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一 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
2.长度单位的换算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拓展归纳(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生活中我们估测的次数要远远多于精确测量。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 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为20 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 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 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 m左右,分子的直径在0.1 nm左右。
(2)单位换算时注意“先换后算”。例如:45 m=45×1 000 mm =4.5×104 mm。同时注意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和指数的运算。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例1 填单位或换算
(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 ;
学校旗杆的高度是1.08×104 。?
(2)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只有0.1 mm,合 nm。?
(3)2.8×104 μm= cm。?
解析:(1)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是20 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 cm,在17.5 cm=0.175 m左右;学校旗杆的高度在10.8 m=1.08×104 mm左右。
(2)因为1 mm=106 nm,所以0.1 mm=0.1×106 nm=105 nm。
(3)因为1 μm=10-3 mm=10-4 cm,
所以2.8×104 μm=2.8×104×10-4 cm=2.8 cm。
答案:(1)m mm (2)105 (3)2.8知识点二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拓展归纳1.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例如安装门窗时可精确到1 cm,安装玻璃时就需要精确到1 mm,而在测量操场长度时只用分米刻度尺就足够了。
2.在测量长度时,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结果的位数,而测量结果又反过来反映了刻度尺的属性(即精确程度)。
3.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例2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②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③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④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⑥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答案:B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三 时间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1 h=60 min 1 min=60 s
2.停表的使用
一按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拓展归纳机械停表的读数:先读小表盘,后读大表盘。先看小表盘指针是否过半,从而确定大表盘是读30 s之前的数值还是30 s之后的数值。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例3 如图,该机械停表的大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 ,其分度值为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 ,其分度值为 。此时该表的读数为 min s。?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解析:(1)由图知:在停表的大表盘上,所以一周量度的时间是30 s;1 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 s,即分度值为0.1 s;
(2)在停表的小表盘上,“0”对应的数字是“15”,所以一周量度的时间是15 min;1 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 min,即分度值为0.5 min;
(3)先看小表盘: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 min 30 s多;再看大表盘:示数应读30 s之后的数值,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0.2 s,即停表的读数为1 min+40.2 s=1 min 40.2 s。
答案:30 s 0.1 s 15 min 0.5 min 1 40.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四 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差别,这就是误差。
2.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等的变化。
3.减小误差的办法: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多次测量平均值是常用方法。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拓展归纳如何正确理解误差和错误
误差和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在正确操作的基础上,造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任何测量都会有误差,因此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测量错误是测量者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不应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例4 有关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解析: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量时产生的,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估计
例1 学了物理,张杰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非常关注,他进行了下列估测:
①手上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2 cm;
②从教学楼的第一层爬到第三层,人升高的高度约为12 m;
③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 s;
④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
⑤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0.8 s。
以上估测中比较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解析:①中学生大拇指指甲的宽度比1 cm大一些,约1.2 cm;②一层楼的高度在3 m左右,从教学楼的第一层爬到第三层,上升的是两个楼层,所以人升高的高度约为3 m×2=6 m;③课桌的高度在0.8 m左右,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1 s;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是20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于20 cm,在26 cm左右;⑤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 min跳动75次左右,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0.8 s。
答案:D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名师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 长度的测量
例2 (2016湖南怀化中考)小明同学在参加2016年物理实验考査时,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物体长度为 cm。?
解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图示刻度尺1 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 mm;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 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 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末端刻度值为5.25 cm,物体长度为5.25 cm-2.00 cm=3.25 cm。
答案:1 3.25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名师点评
(1)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这种测量方法叫做“测多算少法”或“累积法”。(2)刻度尺的读数题首先观察测量的起始刻度是否是零刻度线,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注意用线圈总长度除以漆包线的匝数得出的数值,数值的分度值应和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三 正确处理平均值
例3 为了减少测量时产生的误差,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 mm、25.2 mm、25.2 mm、27.2 mm、25.3 mm,其中明显记录错误的是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去掉错误的数据,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解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他数据准确值不同,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27.2 mm与其他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值不同,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物体的长度为答案:27.2 mm 25.2 mm 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三名师点评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P15动手动脑学物理
1.测硬币的直径、周长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测硬币的直径的几种方法: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
②贴着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
③将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
④将硬币平放在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测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
数出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 。
测铜丝的直径的方法:
把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L,则铜丝直径为 。
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
①将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出起末点间距离;
②用绳围绕硬币一圈,标上记号,测出标记点间绳的长度。2.量出脚的长度,然后乘以7,即得身高。
3.一天24 h,而1 h=60 min,1 min=60 s,因此一天的时间为24×60×60 s=86 400 s。
4.测出小铁块摆动若干次所用的时间,然后除以摆动次数,这样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对于后一个问题,同学们可通过不断尝试,认识到小铁块的摆动周期只与绳的长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