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复习课14)物态变化复习目标
1、描述晶体熔化图线(a)
2、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b )
3、说出熔点凝固点的含义,能说出冰的熔点为0℃( a )
4、说出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a )
5、描述液体蒸发和沸腾时的特点( a )
6、说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 ( a )
7、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a )
8、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a )
9、用分子观点解释物态的变化( a )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固态液态熔 化凝 固海波熔化图时间时间 时间1
开始熔化 时间2
完全熔化松香熔化图0040
*海波和松香的熔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点:1、从固态变成了液态
2、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不同点:1、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2、松香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像海波那样,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叫做晶体 像松香那样,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叫非晶体根据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分类固体晶 体:非晶体:海波、冰、石英、
水晶、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属松香、玻璃、蜂蜡、
沥青、橡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晶体熔化要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二要吸热。晶体凝固要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要达到凝固点,二要放热。非晶体无熔点和凝固点时间/分温度/℃ 时间/分温度/℃ 时间/分温度/℃ 时间/分温度/℃ 晶体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图像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有熔点有凝固点 吸热 放热练习 如图所示,是 熔化曲线,
其中物质在B点是 态,
在C点是 态,在AB之间
是 态,在BC之间
是 ,
在CD之间是 态。
80℃时该物质
是
。
晶体固液固固液共存液可能是固体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练习 如图所示,是 凝固曲线,
其中物质在B点是 态,
在C点是 态,在AB之间
是 态,在BC之间
是 ,
在CD之间是 态。
80℃时该物质
是
。
晶体固液固液共存固可能是固体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点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吸收热C物体在吸收热后,它的温度将(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C3、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 是 ,反映一个共性是 。温度不变熔化与凝固4、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 )1、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的依据是 。有无熔点2、判断: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D例2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一.汽化 液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2.例举实例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 和 沸腾二.蒸发
1.定义: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2)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3)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3.举例4.蒸发过程需要吸热实际例子
(1)从游泳池中出来,感觉有点冷
(2)风扇一吹,感觉凉快
(3)两个温度计,都放在教室中,其中一个包上有酒精的棉花,那么哪一个温度高?5.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三。沸腾
1.实验
(1)装置 (2)操作:
(3)处理实验数据画图象A.观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B.观察汽泡的变化2.分析:
(1)沸腾:在液体内部,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在液体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液体的沸点
(3)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4)沸腾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
(5)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3.沸点不同的应用
4.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四.气体液化的条 件:1.降低温度
2.压缩气体的体积
(增大压强)五.液化放热.六.判断液化时,一定要弄清是哪里的气体液化
说明: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看到的白气是液体小液珠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要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要达到沸点,
二要吸热。
进行于液体表面及内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液体的温度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进行于液体表面练习:第7、10、15、16题
不
同
点蒸发和沸腾相同与不同: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要放热。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那就是因为100 ℃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要放热。固液气熔化凝固汽 化液 化升华凝华吸吸吸放吸热的三个过程是:
放热的三个过程是: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2、烹调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17、家中烧开水时,喷出的热蒸汽比(同温度)开水烫伤人更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湖面上出现的雾气是细小的_____,由__________形成的;用酒精给盛水的纸盒加热,水能沸腾,纸盒不燃烧,且纸盒中的水温_____,所以纸盒完好无损。
1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固体吸热,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
D、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1、在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门后看到门里放出“白气”,这是( )
A、冰箱内的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汽
B、冰箱内的冰升华产生的水蒸汽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D、冰箱内的冰熔化成水后形成的
8、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
? A.98℃的水正在沸腾
? B.冰不经过熔化就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 C.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可以把酒精和水分开
? D.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可达到1℃
1.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
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
6、在夜间,_______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如果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较多,气温足够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_______,在空气中形成很多小水滴,这就是雾. 10、喝开水时,如果感到热水烫嘴,一般都向水面吹气,这是为了( )
A、把热吹散可以降温;
B、加快空气的流动,加速了水的蒸发可以吸热降温;
C、吹过去的是冷空气,可以降温
D、吹过去的冷空气把水中的热量带走了; 例6 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不传热
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 5.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人们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 (1)经常在两罐间撒些水是为了______.(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
5.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 (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
A、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B. 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C. 油的沸点比水高
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
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
C.?????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
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
9、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中话是错误的( )
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
B、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能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汽化;
8、取一支大的注射器,吸入适量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液态乙醚消失,然后推动活塞,又会观察到______态乙醚出现,这是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态乙醚______. 7、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疏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温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 8、家庭厨房的窗户玻璃、墙面的上面有许多小油滴,这些油滴的形成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和凝华
B、汽化和液化
C、熔化和蒸发
D、熔化和凝固
4、烧红的铁棒放入水中,水面上会冒出大量的“白气”,这其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汽化后升华
D、先升华后液化
19、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会出现水珠,这是因为_____中的水蒸汽______而形成的现象,这是个_____过程。 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体积小,质量小,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之间有空隙(压缩气体可以说明)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1)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2)扩散是分子运动引起的,气体扩散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
(3)扩散除能说明分子的运动外,还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探究二:
1、在试管内先注入清水(近半),再沿试管壁缓慢注入体积与水相近的染成红色的酒精(化学名称乙醇)。塞上带玻璃管的橡皮塞,记下酒精的位置。
2、用手堵住玻璃管使酒精和水进行混合物使酒精和水混和均匀。记下此时液体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混合液的体积 水和酒精的体积。
(大于、小于、等于)小于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实验探究三:
1、在试管内先倒入黄豆,再倒入粟米。用橡皮筋标记下黄豆和粟米的总体积。
2、将试管塞上塞子反复摇晃几次,使它们混合后,记下它们的总体积 。
黄豆和芝麻的总体积_____混合前的体积之和(大于、小于、等于) 。小于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1、举例说明是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还是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 实验表明液体会也会扩散,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固体也能发生扩散(如: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内里会变黑)
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
2 分子之间有空隙3 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的运动。*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离子这样的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练习一5.判断题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 )
(2)物质能有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 )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温度升高时分子的运动加快,分子的距离也一定增大。 ( )
(4)由分子构成了一切物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