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人体的新陈代谢[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人体的新陈代谢[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3-22 18:57:00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人体的新陈代谢
食物7大成分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直接供能物质
——备用贮能物质
——构成生物体基本物质

无机盐
维生素
(量少作用大.调节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占60~70%)参与体内物质转化.运输和利用)
粗纤维
不消化也不被吸收,但能吸收和保留水分,有利于润肠
非能源的小分子可溶性物质,不需要消化,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
能源物质
大分子物质,只有消化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
食物中有机物
脂肪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胃液

唾液
口腔
多肽
脂肪小液滴
麦芽糖
肠液
胰液
小肠
肠液
胰液
小肠
肠液
胰液
小肠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葡萄糖
小肠壁毛细血管吸收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葡萄糖
运输合成
蛋白质
胆汁
小肠
消化
(消化道.主要是小肠)
吸收
(小肠)
血液运输.合成
动物的同化作用
水.尿素.尿酸.多余无机盐
动物的异化作用
组 织 细 胞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氧化分解
代谢产物
释放能量
CO2.H2O
尿素.尿酸
多余无机盐
供给生命活动
少数热能散失
排出
泌尿系统
皮肤
呼吸系统
(尿液)
(汗液)
(气体)
(CO2.H2O)
动物的异化作用
主要
食物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氧气

呼吸系统

秘尿系统






循环系统

二氧化碳
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
胰腺
唾液腺
肝脏
肠腺
开口于
口腔
胃液

小肠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道
消化腺
你如何看待这些



气管
左支气管
左肺
右支气管
右肺
支气管

呼吸道
呼吸系统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呼吸系统
肋间外肌

吸气
呼气
思考:1、膈肌如何运动?2、胸腔的体积如何变化?3、肺的体积如何变化?4、肺内的气压有什么变化?
吸 气 呼 气
肋间外肌
膈 肌

胸 廓
肺内气压
收缩
收缩
下降
容积增大
小于外界
舒张
舒张
回升
容积减小
大于外界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的原理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原理:
2、血红蛋白的特点:
3、组织细胞:耗氧。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氧气浓度高。
含氧气高、迅速结合
含氧气低、迅速分离
氧合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气体扩散作用。
方向
从高浓度 低浓度
肺的哪些结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肺泡
肺泡
思考:想想肺有哪些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肺泡
壁薄
数量多
外缠毛细血管
三、血液循环
心脏和血管中有什么结构能使
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练习
知道A、B的血流特点判断C的特点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分成了几层?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质量不一样;
分成上下两层以及中间一薄层白色物质。
1
红细胞
2
白细胞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幻灯片 13点击看动画
由于肺泡里充满了刚吸进来的新鲜空气,所以肺泡里氧气含量比血液多:氧气就会从肺泡进入血液。
而血液从全身带来了二氧化碳,所以血液里二氧化碳含量比肺泡多:二氧化碳就会从血液进入肺泡。
结果:静脉血 动脉血
CO2
O2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由于组织细胞要耗氧,所以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而血液里的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浓度低,因此氧气就会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的二氧化碳就进入血液.
结果:动脉血   静脉血
小结  气体交换过程:
外界  肺泡
肺泡内气体交换
组织内气体交换
过程:
结果:静脉血 动脉血
过程:
结果:动脉血 静脉血
血液
组织细胞
空气
CO2
O2
O2
CO2
CO2
O2
O2
CO2
CO2
呼吸运动
血液循环
血液
体循环:
肺循环:
血液从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毛细 血管网
体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肺 泡
(二氧化碳)
(氧气)
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变化:
组织细胞
(氧气)
(二氧化碳等废物)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7.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时,血液中某物质的含量变化情况。若1段代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3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此物质最有可能是( )A、尿素 B、葡萄糖
C、氧气 D、二氧化碳
某物质含量
部位
3
1
2
D
25. 下列四幅图线表示人体内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横坐标表示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尿的形成和排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动脉
肾静脉
肾实质
肾盂
肾盂
肾实质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脏的结构
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
输尿管
(汇集尿液)
肾小管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的结构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腔
肾小囊壁
(毛细血管球)
(与肾小囊腔相通)
肾小囊壁
肾小囊腔
肾单位结构
肾动脉
设疑:有人经过计算,一个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我们每天真正排出的尿液大约只有1.5升,而且尿液与原尿的成分差别很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 尿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
原尿
重吸收的是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重新进入血液循环
(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
血液
尿液
(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
滤不过的是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它们仍在血液中
小结:尿的形成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
血液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等
原尿: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
尿液: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
重吸收了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重新进入血液循环
4.下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
请根据此回答:
(1)表中__________液为尿液,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C液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__________部位可能发生病变,C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尿素是人体内有机物中的__________彻底分解后主生的代谢终产物.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 素
尿 酸
A液
B液
C液
0
8
微量
0
1.25
1.8
0.05
0.1
0.72
0.03
0.004
0.1
0.75
0.03
0.004
C
C液中无蛋白质和葡萄糖
肾小球
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血液
蛋白质
右图是肾脏血液供应的示意图。血液从肾动脉a流入肾脏,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从肾静脉b流出时,血液成份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区别是b管血液的含氧量比a管的 (填“高”或“低”)。从c管流出的液是 。

尿液
几 个 问 题?
1.动物新陈代谢的场所是 ,二氧化碳.尿素.尿酸浓度最高的地方是 。
2.粪便是代谢产物吗?
3.为何说小肠是消化吸收主要部位?
组织细胞
细胞
不是,粪便是消化吸收后剩下的残渣
小肠周围消化腺种类多,分泌消化液种类多
小肠长,表面积大
小肠壁有丰富毛细血管
适应消化
适应吸收
(5~6米)
(皱襞和绒毛)
试管
1 2 3
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温度
稀释唾液 1mL 1mL 1mL
碘液 1滴 1滴 1滴
结果现象
不变蓝
蓝色
蓝色
37 ℃温水
沸水
冰块
结论: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有影响, 37℃时淀粉酶活性最高.
1.探究实验: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T
探索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加酶洗衣粉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兴趣小组一某种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 28秒 12秒 6秒 4秒 12秒 17秒
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
A. 80℃ B. 60℃ C. 50℃ D. 30℃
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人感冒发烧时,常食欲不佳,体力不支,原因是什么?
温度过高降低酶的活性
室温,中性水
3.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为什么塞进牙缝里的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2.采取什么措施可使加酶洗衣粉达到最佳洗涤效果?
酶具有专一性
4.冰箱冷藏食物可保鲜的原理是什么?
温度低,酶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
5.胃蛋白酶为何不分解胃?
胃粘膜保护
6.唾液随食物进入胃能继续参与食物的消化分解吗?
pH=1.8的酸性环境,淀粉酶不能发挥作用
8.为研究血红蛋白与不同气体的结合能力,进行了以下实验:向三只盛有新鲜鸭血(先加入体K2C2O3溶液作抗凝剂,再用水稀释三倍)的试管中分别通入O2、CO2、CO,可观察到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呈胭脂红色的物质是    (用符号表示)。②在O2、CO2、CO中,    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最强。
HbCO
CO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