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人教版4生活中的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上人教版4生活中的比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1-02 14:2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比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2.在探究比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4.能够积极参与认识比的过程,能够自主学习自主表达,并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较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惯。
教学重点:建构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自身意义和应用价值。
教学关键: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比”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bi
师:会是哪个比呢?
课件逐一出示:笔、彼、鄙、比
学生作出判断。
2.提问,看来你们对比还是有所认识的,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比?( 生自由谈)
第一个学生比分,第二个食品的比例,第三个水分混合的比例。第四个学生两样物品大小和长度的对比
数学上是怎样定义这样的比?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好好研究研究。
板书比的意义
一、学习探索,认识“比”
.1.出示班级中一位同学的照片素材,需要制作海报,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一组照片。播放一个录屏视频,把五张照片放大的过程。
你为什么笑?因为有的跟原来像?哪些跟原来不像?
观察思考:
(1)这些照片和原来的照片比,哪些像,哪些不像?( 课件分成两组)
(2)提出质疑:照片的像和不像与什么有关?(将照片抽象成长方形,猜测像与不像会与长和宽有关)
学生回答:可能跟大小有关,可能跟长度有关,可能跟形状有关,可能跟比例有关,可能跟它的宽窄有关,可能跟长和宽的比例有关。21教育网
会思考,因为你们从生活中的一些的照片,考虑到它们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学问题。
(3)追问:长和宽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生先谈自己的想法,师适时引导。)
学生认为要扩大的过程中,长扩大几倍,宽也要扩大几倍。
老师引导发现长和宽之间可能存在相乘的关系和相除的关系。
2.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统一规定竖向边为长,横向边为宽。出示探究要求。
a图形长6,宽4。b图形长3,宽2.c图形长8宽3,d图形长12,宽8。e图形长12,宽2
?
(2)学生利用题卡独立研究,之后组内交流。
教师桌间巡视点拨。
3.全班汇报,初步感知比的意义。
学生可能有的情况
(1)用乘法研究的:找不到照片像与不像的原因。
(2)用除法研究的:
第一种方法:同一个长方形的长: 宽,得出结论:只要商相等(也就是长与宽的倍数相等),照片就像。用a的长÷a的宽,是1.5倍21cnjy.com
老师举例验证,发现上面的图形也都是用同一个长方形的长除以长方形宽得1.5倍,那么就像。
结合学生所列算式,教师介绍:6÷4还可以说成6:4,这就是“比”。
第二种方法:不同长方形的长÷长、宽÷宽,得出结论:结果相同(也就是长的倍数和宽的倍数相等),照片就像。21·cn·jy·com
老师引导:是不同图形之间长÷长,宽÷宽的,结果是相同的。
结合学生所列算式,教师再次介绍:12÷6还可以说成12:6,这也是“比”。
能说成比的式子太多了,谁用概括性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
比是除法的简便形式,只要能写成除法,就能组成比。
4.概括比的意义,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
老师小结,像黑板上这样的式子,两个数相除就能写成这两个数的比。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抽象概括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
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5.拓展对“比”的认识。
尝试从比的角度来说明照片像与不像的原因。
课件中出示长占三份,宽占两份。不管照片是大是小,长占三份,宽占两份。
(1)只要长与宽的比值相等,或者长与长的比等于宽与宽的比,这样的照片就像。还有哪些照片也像?不管是分数还是小数,都是长占两份,宽占两份。(感悟到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整数,
可以是小数,还可以是分数。)
(2)回应课前学生提出的例子:你们之前提到的生活中的比和今天学习的比一样吗? 为什么?(适时引人“比分”,理解“比分”不是“比”的理由,
知道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
6.反思小结,感悟方法。
回顾我们的探究过程,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比的意义的呢?(用照片为素材,先思考像不像和谁有关,把照片抽象成长方形,再研究有什么关系,
研究中用到除法,从而获得了一个新的概念“比”。简单的说,从生活实际出发,采用正确的方法去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这就是研究数学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理解“比”
1.出示一组长方形,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让学生进行选择。
(目的:用“比”描述,选择的快,从而体会学习比的必要性。)
2.同类量比习题。
幻灯片出示数量比、体积比、容积比、面积比、重量比。
3.不同类量比习题。
表格呈现路程,速度时间,感受度量,不同类量的比产生新的量。
4.微课介绍黄金比:感受到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利用比的知识让生活充满美感。
四、全课总结,反馈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方法、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