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③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
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⑤向护城河里排放污水 ⑥植树种花,搞好绿化
A.只有①④⑥ B.只有⑥ C.只有②③⑤ D.只有①
9.(非课改)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去闻浓盐酸的气味
D.用嘴吹灭酒精灯
(课改)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仰视读数或俯视读数
B.在实验室里制取O2、CO2气体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C.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他人或自己
10.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粒子属于离子
B.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该元素的1个离子含有10个电子
D.该元素的原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11.(非课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人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它可以使水变成汽油
B.碳酸钠俗称纯碱,它属于碱类
C.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生铁是纯单质铁,钢是铁的合金
(课改)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②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
③摄人多量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
④食用霉变食品可使人引发肿瘤等恶性疾病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①④
12.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中,合理的是 ( )
事实 解释
A 盛夏,漫步大明湖畔,荷香四溢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加压条件下,石油气液化后,体积变小 加压条件下,分子的体积都变小
C 在通电条件下,水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中原子是可分的
D 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13.(非课改)以下说法中,违背科学事实的是 ( )
A.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它们都是混合物 .
B.晒盐时,风吹、日晒都有利于氯化钠晶体的析出
C.绝对禁止用工业酒精配酒出售
D.配制好的波尔多液农药可用铁制容器存放
(课改)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SO42-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意义的是 ( )
A.观察Na2SO4溶液,溶液没有颜色
B.对比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未消失
D.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消失
14.有三瓶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是 ( )
A.氯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碳酸钾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15.(非课改)要除去以下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如下表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主要物质 杂质 可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u(粉末) CuO 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B NaCl固体 MgCl2 溶解,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
C CO2气体 CO 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 NaOH溶液 Na2CO3 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课改)下列各方案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和Na2CO3的混合物
B.用NaOH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杂质
C.若厨房里的管道煤气可能有泄露,可用打火机检查漏气的位置
D.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N2和CO2
16.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甲为盐酸,丁为水,则乙一定是碱
B.若甲为有机物,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C.若将10 g甲和15 g乙混合,充分反应后,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 25 g
D.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7.如图是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将25 g A物质和25 g B物质分别加到各盛有50 g水的甲、乙两烧杯中,充分溶解(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t2℃时,A、B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由t1℃升温至t2℃,甲烧杯里A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由t1℃升温至t2℃,乙烧杯中B物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18.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注入100g 7.3%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钙粉末,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镁粉,均恰好完全反应,
天平指针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在左盘上放4 g砝码.
B.在左盘上放6 g砝码
C.移动游码至3.4 g刻度
D.移动游码至7.6 g刻度
19.(非课改)2006年5月7日在蓬莱阁海域附近出现了“海市蜃楼”和“海滋”的奇观。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光通过海面附近密度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的 ( )
A.色散现象 B.折射现象 C.反射现象 D,直线传播
(课改)陶瓷很难像黄金那样做成很细的丝线,是因为它不具有 (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弹性 D.磁性
20.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
21.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由于楚人没有弄清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让后人贻笑大方。实际上落人江底的剑相对于船和江岸的运动情况分别是 ( )
A.运动、静止B.运动、运动 C.静止、运动 D.静止、静止
22.(非课改)自行车是多数同学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与摩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关于自行车使用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A.手与车把间的摩擦 B.脚与脚踏板间的摩擦
C.刹车皮与车轮间的摩擦 D.车轴与轴承间的摩擦
(课改)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潮汐发电 D.核能发电
23.如图所示,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他的 ( )
A.机械能增大,内能减小 B.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C.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大
24.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刮风,落叶飞舞 B.扫地,灰尘飞扬
C.下雪,雪花飘飘 D.做饭,菜香四溢
25.盛有半瓶矿泉水的矿泉水瓶在阳光下照射一会儿,瓶壁内侧就会形成一层薄薄的“雾滴”。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只有汽化 B.只有液化
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熔化 .
26.如图所示,牧童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
B.绳拉人的力与牛拉绳的力
C.牛的重力与地对牛的支持力
D.牛的重力与牛对地面的压力
27.(非课改)考古学家在鉴定文物时,将价值连城的细瓷花瓶放在一个透镜后面8 cm处,通过透镜仔细观察其细微部分,以便鉴定其真伪,如图所示。此时,他使用的透镜可能是一个 ( )
A.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6 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凹透镜 D.焦距为6 cm的凹透镜
(课改)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
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
患眼病及应配戴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 )
A.近视眼,大于0.05 mm B.近视眼,小于0.05 mm
C.远视眼,大于0.05 mm D.远视眼,小于0.05 mm
28.如图所示是物理学中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能够反映出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
29.在育新中学组织的爬山比赛中,全体学生从山脚下的某一地点同时出发,结果小刚和小强两位同学同时到达了山顶。要想判断两人谁爬山的功率大,还需要测定 ( )
A.他们的体重 B.爬山的路程 C.爬山的高度 D.爬山的时间
30.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将滑片移至图示位置时,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 O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17题,共90分)
31.(4分)“佛山倒影”是济南的十大景观之一,游客站在大明湖的北岸向湖中望去,能看到坐落在市区南部的千佛山的“倒影”,这个“倒影”是由光的 现象形成的。为了使这一景观长久保留,就不能在大明湖的南部地区建设高大建筑物,这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
32.(4分)从发电站到用电地区,通常都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要实现如此远距离的电能输送,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就要采用高压输电,这是为了减少 。 材料的出现,为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
33.(非课改)(4分)如图所示为小民同学的实验装置,A、B是他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的电磁铁。如果再给他一些大头针,就能完成对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 之间关系的研究;他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课改)(4分)小刚和小强两位同学相互合作完成了下面的实验:他们将一块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平放一木块,由小刚用弹簧测力计向右拉着不动,当小强匀速向左抽动木板时,小刚负责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依次完成图乙、丙、丁所示的实验。他们进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 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图甲和丙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摩擦力越大。
34.(9分)“五一”节小军随父母乘汽车去青岛旅游,路上既感受到了高速公路的快速、便捷,同时也感受到了高速公路维修带来的诸多不便。好奇的小军便问父亲:这么好的道路怎么会损坏了呢
父亲说:“道路也和其他物品一样,使用时间长了就会损坏;但使用不当,很快就会损坏。哪些因素会导致道路很快就损坏了呢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经过小军父子的激烈辩论,他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道路的损坏程度可能与汽车质量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道路的损坏程度可能与汽车速度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道路的损坏程度可能与路面的材料有关。
小军感到要自己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验证上述猜想存在困难,于是让父亲帮忙从路政部门的一个叔叔那里得到了如下表的权威数据:
序号 汽车的实际载重量 路面材料 道路损坏程度
1 5 t 水泥 很轻
2 10 t 水泥 很轻
3 10 t 沥青 很轻
4 15 t 水泥 较重
5 15 t 沥青 较轻
6 20 t 水泥 很重
7. 20 t 沥青 很重
注:上表中汽车的额定载重量为10 t。
(1)你认为提出猜想一的依据是:
(2)比较表中 、 (填序号)两组数据可知,道路的损坏程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
(3)上表权威数据中没有涉及车速的大小,你是怎样看待的 通过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4)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正常情况下,道路的损坏程度与汽车的质量
关;造成道路损坏的主要原因是 。
3 5.(8分)在做完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之后,小刚同学想测小灯泡(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的灯丝电阻值,便找来了如图所示的各种器材。
(1)请你在如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种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小刚同学通过认真的实验,获得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并计算出了相应的部分灯丝电阻值,如下表。①请将小刚同学漏算的一个灯丝电阻值填在下表中的空白处。
②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写出该小灯泡的灯丝电阻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规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16 0.22 0.24 0.26 0.30 0.34
电阻R/Ω 3.13 4.5 5 6.25 7.69 8.82
(3)小强同学看过小刚同学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后,感到有点怪,小灯泡的灯丝电阻怎么还会变化呢 小刚说:“这很正常,导体的电阻除了与它自身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有关以外,还跟……”小强说:“我明白了,你别说了。”
小强“明白了”小灯泡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 它对灯丝电阻有什么影响
36.(8分)两台制冷效果相当、不同型号的空调在商场里售价差别很大,主要是因为空调的能效比越高,制造技术要求越高,节电效果也越明显。同一房间使用“220 V 1100 W”能效比为二级的空调与使用“220 V 1320 W”能效比为五级的空调制冷效果相当。通过计算回答:
(1)要为一台“220 V 1100 W”的空调安装一只空气开关,其额定电流至少要多大
(2)若某办公室内需安装一台空调,空调每天累计工作6 h,则一个月(30天)下来,用“220 V 1100 W”的空调比用“220 V 1320 W”的空调节电多少度
(3)若节省的这些电能用效率为90%的电热水器来烧水,可将多少20℃的水烧开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
(4)在实际使用空调时,你还知道哪些有效的节电措施 请写出其中的两条。
37.(9分)塑料的品种不同,其密度也不同,因此可利用密度来鉴别塑料。在工业上,水和酒精溶液是最常用来鉴别各种塑料的溶液。常见的一些塑料的密度见下表:
塑料名称 硅橡胶. 聚甲基戊烯 聚丙烯 聚异丁烯 聚乙烯 天然橡胶
密度ρ/(kg·m-3) 0.8×103 0.83×108 0.88×103 0.9 1×103 0.96×103 0.98×103
从这些塑料中取一小块样品,将其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有48 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放入盛满58.4%的酒精溶液的大烧杯中,从大烧杯中溢出的酒精溶液只有45 g。已知58.4%的酒精溶液的密度ρ酒=0.9×103 kg/m3,通过计算回答:
(1)该样品的质量是多少
(2)该样品的体积是多少
(3)该样品是哪种塑料的样品
38.(4分)选择H、C、Cl、O、Ca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能还原铁矿石的氧化物 ;(2)用于充填探空气球的单质气体 ;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4)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 。
39.(非课改)(4分)据新华社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如图—1)8导致数名患者死亡,多名患者肾功能急剧衰竭。其原因是“齐二药”购人的制药辅料“丙二醇”实际是有毒的工业溶剂“二甘醇”。“二甘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其化学式为C4H10Ox,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二甘醇由 种元素组成的,它属于 (填“无机物”“酸”“碱”“盐”“氧化物”“有机物”中之一)。
(2)二甘醇的一个分子中,含氧原子 个。
(3)二甘醇分子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课改)(4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但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如图—2)的毒品,该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
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l2HxO2N,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9。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它属于: (填“有机物”“无机物”中之一)。
(2)该物质的每个分子中含氢原子 个。
(3)该物质中,碳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最简整数比)。
40.(3分)商代的司母戊方鼎(如图)标志着我国在3 000多年前青铜器铸造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含铜和锡,它属于 (填“单质”“化合物”“高分子材料”“合金”中之一)。
(2)“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上述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
4 1.(5分)现有一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为CO,含有少量水蒸气,还可能含有少量HCl气体。某化学课题组的同学欲用该混合气体进行系列实验:①检验HCl气体是否存在,并除去HCl气体 ②用干燥纯净的CO气体还原不纯的氧化铜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发生变化) ③实验CO气体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生成物的性质用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完成上述实验任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组件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写仪器导管接口处字母):( )接( ),( )接( ),( )接( )。
(2)判定HCl气体是否存在的根据是 。
(3)仪器B的作用是 。
(4)仪器D中的现象是 。
(5)反应进行完全后,若仪器D中物质增重a g,则仪器C中的试样质量减少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
422.(4分)现欲通过实验确定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l、
KNO3、Na2CO3、(NH4)2SO4、Fe2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中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产生的气体B是(写化学式)
(2)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3)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3.(6分)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 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是 g。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44.(4分)如图为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染色体上的B表示 ,b表示 。
(2)在形成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基因Aa或Dd要 。
(3)若一对雌雄果蝇的基因组成都是Aa,则后代的基因组成有 种。
45.(4分)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代表 ,乙代表 。
(2)图中的过程③代表 。
(3)丙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是 。
46.(5分)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分别从其不同的部位抽取样品甲、乙、丙三种液体进行化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主要成分 甲 乙 丙
蛋白质 7.00 0.00 0.02
葡萄糖 0.10 0.00 0.10
尿素 0.03 2.00 0.03
无机盐 0.75 1.28 0.75
(1)图中[②]是指 ,管内流动的是
(2)样品丙是指 ,抽取样品丙的肾单位结构部位为[ ] 。
(3)样品乙中的葡萄糖是经过 除去的。
4 7.(5分)菜豆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下表是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数据:
处理方法 重量(克)
种子 幼苗
湿重 直接称重 15 8 450
干重 60℃、48小时 146 106
灰分 500℃、24小时 3 3
请据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幼苗是由菜豆种子结构中的 发育成的。
(2)幼苗与种子相比湿重增加,增加的物质主要是 。
(3)幼苗与种子相比干重减少,减少的物质主要是 ,它是通过 消耗的。
(4)在菜豆幼苗的生长过程中,其有机物含量开始增加说明此时幼苗的
1.济南市200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理综)
1.(非课改)D (课改)D 2.D 3.C 4.B
5.A 6.C 7.D 8.A 9.(非课改)B
(课改)A 10.C 11.(非课改)C
(课改)C 12.A 13.(非课改)D (课改)B 14.C
15.(非课改)D (课改)D 16.B 17.C 18.C
19.(非课改)B (课改)B 20.C 21.A
22.(非课改)D (课改)D 23.B 24.D 25.C 26.C
27.(非课改)A (课改)A 28.B 29.A 30.D
3 1.(4分)反射、直线传播。
32.(4分)线路上的能量损失;超导。
33.(非课改)(4分)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匝数越多、电流越大。
(课改)(4分)接触面积的大小 压力越大。
评分意见:3 1,32,33题每空2分。32题第一个空填写“线路损失”“线路上的电能损失”“线路损耗”或“电能损失”均可得分;第二个空答成“超导体”的不扣分。33题第一个空答成“接触面积”的不扣分。
34.(9分)(1)汽车的质量越大,它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对地面的压强(摩擦)也就越大,容易破坏路面(加快路面磨损)。
(2)4 5
(3)道路的损坏程度与汽车的速度大小无关;参考事例:如果道路的损坏程度与汽车的速度大小有关,那么修建高速公路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4)无,汽车超载。评分意见:本题共9分。(1)2分。只要说出“压力”可给1分,再说出“压强”或“摩擦”再给1分。(2)2分。(3)3分。说出自己的观点给1分,结合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给2分。(4)2分。每空1分,后一个空答“超载”或“严重超载”均可给1分。其他答案合理的同样给分。
35.(1)如下图所示。
(2)①8.33。②小灯泡的灯丝电阻随它两端电压增大而增大。(3)温度;温度越大,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也越大。评分意见:本题共8分。(1)3分。(2)①1分。②2分,其他表述正确的同样给分。(3)2分,每问1分。
36.(8分)
解:(1)由电功率公式P=UI,得:一台“220 V1100 W”空调的额定电流 5 A为空调安装的空气开关的额定电流至少为5 A。(2分)
(2)P1=1100 W=1.1kW,P2=1320 W=1.32kW,t=6 h×30=180 h
使用“220 V 1100 W”的空调一个月消耗的电能:W1=198 kW·h
使用“220 V 1320 W”的空调一个月消耗的电能:W2=23 7.6 kW·h
使用“220 V 1100 W”的空调比使用“220 V 1320 W”的空调一个月节约的电能: W=39.6 kW·h
(2分)
.(3)Q=1.28×108 J (1分)烧开20℃的水的质量m=38 1kg (1分)
(4)制冷时可将遥控器的温度定高一点;开启空调时,确保门窗紧闭;尽量少开门窗可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使用较厚的窗帘遮挡阳光,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2分)评分意见:本小题8分。可参照上述标准给分。只写出电功率公式、电功率定义式、吸热公式及其变形式而未与题中给出各量相联系的不得分。因前面数字计算结果错误而导致后面结果错误的,不重复扣分。其他解法正确的同样给分。
37.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塑料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故这块样品一定漂浮于水中,由浮沉条件可得:
F浮水一G (1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浮水=G排水 (1分)
综合以上两式,可得:G=G排水 (1分)
根据重力公式G=mg,可得:该样品的质量
m=0.048 kg (1分) .
(2)这块样品放在盛满酒精溶液的烧杯中时只排开45 g
(=0.045 kg)的酒精溶液
样品排开酒精溶液的体积
5×10-5m3(1分)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该样品在酒精溶液中受的浮力
F浮酒=G排酒因此,该样品在酒精溶液中下沉,浸没在酒精溶液中故该样品的体积V=5×10-5 m3(1分)
(3)由密度公式,可求得该样品的密度 0.96×103 kg/m3(1分)
所以该样品是聚乙烯塑料的样品。(1分)
评分意见:本题9分。可参照上述标准给分。只写出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而未与题中给出各量相联系的不得分。因前面数字计算结果错误而导致后面结果错误的,不重复扣分。其他解法正确的同样 给分。
38.(共4分,每空1分) (1)CO (2)H2 (3)Ca(OH)2(4)HCl
39.(非课改)(共4分,每空1分).(1)3 有机物 (2)3
(3)24:5 (课改)(共4分,每空1分) (1)4 有机物 (2)19
(3)9:2
40.(共3分,每空1分) (1)合金 (2)Fe+CuSO4:Cu+FeSO4(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 (3)置换
41.(共5分) (1)g接a,b接d,e接c(1分)(2)E装置内是否有白色沉淀出现;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HCl存在,反之,则没有 (1分)
(3)将CO燃烧掉,防止污染空气 (1分)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分)
(5)4a/11(1分)
42.(共4分,每空1分)
(1)NH3 (2)N H4Cl、Fe2O3 (3)NaCl、BaCl2
(4)Fe2O3+6 HCl=2FeCl3+3 H2O
43.(共6分)
(1)生成白色沉淀(1分) (2)4.4 g(2分)
(3)(共3分)解:106 g 10%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
10.6 g (0.5分) .设碳酸钠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0.5分)
106 117 44
10.6 g x1 y
x1=11.7 g(0.5分)
y=4.4 g
设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2,生成碳酸钡的质量为z
Na2CO3+BaCl2==2NaCl+BaCO3↓(0.5分)
106 117 19 7
10.6 g x2 z
x2=11.7 g
z=19.7 g(0.5分)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1%。(其他合理答
案酌情给分)
44.(4分)
(1)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2)分开(或分离) (3)3
45.(4分)
(1)生产者 消费者 (2)光合作用
(3)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46.(5分)
(1)出球小动脉 动脉血 (2)原尿 [④]肾小囊(或肾小囊腔)
(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7.(5分)
(1)胚 (2)水
(3)有机物 呼吸作用
(4)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山东省滨州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
理科综合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 钟)
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 O—16 Na—23
Cl—35.5 Fe—56Cu一64 Ag=108
第I卷(选择题 共5 5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题每小题2分,21~3 5题每小题1分.共5 5分)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 B.写字台台面的面积约为200 cm2
C.家用白炽灯的功率约为1000 W D.成年男子右手的拉力大约700 N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C.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3.下面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 B.炎热的夏天,小河干涸
C.深秋的早晨,雾凇晶莹 D.寒冷的冬天,冰封大地
4.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以下现象与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A.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D.夏天,柏油路面上远远望去好像有一层水——光的折射
5.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 N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6.研究物理问题时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效法”等科学方法。在以下研究实例中,运用了等效法的是 ( )
A.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
B.在研究光的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
C.在研究物体同时受几个力作用的效果时,引入了合力的概念
D.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7.“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飞船随火箭一块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相对于火箭静止
B.飞船在绕地球运行时,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飞船在绕地球运行时,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过此时在舱内仍可以用天平测质量
D.飞船减速着陆过程中,宇航员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发光,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表的示数均不变
B.两表的示数均减小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D.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9.右图是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图。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B.列车悬浮增大了车体与轨道间的摩擦
C.车厢线圈所在电路的电源上端为正极
D.某时刻列车速度为360 km/h,合10 m/s
10.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L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A、B、C、D四点,发现只有测A点时氖管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 )
A.灯L断路 B.A、B间某处断路
C.C、D间某处断路 D.火线某处断路
1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及分类都一致的一组是( )
A.氧化钙 熟石灰 CaO 碱性氧化物
B.碳酸钠 纯碱 Na2CO3 碱
C.氢氯酸 盐酸HCl 酸
D.硫酸铜 胆矾 CuSO4 盐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金属都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3.下列关于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三种气体中只有氢气具有可燃性
B.三者均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除二氧化碳外,其余气体均可用固体NaOH干燥
D.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的化学反应属于三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
14.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符合图中漫画情景的是 ( )
A.Zn+CuCl2==ZnCl2+Cu
B.Fe2O3+3CO 2Fe+3CO2
C.H2+CuO Cu+H2O
D.Fe+H2SO4==FeSO4+H2↑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或区分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鉴别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时,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燃烧更旺的为氧气
B.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证明该物质是碳酸盐
C.鉴别氧化铜和石墨粉时,各取少量分别加入稀硫酸,溶于酸的为氧化铜
D.某化肥与碱共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其中含有铵离子
16.试利用已学到的化学知识来判断,处理下列突发事件措施不当的是 ( )
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C.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D.误服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立即喝食醋
17.许多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8.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CO2 HCl气体 NaOH溶液
B NaNO3溶液 Na2SO4溶液 Ba(OH)2溶液
C CO2 CO 点燃
D CuO KNO3 H2O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
A.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C.向l O 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苛性钠溶液中逐滴滴入1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
D.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0.Cu20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氧化铜与氢气反应后得到的Cu中常常混有少量Cu2O。现将10 gCu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 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
Cu2O的质量为 ( )
A.0.9 g B.9.5 g C.0.5 g D.0.45 g
21.吸烟有害健康。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主要是烟叶中的尼古丁。在生活的烟草细胞内,尼古丁主要存在于 (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液泡 D.细胞核
22.下列哪种消化液对蛋白质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肠液
23.下列关于小麦和松树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都能产生种子 B.根、茎、叶都很发达
C.受精过程都出现了花粉管 D.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24.鲫鱼不停地将水吞人口内,又从鳃盖后缘排出,其主要生理意义是 ( )
A.获得水分 B.排出废物 C.获得食物 D.气体交换
25.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大都分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植物。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导生态因素是 ( )
A.水分 B.光照 C.温度 D.空气
26.某人因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以后他的排尿情况可能是 ( )
A.膀胱里有尿就排
B.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就排
C.产生尿意就排
D.产生尿意,环境合适就排
27.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 B.胃、肠蠕动减弱。
C.消化腺分泌能力降低 D.胃、肠蠕动快,消化不充分
28.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右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右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29.杀鸡时,常在其肌胃内发现许多沙砾。这些沙砾 ( )
A.是鸡在饥饿时吞入胃内的
B.是鸡获得矿质元素的重要途径
C.用于磨碎食物,帮助消化
D.用于平衡身体,使飞行平稳
30.下表是被测试者某血管、肾小囊腔和输尿管内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试分析P和Q各是什么物质 ( )
A.P是葡萄糖,Q是无机盐 B.P是氨基酸,Q是葡萄糖
C.P是尿素,Q是无机盐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血管 肾小囊腔 输尿管
P 0.03% 0.0 3% 2%
Q 0.1% 0.1% 0
31.下列叙述,与家兔草食性特点无关的是 ( )
A.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B.具有发达的盲肠
C.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D.肠腺、胰腺等消化腺发达
3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A 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 任何细胞都能进行
B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C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3.从在生态系统中功能的角度分析,蘑菇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什么也不是
34.右面曲线表示人体血液内某种激素的含量在一昼夜内变化情况,该激素是 (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35.美味可口的香菇,其可食部分是 ( )
A.菌柄 B.菌盖 C.菌丝 D.子实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 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36.发电机是根据 现象制成的,它工作时能量转化的情况是 。
37.保温瓶中热水装不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被拔出。此现象表明:体积一定时,气体的压强随温度降低而 。
38.王丽家买了一台洗衣机,其额定电压220 V,额定洗衣功率3 30 W,这台洗衣机在额定电压下洗衣时,通过洗衣机的电流是 A。若洗衣时间为30 min,则洗衣机耗电 kW·h。
39.“大洋一号”是我国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船,质量大约是5×105 kg,当它在大洋中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 N;船上配备的机器人系统在4 000 m深的海底进行科学探测时,机器人受到海水对它的压强大约是 Pa。(海水的密度取1.0×l03 kg/m3,g取10 N/kg)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40.如图所示,一重为4.5 N的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足球对地面的压力F。
41.如图,张燕的妈妈正在平面镜MN前的A处化妆,若张燕从B处房门的位置进来,此时她的妈妈能否从镜中看到她 请作图表明。
四、实验探究题(42,45小题各5分,43小题4分.44小题7分,共21分)
42.某固态物质加热后变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使之冷却,直至它再变成固态。现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3.3 88.7 84.9 80.5 80.5 80.6 80.5 80.4 80.5 79.1 73.1 6 7.6 60.2
(1)请按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下图)中作出该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该物质 晶体(填“是”或“不是”),理由是
(3)比较该物质在液态和固态时的冷却情况,不同点是
其原因是
43.赵楠了解到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鞋摩擦力的要求不同。因此,赵楠所在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对“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底在相同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进行探究。现在,他们准备了几只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和弹簧测力计。
(1)为了完成该项研究任务,还需要准备的器材是 。
(2)请简要写出探究过程。
44.用细线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10 cm×10 cm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测得示数为2N。手提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把玻璃板全部放入水中一定深度处,此时测力计示数为1N。慢慢向上提起测力计,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玻璃板完全脱离水面后,测力计示数回到2N。请回答以下问题:(大气压约为1×105 Pa,g取10 N/kg)
(1)玻璃板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玻璃板的密度为 kg/m3。
(2)在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比玻璃板的重力大 N,这说明此时玻璃板还受到方向向 的一个力。
(3)关于这个力的来历,孙杰展开了探究。一开始,孙杰猜想是所受的大气压力,但他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原因是玻璃板上表面所受的大气压力约为N,但上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平衡。
(4)孙杰仔细观察了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玻璃板与水面的接触情况,如图,由此他判断这个力应该是 。
45.陈凯同学为比较标有“2.5 V”和“3.8 V”小灯泡的功率,利用实验室器材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
(1)首先测定“2.5,V”小灯泡的功率。连接电路如图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连入电路(导线不要交叉)。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3组数据,并记录在表一中。
(3)从电路中取下“2.5 V”灯泡,换上“3.8 V”灯泡,并改用电压表“0~15 V”量程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但发现电压表示数无法达到3.8 V,其原因是 。
(4)补充条件后,继续实验并记录结果如表二。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
两只灯泡正常发光时, 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
(5)根据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进行计算,你会发现同一个小灯泡在三种情况下发光时的电阻不同,这说明灯丝的电阻大小与 有关,其关系为 。
表一
U/V I/A 发光情况
2.0 0.27 暗
2.5 0.30 正常发光
3.0 0.32 很亮
表二
U/V I/A 发光情况
3.0 0.30 暗
3.8 0.32 正常发光
4.5 0.34 很亮
五、综合应用题(46小题4分。47。48小题各7分。共18分)
46.李涛同学家中安装了一台皇明牌冬标系列HDS--147719型太阳能热水器,其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c水=4.2×103 J/(kg·℃)]
(1)若所在地区夏季晴天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大约为3×106 J,每天日照时间按8 h计算,接收的太阳能有5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装满水时,一天内水温能升高多少
(2)请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说明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一条)。
真空管 1.92m
集热面积 2.00 m2
容积 150 L
整机质量 290 kg
47.如图是汽车起重机(俗称吊车)的示意图。BC处安装有滑轮组,其结构可等效为下图。D是油缸,E是柱塞,K是铁掌,OAB是起重臂,其中OA长3 m。起重机的总功率是30 kW,整个装置质量为8 t,起重货物的最大质量是3 t。g取10 N/kg,请分析以下问题:
(1)起重臂OAB属于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2)若钢绳、动滑轮质量及绳与轮间的摩擦不计,当货物被匀速提升时,起重机钢绳上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若OB长9 m,此时柱塞作用在A处的推力是2×105 N,则起重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某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2×lO5Pa,起重机满负荷工作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至少是多少
48.如图所示,灯L1、L2分别标有“12V 6 W”和“6 V 6 W”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 Ω 2A”字样。求:
(1)当S1、S2和S3都闭合时,L1‘恰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2A,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各是多少
(2)当S2、S3断开,S1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当S1、S2断开,S3闭合,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最小,这个最小值是多少
六、(本题包括6小题,共14分)
49.(2分)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
50.(3分)2006年4月30日,国家药监局对应用于美容业且引起临床不良反应的“奥美定”做出停产、停销、停用的决定。资料表明:生产“奥美定”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酰胺干粉,其化学式为[CH2CH(CONH2)]n(其中n为不定值)。根据该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我们常将其称为 物,按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写出该物质中的组成元素 ,它们的质量比依次为 。
5 1-(2分)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仿照图中实例在方框内填写物质的化学式(所填写的反应物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生成物必须填写铁的化合物)。
5 2.(2分)点燃的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根据以上信息,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试写出两条。
5 3.(1分)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测得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4.(4分)今有A的无色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V ,D ;
(2)写出A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5 5.(4分)初中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试写出下列几种情况的“先”与“后”。
(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 ;
(2)实验室制取气体, .
(3)点燃可燃性气体, ;
(4)稀释浓硫酸, 。
56.(6分)工业上是用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反应能否进行并验证其生成物,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查阅到的信息:
(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易燃,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2)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反应原理:2NH3+3CuO 3Cu+N2+3 H2O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试回答:
(1)写出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B所起的作用是 .
(3)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根据实验要求,装置D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5)你认为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存在着哪些不足
八、(本大题6分)
57.将铁粉和铜粉组成的混合物14 g,放入盛有116.2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129.8 g。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2)配制上述所用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36%的浓盐酸(ρ=1.19 g/cm3)的体积;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九、简答下列各题(共15分)
58.(4分)右图为人体肩关节和肘关节结构示意图, 请看图回答:
(1)由图可以看出,组成一个关节的骨的数目 。
(2)当手提重物时,除了[3]和[6]外,关节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正常情况下,当手指指尖无意中触到高温物体后,肌肉[3]和[6]的活动情况分别是 。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内。
59.(3分)如果夫妇双方的血型均为A型,由显性基因IA和隐性基因i控制,那么,他们子女的血型可能有 种。如果他们的一个20岁的儿子因外伤失血达 毫升,需要输血,否则将危及生命,但夫妇双方均不能给儿子输血,那么控制儿子血型的基因组成是 资料编印:徐小姐(联系方式:zkst04@或13018920074)
TOC \o "1-3" \h \z \u 重庆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1
云南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课标卷) 6
贵阳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13
遵义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16
都匀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20
重庆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凡同一题号下注有“课改实验区学生做”的题目供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注有“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没有注明的题目供所有考生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沼气燃烧 B、铁锅生锈 C、开水沸腾 D、蔬菜腐烂
2、小巧在家里测定了一些液体的pH,她的测定或记录一定有误的是( )
A、雨水pH=5 B、柠檬汁pH=2 C、肥皂水pH=4 D、洗涤剂pH=12
3、林强家里种的花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老师告诉他需要施氮肥,他应该施用以下肥料中的( )
A、NH4HCO3 B、Ca3(PO4)2 C、KCl D、K2SO4
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水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C、生活废水不会污染江河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5、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下列节约行为中合理可行的是( )
A、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 B、吃经高温蒸煮后的霉变大米
C、把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用淘菜、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6、合理利用燃料,防止污染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是比汽油更环保的燃料 B、天然气是比煤更清洁的燃料
C、氢气是比天然气更理想的燃料 D、石油是工厂经常使用的燃料
7、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一种新型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的化学式为C13H16ONCl,它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青少年应该远离毒品 B、K粉是纯净物
C、盐酸氯胺酮由五种元素组成 D、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8、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CO2用作气体肥料 B、CO2用于灭火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CO2用来制Na2CO3
9、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C、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D、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
10、(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羊绒衫—天然纤维 B、汽车轮胎—塑料
C、食品袋—塑料 D、不锈钢餐具—铁合金
(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对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AgCl是白色固体 B、无水CuSO4是蓝色固体
C、Fe3O4是黑色固体 D、Fe(OH)3是红褐色固体
11、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12、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 )
A、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B、1L 芝麻和1L绿豆混匀后体积小于2L
C、走近花园,闻到花香 D、2L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L
1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14、KAl(SO4)m可作净水剂,m的值是( )
A、1 B、2 C、3 D、4
15、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
A、H2SO4、Na2CO3、NaCl、CuO B、H2O、Ca(OH)2、HCl、Na2SO4
C、H2SO4、NaOH、Na2CO3、Fe2O3 D、NaOH、H2CO3、NaCl、CO2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44分)
16、(4分)(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某校食堂中餐食谱如下:
主食:大米饭
配菜:红烧排骨 煎鸡蛋 炸鸡腿 豆腐汤 炒猪肝
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维生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考虑到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搭配,应该增加的配菜是_____________。
(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点燃它们之前都需要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它们时都可用__________法收集。
17、(6分)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
(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白醋的__________(填“物理”、“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他取少量此液体放入玻璃杯中,加入纯碱,产生气体,说明该液体含有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物质,进一步判断为白醋。
(3)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_______色,要使其变为蓝色,可向其中加入
__________(填编号)
a、食盐 b、熟石灰 c、白酒 d、水
18、(9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基本反应类型:
(1)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3分)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程度的因素,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气体快
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0%盐酸反应 10%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
因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_________种。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
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22、(6分)(1)选择食品的序号填空:
①量筒 ②烧杯 ③玻璃棒 ④试管 ⑤蒸发皿
常用作少量药品反应的容器是_________,用于一定体积的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
(2)为完成过滤操作,除选用(1)中的部分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23、(10分)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
(1)加热Fe2O3之前要先通一会儿CO,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 ),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炼”
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24、(3分)煤炭中往往含有硫,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计算含硫400g的煤炭燃烧时
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
25、(7分)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现有一瓶未曾使用过的、久置的双氧水,瓶上商品标签提供了如下信息:
①H2O2的质量分数为30%;
②内装溶液质量1000g;
③实验测定,其中H2O2的质量分数仅为10%。
(1)若用这瓶双氧水来配制H2O2的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双氧水1500g,需用这种双氧水的质量是多少?
(2)计算这瓶双氧水中已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重庆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A 5、D 6、D 7、B 8、C 9、D 10、B(B) 11、D 12、A
13、B 14、B 15、C
二、填空题:
16、糖类;蛋白质;油脂;蔬菜
(可燃性;还原性;验纯;排水法)
17、(1)物理;(2)酸性;(3)红色;b
18、(1)4P+5O2=====2P2O5;化合反应;
(2)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3)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19、(1)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金属的表面积大小
20、10;(1)HCl、Na2CO3;Na2CO3、Ca(OH)2;
(2)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3)NaOH、Na2CO3;Ca(OH)2、Na2CO3
21、(1)20℃~30℃;(2)c;a;(3)b;(4)BC
三、实验题:
22、(1)④;①;(2)漏斗
23、(1)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d;b;e;CO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3)3CO+Fe2O3====2Fe+3CO2;“炼”得的铁不含碳,工业上的生铁含有碳
四、计算题:
24、800g
25、(1)450g;(2)210g
云南省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综(课标卷)
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32分。请将答案序号填入答题卷中相对应的空格内)
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水力发电
B.合成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目前缓解石油紧张的有效办法之一,是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乙醇汽油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无机物
3.化学使人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生活中常用的下列物品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尼龙绳 B.棉线 C.铁丝 D.真丝巾
4.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随意扔弃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
B.多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人体抵抗力
C.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硒时,应大量食用含硒元素的营养剂
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不宜食用
5.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符号:Cl
B.镁原子失2个电子后形成的镁离子:Mg+2
C.氢气的化学式:H
D.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序号 现象 解释
A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 水分子变大了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蔗糖溶解在水里 蔗糖分子比水分子小
D 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 气体分子间隔变大
7.关于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两种元素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
8.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9.在水的净化处理中,铁酸钠(Na2Fe0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关于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酸钠是氧化物
B.河水用铁酸钠处理后就变成了纯净物
C.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D.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10.下列做法是为了把化学反应变慢的是( )
A.煤燃烧时向煤炉中鼓入空气 B.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
C.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 D.用食醋除水垢时使用浓度高的食醋
11.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液体,某同学对瓶中液体是什么物质做了如下猜想,你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水 B.稀硫酸 C.盐酸 D.过氧化氢溶液
12.对于发生“禽流感”的地方,用2%的NaOH溶液喷洒禽舍能有效杀灭“禽流感”病毒。小明在实验室配制2%的NaOH溶液200 g,他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把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B.将4 gNaOH固体溶于19 6 g水中
C.用量筒量取200 mL水溶解4 g NaOH固体
D.将配好的NaOH溶液放在烧杯中存放
13.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碳酸钠),夏天晒盐(氯化钠)。请你判断右图中能反映碳酸钠溶解度变化的曲线是( )
A.a B.b C.c D.无法判断
14.金属是人类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的重要材料。根据下图所示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几种金属的大致年代和有关的化学知识,有同学认为对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的影响因素有: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
属的延展性,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 D.③⑤
15.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C.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D.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16.下列认识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借助酚酞试液可完成对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的鉴别
B.铁能与稀盐酸、氯化铜溶液、硫酸锌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氢氧化钾溶液能与盐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D.用过量的氧化钙提纯混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3 2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7.(5分)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试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是众多农作物中的一种,它富含的 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2)要想知道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 来检验。
(3)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和柴油,它们都是 经分离而得到的产物。
(4)铁门刷上油漆,除了美观之外还有 的作用。
(5)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臭氧的化学式为 。
18.(4分)(1)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含有空气)燃烧,下列表示密闭容器内各元素质量总和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填序号) 。
(2)对上图的选择,用(填实验仪器名称) 可以验证。
(3)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红磷燃烧产物的水溶液呈酸性,可用 检验。
19.(6分)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用途,请在下表中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用 途 化学方程式 相关问题
用石灰石制生石灰 CaCO3 CaO+CO2↑ 反应类型
生石灰常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 CaO+H2O==Ca(OH)2 此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用熟石灰降低含有少量硫酸的污水的酸性 Ca(OH)2+H2SO4==CaS04+2H2O 这是 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20.(4分)(1)请你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说明以下两种变化的本质有什么不同
①水变成水蒸气: ;②水电解生成气体: 。
(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点,简要说明下列物质性质相似或差异的原因。
①稀硫酸、稀盐酸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②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稀盐酸则不会有此变化:
21.(4分)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2H2O 2Mg+O2 2MgO 2CO+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② 。(合理即可)
(2)以上化学反应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写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合理即可)
(3)镁条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3分)请认真阅读:酸雨是当今“三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三大酸雨高发地。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酸性比硫酸弱,亚硫酸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硫酸的化学性质有(请写一条) 。(合理即可)
(2)某同学收集雨水测定pH为5.3,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测定pH为4.8.酸性增强的原因是 。
(3)为减少实验室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3.(6分)某同学对一种白色固体化合物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通过对比分析,该同学得出以下结论:
(1)气体C的化学式是 。
(2)固体A中如不含氢元素,其名称是 .它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固体A中如含氢元素。则A物质的名称是 ,该物质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含固体A(不含氢元素)的某种农家肥在农业生产上经常使用,施用该物质的主要作用是(填序号) 。
A.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B.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促进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其中24题考生必做.4分;25~28题中任选2题作答.答题超过2题的.评卷时只顺阅前2题.每题3分;本大题共1O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4.(4分)空气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A 可吸人颗粒物 111 Ⅲ轻度污染I
B 二氧化氮 104 Ⅲ轻度污染I
C 二氧化硫 6 1 Ⅱ良
D 24 l优
根据上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填序号) 。
(2)当日影响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 。
(3)想一想,空气主要污染物是从哪儿来的 。(合理即可)
(4)为防止空气的污染,保护蓝色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合理即可)
25.(3分)请你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对下列常见的灭火方法实例,回答其灭火的原理:
(1)炒菜的油锅着火后.盖上锅盖灭火: 。
(2)房屋失火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
(3)森林大火,防止火势蔓延,将部分树木砍掉: 。
26.(3分)小强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你想一想: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27.(3分)“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规定水质标准的.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现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和泥沙且还有一定臭
味的生活污水(成分已做了简化),根据你了解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除去此污水中的菜叶、塑料和泥沙,可采用 方法。
(2)要除去污水中的臭味,通常使用的物质是 。
(3)此污水经过去渣、除臭处理后即可作为生活清洁(如冲厕所、洗车)等用水。你认为“中水”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合理即可)
28.(3分)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秸秆总量不下6亿吨,但这些秸秆主要都当做燃料烧掉了。试说明用哪些方法处理秸秆可产生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至少列举三种方法)。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合理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29题3分、30题9分、3 1题6分,本大题共18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9.(3分)(1)将大小适中的废弃塑料瓶洗净后,可作为化学实验的代用仪器.如代替试剂瓶使用,请你再举一例: 。(合理即可)
(2)①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和 ;
②请你在下列仪器中挑选出用于粗盐提纯实验的仪器(填编号) 。
30.(9分)某班同学在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进行CO2气体的制取和验证性质的分组实验。
(1)制取CO2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性;用 取小块状石灰石小心放入试管底部.加入适量 ,立即塞紧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制得的CO: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未见浑浊,他们认为可能是错用了
较浓的盐酸,使CO2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为验证此想法,甲、乙两组同学选择图中的C或D装置与发生装置连接进行实验。你认为:
①甲组同学选择C装置,他们(填“能”或“不能”) 证实这一想法,理由是 ;
②乙组同学选择D装置.他们(填“能”或“不能”) 证实这一想法,理由是 。
31.(6分)在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将三包黑色粉末(分别是细铁粉、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和三瓶无色溶液.分别发给三个学习小组进行物质鉴别等问题的探究;每组一包黑色粉末和一瓶无色溶液;各组取样放入试管中混合后,甲、乙两组都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丙组观察到无色溶液变蓝色。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1)写出丙组试管中无色溶液变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请你对甲、乙两组的黑色粉末和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进行大胆猜想:甲组:黑色粉末和无色溶液是 ;乙组:黑色粉末和无色溶液是 。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甲组或乙组的黑色粉末是哪一种。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取少许待检黑色粉末于试管,加入适量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黑色粉末是细铁粉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3 2题3分、3 3题5分,本大题共8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32.(3分)我省盛产茶叶,其中绿茶很受人们的喜爱。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和抗癌等功效。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请计算:
(1)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
(2)单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求100 g单宁酸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3.(5分)实验室里有一瓶固体烧碱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部分变质。为测定这瓶烧碱的纯度,称取该样品10 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反应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该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云南省(课改区)理科综合2006年中考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C 5.D 6.B 7.D 8.B 9.D 10.C
11.C 12.B 13.A 14.C 15.D 16.A
二、填空题
17.(1)蛋白质(或油脂) (2)肥皂水 (3)石油(或原油) (4)防锈 (5)O3
18.(1)B (2)天平 (3)4P+5O2 2P2O5 (4)pH试纸(合理即可)
19.相关问题:分解反应 放出 中和
20.(1)①水分子本身未变②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2)①它们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②稀硫酸与稀盐酸的酸根离子不同。
21.(1)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是氧化反应
(2)镁条燃烧是固体燃烧,另两个都是气体燃烧
(3)放热、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并冒白烟
22.(1)不稳定性 (2)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
(3)SO2+2NaOH==Na2SO3+H20
23.(1)CO2 (2)K2CO3+Ca(OH)2==CaCO3↓+2KOH
2KHCO3+H2SO4==K2SO4+2H20+2CO2↑
(3)C
贵阳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满分6O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10:16 Na:23 Al:27 S:3 2 Fe:5 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下列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燃烧 B.水结成冰 C.汽油挥发 D.矿石粉碎
3.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作用的物质是 ( )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糖类
4.有关资料显示:
①人一天最佳的饮水时间——起床时、餐前一小时、睡觉前.
②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水发展报告》显示,全球各地的大河正以令人不安的速度干涸.
③未来几年一种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纯净水作为排放物的动力汽车触手可及.则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B.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C.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D.利用水极易分解的性质可制取理想清洁的能源—_氢气
5.下列鉴别纯碱(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
A.取少量固体分别滴入稀盐酸
B.取少量固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取少量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再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
D.取少量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再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
6.在下列各组相关内容的比较中,前者一定小于后者的是 ( )
A.通常状态下的液态水与受热后的水蒸气中,分子间的间隔
B.SO3与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
C.Al2O3与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使用催化剂与不使用催化剂的反应速率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 8分)
7.下图形象地表示了钠和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的过程.
由图你能获得的信息至少有:
(1)
(2)
(3) ;
8.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中:
(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应选用右图中的 装置(填甲或乙).
(2)若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实验中,利用了氧气 和 的性质.
9.贵州秀丽的山川大多由石灰岩组成,以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原料可以生产生石灰和烧碱,其转化过程可以表示为:
CaCO3 CaOCa(OH)2NaOH
写出转化过程中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转化过程 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①
②
③
10.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常见的酸.
(1)盐酸和硫酸的稀溶液的pH 7(填“>”、“=”或“<”).
(2)写出盐酸或硫酸与不同类别物质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11.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金属.下面是小明同学对铁的部分知识的学习、探究.
(1)查元素周期表,得有关信息如图.则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工业上用一氧化碳把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铁制品生锈的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 脱漆的自行车 炒菜的铁锅 涂油的无锈铁钉
铁制品锈蚀的现象 风吹雨淋,时间长了脱漆处会生锈 清洗后,水擦干不易生锈,水未擦干易生锈 较长时间仍不生锈
由上可知铁制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 .
(4)为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小明设计的实验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2006年5月3 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第十九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烟草吞噬生命”.青少年更应远离烟草,健康成长.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欲对香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的CO2和CO进行检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对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酚酞试液、氧化铜.
(1)装置①、⑤中应装人的试剂分别是 、
(2)装置①中出现 的现象,则证明CO2气体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②的作用是 ;
⑥处气球的作用是 .
(4)判断CO气体存在的理由是 .
13.某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当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5Og,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1OOg、溶质质量分数为7.1%.
求:(1)反应后生成Na2SO4的质量为 g.
(2)所用的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贵阳市 (课改区) 2006年中考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12分)
1.B 2.A 3.C 4.D 5.B 6.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8分)
7.(1)钠原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变成Na+
(2)氯原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容易获得1个电子变成Cl-
(3)钠离子与氯离子在形成NaCl的过程中以1:1的数量比结合.
8.(1)甲
(2)CaCO3+2HCl==CaCl2+H2O+CO2↑
(3)密度大于空气 支持燃烧
9.①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②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10.(1)<
(2)Zn+2HCl==ZnCl2+H2↑
BaCl2+H2SO4==BaSO4↓+2HCl
11.(1)26
(2)Fe2O3+3CO 2Fe+3cO2
(3)铁制品裸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4)向硫酸铜溶液中投入铁块. Fe+CuSO4==FeSO4+Cu
12.(1)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2)浑浊 CO2+Ca(OH)2==CaCO3↓+H2O
(3)吸收CO2,收集尾气CO
(4)④中黑色的CuO变红色,并且⑤中液体变浑浊.
13.解:(1)根据反应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可知两者恰好
反应只有Na2SO4溶质在溶液中.
故m(Na2SO4)=7.1g
(2)设共消耗的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2NaOH+H2SO4==2H2O+Na2SO4
x=8%
答:所用的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8%.
遵义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本试卷总分6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 2 Cl:3 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l 8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用金刚石刻画玻璃
B.用磁铁制作指南针
C.用钛合金制成人造骨骼
D.用稀硫酸除铁锈
2.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碘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含氟牙膏”等用品,其中碘、钙、铁、氟指的是 (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化合物的是 ( )
A.石灰石、氢氧化钙 B.冰、干冰
C.红磷、生理盐水 D.烧碱、纯碱
4.下列溶液的pH小于7的是 ( )
A.石灰水 B.柠檬汁 C.碳酸钾溶液 D.食盐水
5.使用绿色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某绿色能源的主要成分为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C4H10 B.C2H5OH C.CH4 D.H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子、原子不显电性,但离子显电性
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硫酸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
D.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二、(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7.(1)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氮分子 ;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 ;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
(2)在C、H、0、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一种氧化物 ;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 ;蒸馒头时会用到的盐 。
8.夏季到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雪糕大量上市。生产雪糕的公司在制造苹果味道的雪糕过程中,要用到食用苹果香精。苹果香精的名称是戊酸甲脂,化学式为C6H12O2,是有苹果芳香味、难溶于水的液态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香精的物理性质 ;
(2)苹果香精(C6H12O2)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苹果香精除作调味剂用于食品生产外,还有哪些用途(只写一条)
9.t℃时,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图1所示现象。
(1)t℃时, 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填“甲”或“乙”)。
(2)图2中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m”或“n”),要使甲烧杯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三、(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O.(1)小刚同学为了学好化学,备有一个错题记录本,用于失误诊断与思维纠偏。下表是他记录的几个错误观点,请你仿照表中示例各找出一个化学方程式来否定相应的错误观点。
错 误 观 点 否定例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示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H4+2O2CO2+2H2O
化合反应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复分解反应中一定要有沉淀生成
(2)小强同学在向盐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多次测定溶液的pH,并据此画出图3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点表示 ;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区别下列两组不易分辨的物质,简述所加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
(1)蒸馏水与矿泉水(含Ca2+、Mg2+)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及结论
(2)铝制饰品与银制饰品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及结论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2.请结合图4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标有字母a、b的仪器名称:
a
b 。
(2)实验室制取CO2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①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
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收集气体;
⑤连接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4)实验室制取和收集O2可选用 装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 。
l 3.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严重,如图所示,难以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小亮根据此信息,对试剂是什么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①
②
[实验验证]验证其中一个假设,按要求填表。
被测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结果]假设 成立(填编号)。
五、(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14.食醋是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小芳同学通过实验测定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取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100 g食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 COOH+NaOH==CH3 COONa+H2O),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该氢氧化钠溶液20g。
求:(1)2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遵义市2006年中考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
1.D 2.C 3.A 4.B 5.B 6.C
二、(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7.(1)2N2 Na+
(2)O2 H2O(或Na2O、CO2等) CH4 Na2CO3
8.(1)苹果芳香味、难溶于水、液态(答到一点就给分)
(2)18:3:8
(3)生产空气清新剂(或生产护肤品、洗涤剂等)
9.(1)甲 (2)N 升高温度(或加溶剂水) .
三、(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8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式有错误不给分;配平、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有错误或未注明扣O.5分;仅化学式全对给O.5分.
1O.(1)CO2+H20==H2CO3(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NaOH+HCl==NaCl+H2O(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2)①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②NaOH+HCl==NaCl+H2O
11.(1)肥皂水
产生泡沫少并有白色垢状物生成的是矿泉水
(2)稀HCl(或稀H2SO4) 有气泡产生的是铝制饰品
四、(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化学式有错误不给分;配平、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有错误或未注明扣O.5分;仅化学式全对给O.5分.)
12.(1)铁架台 漏斗
(2)⑤③①②④
(3)D F
(4)BH(或BF) 2KMnO4 K2MnO4+MnO2+O2↑
或DH(或DF) 2H2O22H2O+O2↑
或DH(或DF) 2H2O2==2H2O+O2↑
13.①Na2SO4 ②Na2CO3
Na2SO4 取少量被测液,滴入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中存在SO42-
Na2SO4+BaCl2==2NaCl+BaSO4 ↓ ①
或
Na2CO3 取少量被测液滴入稀HCl 有无色气泡产生 溶液中存在CO32-
Na2CO3+2HCl==2NaCl+H20+CO2↑ ②
五、(本大题1个小题,共6分.)
14.解:(1)2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g
(2)设100g食醋中含醋酸的质量为x
CH3C0OH+NaOH==CH3COONa+H20
答:2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g;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
都匀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第I卷(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0—16 Zn一6 5 Cl—3 5.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
7.都匀市区有部分餐馆燃烧含有硫单质的蜂窝煤,产生了大量污染环境的气体。该气体是( )。
(A)H20 (B)N2 (C)SO2 (D)CO2
8.三都水族自治县生产的九仟酒味美香甜,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下列关于九仟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九仟酒是纯净物 (B)九仟酒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
(C)过量饮用九仟酒对身体没有伤害 (D)九仟酒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9.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的CO2气体含量相对稳定,常用NiFe20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0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A)+2 (B)+1 (C)+3 (D)+4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1.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物质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N2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防腐乙醇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CO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假酒中毒——由甲醇引起瓦斯爆炸——由天然气引起假盐中毒——由黄曲霉素引起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 日常生活经验
缺铁——易引起贫血缺钙——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缺碘——易得甲状腺肿大 去除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洗涤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检验使煤燃烧更旺——把煤做成蜂窝状
12.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O.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 O 3.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9.4g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质量增加的比为8 7:3 2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完成下列填空
13.(4分)根据所给名称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名 称 2个水分子 +5价的磷元素 5个五氧化二氮分子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化学符号
14.(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
(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
(4)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
(5)硫酸铜溶液中放入铝条 。
15.(3分)都匀毛尖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请根据单宁酸分子的化学式填空:
(1)单宁酸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单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单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6.(3分)下面是氧化汞分子、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
(1)根据上图,谈两点你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
① ;② 。
(2)请参照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画出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17.(6分)已知常用的强酸(H2SO4、HCl、HNO3)跟常用的强碱(NaOH、KOH)反应生成的盐的
水溶液显中性。现将某白色粉末溶入一pH一7的无色液体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结论,推断未知物:
(1)写化学式:B 、C 、D 。
(2)若A是纯净物,无色液体也是纯净物,则该液体是 。
(3)若A是纯净物,无色液体是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该液体是(填化学式) 溶液或 溶液。
18.(7分)在试管中高温加热镁粉与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充分发生置换反应后,为了确定反应后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请你提出固体物质组成的所有可能猜想,并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
(1)提出猜想: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是:① 、② 、③ 。
(2)实验设计与探究:
实验操作 现 象 结 论
猜想①成立
猜想②成立
猜想③成立
19.(8分)小玉同学在探究浓H2SO4、NH4NO3固体、NaOH固体在水中溶解的热量变化情况时,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试管中的物质A是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的物质B是 ,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向试管中滴加物质B,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若试管中的物质A是NH4NO3固体,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向试管中滴加水,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3)若小玉探究的是浓硫酸在水中溶解时热量的变化情况,则试管中的物质A是 。
(4)小芳同学认为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镁条与稀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若物质A是镁条,加入稀盐酸后,你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 ;② 。若要在P点点燃产生的气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0.(6分)有一块含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任何溶剂)的锌块与200 mL稀盐酸(密度为1.0 9g/mL)完全反应,产生1克氢气,把反应后的液体过滤。求:
(1)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都匀市(课改) 2006年中考化学答案
7. C 8. B 9. A 10.D 11. B 12. C 13. 2H2O;; 5 N2O5; Fe2O3
14.(1)3Fe+2O2 Fe3O4(2)Na2CO3+Ca(OH)2==2NaOH+CaCO3↓
(3)2KMnO4 K2MnO4+MnO2+O2↑ (4)C2H6 O(或C2H5 OH)+3O2 2CO2+3H20
(5)3CUSO4+2A1==A12(SO4)3+3Cu
15.(1)174 (2)1700 (3)5 6.7 1% 16.(1)①
分子裂解为原子 ②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等(2)
17.(1)Ba(NO3)2;NaOH;Cu(OH)2 (2)H20(或水) (3)NaNO3;Na2SO4
18.(1)①铜 ②铜和氧化铜 ③铜和镁粉
(2)
实验操作 现 象 结 论
取少量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固体不溶解,溶液呈无色 猜想①成立
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呈蓝色 猜想②成立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产生,溶液呈无色 猜想③成立
19.(1)水;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时,产生大量热量,使锥型瓶中的气体压强增大。 (2)①试管中的白色固体溶解 ②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内有一段水柱 (3)水 (4)①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②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验纯。
20.解:稀盐酸的质量为200 X 1.09g/mL=218(g)
(1)设参加反应的HCl质量为x,锌的质量为y,产生的ZnCl2的质量为z,则
Zn+2HCl==ZnCl2+H2↑
x=36.5(g)
y=32.5(g)
z=6 8(g)
则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6.7%
(2)滤液的质量为24 9.5(g)
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3%
答.略
点燃
Δ
Δ
资料编印:徐小姐(联系方式:zkst04@或13018920074)资料编印:徐小姐(联系方式:zkst04@或13018920074)
TOC \o "1-3" \h \z \u 四川省成都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1
四川省南充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6
四川省内江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12
四川省自贡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 16
四川省自贡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25
四川省雅安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 32
四川省阿坝州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38
四川省攀枝花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化学) 45
四川省南充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52
四川省宜宾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55
四川省凉山州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理化) 62
四川省凉山州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理化) 69
四川省达州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化) 74
四川省乐山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理化生课标卷 82
四川省广安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 95
四川省眉山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理综 100
四川省眉山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理综 106
四川省绵阳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112
四川省成都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
(含成都初三毕业会考)
满分90分
第1卷(选择题 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常用语中,正确的是
A.2年氮分子—2N
B.氢氧化铁的化学式—Fe(OH)2
C.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加热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烷 B.碳酸 C.糖类 D.乙醇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将石油加热炼制,以得到多种石油化工产品
B.不小心将食醋洒落在大理石地面上,大理石地面被腐蚀
C.用铝制容器盛放酸性食物,铝制容器被腐蚀
D.把秸杆、杂草、人畜粪便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制沼气
4.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A.感到恐惧石蕊溶液、稀硫酸 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 D.CuSO4溶液、NaOH溶液
5.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 D.用沐浴露洗澡
6.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 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内有10个质子 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
7.图右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 水分子,表示氧分子,表示 氢分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
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构成
8.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1体积水与1体积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2体积
B.将食盐溶解于水中,所得食盐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C.木炭吸附冰箱中食物的异味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过滤
B.NaOH溶液 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10.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倒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B中含有少量A时,用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中的A
12.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强烈的沙尘暴,大量沙尘不仅降落到北京,甚至远降韩国,日本也能观察到沙尘。专家对沙尘褒贬不一,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能减弱酸雨的酸性,减弱温室效应也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根据上述短文和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沙尘”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沙尘已成为跨国境的环境问题
B.飘浮在空气中的沙尘属于空气质量周报时“首要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C.沙尘形成酸雨,可能是沙尘吸收了经过地区被污染空气中的氮、硫氧化物所致
D.沙尘都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第2卷(非选择题,共5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二、(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7分)
13,(5分)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右,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⑵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
;
⑶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特点是 ;
⑷从面料和里料中各抽出一线头,点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面料: ;里料: 。
14.(7分)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以补充。如制成补钙、补锌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等,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
⑴从上面提到的补钙剂、补锌剂和加碘食盐中的钙、锌、碘是指 (填选项字母)。
A. 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⑵碳酸钙是一种价廉高钙补钙剂,虽然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服用后可转化为可溶性钙盐被人体吸收,其中的道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因此,碳酸钙在医疗上还可以用来治疗 症。
⑶为了提高补钙效果,服用这种补钙剂时常需配合服用维生素D,据此可推知维生素D的功能是 。维生素D属于六大类营养素中的 。
⑷碳酸钙的分子质量是 ,碳酸钙中的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15.(5分)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⑴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 。
⑵举一例说明酸雨牟环境造成的危害: 。
⑶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 (选填字母)。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⑷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6分)
16.(6分)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洗涤后溶液呈中性,共消耗这种氢氧化钠溶液40g。求在这一定量的石油产品里残余H2SO4的质量。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3分)
17.(6分)
⑴考古发掘出的铜器表面往往有一层厚厚的铜绿[主要成分Cu2(OH)2CO3],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铜绿形成的原因。
⑵为什么高档电器的铜质插孔、插头表面要镀上价格比铜昂贵碉导电性又不如铜的金?
⑶不法商贩常在金中掺入铜打制“纯金”饰品出售。如何识别这种假冒“纯金”戒指。
操作步骤
现象
分析
⑷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每个公民都应树立保护资源的观念。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填选项字母)
A.采取各种有效防锈方法避免金属锈蚀 B.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
C.私挖、滥采矿物 D.回收利用铝制饮料罐
18.(7分)张华同学根据自己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防火措施 灭火和自救措施
①在家中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②室内装修多用不易燃烧的材料。③电线、插座等用信得过产品,不用劣质产品。④家里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学会使用。 ①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②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③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④火势太大,不能从室内逃出,撤到花园,等待救援。⑤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⑥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
请根据张华同学预防火灾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任定一条)是
。
⑵在灭火措施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
。
⑶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 (填番号)
理由是 。
⑷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⑤和⑥中的空白。(不要填在表上的空白处)
⑤ ;⑥ 。
⑸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
。
五、(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
19.(7分)有A、B两种固体物质,A是一种化肥,B广泛用作食品干燥剂。把A、B分别放入水中,前者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后者与水反应生成C并放出大量热;将A与C的粉末混合、研磨,会嗅到刺鼻的氨味。
⑴则A物质是 ,B物质是 ;
⑵A物质属于化肥中的 肥(选填“氮”、“磷”或“钾”);
⑶指出C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⑷把A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原因是 ;
⑸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反应。
20.(11分)某实验中组两党在用下图甲和乙装置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发现从乙装置的导气管口不断有气泡逸出,以为是反应产生的CO2未被石灰水完全吸收。于是在乙装置后又连接上丙装置,重新实验,发现丙装置中仍不断有气泡逸出,且石灰水未见浑浊。那么从丙装置中逸出的气体是什么呢?请完成下列探究中的在关问题。
⑴你认为从丙装置中逸出的气体可能是 ,写出生成这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⑵请按下表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①收集一试管气体, 从丙装置中逸出的气体是 。
②
⑶写出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⑷根据以上探究,该实验小组同学认为上述装置还不够完善,其理由是
;于是他们在丙装置后再增加一个 装置,例如 。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A C A A D C B C C D
13、 涤纶 增加面料的耐磨性等 不耐高温 有炼焦羽毛气味 熔化成黑色小球
14、 D 略 胃酸过多 帮助钙的吸收 维生素 100 40%
15、排放二氧化硫废气 用煤作燃料 酸化土壤 A 略
16、4.9g
17、略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生锈利于导电不会接触不良
空气中加热 戒指变黑 铜变成了氧化铜
18、人走灯停,安全用电 打报警电话119 ② 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火势加大
切断电源 关闭天然气 防止吸入烟尘中毒
19、硝酸铵 氧化钙 氮 制农药等 硝酸铵溶解吸热 略 化合
20、一氧化碳 略
①点燃 燃烧,蓝色火焰 一氧化碳
②向试管中加入石灰水 白色沉淀
略 生成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尾气处理 点燃的酒精灯
四、计算题
四川省南充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化学试卷
(满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括号内。
1.在互联网上用C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2.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有机物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
3.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 B C D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6.小强在家庭小实验中把下列物质分别放人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酒精 B.纯碱 C.食盐 D.植物油
7.儿童缺“锌”会使发育停滞,智力低下。这里的“锌”指的是 (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8.为防止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你认为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
A.天然气 B.石油液化气 C.煤 D.氢气
9.芬太奴是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曾被用作解救人质,其化学式为C20H24N2O,下列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芬太奴的每一个分子中含有47个原子
B.芬太奴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C.一个芬太奴分子中含有一个氮气分子
D.芬太奴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0:6:7:4
lO.《美国化学会杂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3C02+4Na 2X+C(金刚石)。则X的化学式为 ( )
A.Na202 B.Na2CO3 C.Na2O D.Na4C206
11.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人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2.某些食品包装袋内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 ( )
A.铁粉 B.炭粉 C.氯化钙 D.生石灰
13.小明想除去卫生间瓷砖上的铁锈痕迹,在用清水洗涤之前,他从家中选择了一种最合适的物质对铁锈进行处理,这种物质是 ( )
A.汽油 B.食盐水 C.白醋 D.米酒
14.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插人Z的硝酸盐溶液中,X无反应,Y表面上析出Z。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Y Z X B. Y X Z C. X Y Z D.X Z Y
二、(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25分)
15.氧气、干冰、熟石灰和纯碱四种物质分别与下列图中的人类活动有关,请将他们的化学式填在图下相应的括号内。
抹墙壁 急救病人 蒸馒头 人工降雨
( ) ( ) ( ) ( )
16.硫酸铜是重金属盐,人误食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 ;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熟石灰的悬浊液)混合,可以制得农药波尔多液。配制波尔多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17.今年3月25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漏事故。井漏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请回答:
(1)H2S中硫的化合价为 价。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当发生井漏事故时,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号)。
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 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
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3)为降低危害程度,可以将喷出的气体点燃,其中硫化氢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消防队员还可向空中喷洒 ,以减少空气中硫化氢的含量。
(4)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请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
18.为配合南充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某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了相关研究。
(1)调查了解南充市的环境现状 查阅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我市降水的pH年均值约为
5.07,说明我市降水显 性(选填“酸”、“碱”或“中”)。嘉陵江清泉寺饮用水源地水质为V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粪大肠菌群。其水质污染的原因可能是 (任答一个原因)。
(2)寻觅丰富的古丝绸文化 我市自古以盛产蚕丝绸闻名,素有“千年绸都南充城”之称。这里的“蚕丝”是指 (填序号) A.人造纤维 B.天然纤维C.合成纤维
(3)参与建设生态南充城 在社区调查中,居民提出了以下建议:①采取措施,减少和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②禁止在嘉陵江敞放鸭子,以免大量鸭粪污染母亲河;③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④就地焚烧垃圾,减少固体污染物。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19.已知:BaCl2+Na2SO4=BaS04↓+2NaCl。向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0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你认为滤液中的溶质的组成最多有↓ 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中一定都含有 (填化学式)。
20.小玲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她将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末和食盐倒人小烧杯中,然后加人适量的甘油(保湿剂)、甜味剂和香精等,搅拌均匀后制得牙膏。
(1)牙膏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牙膏中的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提高洁齿效果。这种碳酸钙是将二氧化碳通人石灰水
制得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21.已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小。有一同学在实验室中是这样测某溶液pH的: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 (填仪器)蘸取试样进行检测,该同学测得的PH是否一定会有误差
22.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右图所示)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CuO、MnO:、Fe304、铁粉、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 ,无色溶液是 。(只写一种假设)
[设计实验]①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②检验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此气体是 ,原假设成立。
[讨 论]若要制取该气体,应从下图中选择发生反应的装置为 (填序号)。
A B
四、(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
23.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 g石灰石样品,把20 g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5 g 第二次加入5 g 第三次加入5 g 第四次加人5 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 g 2 g l g 1 g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南充市二00六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课改区)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共28分。每小题2分)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ll 12 13 14
答案 C B B D B D A D C B C A C A
二、(共25分)
15.Ca(OH)2 02 Na2C03 C02 (各1分)共4分
16.蛋清(1分) CuS04+ca(OH)2=Cu(OH)2 ↓+CaSO4(2分) 复分解反应(1分)
17.(1) -2(1分) H2S+2NaOH=Na2S+2H20 (2分)
(2)A C (1分)
(3)2H2S+302 2S02+2H20 (2分 )弱碱性溶液(或水等)(1分)
(4)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1分)共8分
18.(1)酸 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或农业用水等。答其它原因只要合理即可给分)
(各1分)
(2)B (1分) (3)①②③ (1分)共4分
19. 3 NaCl (各1分)共2分
20.(1)混合物 (1分)
(2)C02+Ca(OH)2===CaC03↓+H20 (2分)共3分
三、(共10分)
21.玻璃棒 不一定会有误差 (各1分)共2分
22.假设一:
[提出假设]二氧化锰(或Mn02) 双氧水(或H2O2:) (各1分)
[设计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人试管中 (1分)
[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分)
[实验结论]①2H202 2H20+02 ↑ (2分)
②氧气(或O2) (1分)
[讨 论] B (1分)共8分
或假设二:
[提出假设]:铁粉(或Fe) 稀硫酸(或稀H2S04) (各1分)
[设计实验]把燃着的木条移近试管口 (1分)
[实验现象]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1分)
[实验结论]①Fe+H2SO4=FeS04+H2↑ (2分)
②氢气(或H2) (1分)
[讨 论]B (1分)共8分
四、(共7分)
23.(1)75% (2分)
(2)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加入5 g稀盐酸后,3 g碳酸钙与15 g稀盐酸刚好完全反应。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03 + 2HCl === CaCl2 + H20 + C02 ↑ (1分)
100 73
3g x
= (1分)
x=2.19 g (1分)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4.6% (2分)共7分
四川省内江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 Na—23Ca~40Cl—3 5.5 K—3 9 N~14
第1卷(选择题 共3 6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 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能供给人呼吸的成分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D.大米酿酒 C.食物腐烂 D.湿衣服晾干
3.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物质,下列各项应用与二氧化碳无关的是 ( )
A.人工降雨 B.作燃料 C.灭火 D.碳酸饮料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河水 C.蒸馏水 D.碘酒
5.将厨房中常用的下列物质分别加人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食用植物油 B.食盐 C.蔗糖 D.味精(一种钠盐)
6.下列灭火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B.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C.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D.电线老化短路发生火灾时,立刻用大量水扑灭
7.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科学的是 ( )
A.向河中倒垃圾不会造成水污染
B.在硬水中加入肥皂,产生的泡沫很少,还会形成白色垢状物
C.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D.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8.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质量。下列叙述中,不科学的是 ( )
A.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
B.人体缺钙、碘、铁等元素,会影响健康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可以人工合成
D.棉花纤维属于天然纤维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氮气N2 B.硫酸锌ZnSO4 C.氢氧化铜Cu(OH)2 D.氧化镁MgO
10.甲醛(化学式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醛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甲醛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1
C.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
D.甲醛是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Fe+O2 FeO
B.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 Fe2O3+6 HCl==2FeCl3+3 H2O
C.用过氧化氢制氢气H2O2 O2↑+H2↑
D.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2(SO4)3+H2
12.我国为了降低汽车的汽油消耗量,在汽油中加入燃料R,R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
反应:R+3O2 2CO2+3 H2O,则R的化学式为 ( )
A.C3H6 B.C2H6 C.C2H6O D.C4H6O9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 4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包括9小题,共36分) 、
1.人体胃酸的pH 7(选填“>”“<”或“=”)。维生素C溶液的pH小于7,显 性(选填“酸”“碱”或“中性”)
2.今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报道,欧洲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大气污染源——亚硝酸(HNO2)气体。此气体将导致城市上空产生有害烟雾。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亚硝酸根离子的符号是 。
3.氢氧化钙对鱼塘、牲畜圈舍有消毒作用。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4.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
配料 蛋白质 脂肪 R 硫酸锌 维生素C
质量 14.8g 11.6g 70g 55g 11g
(1)从表中看出,配料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2)配料表中R处字迹不清,猜想可能是淀粉,可用 (填物质名称)与该食品作用是否显蓝色来证实。
5.某同学做无土栽培实验时,需配制7%的KNO3溶液500 g,该同学应称取KNO3固体 g,配得的溶液中钾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6.我国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会严重污染环境。已知煤燃烧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请写出上述变化中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
7.(1)将铁粉加入列含CuSO4、ZnSO4的混合溶液中,有 单质生成。
(2)将氧化铜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盐酸中,能溶解的物质是 。
8.(1)铁粉中混有氧化铁(Fe2O3),可以用通CO气体并加热的方法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向含有少量H2SO4的Na2SO4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后,再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当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时,表明硫酸已完全转化为硫酸钠。
9.某化工厂的废液里含有大量的硝酸银。为了防止废液污染环境,进行如下处理:
滤液a中的溶质是 ,滤液b中的溶质是 。
二、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8分)
10.右图是电解条件下水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或微观角度写出你获得的任意两点信息。
答:
11.将1~2滴酒精滴在滤纸的中部并点燃,酒精火焰熄灭之后,在滤纸上留下一个黑色的炭环(如右图所示),请解释此现象。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2.小明同学发现家里切过咸菜的铁质菜刀很容易生锈,下面是他对此现象进行的_
探究。
[提出问题]:铁在空气里接触什么溶液锈蚀更快呢
[猜想]:①铁遇到某一类溶液时,可能锈蚀较快 ②铁遇到另一类溶液时,可能锈蚀较慢
[实验]:取一张较大的铁皮,用砂纸打磨后,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下列溶液分别湿润棉花团,再将各棉花团放在铁皮上,放置3天后,结果如下:
物质 硫酸 醋酸 烧碱 氨水 氯化钠 纯碱 蒸馏水 乙醇 蔗糖
锈蚀程度 严重 较严重 严重 较严重 严重 严重 弱 弱 弱
[结论]:铁在空气中接触酸、碱、盐溶液锈蚀速度 (选填“较快”“较慢”),接触非酸、碱、盐溶液锈蚀速度 (选填“较快”“较慢”)。
13.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电解蒸馏水时,发现电极上几乎无气泡产生,但加入少量稀‘硫酸后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加快。
[提出问题]:硫酸在电解水时起什么作用
[猜想]:①电解后溶质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②电解后溶质的化学性质完全改变
③电解后溶质的质量没有改变
④电解后溶质的质量发生改变。
[实验]:如右上图所示,在烧杯中装100 mL蒸馏水,接通电源,灯泡几乎不亮,电极上几乎元气泡产生。再加入50 g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灯泡变亮,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持续电解一段时间后,把溶液均分为A、B、C三等份。
甲同学将A溶液分别与下列物质作用,记录如下:
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
与BaCl2、盐酸混合液作用 有白色沉淀产生 A溶液有 离子
与Zn粒作用,将产生的气体点燃 火焰呈淡蓝色 A溶液有 离子
与紫色石蕊试液作用 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色 A溶液显酸性
说明猜想 正确(填序号)。
乙同学向B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浓溶液,将产生的 气体(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m1,由此算出B中阳离子质量为m2。上述实验中,判断NaHCO3溶液过量的方法是丙同学向C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并洗涤沉淀,洗涤的方法为 ,沉淀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m3,由此算出C中阴离子质量为m4。
因为 (填含有字母的等式),所以猜想③正确,猜想④不正确。
[结论]:电解水时加入硫酸溶液,硫酸起增强导电性的作用,其化学性质和溶质的质量不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14.某化工厂为了确定其生产的碳酸钠(含杂质)的等级,进行了如下分析:取23.0 g碳酸钠样品配成溶液,然后加人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杂质不参与反应),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20.0 g。
(1)请计算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已知产品的等级、出厂单价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下:
等级 一级品 二级品 三级品 不合格品
碳酸钠质量分数 9 5.0%及以上 90.0%及以上 85.0%及以上 85.0%以下
出厂单价(元/吨) 4 500 4 000 3 500
若工厂每天生产碳酸钠20吨,则每天的产值为 元。
3.内江市2006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实验区) (化学)
第1卷
1.A 2.D 3.B 4.C 5.A 6.D 7.A
8.C 9.D 10.B 11.B 1.2.C
第Ⅱ卷
1.< 酸
2.+3 NOr
3.CaO+H2O==Ca(OH)2 化合
4.(1)硫酸锌(或ZnSO4) (2)碘(或碘单质、碘酒)
5.3 5 39:14
6.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7.(1)铜(或Cu) (2)氧化铜(或CuO)
8.(1)2Fe+3CO2 (2)浅红(或红)
9.硝酸亚铁[或Fe(NO3)2] KNO3(或硝酸钾)
10.(4分) (1)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1个氧分子和2个氢分子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每小点2分,共4分)
11.(4分)酒精燃烧时,内部的酒精蒸气燃烧不充分,且酒精挥发、水蒸发吸收一部分热量,故内焰及焰心的温度较低,没达到滤纸被烧焦的温度(2分),而外部的酒精蒸气充分燃烧,外焰温度高,将滤纸烧焦而形成一个黑色炭环 (2分)
12.(4分) 较快 较慢 (各2分)
13.(10分) SO42- (1分) H+(1分) 红(1分)
①(2分)CO2(1分) 向B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若无气泡产生,表明NaHCO3溶液已过量 (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用蒸馏水将沉淀浸没后过滤,并重复2~3次(均正确给1分)m2+m4=5 g (2分)
14.解:(1)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分)
106 100 (1分)
x 20.0 g
x=21.2g (1分)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9 2.2%
(1分)
答:略
(2)80 000 (1分)
四川省自贡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H_1C—120—16 Na—23 Al—27 S—32 C1—35.5 K—39 Fe—56
第I卷(选择题 共4 4分)
一、(本题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铁锅生锈 B.剩饭变馊 C.动物的呼吸作用 D.瓷碗破碎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食用醋 B.酱油 C.干冰 D.矿泉水
3.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益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4.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 )
A.SO2 CO NO2 B.CO2 HCl N2
C.CH4 CO2 H2 D.SO2 N2 O2
5.下列化学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AlCl3 B.P2O5 C.K2MnO4 D.MgO2
6.如右图所示的是北宋黄庭坚用墨书写的宇,虽年久仍不变色,这是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 ( )
A.可燃性 B.稳定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7.在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内必须严禁烟火,是因为在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为了提示人们注意,在这些地方张贴的图标应该是 ( )
8.下列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 ( )
A.KCl B.CO(NH2)2 C.Ca(H2PO4)2 D.NaHCO3
9.根据下图所示物质的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肥皂是中性物质 B.西瓜的酸性比苹果强
c.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多吃番茄
D.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适合食用的食物是玉米粥
10.下列实验操作(包括读数)正确的是 ( )
11.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用天然气作燃料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D.进入废弃的煤矿井,用火把照明
12.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叫做碱石灰,常用作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
A.CO B.CO2 C.H2 D.O2
13.小明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 )
A.3H2O中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
B.SO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三个氧原子
C.3C中的“3”表示三个碳原子
D.Al3+中的“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3.(课改)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做法虿宜提倡的是 ( )
A.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回收废弃塑料 D.焚烧废弃塑料
1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能,它的化学性质与硫相似,对应的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2SeO4。在H2SeO4中Se的化合价是 ( )
A.+4 B.+3 C.+6 D.+5
15.“先锋VI”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于肌肉注射。常用的“先锋VI”为粉末状固体,每瓶中有先锋素0.5 g。注射时应配成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高于20%。则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
A.1mL B.2mL C.3 mL D.4 mL
16.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t1℃ KNO3的溶解度是20 g
B.在t2℃ 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D.可用降温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7.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被送入太空,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一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H4+2NO 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
A.N2 B.NO2 C.NH3 D.N2O
18.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四种金属的活泼性大小。他取等质量的金属,使之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其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据此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金属 是否放出气体 收集20 mL气体所需时间
A 是 3 s
B 不 /
C 是 35 s
D 是 80 s
A.A>B>C>D B.A>C>D>B C.C>A>D>B D.B>D>C>A
l 9.下列除去杂质的案中(方括号内物质为除杂质试剂)错误的是 ( )
A.KOH溶液中混有K2CO3 [Ca(OH)2]
B.CO2气体中混有CO[灼热的氧化铜]
C.HCl溶液中混有H2SO4 [BaCl2]
D.NaNO3溶液中混有CuSO4 [NaOH]
19.(课改)下面是某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列出除去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铁粉
D.除去H2SO4溶液中混有的H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
20.如右图所示,将若干正萌发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一段时间。对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U型管中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
C.U型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
D.U型管中A、B两端液面都上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 6分)
二、(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20分)
21.(4分)现有物质:甲醇、纯碱、氧气、二氧化碳。请按下列要求填写化学式,在括号内注明物质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1)工业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有毒物质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
(3)可作致冷剂的物质 ( )。 .
22.(3分)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属于阴离子是 (填序号,下同);(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21.(课改)(3分)从H、O、Cl、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表中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类别 氧化物 二种元素组成的酸 碱
化学式
22.(课改)(2分)近年来,自贡市多数出租汽车都标有”CNG”标志,表明这种汽车使用的燃料是能减少污染的压缩天然气。请写出天然气(甲烷)在汽车发动机内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请注明燃烧条件)
23.(2分)研究发现,我国某些地区居民喜食的腌制食品,在腌制过程中能产生二甲基亚硝胺[(CH3)2NNO],它与导致癌症高发率有关。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4.(3分)右图是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据图回答:
(1)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
25.(3分)研究表明,AP+在人体内会阻止小肠壁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和其他组织内磷的含量减少,造成记忆力减退,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营养学家指出每天铝的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7 mg。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一般在1kg面粉中加入0.948 g明矾[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474;l g=1000 mg]。请回答:
①0.948 g该明矾中含铝元素 mg
②体重为50 kg的同学,每天铝的安全摄入量为 mg此同学一天食用该食品200 g,他摄入的铝量 (填“已”或“未”)超过安全摄入量。
三、(本题包括8个小题。共34分)
26.(5分)合理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造福人类。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括号中注 明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1)利用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吸收水分 ;
(2)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 )反应。
27.(4分)燃烧的条件可用如下图所示火三角来表示:
(1)将一根火柴点燃,有甲、乙两种放置方式,你认为按 (甲或乙)方式放置,火柴会燃烧更剧烈、更彻底。
(2)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灭火原理(回答最主要的一条)。
a.住宅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
b.(课改)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
28.(4分)某同学将一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试管底部,再倒立于一个盛有水的水槽里(如右图)。一周后,观察到铁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红褐色的铁锈,试管内的水面不再上升。
(1)你认为试管内的水上升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 (忽略铁丝体积);
(2)若要防止家中切了菜的菜刀生锈,在每次使用完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3)工业上,在焊接金属制品前,常用稀盐酸来清除表面的铁锈,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9.(3分)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氢氧化钠这种物质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NaOH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而潮解,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
(1)为了证明一瓶敞放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小伟同学取少量该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所加试剂为 ;
(2)用该变质的NaOH溶液来得到纯的NaOH溶液,小伟同学加的试剂是饱和Ca(OH)2溶液。请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课改)(4分)我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洁净的塑料瓶从釜溪河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样,然后进行如下研究分析:
(1)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粉末(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搅拌,溶解后静置一会儿;
(2)将静置后的河水采用右图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
(3)过滤后得到的水澄清透明,取其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烧杯中有大量浮渣.则说明河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28.(课改)(5分)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表回答:
(1)第12号元素的名称是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有一种金属单质,现在世界上年产量居金属中的第二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该金属是 (填原子序数)号元素,它能在8号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其化学方程式为 。
29.(课改)(6分)小兵同学在家里取一种纯净的白色粉末A(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在A的粉末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把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浑浊;再把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进行蒸发,得到食盐晶体。
(1)若A物质中含有氢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 ;
‘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物质不含氢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 ;
它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3分)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假设能发生反应的均完全反应)。
(1)蓝色沉淀D的化学式是 ;
(2写出由蓝色溶液B得到白色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 。
四、(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 2分)
3 1.(7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情况应如何操作
(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应该左手拿 .
(玻璃管或胶皮管),右手拿 (玻璃管或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1)(课改)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首先检查装置的 ;
(2)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该立即用 ;
(3)在做可燃性气体的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 ;
(3)(课改)手拿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应朝向 。
32.(9分)根据下图所给装置回答问题(装置B中仪器R是分液漏斗,可以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1)加热氯酸钾(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其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锌跟稀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其化学方程式为 ;
(3)用(2)这种方法制得的氢气常带有少量的HCl气体和水蒸气。装置D、E中分别盛有硝酸银溶液和浓硫酸,若欲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氢气,从发生装置导出的气体在用C装置收集前通过e、f、g、h的顺序是(字母填在方框内).
(4)用装置B还可以制取除氢气、氧气外的另一种气体是 。
33.(4分)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制造假冒商品。请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来识别出下列假冒商品,并完成下表:
要鉴别的物质 所用试剂 可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冒充无水乙醇 不是无水乙醇
(2)铜锌合金冒充黄金 稀盐酸或稀硫酸
31.(课改)(7分)实验室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根据下图所给装置回答问题(装置B中仪器R是分液漏斗,可以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其化学方程式为 ;
(2)分解过氧化氢制得的氧气常带有少量水蒸气,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气体从发生装置出来后,经过的导气管口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
(3)用装置B还可以制取除氢气,氧气外的另一种气体,制这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32.(课改)(5分)小红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做了如下实验:
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再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如右图),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为了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了,小红同学作了大胆猜想,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下图)。实验方案(A) 实验方案(B) 实验方案(C) 实验方案(D)
(1)请和小红同学一起完成下表。
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可能是CO2使石蕊变红 C 紫色小花不变色
B 紫色小花不变色 猜想错误
可能是CO2和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猜想正确
(2)小红同学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来确定CO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此对比实验方案是 (填上图中的实验方案序号)。
五、(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34.(4分)某炼钢厂日产含杂质5 %的生铁3 000 t。试计算:
(1)该3 000 t生铁中含纯铁多少吨
(2)该炼钢厂每天需含Fe2O3质量分数为85%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 5.(6分)某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实验小组要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 (Na2CO3)的含量。现取该纯碱样品8 g,加入136.7 g某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2.2g气体。试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自贡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
1.D 2.C 3.B 4.A 5.D 6.B 7.A 8.B 9.D 10.D
11.D 12.B 13.D 13.(课改)D 14.C 15.B 16.C 17.A
18.B 19.D 19.(课改)D 20.B
2 1.(4分)(1)CH3 OH (2)O2 (3)CO2 氧化物
22.(3分)(1)② (2)①③ (3)①②
2 1.(课改)(3分)(1)Na2O或H2O;HCl NaOH
22.(课改)(2分)CH4+2O2 CO2+2H2O
2 3.(2分)4 11
24.(3分)(1)1:2 (2)2 H2O 2 H2↑+O2↑
2 5.(3分)①5 4 ②35 未
26.(5分)
(1)(2分)CaO+H2O==Ca(OH)2
(2)(3分)2 NaOH+H2SO4==Na2SO4+2 H2O 复分解
2 7.(3分)(1)乙 (2)a.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隔绝氧气(或空气)
b.(课改)清除可燃物或可燃物与其他火区隔离。
28.(4分)
(1)1/5或2 1% (2)用清水洗净、并擦干
(3)Fe2O3+6 HCl==2 FeCl3+3 H2O
29.(3分)(1)稀盐酸或稀硫酸(可溶性酸溶液)
(2)Na2CO3+Ca(OH)2==CaCO3↓+2NaOH
27.(课改)(4分,每空1分)(2)玻璃棒,引流 (3)硬水,煮沸
2 8.(课改)(5分,除方程式外,每空1分)
(1)镁,失去; (2)13,4 Al+3O2 2Al2O3 (2分)
2 9.(课改)(6分,每个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NaHCO3 NaHCO3+HCl==NaCl+H2 O+CO2↑
(2)Na2CO3 Na2CO3+Ca(OH)2==CaCO3 ↓+2 NaOH
30.(3分)(1)Cu(0H)2
(2)BaCl2+CuSO4==BaSO4↓+CuCl2
3 1.(4分)(1)胶皮管 玻璃管 (1)(课改)气密性(2)湿抹布扑盖
(3)验纯 (3)(课改)手心
32.(9分)(1)(3分)A
(2)(3分)B Zn+2 HCl==ZnCl2+H2↑
(3)f→e→h→g(全对给2分)
(4)(1分)二氧化碳(CO2)
3 3.(4分)每空1分
(1)(白色)无水硫酸铜(或金属钠) 变蓝(或有气泡)
(2)有气泡 不是黄金(或是铜锌合金)
31.(课改)(7分)(1)B(1分),2H2O2 2H2O+O2↑(2分)
(2)(2分) (b→)d→c→f (→e)
(3)(2分) CaCO3+2 HCl==CaCl2+H2O+CO2↑
32.(课改)(5分,每空1分)
(1)
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猜想错误
可能是水使石蕊变红
D 紫色小花变成了红色
(2)A
34.(4分)解:(1)生铁中含纯铁:2 850 t
(2)设需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x·85%×112/160×100%=2 850 t (2分)
x≈4 7 90 t (1分)
答:略
3 5.(6分)解:(1)设原混和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 HCl==2NaCl+CO2↑+H2 O(1分)
106 117 44
x y 2.2 g
X=5.3 g (1分)
y=5.85 g (1分)
(2)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总质量为:5.85 g+(8 g-5.3 g)=8.55 g (1分)
(3)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2.5 g
溶质质量分数为:6%
四川省自贡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沼气燃烧 B、剩饭变馊 C、动物的呼吸作用 D、瓷碗破碎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 B、酱油 C、葡萄糖 D、矿泉水
3、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益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4、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A、SO2 CO NO2 B、CO2 HCl N2 C、CH4 CO2 H2 D、SO2 N2 O2
5、下列化学式中,不正确的是
A、AlCl3 B、P2O5 C、C6H12O6 D、MgO2
6、如右图所示的是北宋黄庭坚用墨书写的字,虽年久仍不变色,这是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
A、可燃性 B、稳定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7、在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内必须严禁烟火,是因为在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为了提示人们注意,在这些地方张贴的图标应该是:
8、根据下图所示物质的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肥皂是中性物质 B、西瓜的酸性比苹果强
C、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多吃番茄
D、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适合食用的食物是玉米粥
9、下列实验操作(包括读数)正确的是
10、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天然气作燃料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进入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D、进入废弃的煤矿井,用火把照明
11、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叫做碱石灰,常用作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CO B、CO2 C、H2 D、O2
12、小明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
A、3H2O中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
B、SO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C、3C中的“3”表示三个碳原子
D、Al3+中的“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3、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A、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回收废弃塑料 D、焚烧废弃塑料
1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能。它的化学性质与硫相似,对应的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2SeO4,在H2SeO4中Se的化合价是
A、+4 B、+3 C、+6 D、+5
15、“先锋Ⅵ”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于肌肉注射。常用的“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中有先锋素0.5g,注射时应配置成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高于20%,则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1mL B、2mL C、3mL D、4mL
16、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t1℃ KNO3的溶解度是20g
B、在t2℃ 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D、可用降温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7、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被送入太空,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一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H4 + 2NO 点燃 2X + 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2 B、NO2 C、NH3 D、N2O
18、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四种金属的活泼性大小。他取等质量的金属,使之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其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据此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金属 是否放出气体 收集20mL气体所需时间
A 是 3s
B 不 /
C 是 35s
D 是 80s
A、A>B>C>D B、A>C>D>B C、C>A>D>B D、B>D>C>A
19、下面是某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列出除去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铁粉
D、除去H2SO4溶液中混有的H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
20、如右图所示,将若干正萌发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一段时间。对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U型管中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
C、U型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
D、U型管中A、B端液面上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15分)
21、(3分)从H、O、Cl、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表中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类别 氧化物 二种元素组成的酸 碱
化学式
22、(2分)近年来,自贡市多数出租汽车都标有“CNG”标志,表明这种汽车使用的燃料是能减少污染的压缩天然气。请写天然气(甲烷)在汽车发动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请注明燃烧条件) 。
23、(3分)燃烧的条件可用如右图所示火三角来表示.
(1)将一根火柴点燃,有甲、乙两种放置方式,你认为按 (甲或乙)方式放置,火柴会燃烧更剧烈、更彻底。
(2)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灭火原理(回答最主要的一条)
a.住宅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 ;
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惹是蔓延路前的一片树林砍掉 。
24、(4分)某同学将一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试管底部,再倒立于一个盛有水的水槽里(如右图),一周后,观察到铁丝的表面生成 了一层红褐色的铁锈,试管内的水面不再上升。(1)你认为试管内的水上升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 (忽略铁丝体积);
(2)若要防止家中切了菜的菜刀生锈,在每次使用完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
(3)工业上,在焊接金属制品前,常用稀盐酸来清除表面的铁锈,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5、(3分)研究表明,Al3+在人体内会阻止小肠壁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和其它组织内磷的含量减少,造成记忆力减退,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营养学家指出每天铝的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7mg。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一般在1kg面粉中加入0.948g明矾。[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474;1g=1000mg]。请回答:
①0.948g该明矾中含铝元素 mg;
②体重为50kg的同学,每天铝的安全摄入量为 mg。此同学一天食用该食品200g,他摄入的铝量 (填“已”或“未”)超过安全摄入量。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6、(5分)合理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造福人类。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括号中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1)利用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吸收水分 ;
(2)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 )反应。
27、(4分)我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洁净的塑料瓶从釜溪河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样,然后进行如下研究分析:
(1)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粉末(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搅拌,溶解后静置一会儿;
(2)将静置后的河水采用右图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
(3)过滤后得到的水澄清透明,取其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烧杯中有大量浮渣,则说明河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28、(5分)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一个族。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表回答:
(1)第12号元素的名称是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有一种金属单质,现在世界上年产量居金属中的第二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该金属是 (填原子序数)号元素,它能在8号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其化学方程式为 。
29、(6分)小兵同学在家里取一种纯净的白色粉末A(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在A的粉末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把该气体通往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浑浊;再把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进行蒸发,得到食盐晶体。
(1)若A物质中含有氢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 ;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议程式为: 。
(2)若A物质不含氢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 ;它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5分)
30、(3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情况应如何操行?
(1)实验室抽取气体时,应首先检查装置的 ;
(2)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该立即用 ;
(3)手拿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应朝向 。
31、(7分)实验室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下图所给装置回答问题(装置B中仪器R是分液漏斗,可以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其化学方程式为 。
(2)分解过氧化氢制得的氧气常带有少量水蒸气,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气体发生装置出来后,经过的导气管口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
(3)用装置B还可以制取除氢气,氧气外的另一种气体,制这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32、(5分)小红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做了如下实验:
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再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如右图),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为了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了,小红同学作了大胆猜想,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下图)。
实验方案(A) 实验方案(B) 实验方案(C) 实验方案(D)
直接喷稀醋酸 直接喷水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1)请和小红同学一起完成下表。
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可能是CO2使石蕊变红 C 紫色小花不变色
B 紫色小花不变色 猜想错误
可能是CO2和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猜想正确
(2)小红同学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来确定CO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此对比实验方案是 (填上图中的实验方案番号)。
五、(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33、(4分)某炼钢厂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3000t,试计算:
(1)该3000 t生铁中含纯铁多少吨?
(2)该炼钢厂每天需含Fe2O3质量分数为85%的赤铁矿石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4、(6分)某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实验小组要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该纯碱样品8g,加入136.7g某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2.2g气体。试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川省自贡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课程改革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A D B A D D D B D D C B C A B D B
二、21、H2O、Na2O、ClO2、Na2O2、H2O2等均可;HCl;NaOH。
22、CH4+2O2 点燃 2H2O+CO2。
23、乙;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可燃物。
24、1/5(或21%);用清水洗净并擦干;Fe2O3+6HCl===2FeCl3+3H2O。
25、54;35;未。
三、26、CaO+H2O==Ca(OH)2;2NaOH+H2SO4==Na2SO4+2H2O;复分解。
27、玻璃棒;引流(或导流);硬水;煮沸(或蒸馏)。
28、镁;失去;13;4Al+3O2 点燃 2Al2O3。
29、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
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
四、30、气密性;湿抹布扑灭;手心。
31、B;2H2O2 MnO2 2H2O+O2↑;bcdfe;CaCO3+2HCl==CaCl2+H2O+CO2↑.
32、
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猜想错误
可能是水使石蕊变红
D 变红
五、33、(4分)解:
(1)生铁中含纯铁:3000t×(1-5%)=2850t....................................................................(1分)
(2)高需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X·85%×112/160×100%=2850t.................................................................................(2分)
X≈4790t....................................................................................................................... (1分)
答:(略)。
34、(6分)解:
(1)设原混和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2CO3+ 2HCl==2NaCl+H2O+CO2↑………………………………………………(1分)
106 117 44
X y 2.2g
X=106×2.2g÷44=5.3g…………………………………….……………………….(1分)
Y=117×2.2g÷44=5.85g………………………………………...………………….(1分)
(2)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总质量为:5.85g+(8g-5.3g)=8.55g………….(1分)
(3)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136.7g-2.2g=142.5g……………………………(1分)
溶质质量分数为:8.55g/142.5g×100%=6%...............................................................(1分)
答:略。
四川省雅安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大纲卷
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本次考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O—16、Fe—56、Cl—35.5,I-127、K-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个小题2分,共36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 水 B.甲烷 C. 乙醇 D.醋酸
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煤 B. 石油 C. 氢气 D. 天然气
3.据报道,某地一名幼女误将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己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4.每年5月31日都是“世界无烟日”,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CO2 B.O2 C.H2 D.CO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木炭烤肉串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6.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氯化钾 B.尿素 C.磷酸二氢钾 D.碳酸氢铵
7. 将下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芝麻油 C.食醋 D.蔗糖
8.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O2 、CO2 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A.+1 B. +2 C. +3 D.+4
9. 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量筒 B.漏斗 C.烧杯 D.玻璃棒
10.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A.苹果汁(pH约为3) B. 肥皂水(pH约为10)
C.矿泉水(pH约为7) D.牛奶(pH约为6.5)
1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 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CO有毒而CO2无毒 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D CuSO4 溶液和Na2SO4 溶液的颜色不同 两种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同
12.据报道,个别型号的染发剂含有对苯二胺〔C6H4(NH2)2〕,对苯二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关于对苯二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苯二胺属于有机物 B.一个对苯二胺分子是由16个原子构成的
C.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 D.对苯二胺由三种元素组成
13.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z>y B.y>x>z C.z>y>x D.z>x>y
14.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好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
C.分别滴入酚酞试液 D.分别滴入适量的石灰水
15. 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16. 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经测定pH小于7,这种废水对人畜和农作物都有害。为回收废水中的铜并降低其酸性,通常在此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A、银和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稀硫酸 D、铁粉和生石灰
17. 把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盐酸,无明显变化,则下列有关说法中肯定正确的是
A.析出的少量金属中一定有铜 B.析出的少量金属中一定有银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D.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
18. 如右图所示,试管中盛有pH=1的无色液体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液体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涨大。则B不可能是
A.锌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D.硫酸钠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本题共12分)
1.(5分)有H、C、Cl、O、Na五种元素,请选用这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1).实验室常用来制取CO2气体的酸____________;
(2).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___________;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________________;
(5).饮用酒中含有的乙醇 。
2.(4分)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是化学物质。请问:
(1).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国家规定1000g加碘盐中含0.034g碘酸钾,即1000g加碘盐相当于含有 g碘元素(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2).白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C12H22O11)。利用活性炭的 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3).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台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这是因为食醋中的__________与大理石发生了化学反应。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迅速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问:
(1).x的值为_____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些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___ __(填序号)。
(3).溴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 ______。
三、(本题共8分)
1、(4分)在自来水消毒过程通常要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否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某一种 (填“是”或“否”)。
(3).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2、(4分)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请根据所学的知识,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自拟两种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要求每种分类至少包括三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水、木炭。
分类标准一: ,包括物质
分类标准二: ,包括物质
四、(本题16分)
1、(9分)张同学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 ② 。
⑵.张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了上述装置中的A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所有可选装置的字母代号)进行组装。装置A还缺少的一种用品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同学实验结束后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张同学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原因)
(3)实验室选用B和C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7分) 我市某初中SHARK探究学习小组学生为了探究该校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右图所示)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气泡。
[查阅资料]本校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氧化铜、二氧化锰、铁粉、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 ,无色溶液是 。(只写一种假设)
[设计实验]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用 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检验气体](写出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此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共9分)
1.(1分)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是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血液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酸痛症状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写化学式):
(1).A为 ,B为 ,C为 ,
D为 ,E为 。
(2).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六、(本题共9分)
张化验员对本炼铁厂进购的赤铁矿(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样品进行分析。取10.0g的样品,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103.0g,过滤后得到2.5g滤渣,(假设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不考虑实验中的损耗)。求(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赤铁矿样品中Fe2 O 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雅安市2006年中考化学(非课改年级)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C A D D C B B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 C C A B D B D
二、本题12分,每空1分。
1、(1)HCl;(2)NaCl;(3)O2;(4)Na2CO3或NaHCO3;(5)C2H5OH
2、(1)0.020;(2)吸附;(3)CH3COOH或醋酸;(4)隔绝空气(或答隔绝氧气),如果答有降低着火点或降温,本空不给分。
3、(1)35;(2)B;(3)HBr
三、本题共8分
1、本小题共4分
(1)H2O + Cl2=HCl +HClO (2分)
(2)否(1分)
(3)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或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或(化学反应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1分),其它合理回答也给分。
2、本小题共4分
(1)具有还原性(或可燃性)(1分);CO、H2 、、C(1分);
(2)具有毒性(1分)(如果答为“污染物”,本空不给分);CO、SO2、NO2(1分)
其它合理分类也给分。
四、本大题共16分
1、本小题共9分
(1)试管(1分);酒精灯(1分)
(2)C、D、F(全对给2分,只答其中一个不给分,只答其中两个给1分);棉花或棉团或玻璃纤维(答其中任何一种即给1分);2KMnO4K2MnO4+MnO2+O2↑(1分)
装置漏气没有收集到氧气(或反应物的量不够或收集的氧气不纯)(1分);
(3)CO2(1分); 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或O2; 2H202 2H2O + O2↑
2、本小题共7分
假设一:MnO2(1分);H2O2(1分);排水集气或向上排空取气(1分);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1分);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分);O2(1分);根据假设与检验的气体是否一致来判断成立或不成立(1分)。
假设二:铁粉(1分);稀硫酸(1分);排水(或向下排空气法)(1分);把收集满气体的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或把燃着的木条移近试管口)(1分);听到爆鸣声(或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1分);H2(1分);根据假设与检验的气体是否一致来判断成立或不成立(1分)。
五、(本题共9分)
1、2NaOH + CO2 =Na2CO3 + H2O(1分)
2、C3H6O3+3O2=3H2O+3CO2(1分)
3、(1)、A—O2,B—CO2,C—CO,D—H2,E—CH4(每个1分,共5分,本小题若写物质名称,且正确共扣2分。),
(2)、CH4+2O2CO2+2H2O(1分); CuO+COCu+CO2 (1分)
六、本题共9分
解:(1)根据质量守衡定律:10.0g—2.5g=7.5g (2分)
(1分)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Fe2O3 + 6HCl=2FeCl3+3H2O (2分)
160 219
7.5g 103.0gx (1分)
160∶219 = 7.5g∶103.0gx (1分)
x=10.0% (1分)
答: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75%;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设和答共1分)
其它合理解法也给分。
四川省阿坝州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课标卷
化. 学
(满分:9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挥发 B.湿衣服晾干 C.木材加工成桌椅 D.铁钉生锈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酱油 B.空气 C.蒸馏水 D.铜锌合金
3.生活中检验硬水与软水常加入的物质是 ( )
A.食盐水 B.肥皂水 C.植物油 D.酒精
4.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5.食盐中加入少量的碘酸钾可以防止甲状腺肿大。碘酸钾(K10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 B.+1 C.+3 D.+5
6.有一则保健药品广告:“……补铁,补锌,效果不错!”这里的“铁、锌”指的是 (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7.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出了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7,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
A.115 B.192 C.77 D.无法确定
8.油炸食品中含有一种叫丙烯醛(C3 H4 O)的有毒物质。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其化学式的意义,其中正确的是 ( )
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O2 B.Al2O3 C.KMnO4 D.Al
10.为了加强城市环境的管理,某市成立了“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督察组”,下列不属于“督察组”督察范围的是 ( )
A.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生活污水处理情况
B.违反交通规则
C.废旧电池的回收情况
D.焚烧秸秆和垃圾
1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加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完气体,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12.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在室内放一盆水以防止煤气中毒
B.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C.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D.用工业盐腌制食品
13.下列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太阳能
14.2006年4月1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消防官兵采用“人工增雨作业,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直接扑打”等措施进行灭火。其中“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包含的灭火原理是 ( )
A.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B.隔绝氧气
C.清除可燃物 D.无法判断
1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钠显强碱性,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C.食品包装时常充氮气以防止食品腐败
D.液态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16.对下列生活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现 象 解 释
A 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表面有水珠产生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
B 打开啤酒瓶,有气泡产生 打开瓶盖,瓶内气压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 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铁锈疏松多孔,易附着氧气和水分
D 不允许煤矿工人穿化纤衣服进入矿井作业 化纤衣服不保暖,不舒适
二、(本题共7小题,共24分)
17.(3分)如果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在图示下方的横线上写出符合该图示的化学符号: ,
18.(4分)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①二氧化碳、②维生素C、③塑料、④活性炭四种物质中,选择正确物质的序号填到横线上:(1)能促进入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抵抗力的是 ;
(2)人们在进入干涸深井前必须做灯火实验,这是因为深井中可能积存有大量的 ;
(3)可用于除去冰箱中异味的是 ;
(4)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的是 。
19.(3分)体检时,医生会拿出几瓶液体让你闻,来检查你的嗅觉。
(1)请你推测一下,可‘以通过嗅觉感觉到的液体可能是以下物质中的 ;
①酒精 ②蒸馏水 ③食醋 ④香水 ⑤生理盐水
(2)根据以上判断说明分子具有如下性质:
① ;② 。
20.(4分)酥油茶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一种饮品,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的最佳饮料。制普通酥油茶的简单过程是:将茶叶熬成红汤,滤出茶渣,将热的茶汤、酥油、食盐、鲜奶等在桶内混合均匀,装人陶壶,微火上保温,趁热取饮。制作上好的酥油茶,还可以在佐料中加入事先碾细的核桃、花生、芝麻等。(1)制作过程中分离出茶渣,涉及到的操作是: ;要将佐料混合均匀,选择的操作是 。
(2)酥油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因为含有较多的 、 等重要营养物质。
21.(3分)某同学根据A、B两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绘制了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
(1)查看此图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①
② 。
(2)若将20℃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3分)小明家买了一袋碳酸氢铵(NH4HCO3)化肥,不慎损坏了使用说明。为了正确使用该化肥,小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碳酸氢铵的有关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时放出氨气(NH3)。
(1)碳酸氢铵属于常见化肥中的 肥;
(2)小明拟出该化肥在贮存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贮存、运输时要密封 ②贮存、运输时不要受潮或曝晒
③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 ④与碱性肥料草木灰混合使用
23.(4分)为了进一步学习燃料及其利用,某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将木筷一端削成刷状,另一端保持原状,中间部位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右图)。
(1)若同时点燃甲、乙两端,则 端燃烧更充分,原因是 ;
(2)若木材燃烧不充分,则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 ;
(3)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
请举出生活中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一个实例:
三、(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