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机器人邮递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掌握机器人走一段直线,学习机器人编程中最简单的“顺序式”结构。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把理论设想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经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学用障碍传感器的循环结构走一段直线。?
“走线段”任务对刚接触机器人没多久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的,主要是由于学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没有直接可以借鉴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顺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儿童化、趣味化着手,投其所好,让学生沉浸到机器人学习任务的愉快氛围中,接受困难的挑战,从而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通过课内竞赛等方法来实施。?
项目式任务活动,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分工合作,互学互助,提高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机器人的组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机器人;初步学会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搭建机器人,控制机器人,能让机器人走直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堂中的小型竞赛,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机器人的搭建方法,学会顺序结构的编程方法。?
教学难点:
让机器人走直线精准停车。?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机器人调试比赛场地一块,虚实融合机器人创新平台1套,小组记分文件一份。?
教案设计:?
1.?导入新课。?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机器人的基本知识,那么现在机器人在你心中是一个什么概念??
生:是一个人/?替人类工作的,会干活,会开车……?
师:想像一下,将来的机器人会是什么样??
生:更像人类/?更聪明/?能独立思考……?
师:今天我们就要自己来设计、搭建一个机器人,并进行一次送信比赛。
?2?.?实践探索。?
师:宣布本次比赛的主题:机器人邮递员。看看哪个小组的机器人邮递员最能干,能将信准确及时地送达指定地点。?
宣读本次比赛的规则:?
(1)各队按要求在规定的30分钟时间内完成机器人的搭建及调试工作。?
(2)在每次比赛之前有1分钟的准备时间。?
(3)采取小组合作限时完成的任务形式。?
(4)比赛的过程中参赛队员必须服从裁判。?
(5)比赛中,如果因为场外干扰或者场地的原因而未完成比赛,由裁判决定是否可以重新比赛。?
(6)比赛过程中只允许每小组两位参赛选手和相关工作人员进入比赛场地,其他人不能进入。?
然后,教师简单分析本次任务的特点及完成任务的思路。?学生活动,教师下组指导。?
3.?学生搭建机器人和编写程序。?
学生小组合作搭建机器人,教师根据学生的搭建情况进行小组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编写任务程序,教师根据学生的编写情况进行小组指导。?教师及时处理好小组的进度及各类问题,保证比赛的相对公正、公平。?
4.?评价与反馈。?
师:我们今天的活动已经有小组成功完成了,现在来采访一下这个小组的成员,你们小组的机器人为什么这么厉害??
请小组成员全部上台,给大家作经验介绍。?我们的结论
5.整理下课。?
师:好!同学们。我们的课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请各小组整理好自己的器材,由组长交回到老师手中。?
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微视频介绍,提出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又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准备让学生尝试。分析该项任务的主要活动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根据机器人邮递员的任务要求,我们可以归纳出:让机器人走一段距离。接下去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机器人走一段距离呢?机器人硬件需要怎么组装设计?如何来编程呢?怎么控制机器人走的远近呢……有针对性地来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如何来编写程序:分析任务,画出流程图,编写程序,下载运行,修改调试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操作概念和步骤。?
由于本次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搞一些课内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练习时最好给学生一些建议,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能完成送信工作的邮递员机器人。同时,已经完成任务的小组,还可以继续进行挑战:改变送信的起点,随机指定起点,要求到达终点时邮递员机器人精准停车等。
课件19张PPT。六年级下册第13课 机器人邮递员我们下节课再见!