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题选[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题选[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3-07 19: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2006
中考复习题选1(2004年北京卷)设计实验
实验内容:验证 NH4HCO3受热易分解,确定分解产物
仪器:没有火源(如酒精灯、蜡烛、火柴等),其他供选择的药品: NH4HCO3粉末、酚酞试液、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澄清石灰水、
水、浓硫酸、生石灰。
请回答:
不用酒精灯,你采用何热源(从提供的药品中选择)
或 理由是 。
设计并画出能够同时看到三种现象的实验装置图(注明药品盛放位
置)。描述实验现象及验证结果:实验现象:
(1) ,证明 ;
(2) , 证明 ;

(3) , 证明 ;
浓硫酸和水混合生石灰和水混合溶解过程都放热干燥的大试管内壁出现水珠有水生成试管内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有NH3生成石灰水变浑浊有CO2生成1(2005年山东威海卷)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切开苹果,一段时间后,
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锈”了。某科学活动小组对
此进行了探究。
(一)提出问题
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2: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3: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4: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5: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
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1 (三)收集证据
(1)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
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2)实验探究:针对猜想1至猜想5,科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验证,并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
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2 果肉表面变色
3 果肉表面不变色
4 果内表面不变色
5 温度高的先变色

(四)得出结论
结论: 。
1 (五)反思与评价
(1)在猜想2~ 5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验证猜想1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
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
(六)应用
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
采取的措施是 。1实验能力 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

(1)使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
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你推测锥形瓶中的物质可能
为(写出一种即可, 下同) ,滴管中的物质可
能为 ;
(2)使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
瓶中,发现气球也鼓起来。你推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3)请你说出装置A、B中气球都能鼓起来的共同原理是
。 (锥形瓶和滴管中分别盛放不同物质)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Na2CO3+2HCl==2NaCl+H2O+CO2 ↑气球内的气压大于气球外的气压而鼓起来 1解释和表述结果能力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邻的工厂向河水排放的废水中分别
含有 CuSO4、NaOH、BaCl2、FeCl3四
种物质中的两种,某环保小组对河水取样
测试时发现,A处河水的pH>7。
请回答:
⑴乙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
⑵请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给两厂提出合理的建议:
。CuSO4、FeCl3两厂联合建立废水处理分厂,将两厂的废水混合、沉淀、再经
必要的工艺处理后排放(两厂分别用必要试剂和工艺对废液进
行处理后再排入河流)1 (2005年江苏南通卷)小强同学在围墙上看到一则化肥广告,如图所示。
(1)小强通过计算发现该厂广告是虚假广告。请你写出小强的计算过程
和判断依据。
(2)小强认为此广告会坑害农民,向有关部门
反映,技术监督局对产品取样分析,发现
其氮元素质量分数仅为12.0%,则该产品
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答案:(1)碳酸氢铵中氮的质量分数=14/79×100%=17.7%,
因为广告上标明的含氮量(19.8%)超过了纯碳酸氢铵的含氮量
(17.7%), 所以该广告是虚假广告(2)该产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12.0/17.7×100%=67.8%1 电路中电流过大会引起火灾。如图
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导致电流过大的
原因是: 。
1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1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后者是用______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1 下图所示的自行车,从它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
好多科学知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车座的设计应用了压强的知识
B、捏紧刹车把手减速是为了使惯性不存在
C、车铃应用了声音发生和传播的知识
D、轮胎和脚蹬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1 如图所示,在定滑轮两边分别挂上实心的铁球A、B,并使A球浸没在左杯的水中,B球浸没在右杯的酒精中(已知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此时定滑轮恰好保持静止平衡状态。若将水杯、酒精杯同时撤掉,则定滑轮将
A仍保持静止平衡状态
C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B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D无法判断
AB1 右下图为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瓶中装着煤油,甲瓶中的电阻大于乙瓶。则:(1)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在_____ 和_____都相同的情况下,____越大,电阻丝放出的热量就越多。(2)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
保持与实验(1)相同的
通电时间,结果发现两
根玻璃管中的油面上升
的高度均分别比实验(1)
上升了更多,说明___
和 ____都相同的情况下,
_____越大,电阻丝放出
的热量就越多。1  学校学生宿舍走廊的路灯,灯泡容易损坏,经常需要更换。电工小段在原来 电灯的位置,接入了两盏与原来一样的白炽灯。同学们注意到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坏,而且这两盏灯的亮度比原来用一盏灯时要暗,由此:
(1)同学们猜想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是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的一种,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图,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2)现有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等器材(器材不限),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来模拟检验你的判断。在实验中你主要观察什么?画出模拟的电路图。
(3)电工小段这样
做______省电(填“能”
或“不能”。理由:
_ __。1 小明为了研究CO2的性质,做了下面一个验,他将一个正在发声的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如图),然后向瓶中倒入浓NaOH溶液,迅速塞紧瓶塞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小明
发现,他只能看到小铃的振
动,却听不到铃声。
(1)写出瓶内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1 如图所示,绳子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绕 过一个重为G的油桶,在绳子的自由端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F,使油桶沿水平地面匀速滚动了一
段距离S。在此过程中,
拉力F所做的功为:
A.FS B. GS
C.(F+G)S D.2FS1 下图是小明自制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托盘、轻弹
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
(1)电路设计:要使电子秤能正常工作。
下列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A.点“1”与点“2”连接
B.点“1”与点“3”连接
C.点“2”与点“3”连接


(2)故障排除:小明在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电键S,
改变托盘中物体的质量,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始终不变,
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R0断路 B.R1短路
C.电压表短路 D.金属滑片P处断路1 (3)刻度调试:①调零:在托盘中无物体时,使金属滑
片P处于Rl最上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②标度:
每次向托盘中增加100克的砝码,在电压表指针所指位
置的刻度盘上标出相应的质量值。 当将1千克的物体放
在托盘中。金屑滑片P刚好指在距R1上端l/3处(如图),
计算回答“l千克”应标在电压表多少伏的位置上?
(电阻R0=5欧,电阻R1=15欧,电源电压U=3.0伏,
电压表的量程为 0~3.0伏)11. 一片草地
这片草地上的所有植物
草地上的所有生物
草地上的所有马缨花生态系统植 被群 落 种 群1[2] 狂犬、狂犬病毒、狂犬病传染源病原体传染病[3]蚊子 、苍蝇、不洁毛蚶、钉螺
传播途径老鼠、狂犬传染源1[例题]: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
(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 到物象,此时必须转动图中标号为 的部件。
(2)观察时应先选用 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8和9低倍1(二)能力训练1、科学语言(专有名词、阅读、分析问题
的能力)能力专题训练例题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1[例题]: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
镜 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横切面(与
玻片标本相接触的一面) ⑤、⑥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
的目镜⑦、⑧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哪种
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视野也较明亮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科学思维能力[例题]如图所示,大豆种子在萌发初期,有机物的重量
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
增加。请据图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 点(填t1或t2或 t3)
(2)在t1t2时间内,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3)在时间t2点后,曲线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t2种子萌发初期,光合作用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却要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11例: 2003年10月16日,我国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又一次取得新的突破。(1)已知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N2O4作氧化剂,燃烧后生成氮气和水 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的过程中,从能量转化角度
看是 能转化为 能;(3)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是否受到重力的作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它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N2H4+N2O4====3N2+4H2O 化学 机械没有 用弹簧秤测重力有 运动方向不断改变1(5)在飞船内若建立一个实验室,下列能使用的仪器有( )A密度计B气压计C天平D温度计(6)宇航员最难完成的实验是( )A小孔成像B溶解食盐C焦耳定律D过滤食盐水(7)若火箭起飞质量为460000千克,竖直向上推力为5880000牛,则火箭起飞时的合力( )牛。 (8)生物对外界的刺激能产生相应的反应,这在生物学上叫应激性,比如地面生长的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这是对重力的适应。若在飞船上也有一棵树,猜测树的根将怎样生长并简述理由?(9)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中有许多植物种子,将这些植物种子携带上天再带回来的目的是决定生物性状的( )发生变化,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1(10)火箭发射时,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就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部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而且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
迅速 并 吸收大量的热量,可以起到防止火箭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而烧坏。 (11)若飞船进行航空测量,某一段时间内保持离地面的高度为1000米,飞行的速度为800千米/时,飞船上测量仪器可在120°视角范围内测量,则每小时飞船测量的面积是 米2 。 (12)“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绕地球飞行了14圈之后,安全降落在内蒙古草原上,当返回下落至地面附近时,首先是减速伞张开,将至距地面10米左右时返回舱点火向地面喷出缓冲燃气,请简述降落过程中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如何变化? 1(12)宇航员若在太空中长期飞行,每天都需要食物、水和氧气。从地球上带去的物资无法长期满足需要,科学家假如在太空建立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让这个生态系统自行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科学家在这种设想下建立了宇宙飞船生态系统。如图4所示为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为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除有宇航员外,飞船生态系统内还需要的成分是 和 。
②藻类植物的作用是 。
③分解罐能利用和转化的物质是 ,
为 提供养料。
④图中食物链可表示为 。?
1例、目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 问题上,因此我国将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下表是某城市约30年中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情况,反映出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分析表中数据,能够说明这一成果的人口年龄演变特点是 。 1例8、汽车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人类很早就在探寻着更好的代步工具,法国人居纽于1769年制造了 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车。现在你看到的这幅漫画,据说是牛顿所设计的蒸汽汽车原理图,试就该原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原理图中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至少说出3点)
(2)、该原理中涉及到哪几种形式的能量?请简述对应的能量 转化过程
(3)、使汽车向前运动的力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力的施力物体 是谁?
11、很多城镇居民家的房门上都安装了“猫眼”后,
不用开门就能看清叫门者是谁。
(1) “猫眼”实际上就是安装在房门小孔内的一枚 镜,
所看到的“人”是 立 (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像。
2)当人在开门时,须抓住门的某一个地方向着一个方向用力,
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跟 、 、 有关。
(3)如果门上没有安装“猫眼”,当有人在叫门时,就会“不见其人,
只闻其声”,这说明了光在 里 传播;但如果是熟人在叫门,
我们会分辨出来,这说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 。1 1、九龙渊国际龙船比赛中,红星龙号上的20名划桨手奋力整齐地划着船桨,追着正前方的第一名,如果每把桨对水的作用力为80牛顿,水对船的阻力始终为400牛,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划桨时,船所受合力大小为1600牛。
B、在划桨时,船所受合力大小为1200牛。
C、划桨时,使船前进的力是桨对水推力。
D、划桨时,使船前进的力是人对水推力。
B1EN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