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声光波[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声光波[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9-24 07:08:00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波复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电磁波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共同点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依赖于物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源的不断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疏密变化,即声波。
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因而产生回声现象声波的传播速度声波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声波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较大,在气体中比较小。
在空气中,声波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0 ℃ 时,声速为344m/s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外耳包括:
中耳包括:
内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半规管、前庭、耳蜗认识耳朵的结构耳朵各个部分的功能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收集声波
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运动将振动传到内耳(把声音放大)
调节鼓室内气压,从而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
旋转感觉
位置、速度感觉
有听觉感受器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
位觉感受器听觉形成动画人耳的听觉形成听觉的路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听小骨、耳蜗、神经、大脑听觉中枢,其中能形成振动的是鼓膜,使振动放大的是听小骨,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听觉的形成在大脑中的听觉中枢。
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变得不敏感。前庭和半规管过敏的人易发生晕车或晕船。悦音和噪音悦耳动听,使人愉悦的声音叫悦音。
音调、响度和音色是悦音的三个特征。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响度与振动的幅度和人耳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人的听觉范围、超声、次声和噪声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
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超声波。
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次声波。
噪声是由物体的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有害的声音。
减弱噪声的方法:1)控制噪声声源,如机器上安装消声器,城市禁呜喇叭等;2)将噪声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如在公路和住宅之间设立屏障、植树造林。3)在耳朵处减弱,如耳道上塞棉花等。电磁波太阳光是由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组成的,其中可见光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
电视机、收音机、手机等设备的无线接发信号,在空气中都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亮着的电灯、烛焰。宝石、月亮不是光源。
直线传播的例证: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等于C=3*108米/秒。光在空气中速度稍小于光速,光在水中的速度等于C*3/4。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返回到原物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时都会反射,不管物体是透明不是不透明;粗糙还是光滑。
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射到表面平滑的物体上时产生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镜面反射的特点: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反射光线在某个方向上特别强。因而会产生黑板反光现象。漫反射光射到表面粗糙不平的物体上时产生的反射叫漫反射。
漫反射的特点:即使入射光线相互平行,反射光线也是杂乱无章的;但其中每一条光线光线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是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如人、月亮,放电影时的屏幕是粗糙不平的,就是利用漫反射。球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用做观后镜,以扩大观察范围。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探照灯。
球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弯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的两侧;
当光垂直于分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由空气斜射到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和反射
全反射玻璃砖和三棱镜对不的作用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成像,另一个
凹透镜成像,另一个眼球折光系统近视远视
显微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