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案 7.1《燃烧及灭火》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2.知道爆炸发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
3.认识使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二、自主预习
1.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 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 、 。
2.灭火原理: 、 、 。
三、学习过程
知识点 :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 发生的一种 、 的剧烈的 反应叫燃烧。
2.物质燃烧的条件
【实验探究】阅读课本,结合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7-4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
2.图7-5,观察到什么现象?
【交流讨论】1.热水都起什么作用?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总结归纳】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 、 。
强调:(1)着火点是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不用必须高于着火点;
(3)燃烧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4)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 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关。
【知识巩固】
1.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l)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21·cn·jy·com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__;
知识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探究】课本实验7-2
现象:烧杯罩住的蜡烛过一会 ,加入碳酸钠和盐酸的烧杯中的蜡烛
【交流讨论】根据燃烧条件,你能推断出灭火的原理吗?
【思考】请说出下列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1)炒菜油锅着火
方法: ;原理:
(2)柴草失火
方法: ;原理:
(3)熄灭酒精灯
方法: ;原理:
(4)森林着火
方法: ;原理:
【知识巩固】
2.下列灭火措施得当且灭火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
A.春游时在野外用水来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实验时酒精灯不小心碰翻,用沙子扑灭,目的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森林大火时,迅速砍掉所有的树木并运走,目的是移除可燃物
D.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目的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知识点 :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 的空间内 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www.21-cn-jy.com
【交流讨论】(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
(2)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状态有 或
(3)燃烧一定会爆炸吗?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完成实验7-3,并思考:
(1)上述实验中纸筒内蜡烛起什么作用?满足燃烧的什么条件?
(2)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的矿井内,为什么要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3)在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要注意什么?
2.认识图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知识巩固】
3.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煤气和空气
D.氢气和氧气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
四、课堂检测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B .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
C .现象②③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 .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小兰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材架空了一些,她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材的温度
C.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材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进行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盖灭
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以门窗
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5.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纸船下面,纸船却安然无恙.纸船未燃烧的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纸船不是可燃物
B.未与氧气接触
C.未达到着火点
D.纸船既未与氧气接触,也未达到着火点
6.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解释错误的是( )
A.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足够氧气
B.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C.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D.酒精滴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氧气又降温
7. 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此时将火柴靠近管口处,再迅速移开火柴,火柴立即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沸腾时,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增大
B .管口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火柴完全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等
8.在一次失火后的现场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消防人员发现某种易燃物质保存了下来。分析原因,得知该物质中添加了一种阻燃剂。当火情出现时,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生成的产物覆盖在易燃物质表面。这些都起到了阻止该物质燃烧的作用。
(1)从燃烧条件分析,这种易燃物质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2)推测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应具有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点即可): 。
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红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 .
(2)熄灭A处火焰,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10.燃烧和灭火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所示的“火三角”表示燃烧的三个条件.请逐一分析下列信息:
(1)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
(2)古语说:“人要实,火要虚.”此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思是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物质燃烧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3)奥运会采集奥林匹克圣火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火炬燃烧最关键的条件是 .
五、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要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熔点低
2.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下列对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实验①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 .实验②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②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①
C .实验②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3.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室内着火,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
B.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扑灭
C.篝火晚会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
D.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5.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
A B C D
6.下列与燃烧有关的成语故事中,其结果可以让燃烧很快熄灭的是( )
A.火上浇油 B.釜底抽薪 C.抱薪救火 D.引风吹火
7.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布扑盖——隔离空气又降温
8.电影《赤壁》中有一个场面:吴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9.如图所示,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氧气所起的作用是 ;
(2) 要熄灭火柴燃烧的火焰,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一点即可)
1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火灾现场,消防战士使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2)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21教育网
11.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21cnjy.com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写出白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 2·1·c·n·j·y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8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案 7.1《燃烧及灭火》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2.知道爆炸发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
3.认识使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二、自主预习
1.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 氧气 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氧化 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 、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1-c-n-j-y
2.灭火原理: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三、学习过程
知识点 :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 氧气 发生的一种 发光、 放热 的剧烈的 氧化 反应叫燃烧。
2.物质燃烧的条件
【实验探究】阅读课本,结合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7-4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2.图7-5,观察到什么现象?
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发生燃烧
【交流讨论】1.热水都起什么作用?
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燃烧需要一定温度
3.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氧气
4.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氧气
【总结归纳】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强调:(1)着火点是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不用必须高于着火点;
(3)燃烧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4)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氧气的浓度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等有关。
【知识巩固】
1.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l)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__;
【答案】(1)酒精灯 (2)可燃物 (3)乒乓球碎片;低
【解析】(1)仪器①为实验室常用热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酒精灯;(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是因为酒精有可燃性,为可燃物,而水没有可燃性,不是可燃物;(3)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碎片的着火点低,所以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乒乓球碎片;因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的低,所以木屑要先燃烧。【出处:21教育名师】
知识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探究】课本实验7-2
现象:烧杯罩住的蜡烛过一会熄灭,加入碳酸钠和盐酸的烧杯中的蜡烛熄灭
【交流讨论】根据燃烧条件,你能推断出灭火的原理吗?
隔绝氧气或空气、撤离可燃物、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思考】请说出下列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1)炒菜油锅着火
方法:锅盖盖灭;原理:隔绝氧气
(2)柴草失火
方法:水扑灭;原理: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熄灭酒精灯
方法:灯帽盖灭;原理:隔离氧气
(4)森林着火
方法:开辟隔离带或水灭火;原理:隔离可燃物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知识巩固】
2.下列灭火措施得当且灭火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
A.春游时在野外用水来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实验时酒精灯不小心碰翻,用沙子扑灭,目的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森林大火时,迅速砍掉所有的树木并运走,目的是移除可燃物
D.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目的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答案】C
【解析】A、春游时在野外用水来灭火,是利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水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时酒精灯不小心碰翻,用湿抹布铺盖即可,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故选项说法错误;C、森林大火时,迅速砍掉所有的树木并运走,是利用了移除可燃物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嘴吹时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C。
知识点 :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版权所有:21教育】
【交流讨论】(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
不一定;如气球爆炸是物理变化
(2)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状态有 气体 或固体粉尘
(3)燃烧一定会爆炸吗?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不一定;可燃物燃烧要在有限空气急速燃烧才可能爆炸
【实验】完成实验7-3,并思考:
(1)上述实验中纸筒内蜡烛起什么作用?满足燃烧的什么条件?
引燃面粉;满足了燃烧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的矿井内,为什么要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3)在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要注意什么?
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认识图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当心火灾 禁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 当心火灾
( http: / / www.21cnjy.com )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知识巩固】
3.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煤气和空气
D.氢气和氧气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根本点不着,所以不能爆炸,故A正确;
B、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含有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点燃二者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在爆炸极限之内),故B错;www-2-1-cnjy-com
C、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含有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点燃二者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在爆炸极限之内),故C错;21*cnjy*com
D、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点燃二者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在爆炸极限之内),故D错.
故选A。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
四、课堂检测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D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 .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B .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
C .现象②③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 .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小兰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材架空了一些,她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
A.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材的温度
C.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材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 )
A.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进行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盖灭
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以门窗
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5.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纸船下面,纸船却安然无恙.纸船未燃烧的原因是( C )21教育网
A.纸船不是可燃物
B.未与氧气接触
C.未达到着火点
D.纸船既未与氧气接触,也未达到着火点
6.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解释错误的是( C )
A.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足够氧气
B.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C.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D.酒精滴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氧气又降温
7. 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此时将火柴靠近管口处,再迅速移开火柴,火柴立即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水沸腾时,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增大
B .管口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火柴完全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等
8.在一次失火后的现场处理中,消防人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某种易燃物质保存了下来。分析原因,得知该物质中添加了一种阻燃剂。当火情出现时,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生成的产物覆盖在易燃物质表面。这些都起到了阻止该物质燃烧的作用。
(1)从燃烧条件分析,这种易燃物质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烧的原因是 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降低了易燃物质的温度,使温度不能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阻燃剂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覆盖在易燃物质的表面,隔绝了空气(或氧气) 。
(2)推测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应具有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点即可):不燃烧(合理即可) 。21cnjy.com
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红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 温度达到着火点 .
(2)熄灭A处火焰,可采用的方法是:盖沙土 (写出一种即可).
10.燃烧和灭火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所示的“火三角”表示燃烧的三个条件.请逐一分析下列信息:
(1)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撤离可燃物 .
(2)古语说:“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是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物质燃烧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1·cn·jy·com
(3)奥运会采集奥林匹克圣火是在奥林匹克的赫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火炬燃烧最关键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着火点 .
五、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D )
A.具有可燃性 B.要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熔点低
2.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下列对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B )
A .实验①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 .实验②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②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①
C .实验②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3.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C )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室内着火,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
B.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扑灭
C.篝火晚会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
D.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5.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D )
A B C D
6.下列与燃烧有关的成语故事中,其结果可以让燃烧很快熄灭的是( B )
A.火上浇油 B.釜底抽薪 C.抱薪救火 D.引风吹火
7.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布扑盖——隔离空气又降温
8.电影《赤壁》中有一个场面:吴蜀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9.如图所示,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氧气所起的作用是 支持燃烧(或助燃,或帮助燃烧) ;
(2) 要熄灭火柴燃烧的火焰,可采取的措施是 用水浇灭(或用灭火器灭火) (答出一点即可)
1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火灾现场,消防战士使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2·1·c·n·j·y
反应物的浓度
11.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 , 写出白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 21·世纪*教育网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③④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②④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9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