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九年级历史黄金30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九年级历史黄金30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01 19:12:24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7-2018年度九年级黄金30题系列之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一、填空题
1.民主政治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雅典民主政治则是人类民主政治的起源。
(1)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___________(时间)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2)___________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在古代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__________。
2.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1)1775年织布工人 发明了“珍妮机”。
(2)1885年,工程师 成功设计并制造处世界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3)现代第一架飞机是由美国人 研制成功的,因此被誉“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4)1807年 发明了汽船。
3.历史人物是生动的,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经历,请写出下面的“他”是谁?
(1)在中世纪漫漫黑暗里,他用诗歌为人民照亮了心灵,人开始找到了自己。他是? ?。
(2)他多才多艺,绘画方面尤其突出,被称为“艺术大师”“巨人时代的巨人”。他是? 。
(3)英国戏剧之父,被称为“人类文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是??????????。
(4)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推动物理理论的革命,他是?????????。
4.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成立于1945年,以维持国际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为主要宗旨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
(2)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有自己单一货币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3)英文缩写为“APEC”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列举题
5.按提示列举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6.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
(1)他的作品被誉为“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该作品是 。
(2) 被誉为“美利坚合众国之父”。
(3)1885年德国人 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
(4)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 ,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5)创作了《哈姆雷特》,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的英国人是 。
7.列举在"一战”前”二战”后(或冷战时期)形成的对抗的政治军事组织
三、简答题
8.8.17至18世纪的欧洲,社会风云动荡,资本主义以摧枯拉朽之势对中古时期的腐朽黑暗给予了猛烈的冲击。请根据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精练的语言概述17-18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相继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请就其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3)资产阶级革命后,英法美三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请分别写出它们的政权形式。
9.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有何进步?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新成果。
(2)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11.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近70年,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回答: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工业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2)你认为人们常说的“斯大林模式”指的是什么?
(3)二战后苏联最有影响力的改革是有两次,请列举一例。
(4)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别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12.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中北约和华约组织为首的国家各是哪一国?
(2)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3)两大对峙集团的形成是哪一政策的体现?
(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四、综合题
13.友好交流与相互融合始终是世界文明交响乐曲的主旋律。请回答:
(1)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两种?
(2)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日本历史上习中国隋唐制度而进行的改革被称为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该宗教是谁创立的?
14.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A B
(1)图A画面中的人们正在签署的文件是什么?该场景发生在什么历史事件中?他们签署的这个文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B中的人们正在攻占的建筑物是什么?此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15.思想解放推动人类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后,一个新的精神时代到来了,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它将欧洲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在那个时代里,产生过许多伟大的人物。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这个“新的精神时代”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列举“那个时代”在文和艺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伟大人物”各一位。
材料二 伏尔泰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的孔子。孔子的民本思想,让伏尔泰欣喜不已。孔子启蒙伏尔泰,伏尔泰启蒙西方。
(2) 结合材料二分析伏尔泰吸收了孔子的什么思想?法国大革命时,伏尔泰的思想在什么文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材料三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
(3) 根据所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敌人”是指什么?这次“伟大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斗争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以上内容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的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
(1)根据所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谁?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2)《共产党宣言》发表于何时?它的发表有何直接影响?根据材料二分析《共产党宣言》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的发生和材料一、二中的革命理论有何关系?
(4)结合以上无产阶级理论的产生以及革命斗争的实践,谈谈你的认识。
17.【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和约》
图2 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
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是,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却并非通过战争,而是在和平的条件下实现的,所以在两极格局崩溃后并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战略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
——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的两次国际会议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占据主导的是哪些国家?这一体系能否长久维持下去?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回答,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转向战后对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苏两极格局崩溃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什么当今“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知识说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失业人数六百万,银行纷纷倒闭,对外贸易额锐减,农产品价格暴跌。?????????????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1943年罗斯福致斯大林的贺信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说说“火药桶”或“火星”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的“经济危机”最先在哪个国家爆发?请写出这场危机的其中一个特点。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说说经济大危机对德国政治的影响。
(4)材料三的“转折点”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战役?
19.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
材料二:“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1)材料一中的“旧的世界格局”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 “美国对手的垮台”指的是什么?
(3)美国对手垮台后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特征?
(4)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阅读材料,结合所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根据材料一,举出欧洲近代以来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
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2)材料二文件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的理论的诞生,指的是什么?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
材料三:(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三中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如何理解美国独立战争后“世界却因此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黯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这句话?
材料四:
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解体的漫画:走在棺材之前的就是戈尔巴乔夫,云层中的共产主义前辈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却无法改变解体的事实。
(4)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它留给我们哪些教训,请列举两点?
材料五:……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指出就:“……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5)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政府调控),经济改革都大获成功。请各举一例说明。中国探索出的发展模式是什么?

一、填空题
1.民主政治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雅典民主政治则是人类民主政治的起源。
(1)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___________(时间)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2)___________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在古代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__________。
【答案】(1)公元前6世纪 (2)伯利克里 (3)公民大会
2.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1)1775年织布工人 发明了“珍妮机”。
(2)1885年,工程师 成功设计并制造处世界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3)现代第一架飞机是由美国人 研制成功的,因此被誉“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4)1807年 发明了汽船。
【答案】哈格里夫斯 卡尔.本茨 莱特兄弟 富尔顿
【解析】(1)依据所知识可知,1775年英国织布工人哈格里斯夫发明的珍妮机,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意义的机器。
(2)依据所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并制造出世界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3)依据所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4)依据所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3.历史人物是生动的,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经历,请写出下面的“他”是谁?
(1)在中世纪漫漫黑暗里,他用诗歌为人民照亮了心灵,人开始找到了自己。他是? ?。
(2)他多才多艺,绘画方面尤其突出,被称为“艺术大师”“巨人时代的巨人”。他是? 。
(3)英国戏剧之父,被称为“人类文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是??????????。
(4)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推动物理理论的革命,他是?????????。
【答案】(1)但丁 (2)达 ? 芬奇 (3)莎士比亚 (4)爱因斯坦
4.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成立于1945年,以维持国际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为主要宗旨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
(2)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有自己单一货币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3)英文缩写为“APEC”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联合国(2)欧洲联盟(3)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立于1945年,以维持国际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为主要宗旨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合国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
(2)本题主要考查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有自己单一货币的国际组织是欧洲联盟;对欧洲,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冲击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对区域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的榜样。
(3)本题主要考查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文缩写为“APEC”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二、列举题
5.按提示列举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答案】(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巴黎公社
(3)萨拉热窝事件
(4)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
6.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
(1)他的作品被誉为“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该作品是 。
(2) 被誉为“美利坚合众国之父”。
(3)1885年德国人 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
(4)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 ,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5)创作了《哈姆雷特》,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的英国人是 。
【答案】(1)《神曲》 (2)华盛顿 (3)卡尔.本茨 (4)相对论 (5)莎士比亚
【解析】(1)结合所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的作品《神曲》被誉为“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结合所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被誉为“美利坚合众国之父”。
(3)结合所知识可知,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
(4)结合所知识可知,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5) 结合所知识可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
7.列举在"一战”前”二战”后(或冷战时期)形成的对抗的政治军事组织
【答案】一战”前”: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二战”后:北约和华约
【解析】根据题干一战前、二战后形成的对抗的政治军事组织,联系所可知,一战之前英法美三国形成三国协约,德、奥、意三国形成三国同盟,两大军事组织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随着北约和华约的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局面形成。
三、简答题
8.8.17至18世纪的欧洲,社会风云动荡,资本主义以摧枯拉朽之势对中古时期的腐朽黑暗给予了猛烈的冲击。请根据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精练的语言概述17-18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相继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请就其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3)资产阶级革命后,英法美三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请分别写出它们的政权形式。
【答案】(1)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或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2)相同点: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阻碍
不同点:英国和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是受到封建王朝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是受到英国殖民压迫阻碍
(3)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国家;法国:共和制
9.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有何进步?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新成果。
(2)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1)进步:电动机.内燃机取代蒸汽机
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轮船.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
(2)现象: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 @
说明: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析】
10.【历史启示】世界大国引领国际局势,谋求发展是各国的共同目标。
(1)一战后在西方大国的操纵下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个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
(2)中国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饱受凌辱的事实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纵观世界大国的发展历程,谈谈对当今的中国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答案】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
(2)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半殖民地中国在外交上没有独立权。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必须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3)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保持开放的态度虚心习;解放思想善于吸收习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适时调整政策,保持制度的先进性;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抓住机遇,大力引进和发展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战后在西方大国的操纵下确立的世界
11.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近70年,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回答: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工业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2)你认为人们常说的“斯大林模式”指的是什么?
(3)二战后苏联最有影响力的改革是有两次,请列举一例。
(4)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别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答案】
(1)(4分)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2)(2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2分)赫鲁晓夫改革(革尔巴乔夫改革)
(4)(4分)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所知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1928﹣1937年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2)“斯大林模式”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权利的高度集中。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3)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猛烈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总体的规划和的实验,他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给原苏联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苏联解体使雅尔塔体系崩溃,两极格局终结。
(4)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世界政治格局的两极化格局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伴随着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等国家的崛起,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2.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中北约和华约组织为首的国家各是哪一国?
(2)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3)两大对峙集团的形成是哪一政策的体现?
(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案】
(1)美国 苏联
(2)军事政治组织
(3)冷战
(4)苏联解体
【解析】
四、综合题
13.友好交流与相互融合始终是世界文明交响乐曲的主旋律。请回答:
(1)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两种?
(2)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日本历史上习中国隋唐制度而进行的改革被称为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该宗教是谁创立的?
【答案】(1)和平友好交流;暴力冲突(或战争)。
(2)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
(3)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解析】(1)依据所知识可知,在世界古代史上,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一是.和平交往。在世界古代史上,东西方之间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典型代表是马可?波罗来华。二是暴力冲突。在古代战争与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的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
(2)依据所知识可知,七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照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颁布改新诏书。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因此这次改新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因此题干中考查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3)根据所知识可知,七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因此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
14.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A B
(1)图A画面中的人们正在签署的文件是什么?该场景发生在什么历史事件中?他们签署的这个文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B中的人们正在攻占的建筑物是什么?此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答案】(1)《独立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2)巴士底狱;1789年;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15.思想解放推动人类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后,一个新的精神时代到来了,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它将欧洲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在那个时代里,产生过许多伟大的人物。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这个“新的精神时代”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列举“那个时代”在文和艺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伟大人物”各一位。
材料二 伏尔泰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的孔子。孔子的民本思想,让伏尔泰欣喜不已。孔子启蒙伏尔泰,伏尔泰启蒙西方。
(2) 结合材料二分析伏尔泰吸收了孔子的什么思想?法国大革命时,伏尔泰的思想在什么文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材料三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
(3) 根据所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敌人”是指什么?这次“伟大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答案】(1)人文主义 但丁或莎士比亚、达芬奇
(2)民本思想 《人权宣言》
(3)封建统治和宗教神 启蒙运动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斗争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以上内容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的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
(1)根据所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谁?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2)《共产党宣言》发表于何时?它的发表有何直接影响?根据材料二分析《共产党宣言》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的发生和材料一、二中的革命理论有何关系?
(4)结合以上无产阶级理论的产生以及革命斗争的实践,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2)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政权。 
(3)俄国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表现。 
(4)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工人运动需要理论作指导;等等。 
17.【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和约》
图2 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
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是,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却并非通过战争,而是在和平的条件下实现的,所以在两极格局崩溃后并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战略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
——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的两次国际会议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占据主导的是哪些国家?这一体系能否长久维持下去?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回答,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转向战后对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苏两极格局崩溃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什么当今“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知识说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美。不能。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2)国家利益冲突。1991年,苏联解体。 ¥% 
(3)两极格局的结束是在和平环境下实现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失业人数六百万,银行纷纷倒闭,对外贸易额锐减,农产品价格暴跌。?????????????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1943年罗斯福致斯大林的贺信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说说“火药桶”或“火星”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的“经济危机”最先在哪个国家爆发?请写出这场危机的其中一个特点。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说说经济大危机对德国政治的影响。
(4)材料三的“转折点”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战役?
【答案】(1)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
(2)美国;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持续时间长。
(3)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4)斯大林格勒战役。 %
【解析】(1)依据材料一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结合所知识可知,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处于战略地位,长期以来列强之间进行了争夺,矛盾重重,又加上大国干涉,因此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2)由:“经济危机的爆发及特点”,结合所知识可知,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的,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持续时间长。
(3)由“经济大危机对德国政治的影响”,结合所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德国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大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走上法西斯道路。
(4)根据材料三“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结合所知识可知,1943年初苏联人民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使德军元气大伤,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
材料二:“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1)材料一中的“旧的世界格局”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 “美国对手的垮台”指的是什么?
(3)美国对手垮台后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特征?
(4)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1)两极格局???(2)苏联解体
(3)一超多强???? (4)多极化趋势。
20.阅读材料,结合所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根据材料一,举出欧洲近代以来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
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2)材料二文件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的理论的诞生,指的是什么?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
材料三:(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三中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如何理解美国独立战争后“世界却因此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黯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这句话?
材料四:
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解体的漫画:走在棺材之前的就是戈尔巴乔夫,云层中的共产主义前辈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却无法改变解体的事实。
(4)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它留给我们哪些教训,请列举两点?
材料五:……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指出就:“……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5)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政府调控),经济改革都大获成功。请各举一例说明。中国探索出的发展模式是什么?
【答案】
(1)文艺复兴、思想启蒙
(2)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错别字不得分)
(3)政治: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
(4)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正确对待西方宣传的思想和价值观(或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言之有理即可)
(5)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