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九年级历史黄金30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4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九年级历史黄金30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01 19:14:58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7-2018年度九年级黄金30题系列之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一、填空题
1.有一个旅行社要组织一次出国旅行,请你提供下列地区的旅游知识:
(1)到埃及的开罗可以参观著名陵墓建筑——
(2)到土耳其可以参观拜占廷帝国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3)到法国可以参观被誉为“石头的交响乐”的——
(4)到沙特阿拉伯可以参观被称为“禁寺”的——
2.14-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化,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整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请根据要求填写国家名称:
(1)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国家是
(2)通过立法,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限制专制王权提供了范式的国家
(3)1787年制定了宪法,确立联邦制的国家是
(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是
3.(1)请将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方框
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发生地点:斯大林格勒
B.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发生地点:诺曼底
(2)据图指出同盟国进攻柏林的进军路线有何特点?
二、列举题
4.列举曾在前5世纪至前2世纪中叶称霸地中海的国家(邦国)
5.完成与所给事件相关的组合:
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历史上改变日本社会性质的一次改革──
6.归纳列举题: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组织名称。
(1)两极格局中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2)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7.完成下列事件相关的组合:
(1)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3)近代历史上改变日本社会性质的一次改革-------
(4)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三、简答题
8.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于1689年通过的法律性质的重要文献是什么?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不久通过了哪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它体现了什么原则?
(3)拿破仑曾不无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拿破仑所指的“东西”是什么?它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9.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
请回答:
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③当今世界格局正向什么方向发展?
④为适应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应该怎么办?
10.分析探究:(11分)
机遇稍纵即逝。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善于抓住机遇,从本国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机遇: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1)二战后初期,美国抓住了哪些机遇促使本国经济一枝独秀?(3分)
日本机遇: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20世界五十年代,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4分)
西欧机遇: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技先进。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3)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中国机遇:
(4)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机遇?(2分)
四、综合题
11.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其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化等。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内容。
(2)会表述历史是我们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及其在本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看到图二你能想到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事件?并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事件的意义。
(3)联系比较法是我们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联系比较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历程,从中你能得出中西方近代化进程有什么不同吗?并简述你的理由。
(4)习历史最终获取感悟以启迪于今天,是我们习的目的之一。通过上述历史的习及问题解答,你认为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
12.欧洲文明历史悠久,曾辉煌一时,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四 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中,与图1相比,图2闪耀着哪种思想的光辉?与图3相比,图4白色区域的变化主要和哪一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的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领域的霸权主要是因为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这两次变革指什么?
(3)材料三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四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从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13.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哪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图二反映了这场战争的哪一特点?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欧洲列强全部参加了战争,双方共有840万人阵亡,财产损失2085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六年。西欧各国军队伤亡1400万人;财产损失7500亿美元以上。
(2)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战争对西欧经济的影响。给我们怎样深刻的启示?
材料三: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北师大九下历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西欧诸国走向联合的目的?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为促进欧洲的联合,西欧诸国有何重大举措
材料四:
(4)据材料中的图片概括20世纪50—70年西欧经济呈现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和图片,说说你从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14.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某校九年级生就这个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和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式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型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
——刘宗旭《世界近代史》
(1)“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体制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2)材料二中列宁了实施什么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1926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根据材料二回答,苏联为迅速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管理体制被称为什么?
材料四:1933年3月6日,他(罗斯福)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过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到4月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4)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新政在金融方面的措施,并指出该措施体现了新政的什么特点。
(5)综上所述,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借鉴哪些经验和教训?
15.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技术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历史的发展是建筑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到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推向高峰。
(1)材料一中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一反映了英国的哪一政治体制?通过哪一文件确立了这一体制?图二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构建的哪一原则?
材料三:
(3)写出图四交通工具的动力及发明者?并说明这些交通工具对人类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思想解放、政体变革和发明创造的关系?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2年,苏俄农民踊跃交纳粮食税(如下图)
材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1)从图一可以看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反映罗斯福新政什么特点?中心措施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苏俄采取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在目的上有什么共同点?
(4)综合以上的政策调整,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7.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杜鲁门国会演讲中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
材料三 2015年12月14日,奥巴马在五角大楼发表讲话称,美国领导的联军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已经有超过10万人丧生。当前,叙利亚问题是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各大矛盾的总爆发,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是大国之争。
——来自“新华”报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是哪一次国际会议?
(2)针对材料二中美国为“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采取的措施,苏联采取的应对举措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归纳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4)当今时代,要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18.纵横联系是历史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据所知识回答问题。
(1)1925年前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苏联经济也基本恢复。苏联经济基本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初,当美国再度繁荣时,苏联政局发生什么巨变?
(2)阅读下列选自《光荣与梦想》的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的经济特点。材料二中的誓言保证了罗斯福新政中哪一重大措施的实施?材料三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什么直接效果?
(2)上述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与罗斯福新政同时,苏联形成了什么模式?这一模式取得了什么积极效果?
(3)有者认为,政府执政理念一般分为“执政为民”和“执政为国”两类。从美苏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举措看,两国的执政理念分别属于哪一类?你赞同哪一类?并说明理由(只有观点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从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来说,“冷战”留下了哪些教训?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世界范国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写出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针对这一事件,请举出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采取什么应对方式?
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一纸协定”是哪一次会议的产物?在这次世界大战中,人类首次使用原子弹,请写出研制原子弹的理论依据。
材料三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制定了什么政策?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一、填空题
1.有一个旅行社要组织一次出国旅行,请你提供下列地区的旅游知识:
(1)到埃及的开罗可以参观著名陵墓建筑——
(2)到土耳其可以参观拜占廷帝国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3)到法国可以参观被誉为“石头的交响乐”的——
(4)到沙特阿拉伯可以参观被称为“禁寺”的——
【答案】(1)金字塔 (2)圣索菲亚大教堂(3)巴黎圣母院(4)麦加大清真寺。
2.14-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化,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整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请根据要求填写国家名称:
(1)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国家是
(2)通过立法,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限制专制王权提供了范式的国家
(3)1787年制定了宪法,确立联邦制的国家是
(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是
【答案】意大利 英国 美国 西班牙 葡萄牙
【解析】(1)根据所知识可知,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当时意大利兴起了
3.(1)请将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方框
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发生地点:斯大林格勒
B.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发生地点:诺曼底
(2)据图指出同盟国进攻柏林的进军路线有何特点?
【答案】(1)左A右B
(2)特点:东西夹击、四面楚歌
【解析】(1)根据图片内容可知,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发生地点:斯大林格勒,是在苏德战场上的战役,位置应该在左边,是在苏联的领土上;B.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发生地点:诺曼底,是在欧洲战场上的法国诺曼底,是在右边。.
(2)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同盟国进攻柏林的进军路线的特点是:东西夹击、四面楚歌,最终打败了德国法西斯。
二、列举题
4.列举曾在前5世纪至前2世纪中叶称霸地中海的国家(邦国)
【答案】雅典、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共和国
5.完成与所给事件相关的组合:
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历史上改变日本社会性质的一次改革──
【答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明治维新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上历史事件的作用和对社会的影响,近代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是1640年-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内战,日本社会性质的改变事件是明治维新。¥
6.归纳列举题: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组织名称。
(1)两极格局中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2)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答案】
(1)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欧盟(欧洲联盟)
(3)世界贸易组织(WTO)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的有关知识。美苏“冷战”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1949年以美国为首成立了北约。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起建立华约,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形成。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2)本题主要考查生对欧盟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所知识可知,1993年欧盟成立。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具体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世界贸易组织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7.完成下列事件相关的组合:
(1)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3)近代历史上改变日本社会性质的一次改革-------
(4)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3)明治维新(4) 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
三、简答题
8.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于1689年通过的法律性质的重要文献是什么?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不久通过了哪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它体现了什么原则?
(3)拿破仑曾不无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拿破仑所指的“东西”是什么?它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答案】(1)《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限制专制王权提供了一个典范。
(2)《人权宣言》;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原则。
(3)《拿破仑法典》;它用法律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他国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范本。
9.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
请回答:
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③当今世界格局正向什么方向发展?
④为适应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应该怎么办?
【答案】①华约的建立 , 苏联解体
②一超多强
③多极化趋势
④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答案不唯一)
【解析】①本题考查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根据材料结合所知识可知,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标志分别是华约的建立,苏联解体;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极成。
10.分析探究:(11分)
机遇稍纵即逝。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善于抓住机遇,从本国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机遇: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1)二战后初期,美国抓住了哪些机遇促使本国经济一枝独秀?(3分)
日本机遇: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20世界五十年代,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4分)
西欧机遇: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技先进。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3)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中国机遇:
(4)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机遇?(2分)
【答案】(1)机遇:战时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技术的进步。
(2)外部:美国在经济上的扶持;
内因: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坚持教育先行,重视人才培养;政府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3)措施:成立欧盟(发行使用欧元;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通都可)。
(4)机遇: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形势相对稳定;国内实行改革开放;国内政治稳定。(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四、综合题
11.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其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化等。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内容。
(2)会表述历史是我们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及其在本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看到图二你能想到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事件?并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事件的意义。
(3)联系比较法是我们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联系比较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历程,从中你能得出中西方近代化进程有什么不同吗?并简述你的理由。
(4)习历史最终获取感悟以启迪于今天,是我们习的目的之一。通过上述历史的习及问题解答,你认为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
【答案】(1)①文艺复兴 ②启蒙运动 ③政权转型 ④工业革命
(2)图一: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著名领导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开创美国民主政治先河。图二: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3)西方:思想解放——政权转型——技术革新;
中国:习西方器物——效仿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理由: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向西方习,经历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意思正确即可)
(4)习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加强交流与合作;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意思正确即可)
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结合所知识可知,西方的发展过程是:思想解放——政权转型——技术革新;中国的习过程是:习西方器物——效仿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因为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向西方习,经历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4)结合所知识可知,世界的发展经历了很多年的文明,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大胆的习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加强交流与合作;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
12.欧洲文明历史悠久,曾辉煌一时,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四 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中,与图1相比,图2闪耀着哪种思想的光辉?与图3相比,图4白色区域的变化主要和哪一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的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领域的霸权主要是因为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这两次变革指什么?
(3)材料三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四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从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人文主义;新航路的开辟.
(2)大殖民帝国;两次工业革命。
(3)一战:殖民统治受限;二战:短时期内又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
(4)欧元;欧盟的成立.
(5)由分散走向整体;由对立走向合作.(符合题意即可)
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所以“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联盟成立。
(5)依据材料结合所知识可知,从欧洲的发展历程看,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各国实力大减,国际地位也有所下降,后来,由于欧洲走向联合之后,欧洲各国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地位也有所提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战争导致欧洲各国衰落;合作促使欧洲各国发展。
13.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哪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图二反映了这场战争的哪一特点?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欧洲列强全部参加了战争,双方共有840万人阵亡,财产损失2085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六年。西欧各国军队伤亡1400万人;财产损失7500亿美元以上。
(2)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战争对西欧经济的影响。给我们怎样深刻的启示?
材料三: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北师大九下历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西欧诸国走向联合的目的?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为促进欧洲的联合,西欧诸国有何重大举措
材料四:
(4)据材料中的图片概括20世纪50—70年西欧经济呈现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和图片,说说你从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答案】(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战争的残酷性
(2)使西欧经济损失惨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3)发展经济,维护自身安全 60年代:成立欧共体 90年代:成立欧盟
(4)持续繁荣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
14.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某校九年级生就这个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和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式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型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
——刘宗旭《世界近代史》
(1)“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体制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2)材料二中列宁了实施什么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1926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根据材料二回答,苏联为迅速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管理体制被称为什么?
材料四:1933年3月6日,他(罗斯福)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过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到4月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4)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新政在金融方面的措施,并指出该措施体现了新政的什么特点。
(5)综上所述,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借鉴哪些经验和教训?
【答案】(1)蒸汽机 火车 使英国由农业型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型经济体制
(2)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模式
(4)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依据国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实现了工
15.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技术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历史的发展是建筑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到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推向高峰。
(1)材料一中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一反映了英国的哪一政治体制?通过哪一文件确立了这一体制?图二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构建的哪一原则?
材料三:
(3)写出图四交通工具的动力及发明者?并说明这些交通工具对人类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思想解放、政体变革和发明创造的关系?
【答案】(1)人文主义 自由平等(理性主义)
(2)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 三权分立
(3)内燃机 卡尔本茨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4)相互促进。思想解放和发明创造都推动政体变革,制度创新促进思想解放和发明创造。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2年,苏俄农民踊跃交纳粮食税(如下图)
材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1)从图一可以看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反映罗斯福新政什么特点?中心措施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苏俄采取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在目的上有什么共同点?
(4)综合以上的政策调整,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通过《工业复兴法》。
(3)目的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
(4)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要关注人民利益;要勇于探索创新。 @
17.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杜鲁门国会演讲中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
材料三 2015年12月14日,奥巴马在五角大楼发表讲话称,美国领导的联军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已经有超过10万人丧生。当前,叙利亚问题是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各大矛盾的总爆发,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是大国之争。
——来自“新华”报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是哪一次国际会议?
(2)针对材料二中美国为“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采取的措施,苏联采取的应对举措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归纳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4)当今时代,要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会议。
(2)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宗教、民族矛盾的激化等。
(4)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要用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18.纵横联系是历史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据所知识回答问题。
(1)1925年前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苏联经济也基本恢复。苏联经济基本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初,当美国再度繁荣时,苏联政局发生什么巨变?
(2)阅读下列选自《光荣与梦想》的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的经济特点。材料二中的誓言保证了罗斯福新政中哪一重大措施的实施?材料三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什么直接效果?
(2)上述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与罗斯福新政同时,苏联形成了什么模式?这一模式取得了什么积极效果?
(3)有者认为,政府执政理念一般分为“执政为民”和“执政为国”两类。从美苏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举措看,两国的执政理念分别属于哪一类?你赞同哪一类?并说明理由(只有观点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
【答案】(1)实行新经济政策;苏联解体。
(2)①经济危机;《全国工业复兴法》;解决人民困难。②克服危机;斯大林模式;成为工业强国。
(3)美国属“执政为民”,苏联属“执政为国”; 本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第一种答案:赞同第一类;政府关注民生,人民拥护政府。第二种答案:赞同第二类;特殊时期,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无论持哪一观点,若只有观点,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
【解析】(1)根据题干时间1925年前后的苏联,结合所知识可知,1921年到1925年苏俄在列宁时期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即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2)①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结合所知识可知,这个时期美国处于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当中,导致了大规模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词“蓝鹰”结合所知识可知,蓝鹰运动是罗斯福新政在工业方面采取的措施,为了恢复工业,罗斯福政府颁布实施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遵守法律内容的企业可以悬挂蓝鹰标志。根据材料三的描述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直接效果是解决了人民的困难。
②依据所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经济危机的同时,苏联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依据所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的实施,使苏联快速的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了工业强国。
(3)根据材料内容和问题可以归纳出美国罗斯福新政属“执政为民”;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属“执政为国”。关于赞同那种观点,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任选一种,理由充足,言之有理即可。如:赞同第一类,政府关注民生,人民拥护政府;或者赞同第二类,特殊时期,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从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来说,“冷战”留下了哪些教训?
【答案】(1)由战时同盟关系到战后同盟关系的破裂。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给美国的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使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落空。 “冷战”只能加剧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抗既不利于双方利益,也不利于世界和平。
知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给美国的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使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落空,“冷战”只能加剧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抗既不利于双方利益,也不利于世界和平,国应该加强交流于合作。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世界范国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写出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针对这一事件,请举出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采取什么应对方式?
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一纸协定”是哪一次会议的产物?在这次世界大战中,人类首次使用原子弹,请写出研制原子弹的理论依据。
材料三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制定了什么政策?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答案】(1)1929年经济危机;德国、日本、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化);
(2)慕尼黑会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冷战政策;拖垮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